❶ 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区别 大血藤和鸡血藤有什么区别呢
1、科属不同。大血藤是木通科大血藤属植物,还叫做血藤、红皮藤、大活血、红藤等。鸡血藤是豆科、密花豆属的攀援藤本,还叫做三叶鸡血藤、五层风、马鹿花、紫梗藤等。
2、叶子不同。大血藤通常长有三出复叶,有时会有单叶,有一小部分全部是单叶,叶柄长3-12厘米。鸡血藤的叶子为纸质或近革质,叶子形状呈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尖头位置较钝,基部位置呈宽楔形。
3、花朵不同。大血藤的总状花序长6-12厘米,在同序时,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细长,雌蕊螺旋状生于卵状突起的花托上。鸡血藤的圆锥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和小苞片呈线形,花萼比较短小。
4、果实不同。大血藤的浆果形状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左右,成熟时颜色为黑蓝色,果实内的种子呈卵球形,种皮颜色为黑色,外表光亮平滑。鸡血藤的荚果近镰形,外表密被棕色短绒毛,果实内的种子形状为扁长圆形,种皮颜色为紫褐色。
❷ 大血藤(大血藤科 大血藤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
大血藤又名血藤、红藤、大活血,茎蔓粗壮,叶大形奇,花香而美,是我国最特异的植物之一,是优良的观赏藤本花卉。
[形态特征]
落叶大藤本,茎蔓长可达15米以上,茎圆柱形,褐色,折断有红色液汁溢出,故名。三出复叶,互生,具长柄,中间小叶菱状卵形或椭圆形,两侧小叶较大,斜卵形,先端尖,全缘,花序总状,生于上年的茎之叶腋基部,下垂,花黄色,有香气。浆果卵形,肉质,暗蓝色而被白粉,有柄,生于球形种托上,种子黑色有光泽。
[分布]
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及云南。老挝北部也有。
[习性]
属亚热带树种,多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或溪谷疏林及灌木丛中,常攀援其他树上。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稍耐寒,性喜阴,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引种平原地区常因空气湿度不足和强光照射而生长受挫,有萎叶现象。
[繁殖与栽培养护]
可用播种、压条、扦插繁殖,而以播种繁殖为主。播种,于秋季果熟采种,将果实摊晾通风处,以防霉烂而使种子变质,影响发芽。后搓洗果皮,取净种子,既可立即行秋播,也可将洗净的种子沙藏层积至翌春播种,行条播,覆土,盖草,保持床面湿润,覆土不宜过厚,否则影响出芽,一般1~2厘米。播后一般40天即可发芽出土,出苗后分期揭草,作短期遮荫,约1个月后进行间苗,越冬后于春季换床移植,搭棚遮荫,并立杆引蔓攀援。因大血藤茎蔓长,也可在梅雨季节进行水平或波状压条,生根后翌春芽萌动前剪离母株,分段移栽。扦插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生根率很高。栽植宜选择有庇荫的地方,以防强光照射而灼伤。养护中着重要注意空气湿度,创造一个高湿的环境,可使生长快速,蔓长而叶茂。
[观赏与应用]
大血藤叶形奇特,花序大而着花多,花盛开时,繁花似锦。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园林中宜作花廊、花架配置,亦可将其攀援墙垣。根和茎可入药。
❸ 大血藤的药用价值
大血藤,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血藤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
大血藤的药用价值
1、大血藤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50克,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50克,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25克,蝉退、僵蚕各10克,天龙、大黄各5克,石礍蚆25克(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5克,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2、大血藤治血虚经闭:大血藤25克,益母草15克,叶下红20克,香附10克。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3、大血藤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2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大血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100克,紫花地丁5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大血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30~50克。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6、大血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7.5克。(《浙江中医杂志》6:1959)
7、大血藤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8、大血藤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15克,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10克,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9、大血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15~2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大血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25克,或配红石耳25克,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11、大血藤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15克,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大血藤的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到10余米。藤径粗达9厘米,全株无毛;当年枝条暗红色,老树皮有时纵裂。三出复叶,或兼具单叶,稀全部为单叶;叶柄长与3-12厘米;小叶革质,顶生小叶近棱状倒卵圆形,长4-12.5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缘,侧生小叶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内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干时常变为红褐色,比顶生小叶略大,无小叶柄。
总状花序长6-12厘米,雄花与雌花同序或异序,同序时,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细,长2-5厘米;苞片1枚,长卵形,膜质,长约3毫米,先端渐尖;萼片6,花瓣状,长圆形,长0.5-1厘米,宽0.2-0.4厘米,顶端钝;花瓣6,小,圆形,长约1毫米,蜜腺性;雄蕊长3-4毫米,花丝长仅为花药一半或更短,药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长约2毫米,先端较突出,不开裂;雌蕊多数,螺旋状生于卵状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长约2毫米,花柱线形,柱头斜;退化雌蕊线形,长1毫米。每一浆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黑蓝色,小果柄长0.6-1.2厘米。种子卵球形,长约5毫米,基部截形;种皮,黑色,光亮,平滑;种脐显着。花期4-5月,果期6-9月。
❹ 鸡血树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鸡血藤有的地方又叫鸡血树,为五味子科、大血藤科、菟丝子科、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8~9月采收,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及湖北、云南等地。鸡血藤,为五味子科、大血藤科、菟丝子科、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8~9月采收,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及湖北、云南等地。
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茎暗紫绿色,有灰白色皮孔,主根黄褐色,横切面暗紫色。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骤狭短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钝,全缘或有疏离的胼胝质小齿,侧脉每边7~10条,干后两面近同色,下面具密被极细的白腺点。
花单性同株,雄花:花被片乳黄色,14~18片,具透明细腺点及缘毛,中轮最大1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0~17毫米,宽8~10毫米;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圆柱形,圆锥状凸出于雄蕊群外;雄蕊群椭圆体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具雄蕊约60枚;雄蕊长0.8~1.5毫米;花丝与药隔连成宽扁倒梯形,顶端横长椭圆形,药室长为雄蕊长的2/3,具明显花丝;花梗长7~15毫米。雌花:花被片与雄花的相似而较大;雌蕊群卵圆形或近球形,直径8~10毫米,具雌蕊60~70枚,花柱顶端具状的柱头冠,中部向下延长至基部,胚珠3~5枚,叠生于腹缝线上。
聚合果近球形,直径5~10厘米,成熟心皮倒卵圆形,顶端厚革质,具4~5角。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❺ 血藤有几种,鸡血藤图片
一、有几种
一般情况下,砍断后能流出红色汁液的藤本植物都被称为血藤,但真正意义上的血藤只有一种,指的是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除此之外,还有大血藤,通常指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以及小血藤,也就是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藤茎。至于鸡血藤和红血藤,则是豆科植物密花豆属的藤茎。
4、鸡血藤:鸡血藤是豆科密花豆属的植物藤茎。其叶子复生,小叶为纸质,长度在9-19厘米之间。其花为圆锥花序,长度在50厘米左右,花序轴上有黄褐色的柔毛,花瓣为白色,通常在6月开放。
5、红血藤:红血藤也是攀援灌木,它的枝条起初是紫褐色,之后会变成灰色。叶子为复叶,质地为革质。其花是数朵组成的圆锥花序,生长在叶腋间,花冠为紫红色。它和鸡血藤同科同属,也是后者的代替品。
❻ 大血藤盆景图片
大血藤是落叶木质藤本,长达到10余米。大血藤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所处的海拔常为数百米。
❼ 大血藤是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的中药材,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区别是什么
大血藤和鸡血藤的主要区别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区别主要是品种不同,功效也不同。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
大血藤和鸡血藤的品种区别大血藤是一种中药,别名红藤、血藤、血通,是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用植物的干燥藤茎入药。性平,味苦,入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的功效。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为较常用中药,它味苦性平,归大肠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等症的治疗。动物实验表明,大血藤水提醇沉物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减轻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心肌梗死所致心肌乳酸代谢紊乱,具有直接扩冠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还具有降压,增加血中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