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珠心算+/-什么意思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
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
(1)珠心算加十减十怎么算图片扩展阅读
珠心算和数学密不可分。珠心算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算盘为工具,用算珠示数计算的独特运算体系。数学是抽象的思维活动,儿童时代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难度较大。珠心算溶入小学数学中,有利于解决启蒙阶段学习数学的难度大的问题。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里,繁琐的计算过程浪费了小学生的大量时间。实践表明:珠心算加、减、乘的计算几节约了约50%的思维量,除法计算节约了约70%的思维量,乘除法的计算特别注意“基因”上的简化。数与珠都是符号。
㈡ 珠心算怎么算的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
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
(2)珠心算加十减十怎么算图片扩展阅读
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儿童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 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对儿童都是极其有害的。
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对儿童珠心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应有知识的掌握,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性及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性等因素。
㈢ 珠心算口诀表
一、珠心算加法口诀表: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五上五、六上六、七上七、八上八、九上九;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
一去九进一、二去八进一、三去七进一、四去六进一、五去五进一、六去四进一、七去三进一、八去二进一、九去一进一;
二、珠心算减法口诀表:
一下一、二下二、三下三、四下四、五下五、六下六、七下七、八下八、九下九;一上四去五、二上三去五、三上二去五、四上一去五;
一退一还九、二退一还八、三退一还七、四退一还六、五退一还五、六退一还四、八退一还二、九退一还一。
三、珠心算除法九归口诀:
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四、珠心算除法退商口诀: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五、珠心算除法商九口诀: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㈣ 珠心算怎么算
用大脑来完成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完成计算。
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珠算是基础,透过实珠(算盘)的操作,让学习者了解四则计算的变化及方法。随着技巧的熟练,学习者脑中的影像逐渐建立,透过影像的仿真操作(虚盘)即产生心算的功能,所以心算是珠算的高级显现。珠算与心算就如同人之双足,无法择一独行。
珠算的学习,可熟练掌握到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图像,计算过程中,算珠图像,由静珠瞬间不断化成许多动珠运转,以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愈是纯熟的珠算技巧,愈发挥高超的心算程度。
因此,在学习珠心算过程中,应珠算与心算并行不悖,珠算在先奠定基础,心算在后瞬间表示。珠算在难度渐高时,会进展缓慢,心算却能更通畅无碍,天马行空。
算法口诀:
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
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4)珠心算加十减十怎么算图片扩展阅读:
珠心算的好处
开发智力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与经常锻炼手指活动有密切关系,而操作算盘的动作则更快且更加细致和微妙,更符合这个原则。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专家认为珠算式心算是珠算的高级阶段,更有助于开发智力。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左脑)主要是掌管说、写、计算等有关推理、思考、判断的理论功能。右半球(右脑)主要是掌管空间构造的描、写、模仿、想象等形态的知觉能力或有关情操的音乐能力。珠心算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思考和运动的结合。
计算时,需一边瞬间记数,一边虚珠映像,一边模拟拨珠,一边珠像内化。因此,珠心算时,需要左右两半脑协同活动。可以说珠心算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㈤ 珠心算上的十怎么放的
10在算盘上的表示法在十的位置地方横梁的下方往上拨1颗算珠其余位置上均没有算珠。横梁穿过立柱,计算珠串在立柱上每根立柱有7个计算珠其中横梁上方2个计算珠横梁下方5个计算珠梁上方的每个计算珠表示表5下方的每个计算珠表示1在计算之前将所有计算珠放在靠近算盘的框架一侧这样在梁附近就没有计算珠了。
珠心算简介
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
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是一门高级的计算技术中国珠算历史悠久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珠算的发明和长期以来的普及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㈥ 珠算加法口诀是什么
珠算加法口诀表顺口溜: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珠算减法口诀表顺口溜: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珠算加法口诀表:
加1: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2: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3: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4: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5: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6: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7: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8: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9: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去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减1: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减2: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减3: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减4: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减5: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减6: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减7: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减8: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减9: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乘法九九口诀表:
一一01一二02一三03一四04一五05一六06一七07一八08一九09;
二一02二二04二三06二四08二五10二六12二七14二八16二九18;
三一03三二06三三09三四12三五15三六18三七21三八24三九27;
四一04四二08四三12四四16四五20四六24四七28四八32四九36;
五一05五二10五三15五四20五五25五六30五七35五八40五九45;
六一06六二12六三18六四24六五30六六36六七42六八48六九54;
七一07七二14七三21七四28七五35七六42七七49七八56七九63;
八一08八二16八三24八四32八五40八六48八七56八八64八九72;
九一09九二18九三27九四36九五45九六54九七63九八72九九81。
珠算除法口诀表: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㈦ 珠算加减法口诀是什么
一、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二、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传统结构
我国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依此每一档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够了。
我国传统算盘是上二下五珠,原因是:我国古代计算重量时采用的是“16两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了。上二下五珠,每一档可计算到“15”,这样“满16”就向前一档进一,所以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珠算盘是为适应十六进制而形成的。
㈧ 珠心算十以内的加减法进位怎么算,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口诀“本档满十,减5进1”,并能在算盘上正确拨珠运算。
2.通过“加5”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珠心算进位加法的理解。
3.让孩子体会用心算做题的乐趣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注重新课的导入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情况下掌握“加5进1减5”的拨珠指法,从而总结出规律,能够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拨珠指法,注重双手的协调。
教学准备:大算盘1架,小算盘同学生人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数码书写,2.看珠写、译数,3.全盘练,
4.珠算下面各题:1+2-3,3+2-4,1+3+9,9-5+8。
5.心算:5+4-2,7+2-5,8+9-2,7+8-5。
二、新课;
1.出示课件情境图(小白兔说:我有8个胡萝卜,又运来5个胡萝。)
2.生观察图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3.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谁会列式?
4.生口述列式,师板书8+5
5.生讨论并汇报算法:(生A:凑十法,生B:接着数,生:珠算……)
6.重点让学生汇报珠算的拔珠方法。
(1)生讨论拔珠过程,
(2)生汇报演示拔珠,
(3)师生小结拔珠过程:右手拔去5,同时左手在前一档拔上1。板书:口诀:(本档满十,减5进1)
三、巩固练习
1.(珠算、心算)。(出示卡片)
5+5 6+5 7+5 8+5 9+5
2.深化练习(珠心算)(出示卡片)
3+4+5 5+2+5 4+4+5 5+4+5 ……
19+5 18+5 36+5 46+5 7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