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箱涵是什么
箱涵是涵洞的一种 涵洞可以分盖板涵、圆管涵、拱涵和箱涵 箱涵不是盖板明渠,箱涵的盖板及涵身、基础是用钢筋砼浇筑起来的一个整体,可用来排水、过人及车辆通过。 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造价就会高些。 具体解释我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你见过涵洞吧? 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问我
❷ 涵洞的定义及划分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 。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
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翼墙等 。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代表涵洞的孔径大小:(不管几×几m的×前后代表的数值代表的都是一样的)以3m的举例就是:3(涵洞净空宽度)*3(涵洞净空高度);单孔跨径<5m,多孔跨径<8m为涵洞。
(2)什么是管涵和箱涵图片扩展阅读:
分类:
1 涵洞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砼涵和钢筋砼涵。
2 按涵洞断面形式可分为管涵、板涵、箱涵、拱涵。
3 按涵顶填土情况可分为明涵--涵顶无填土和暗涵--涵顶填土大于50cm。
4 涵洞按水力性能分为无压涵、半压力涵和压力涵。
5 涵洞按构造可分为拱涵、箱涵、圆涵等。
6 选择上述涵洞类型时尖考虑净空断面的大小、地基的状况、施工条件及工程造价等。
7 涵洞构造中能直接影响涵洞的宣泄能力和保证洞身安全的部分是洞口建筑。
桥与涵洞技术上是以跨径为划分标准的。一般5米(不含)以上称桥,以下就称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孔径、跨径多少都称涵洞 。
但实际上,涵洞与桥梁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一般涵洞上有填土,而桥上就直接铺轨道(但仍有道碴)。从侧面看,涵洞就象在路基上挖的孔,而路基在桥梁处就断开了 。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按是否填土来区分,只是通常的,非正式的一种区分方式。从技术上来说,应该按长度来确定。
由于涵洞是处于大自然环境(风、霜、雨、雪、冰冻、高温、水流冲击)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因此要求涵洞必须具备如下特点:
(1)满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顺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不产生位移和变形。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证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完好,不发生破损。
❸ 涵洞和桥的区别
涵洞和桥的区别在于:
1、结构不同
一般涵洞上有填土,而桥上就直接铺轨道,从侧面看涵洞就象在路基上挖的孔,而路基在桥梁处就断开了 。
2、标准不同
桥与涵洞技术上是以跨径为划分标准的。一般5米(不含)以上称桥,以下就称涵洞。但圆管涵和箱涵不论孔径、跨径多少都称涵洞 。
3、作用不同
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
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 (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 (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
4、分类不同
桥按材质可分:木质桥 石桥 砖桥 混凝土桥 钢筋混凝土桥。
涵按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
(3)什么是管涵和箱涵图片扩展阅读:
涵洞特点
1、满足排泄洪水能力,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顺利快捷地排泄洪水。
2、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构件不产生位移和变形。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证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完好,不发生破损。
❹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导语:同构筑物应单独整理,一座桥、涵、通道作为一个独立单元,上下部结构的编排顺序,一般可按下部结构在前,上部结构在后进行整理,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表的顺序归档。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地下工程
内容提要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地下工程的工程构造
重点难点
对工程分类、适用、组成、构造要记忆,对构造的要求、特点、应用范围要理解。地下工程是“了解”内容。
内容讲解
三、桥梁下部结构
(一)桥桥墩
1.实体墩
实体桥墩是指桥墩是由一个实体结构组成的,可分 为实体重力式桥墩和实体薄壁桥墩(墙式桥墩)。
实体桥墩是由墩帽、墩身和基础组成的。
2.空心桥墩.
空心桥墩有两种形式,一种基本为上述的实体重力型结构,镂空中心部分。另一种即采取薄壁钢筋混凝土的空格形墩身。
空心桥墩墩身立面形状可分为直坡式、台坡式、斜坡式。空心墩按壁厚分为厚壁与薄壁两种。
空心桥墩在构造尺寸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身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30cm,对于素混凝土不宜小于50cm。
(2)墩身内应设横隔板或纵、横隔板。
(3)墩身周围应设置适当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20cm;
例题:空心桥墩在构造尺寸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A.墩身最小壁厚,对于素混凝土不宜小于50cm。
B.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30cm,
C.墩身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40cm,
D.身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20cm;
E.身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15cm;
答案:ABD
3.柱式桥墩
柱式桥墩一般由基础之上的承台、柱式墩身和盖梁组成。柱式桥墩的墩身沿桥横向常 由1-4根立柱组成。
4.柔性墩.
柔性墩是桥墩轻型化的途径之一,它是在多跨桥的两端设置刚性较大的桥台,中墩均为柔性墩。
典型的柔性墩为柔性排架桩墩,多用在墩台高度5.0。7.Om,跨径一般不宜超过13 m的中、小型桥梁上。
柔性排架桩墩分单排架和双排架墩。单排架墩一般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5.Om。桩墩高度大于5.Om时,为避免行车时可能发生的纵向晃动,宜设置双排架墩;
5.框架墩
框架墩采用压挠和挠曲构件,组成平面框架代替墩身,支承上部结构,必要时可做成双层或更多层的框架支承上部结构。框架墩是比空心墩更进一步的轻型结构,是以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建成受力体系。
( 二)桥台
按照桥台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重力式桥台
重力式桥台主要靠自重来平衡台后的土压力,桥台本身多数由石砌、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等圬工材料建造,并用就地浇筑的方法施工。常用的类型有U形桥台、埋置式桥台、八字式和一字式桥台。埋置式桥台将台身埋置于台前溜坡内,不需要另设冀墙,仅由台帽两端耳墙与路堤衔接。
(1)台帽与背墙。桥台顶帽由台帽和背墙两部分组成。
(2)台身。实体式桥台台身前后设置斜坡呈梯形截面。台身 顶的长度与宽度应配合台帽。
(3)翼墙及耳墙。了解即可。.
2.轻型桥台
轻型桥台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其特点是用这种结构的抗弯能力来减少圬工体积而使桥台轻型化。常用的轻型桥台有薄壁轻型桥台和支撑梁轻型桥台。
3.框架式桥台
框架式桥台是一种在横桥向呈框架式结构的桩基础轻型桥台,它所承受的土压力较小,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台身较高、跨径较大的梁桥。其构造形式有柱式、肋墙式、 半重力式和双排架式、板凳式等。
双(多)柱式一般用于填土高度小于5m的场合;填土高度大于5m时,可采用墙式。
4.组合式桥台
为使桥台轻型化,桥台本身主要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而台后的土压力由其他结构来承受,形成组合式的桥台。
(三)墩台基础
1.扩大基础
这是桥涵墩台常用的基础形式。它属于直接基础,是将基础底板设在直接承载地基上,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础底板直接传递给承载地基。
2.桩与管柱基础
当地基浅层地质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需要采用深基础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可用桩基础。
2004考题: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深水岩面不平且无覆盖层时,桥梁墩台基础宜选用( )。
A.沉井基础
B.桩基础
C.管柱基础
D.扩大基础
3.沉井基础
桥梁工程常用沉井作为墩台的梁基础。 沉井形式各异,但在构造上均主要由井壁、刃脚、隔墙、井孔、凹槽、封底、填心和盖板等组成。
四、涵洞.
涵洞和桥的区别,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单孔跨径小于5m,多孔跨径总长小于8m的统称为涵洞;而圆管涵及箱涵则不论孔径大小、孔数多少,都叫作涵洞。
(一)涵洞的分类
1. 按构造形式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
(1)圆管涵。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5-1.5m。圆管涵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圬工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2)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
(3)拱涵。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群众修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
(4)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一般较少采用。
例题、砌筑技术容易掌握,超载潜力较大的是[ ],
A.盖板涵
B.拱涵
C.箱涵
D.圆管涵
答案;B
分析;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群众修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一般较少采用。
2.按洞顶填土情况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
(1)明涵。洞顶无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
(2)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3.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及钢筋混凝土涵等。
4.按水力性能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1)无压力式涵洞。水流在涵洞全部长度上保持自由水面。
(2)半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口被水淹没,洞内水全部或一部分为自由面。
(3)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出口被水淹没,涵洞全长范围内以全部断面泄水。
例题、暗涵洞顶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 ] cm
A.50
B.80
C.100
D.120
答案;A
分析;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2004考题.山区公路跨过山谷的路堤较高,泄洪涵洞埋置较深,根据泄洪流量可选用的泄洪涵洞形式有( )。
A.明涵
B.圆管涵
C.盖板涵
D.拱涵
E.箱涵
(二)涵洞的组成
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础三部分和附属工程组成。在地面以下,防止沉陷和冲刷的部分称作基础;建筑在基础之上,挡住路基填土,以形成流水孔道的部分称为洞身;设在洞身两端,用以集散水流,保护洞身和路基使之不被水流破坏的建筑物称为洞口,它包括端墙、翼墙、护坡等。
为防止不均匀沉陷,将涵洞全长分为若干段,每段之间以及洞身与端墙之间设置沉降缝,使各段可以独自沉落而互不影响。
例题、涵洞由[ ]和附属工程组成。.
A.洞身
B.端墙
C.洞口
D.基础
E.护坡
答案:A、C、D、
(三)涵洞的构造
1.洞身。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拱形、矩形(箱形)三大类。
为充分发挥洞身截面的泄水能力,有时在涵洞进口处采用提高节. 圆形管涵不采用提高节。
(1)圆管涵。圆管涵以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管涵最为常见。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静力工作性能良好,混凝土的用量小,制造简单,移动时也很方便。一般可分为刚性管涵和四铰式管涵。
1)刚性管涵。刚性管涵在横截面上构成一个刚性环,圆环厚度随直径大小和填土高度而变。
2)四铰式管涵。采用四铰式管涵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圆管的应力,以节约材料。铰分别布置在最大弯矩处,即涵洞的两侧及涵洞的顶部和底部。
由于四铰式管较刚性管应力减小很多,所以它不仅可以缩小截面尺寸,减少配筋数量,而且可以采用纯混凝土来建造。
(2)拱涵。拱涵的洞身由拱圈、侧墙(墙台)和基础组成。拱圈形状普遍采用圆弧拱。
(3)矩形涵洞。盖板涵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础侧墙(涵台)和盖板组成。
盖板涵的`过水能力较圆管涵大,与同孔径的拱涵相接近,施工期限较拱涵短,但钢材用量比拱涵多,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拱涵低。因此,在要求通过较大的排洪量,地质条件较差,路堤高度较小的设涵处,常采用盖板涵,且常采用明涵。
例题、圆管涵特点[ ]。.
A.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5-1.5m
B.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C.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
D.圬工数量少,造价低
E.圆管涵两端不需设置端墙
2.洞口建筑
涵洞洞口建筑在洞身两端,连接洞身与路基边坡。
(1)涵洞与路线正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正交时,常用的洞口建筑形式有端墙式、八字式、井口式。
1)端墙式。端墙式洞口建筑为垂直涵洞轴线的矮墙,用以挡住路堤边坡填土。构造简单,但泄水能力较小。
2)八字式。八字式洞口除有端墙外,端墙前洞口两侧还有张开成八字形的翼墙。八字翼墙泄水能力较端墙式洞口好,多用于较大孔径的涵洞。
3)井口式。当洞身底低于路基边沟(河沟)底时,进口可采用井口式洞口。水流汇入井内后,再经涵洞排走。
(2)涵洞与路线斜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斜交时,洞口建筑仍可采用正交涵洞的洞口形式,根据洞口与路基边坡相连的情况不同,有斜洞口和正洞口之分。但常被采用是斜洞口。
3.涵洞的基础
涵洞的基础一般采用浅基防护办法,即不允许水流冲刷,只考虑天然地基的承载力。除石拱涵外,一般将涵洞的基础埋在允许承压应力为200kh以上的天然地基上。
(1)洞身基础。.
1)圆管涵基础。圆管涵基础根据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及冰冻深度等情况,设计为有基及无基两种。有基涵洞采用混凝土管座。出入口端墙、翼墙及出入口管节一般都为有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采用无基:岩石地基外,洞顶填土高度超过5m;最大流量时,涵前积水深度超过2.5m者;经常有水的河沟;沼泽地区;沟底纵坡大于5%。
2)拱涵基础。拱涵基础有整体基础与非整体基础两种。整体式基础适用于小孔径涵洞;非整体式基础适用于涵洞孔径在2m以上,地基土壤的允许承载力在300kPa及以上、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壤(包括密实中砂、粗砂、砾石、坚硬状态的粘土、坚硬砂粘土等)。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整体式基础,以便分布压力,也可加深基础或采用桩基。
3)盖板涵基础。盖板涵基础一般都采用整体式基础,当基岩表面接近于涵洞流水槽面标高时,孔径等于或大于2m的盖板涵,可采用分离式基础。
(2)洞口建筑基础。为防止洞口基底被水淘空而引起涵洞毁坏,进出口应设置洞口铺砌以加 固,并在铺砌层末端设置浆砌片石截水墙(垂裙)来保护铺砌部分。
4.沉降缝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不得交错。沉降缝应以有弹性和不透水的材料填塞,并应紧密填实。
5.附属工程
涵洞的附属工程包括:锥体护坡、河床铺砌、路基边坡铺砌及人工水道等。
;❺ 隧道和涵洞的区别,求图片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 。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冀墙等 。涵洞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 。
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如图:涵洞
❻ 矩形管涵和箱涵有什么区别
一、两者的构造不同:
1、矩形管涵的构造:洞身部分包括圆管、基座、防水层等,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是指圆管涵,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一节一节的圆管做成的涵洞。
2、箱涵的构造: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但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当跨径小于4m时,采用箱涵,对于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是一个便宜的替代品,墩台,上下板都全部一致浇筑。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矩形管涵的概述:管涵是洞身构造型式为圆管的涵洞。
2、箱涵的概述: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
三、两者的施工要点不同:
1、矩形管涵的施工要点:
(1)管涵通常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节,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贴合,使管节均匀受力。
(2)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加固。
(3)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2、箱涵的施工要点:
(1)铁路路基下顶进箱涵时,为确保行车与施工安全,必须进行铁道线路加固,并限制行车速度。
(2)小型箱涵可用调轨梁,轨束梁加固线路。
(3)孔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体及钢板脱壳法,同时应严加控制车速。
(4)在土质差,承载力低,土壤含量水分高,铁路行车繁忙,不允许限速太多的情况下,可采用低高度施工变梁的方法。
❼ 管涵和箱涵是顶管工程的1种吗
都是涵洞的形式管涵:截面为圆形,混凝土预制厂做好管身,现场做好安装管身的基础,管身运到现场再进行安装;顶管安装是管涵施工的一种方法。箱涵:截面为矩形,现场支模制作;如果需要采用顶进方法,就在最终安装点两端制作,然后采用顶进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