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万个为什么》的目录是什么
1、草原动物大集合。
2、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3、长颈鹿对付敌人的武器是什么?
4、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5、大象怕老鼠钻进它的鼻子里吗?
6、大象的长鼻子都会干什么?
7、羊为什么爱吃草?
8、为什么袋鼠喜欢“打架”?
9、为什么袋鼠的尾巴很有用?
10、袋鼠的肚子上为什么有口袋?
11、为什么袋鼠走路总是跳跃着走?
12、雄狮为什么大吼?
(1)中国十万个为什么目录图片扩展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的由来
《十万个为什么》的名称源于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的作品《十万个为什么》。而伊林又是从诗人吉百龄的诗句:“五千个在哪儿/七千个怎么样/十万个为什么”中,选用“十万个为什么”作书名的。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大约有五万多字,书里解答的“为什么”并没有十万个。“十万”(俄语:сто тысяч,“一百个千”)是一个虚指,用来形容许多。第一版只有900多个“为什么”,现在也只有3000多个“为什么”。
⑵ 70年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到底有多少册
《十万个为什么》最早的版本是21册,70年后开始重新编排,总共是23册,目录如下:
(1)数学 (10)动物
(2)物理 (11)植物
(3)物理 (12)植物
(4)化学 (13)医药卫生
(5)化学 (14)医药卫生
(6)天文 (15)体育
(7)气象 (16)体育
(8)地理地质 (17)军事
(9)动物 (18)军事
(19)人类史 (20)天体史
(21)地球史 (22)生物史
(23)生物史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⑶ 《十万个为什么》目录是怎么样的
《十万个为什么》目录是如下:
1、草原动物大集合。
2、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
3、长颈鹿对付敌人的武器是什么?
4、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5、大象怕老鼠钻进它的鼻子里吗?
6、大象的长鼻子都会干什么?
7、羊为什么爱吃草?
8、为什么袋鼠喜欢“打架”?
9、为什么袋鼠的尾巴很有用?
10、袋鼠的肚子上为什么有口袋?
11、为什么袋鼠走路总是跳跃着走?
12、雄狮为什么大吼?
⑷ 《十万个为什么》这书全套有多少本
1.最早的版本,是14本 .
2.在70年又开始重新编排了那套总共是23本,
目录如下:(1)数学 (10)动物 (2)物理 (11)植物 (3)物理 (12)植物 (4)化学 (13)医药卫生 (5)化学 (14)医药卫生 (6)天文 (15)体育 (7)气象 (16)体育 (8)地理地质 (17)军事 (9)动物 (18)军事 (19)人类史 (20)天体史 (21)地球史 (22)生物史 (23)生物史
以下是发展历史:1959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成龙配套的问题。初版分物理、化学(2)、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册,九百多个“为什么”。后来,增加了数学、地质地理、动物3册。1962年12月出齐8册。这时,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1484个问题,105万字。第一版共印了五百三十多万册。
1964年~1965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第二版剔除了初版中一些不够好的题目,充实内容,进一步提高质量,分为14册,按学科门类分册出版,即数学一册、物理两册、天文一册、气象一册、自然地理一册、动物两册、植物两册、生理卫生两册。每册大约一百五十至二百个“为什么”。所以,第二版的内容比初版本更加丰富,更加系统。
1970年~1976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0年为适应当时形势,修订的《十万个为什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革”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在那“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从1970到1978年,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共21册,三十二开本,1—14为黄色封面,15—21为蓝色封面,内页都刊有毛主席语录,最后一本由于当时已将步入改革开放,故取消了语录刊载。原计划出到二十三册也因后来形势而取消。由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削离,这最后有两本(18和21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各册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数学 (2)物理 (3)物理 (4)化学 (5)化学 (6)天文 (7)气象 (8)地理地质 (9)动物 (10)动物 (11)植物 (12)植物 (13)医药卫生 (14)医药卫生 (15)体育 (16)体育 (17)军事 (18)军事 (19)人类史 (20)天体史 (21)地球史
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文革十年终于过去。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开始进行第三次大修订,推出第四版。这次大修订,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大体上保持第二版的规模和创作特色,仍是14分册,仍是保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风格。第四版仍为14个分册,包括数学1、物理2、化学2、动物2、植物2、地学1、天文1、气象1、医学2。自1980年4月起至1981年10月出齐。这一版除拨乱反正了第3版受“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影响的内容外,还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1990年初,又着手编辑10个分册的“续编本”,于1993年3月一次出齐,同前14个分册合在一起,至此,《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共计24个分册,包括数学2、物理3、化学3、动物3、植物3、地学2、天文2、气象2、医学4。
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在199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5年的修订,推出了第五版——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在历次修订工作中,第五版是最认真的。第五版从原先的14册缩减为12册,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人体科学、地球科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索引资料。
⑸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内容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种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真是学习的好帮手。
有一个歇后语是这样的“螃蟹过街——横行霸道”,虽然觉得奇怪,但有没有好好地去思考。好奇心使我看看答案。“哦,原来是这样”,看到答案后,我恍然大悟,是这样的:原来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地磁南北极已发生多次倒转。地磁极的倒转使许多生物无所适从,甚至造成灭绝。螃蟹是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横着走。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蟹的胸部左右比前后宽,八只步足伸展在身体两侧,它的前足关节只能向下弯曲,这些结构特征也使螃蟹只能横着走。
⑹ 《10万个为什么》是什么内容
《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简介: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重在启发孩子的认知世界,激发他们的好查心和求知欲,围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普及科学知识。如生铁、熟铁和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人类使用火的历史。面包是用什么原理制作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作者都在书中做了解答。
作者,米·伊林(1896年-1953年)苏联着名科普作家,他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对我国科普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书的故事》等。
译者简介
张琳,文学博士,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已发表语言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若干篇。笔译实践经验丰富。
图书目录
屋子里的旅行
第一站水龙头
第二站炉子
第三站餐具和炉灶
第四站厨房的锅架
第五站餐具柜
第六站衣柜
钟表的故事
钟表的故事第一话
钟表的故事第二话
⑺ 十万个为什么中包含有哪些
《十万个为什么》包含有:
1、基础板块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共计1072个问题。
2、专题板块
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共计1193个问题。
3、热点板块
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航天与航空、灾难与防护,共计1173个问题。全书总计3438个问题,并没有官方所宣称的有4500个问题,但也是全部六个版本中的最大规模。
特色:
《十万个为什么》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提问者的身份、特征既不明确也不重要,而回答者则处于权威地位,对每个问题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解释。
因此,虽然人类历史上早有以对话和问答形式为主的文体,如古希腊哲学着作中描写的苏格拉底反诘法和《论语》所反映的孔子“启发”式教学,但它们与《十万个为什么》都有较大的区别。
苏格拉底式反诘法的要领,是向谈话对象不断提问,并试图用对方的立论进行逻辑推衍,继而找出对方思想中的矛盾,从而能够继续发问来启发对方得出更为明确和严谨的结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十万个为什么
⑻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涵盖了什么领域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航空与航天、武器与国防、灾难与防护。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第六版总主编是韩启德。50年来,这套书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受其影响,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成为少儿科普类图书的代名词。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于2013年8月13日首发,以全新面貌再次走进读者视野。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内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影响
虽然《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是以少年儿童为目标读者,但是由于其文字生动活泼、内容深入浅出,所以青年人乃至成年人也很喜欢读它。
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可读的图书非常少,工农兵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达到上千万册。另外,《十万个为什么》中非常多的“为什么”,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也使它极具实用性。许多人从中汲取了大量科学知识,取得了参考资料,甚至由此获得了科学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