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级防护标准着装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 、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
⑵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
⑶ 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
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
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
⑶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
⑷ 严格执行手卫生。 ?
⑸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
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
⑶ 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 一级防护服和二级防护服区别是什么
一级防护服和二级防护服区别是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二级防护服适用于进入呼吸道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服的作用
按防护功能分健康型防护服,如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 防护服,如阻燃服、阻燃防护服、电弧防护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宇航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为保持穿着者卫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尘服及拒水服等。防护服,防护服的结构,具有抗渗透功能,透气性好,强力高,高耐静水压的特点,主要应有于工业、电子、医疗、防化、防细菌感染等环境下的使用。
3. 一级防护服是什么标准
一级防护服标准是: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手术室工作人员中,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占了大多数,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残余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国内平均约为6.5h/日或更长。除强调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减少接触麻醉废气外,还应该通过加快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补休或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等措施,以尽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4. 口罩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一级防护是针对在医疗机构事业中从事诊疗的所有医护人员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离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
在每次接触病人之后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剂揉搓1~3分钟,接触任何体液、分泌物等物质时都要戴好手套。
二级防护是指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采集样本、转移病人等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穿好医用防护服、戴好医用防护口罩、面罩、防护帽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其他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新闻时报—一二三级防护标准是什么
网络—标准预防
5. 一级防护穿戴标准是什么
一级防护穿戴标准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标准如下: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5)一级防护服是什么标准图片扩展阅读:
1、二级防护要求: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 或 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2、三级防护要求: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头套)。
6. 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一级防护是针对在医疗机构事业中从事诊疗的所有医护人员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离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
在每次接触病人之后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剂揉搓1~3分钟,接触任何体液、分泌物等物质时都要戴好手套。
二级防护是指对传染病防控采取的防护级别,采集样本、转移病人等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穿好医用防护服、戴好医用防护口罩、面罩、防护帽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护。
三级防护的适用范围是与传染病人群密切接触、负责标本采集、处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医护工作人员,除了按二级的防护要求之外,还需要加强防护,可将护目镜、防护口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6)一级防护服是什么标准图片扩展阅读
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7. 一级防护标准包括哪些
具体要求:
1、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
3、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7)一级防护服是什么标准图片扩展阅读:
手术室防护措施:
1、降低麻醉废气污染。降低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应从造成麻醉废气泄漏或污染的各个环节着手,主要包括: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麻醉机并进行定期检测,防止气源管道的漏气,尽量采用低流量禁闭式静吸复合麻醉,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往蒸发罐加药过程中防止麻醉药洒落等。
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并加强责任性管理,也是降低降低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要环节。
2、加强麻醉废气排污设备。改善手术室的通风条件,将泄漏的麻醉废气尽可能排放至室外;采用麻醉废气吸收器或将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强麻醉废气排污的有效措施;
麻醉废气排除系统是最有效的排污设备,可使手术室麻醉废气的污染减少率达到59%以上,也是现代手术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有少数医院的手术室已装备了麻醉废气排除系统,但大多数的手术室连麻醉机废气排放的简单措施都未得到落实,国内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以及具备的排污设备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
3、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手术室工作人员中,年轻的女性护理人员占了大多数,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残余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国内平均约为6.5h/日或更长。
除强调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减少接触麻醉废气外,还应该通过加快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补休或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等措施,以尽量减少每一位工作人员在麻醉废气污染环境中的滞留时间。
8. 一级防护的防护用品有哪些
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防护服主要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防护服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
具体要求: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8)一级防护服是什么标准图片扩展阅读
具体参数:
面料耐化学液体渗透性能(80%H2SO460%HNO330%HCL)60min不渗透
防碱渗透性能(6.1mol/LNaOH);60min不渗透
阻燃性能:有焰燃烧时间≤2s
无焰燃烧时间≤10s
损毁长度≤10cm(无熔融、滴落现象)
阻燃防化胶布性能胶布厚度:0.6±0.05mm。
拉伸强度:经纬向≥450N/5cm。
耐撕裂强度:≥32N。
防酸碱渗透性能:10mm液柱lh不渗透。
抗汽油性能:120#汽油浸泡30s无裂纹、不发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