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请根据这句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当自己的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以后,人生的旅行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人生旅程的第一站“家”在这一站里有年老的父亲,慈祥的老母亲以及关心你的兄弟姐妹。父亲是一座高山,他教给我们坚毅和刚强;父亲是一片大海。
他教给我们宽容和博大、父亲是一株青松,他教给我们正直和不屈、父亲是一片蓝天,他教给我们高尚和纯洁、父亲是一块泥土,他教给我们朴实和无华,更重要的是父亲为我们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暮暮朝朝又一载,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行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点,对精神的追求多一点,多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点尘世的俗累。那么就可以很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珍惜眼前的一切。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让自己多点开心点,也不枉为来人世间旅行一趟。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过程的心情。佛说:人生就是苦,因此这是一条苦难的河。儒说:人生一世,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因此这是一条淘金的河。道说:人生如梦无有无不有,无为无不为,因此这是一条睡眠之河。
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要等秋天过了感叹春天里的绿色,在冬天的时候渴望夏的温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为了匆忙得赶路而忽视了沿途的风景。
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要等秋天过了感叹春天里的绿色,在冬天的时候渴望夏的温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为了匆忙得赶路而忽视了沿途的风景。
美丽缤纷的风景,就像人生的快乐幸福,能够将生命点亮,丰富人生的美好记忆。而崎岖泥泞的阻碍,就像人生的困惑悲伤,会让前进的脚步沉重,可是也同时磨砺意志,积累经验,使人能更好的迈开下一步。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就终止,再华丽绚烂也是要经过,如果想在此刻就停留,那么就会错过更多更好的风景了。
2. 出去旅游朋友圈发照片表达心情的句子
旅游的时候,心情都是美美的。朋友圈里面晒旅游照片可以配上不同性质的旅游文案。比如普通旅游,毕业游,蜜月旅游的文案。下面我分享一下这些句子,总有一句适合你的。
普通旅游
1、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那么,出发吧。
2、我想去旅行,一个人背包,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目睹沿途的风景,拿着相机,拍下沿途上的风景,记录沿途的心情。
3、找个舒适的小店,挑张雅致的明信片,送给中意的ta。背面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天气晴,我在某地,想念你。
4、想呼吸着每座城市的空气,想感受着每座城市的人儿,想看着每座城市的风景。
5、宜见面,宜出游,宜美好。
6、春暖花开 奔你而来。
7、本想体验春天,结果遇见了夏天。
8、累了就背上行李去旅行,无论是什么地方,只要是陌生的就好,漫步乡间林,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慢慢地放空自己。
9、一个人旅行,不理会繁杂的琐事,自由自在地,去体验一个城市,一段故事,留下一片欢笑。
10、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毕业游
1、旅行的意义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行的路上。
2、旅行的迷人之处正是在这里, 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和来世。
3、你所不知道的远方, 都是值得一去的天堂。
4、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5、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6、一起看花听海赏落日,不负青春一场!在旅途中见证最美好的青春。
7、 旅行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8、愿你既能朝九晚五, 又能浪迹天涯。
9、年轻的时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时候,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
10、再不旅行,青春就老了!
蜜月旅游
1、待到繁花落尽,与你细水长流。
2、不求被全世界宠爱 只求这一生是你的意外。
3、情如流水,爱似桃,以我浮生,渡君一梦。
4、倾我一生,许你一座花开不败的城;尽我一世,予你一场万年不醒的梦。
5、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6、生来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7、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8、阳光很暖,适合牵着你的手到处走走。
9、我的一生借你一程,这一程便是余生。
10、我喜欢春天的树,夏天的风,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暖阳和每天的你。
3.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只有心安定了,才有家的感觉。如果内心觉得无依靠,在家都是感觉孤零流浪的。心,只有安顿下来才是家,否则就是游荡。我们对于世界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流浪者,然而在这个茫茫尘世间生活下去,大部分人都有栖息的地方,对于肉体的人来说,那就是家庭。
【出自】《我的青春谁做主》
【作者】着名女作家三毛
【原句】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
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3)其实生活是没有去哪里的也没有目的地图片扩展阅读:
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4. 鲁迅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强调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勇敢地斗争,去开辟道路。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4)其实生活是没有去哪里的也没有目的地图片扩展阅读
小说写“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通过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表达了离乡多年后重新回乡的一番物是人非的感慨。小说一开始所极力渲染的那种悲凉的气氛,是为后面的感慨作渲染和铺垫:“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这也正是“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境的反映。作者忍不住怀疑“这可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旋即转入对故乡的回忆:“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又恍然意识到,“故乡本也如此”,只不过是“我”的心境变化而已,“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来就没什么好心绪”。
这“心境的变化”表明了“我”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离本乡、“走异路,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人们”这一段隐藏在小说背后的曲折经历之后,却仍然在为生活而“辛苦辗转”的失落和悲哀,而这一切正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困惑和迷茫。
带着这样的心绪,“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心中自然感到了无限的凄凉。在这个意义上,“回乡”也正是“寻梦”,从而带有了一层形而上的人生况昧,表达了一个出走异乡的现代文明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
5. 鲁迅先生《故乡》中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什么意思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意思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创出一条道路;如果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当时的中国正处国难,很多人都有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找不到救国的道路,鲁迅这局话就是要激励人们,如果坚持的走,就算前方没有路,我们依然能开创出一条路。
(5)其实生活是没有去哪里的也没有目的地图片扩展阅读
《故乡》通篇采用了对比艺术, 但并不简单的生硬拼凑,而是把人物刻画同景物描写巧妙的穿插、溶汇在一起,使整个作品构成一幅色调十分和谐、鲜明的图画,蕴含深沉,意味隽永。小说的对比艺术主要有三个特点。
《故乡》的对比是用纯一色的白描手法来体现的。作者的语言精确朴素, 不加任何雕琢, 运用白描手法,再现了“ 我” 回故乡,同亲友邻居各类人物相处的生活场面,揭示了生活变故和人事变故。
《故乡》的艺术对比中, 渗透着浓郁的诗情。作者对故乡、对劳动人民的真挚的热爱,都熔铸在作品里。再次,《故乡》的艺术对比里, 蕴藏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6.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理解《
前半句的意思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
后半句的意思是,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
从这句话中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6)其实生活是没有去哪里的也没有目的地图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创作过程
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
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
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约29天。《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故乡》创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后来由作者编入小说集《呐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故乡
7.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的翻译
表面意思,长满野草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路过,就踩踩就出了一条路,深层意识是,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创出一条道路。
如果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这句话出自鲁迅的《故乡》,作为文章的结尾句,发人深省。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鲁迅作品《故乡》。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想要自己眼前早已铺设了一条宽广的大道,殊不知,这是不太可能的。就像花儿没有凋谢,怎会开出绚丽的花朵;成功没有来临,怎会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时间没有流逝,怎会感慨如梭的岁月。一个人想要光明的前途,那么他必须从眼前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去开辟他的道路,为自己的未来去奋斗、拼搏。
(7)其实生活是没有去哪里的也没有目的地图片扩展阅读:
《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创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8.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含义
路是人走出来的,少的是发现路的人,少的是坚持走下去的人。路可以说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前进的方向和指引。
所以,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坚持。
9. 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