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麻雀和黄雀有什么区别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麻雀和黄雀有什么区别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19 22:28:49

A. 大家帮忙看下这是什么鸟,有认识的嘛

你好,这是麻雀,雌雄同色,显着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

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

B. 请问养鸟爱好者们 我家这是什么品种的鸟 如何分辨公母 卖家说这鸟很爱干净 爱自己清理洗澡

麻雀,属于文鸟科,留鸟。

关于麻雀的放养就不多说了,只要是掏的雏子,和鸟建立很好的关系,常训练。。就可以做到,这里主要说说如何把麻雀作为鸣叫鸟来玩赏的一些方法。

对于麻雀的叫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它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每天早晚只要稍微留心点都可以随时听到,唧唧喳喳的,不算好听,也谈不上什么韵律,不过非常的热闹。麻雀本身也没有华丽的外衣,可以说它即不是很好的鸣叫鸟,更不算观赏笼鸟。不过近年在南京,上海等地有相对固定专门饲养麻雀的群体出现,这些人大都是把麻雀当作鸣叫鸟来饲养。专门饲养麻雀的起源无从考证,但我所知道的是很多人开始饲养麻雀是为了给百灵鸟押口的,在饲养过程中漫漫发现麻雀其实也可以学叫口,也可以叫出自己的一套,(特别是雏鸟养大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押口调教完全能够叫出许多巧来),另外饲养麻雀还有个优势——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于是有很多人开始尝试。。。。。。现在在南京鸟市可以看到除了养绣眼的,就是很多笼里架上的麻雀,已经很有规模,而且南京也有专门饲养麻雀的笼具。

我个人认为麻雀很有饲养价值,当然也许因为个人偏好,家里有一只养好的麻雀肯定非常热闹,它不象大多鸣叫鸟那样有歇口期,养的到家的换羽期都叫,麻雀不畏寒冷,寒冬腊月里一样可以长鸣不止,特别是对那些饲养冬季歇口鸟的朋友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到了春季如果饲养得法,可以欣赏到你养的麻雀的舞鸣,尾巴和头部上翘程U字型,尾部羽毛象扇子一样撒开再合拢,两翅下拖不停煽动着,非常威风,可以在鸟台上一边不挺打转一边鸣叫,我觉得那舞姿不亚于百灵。

我们常见的有山麻雀和(树)麻雀两种,这里主要介绍山麻雀,(树)麻雀除毛色外与之相近。

一.特征。

山麻雀:

体长14厘米左右,羽色艳丽,是麻雀家族里最漂亮的一种。雄雌异色。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酒红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色近灰褐,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腹部灰白。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藏高原东部及华中、华南和华东。在我过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山麻雀的鸣叫比(树)麻雀的巧要多一些,声音更细一些,如想从雏鸟调教选择山麻雀更好些。

[树]麻雀:

体长15厘米左右比山麻雀略大的麻雀。顶冠及颈背褐色,两性同色。成鸟上体近褐,下体皮黄灰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与家麻雀及山麻雀的区别在脸颊具明显黑色点斑且喉部黑色较少。幼鸟似成鸟但色较黯淡,嘴基黄色。分布范围: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是我过东部众多城市中最常见的鸟类。

二.习性。

山麻雀喜欢结群栖于高地的开阔林、林地或于近耕地的灌木丛。栖于家麻雀和(树麻雀)不常出现的城镇及村庄。是典型的喜群居鸟类,清晨总是结群出外觅食,在一些靠近山地的打谷场常能看到电线上歇的密密麻麻的山麻雀。以作物和草种为主食,繁殖季节捕食昆虫。喜欢将鸟巢建在杉树,松树顶部和垂直的电线杆空洞内,卵程灰白色带褐色斑点,通常产卵四-五枚。此鸟建巢时的领地性较强,往往方圆一两百米内不会有两对鸟同时建巢喂雏。南京地区的山麻雀产量受每年梅雨季节长短的影响。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幼鸟数量十分有限。

(树)麻雀比较常见,爱群居。不多做介绍了。

麻雀虽属文鸟科,但远不如其他文鸟乖巧,爱动爱闹,动作灵活,频率极快,而且非常聪明。捕捉到的成鸟脾性极大,极难驯化,饲养不得法者往往几天就挂了,养活了非搬即仰,养个两三年能当人面开口大叫的已经非常不易,故建议喂养当年的雏鸟和出窝不久的原毛,在野外换好的老毛最好不要去养了,这种鸟花了大功夫养出来,出息也会不大的。

三.鉴赏

从鸟外部来看主要还是身段体形,毛色,站姿,从内在分析主要是鸟脾性的大小。

体形方面主要是要求身材长,毛片薄,没肩膀,尾巴足(一字尾最好),头门要宽(当然也别找那种大头呆子),顶平,嘴壳饱满,眼大而有神。对麻雀眼睛的相鸟方法可以参见有关百灵的选择方法,这对麻雀的脾性判断很重要。

毛色方面对山麻雀尤为重要,养过黄雀的朋友都知道有青公和黄公之分,我觉得山麻雀也是这样,青公雄山麻雀成鸟背部毛色不够红,仔细看可以看出每根红毛的毛尖处有黄褐色羽梢,胡子小而淡,脸部羽毛白里发黄,两肋黄褐色,总体一个特点:身上的毛看起来是一圈圈的,程鳞片状,严重的只比雌鸟红一点点,几乎没胡子;黄公则相反,背部羽毛红的正,中间夹杂着一些纯黑色背羽,和头顶红羽连成一片。脸部雪白,可以说白的发亮,胡子黑而宽,腹部中央白,两勒淡青灰色,毛色整而质光滑,看起来十分清爽绚目。我个人在选择山麻雀时喜欢黄公。

另外由于基因原因,还有两种变异的毛色品种,一种雄性山麻雀成鸟毛色发橙红色,雌鸟也比正常的要黄一些。另一种是我们所说的“米汤胶”成鸟毛色很淡。那种纯白的或是身上带白花的应该属于基因突变的结果。

树麻雀成鸟雌雄同色,主要看脸白颈箍白,胡子大而黑的,黑白分明,毛色油亮。

站姿很重要,起码应该不搬不仰,更不能翻跟头;提出去的鸟应该抬头挺胸,旨高气昂的,切勿缩头缩脑的,总躲在笼子一角,神情紧张象小偷的鸟提出去实在有点。。。。。。当然这与平时的养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还要说一点,就是麻雀的尾巴,有的鸟尾巴太硬,平时总是上翘着(正常的应该在发情期如此)那就不太美观,而且笼养容易扫尾巴。

关于麻雀的脾性当然是性大者膛音高,肯叫,而且多为黄公,身段极佳,漂亮!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样的鸟来年上了性一定善舞。不过这样的大多会是武将,难以服笼,进笼后多有仰头,翻跟头的动作。如能把这样的鸟养到可以捧在手中,走到那里叫到那里实为极品,也足见你的养功了得!当然这不是做不到,选择雏鸟开始饲养的成功率高一些,原毛会很难,这些年饲养这样的原毛我只成功过一次。虽然我喜欢性大的鸟,但这里还是建议初养的朋友开始尽量选择脾性温和些的鸟,只要身段毛色都能说的过去,也很值得饲养,效果一样不差。

四.挑选

1、雏鸟的挑选

山麻雀:

山麻雀成鸟雌雄不同色,通过看胡子辨别公母比较准。

刚孵出的小鸟不管公母都一个颜色——和成年雌鸟颜色一样,头和背部没有酒红色的毛。

雄雏脸颊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青灰色(冷色系),嘴下到吼部的毛根可以看到隐隐发黑,有的时候看到的黑色区域并不明显,你可以把鸟抓在手上,吹开喉部的羽毛,从毛根深黑转到毛尖灰色,有的毛尖会有点白岔。雌鸟脸颊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黄褐色(暖色系),嘴下到吼部的毛色也是这样,同一色系连成一片,仔细挑选应该就不会错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鸟贩子做手脚,我就看到过有鸟贩子用眉笔给雏子麻雀画胡子的,呵呵。。。。但是不怕,他们画不到毛根,而且只要鸟雏脸颊和吼部的毛色发黄,多数就是母的!

选山麻雀雏子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雄雏中去判断未来的青公和黄公,因为雏鸟(包括原毛)也会有毛色深浅的,在许多鸟里选毛色深的(发红的)并不代表这鸟以后换了毛颜色就好,很可能换出来后是毛色就比雌山麻雀红一点,脸颊发黄,胡子小而色淡,看上去不清爽的青公;而那种雏鸟整体羽色灰而淡的,偏冷色多的,看上去不好看,灰灰的那种雏鸟往往换了毛后就是头上和背部的毛色红的深,脸上的毛非常白,胡子大而黑的黄公。

另外对雏鸟未来脾性的判断可以看眼角,这点可以借鉴百灵的相鸟方法,当然这里只是去对以后的情况做个分析,并不是说脾性大的鸟不好,在雏鸟阶段完全可以大胆尝试。还有个办法是看嘴的颜色,同样大小的雏鸟在一起,嘴上(嘴根应该发黄,嘴尖部分)发黑色多的,腿和脚趾发黑的,鸟性则大,如果是快出窝的雏什么已具野性了;嘴从根部到嘴尖都发黄的,腿和脚趾颜色淡灰或肉色的,则性温顺,宜驯养。

(树)麻雀:

成鸟雌雄同色,雏子麻雀的雌雄辨别除了看精神,头型以外主要看胡子,当然雄雏的弹音(叫声)会高些,亮些。。。。在挑选时全面观察应该可以挑到自己中意的雏鸟。

雄雏头门较宽,胡子色深,最主要的有雄鸟的胡子一般呈方形(长方形),脸部和颈部白圈的白色较正发亮;雌鸟的胡子多呈三角形,脸部不够白;值得注意的是麻雀雏子叫的时候吼管都会波动,如果想通过这个来分辨一般不会太准。。。。

2.原毛的选择

雌雄的辨别和挑雏子一样,不多说了,原毛的挑选也有几点须注意的。

最主要是判断小鸟出窝的时间

上面谈到的看嘴壳和腿的颜色很关键,这个时间的鸟已经在野外生活了一短时间,具有一定野性,出窝时间越长的越难养纯,如果一不小心找了只脾性坏的鸟,那接下来的饲养往往以放生告终。嘴壳越黑则性越大,腿和脚趾越黑则在野外生活时间越长。

当然还要注意的是别把老母鸟当原毛挑回去养了,那种嘴和腿都是漆黑的,一身旧毛的肯定是老“妇女”。

南京本地的山麻雀雏鸟一般在六月中下旬上市,这样的话在七月中上旬上市的原毛应该都是头窝,且出窝时间不长,能在这个时候找到一只原毛应该最好。到了八月中下旬上市的鸟有的头顶可能已经出现几根红毛,这样的鸟野性基本已成,饲养难度将回很大;如果到了九月份之后还没找到一只中意的鸟最好就算了,或者向朋友要一只吧。

选择时那种满笼子乱撞的武将千万不要选,在笼里已经仰头的更不能要了,要找那种头像低的(喜欢把头往下钻的)头门宽的,蹦的不厉害的。当然最好过到小笼子里单独再观察一下。

最好用不带底板的小笼,用手托住笼底从上方观察之,如果持续几分钟鸟始终在笼底活动这鸟有潜力!(呵呵,这是个坏方法,因为有些鸟本来可能还没毛病,可给你这样就吓出了毛病,鸟贩子要叫了),但对麻雀这样的生鸟来说如果你故意吓它都没出现什么情况的话,这鸟的确值得养了。

在携带回家的途中最好将笼具用布都包上,只留底部,生鸟进笼一下黑了容易出问题,笼子都亮着又怕路上吓出点毛病。

五.饲养

1.雏鸟的喂养

雏子的填食我喜欢用活黄鳝连骨绞碎,拌豆粉,蛋黄(如果雏鸟火大可用绿豆粉,也可将适量青菜叶绞碎拌在食中还可以加些微量元素),比例为3:3:3:0.5:0.5这样喂的雏鸟长的快,体形大,毛色好。。。。。。味到尾巴长了一小半,开始自己啄东西了就可以上架子了,这里要说一点是一般山麻雀比(树)麻雀动嘴要早。放上稀食让它自己啄。注意这时的小鸟最好不要直接进笼子,因为小鸟的活动,练习飞行的欲望非常强烈,在笼中常窜上窜下,有时候一急很可以仰头甚至翻跟头,而麻雀一旦仰头了,再也改不掉,雏鸟照样如此;而且这时候任其在笼中乱非乱跳很容易把刚长好的尾羽翅膀碰掉,影响美观影响鸟的正常发育,到那时候后悔就晚了。在架子上可以约束它的行动,也不防碍主人与鸟建立感情,让小鸟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再进笼子。特别是那些在架子上喜欢把头往上够的小鸟更应该多栓一些时间,进笼一旦发现鸟搬了就把它上架子养吧。当然也有朋友直接进笼的,但会把笼子最上面的横丝给挡起来,不让鸟抓,这个方法也可以。不管怎样如果你不想放养的话,尽量少让雏鸟在外面飞着玩。

小麻雀(雄)开始自己吃食了每天早上就会自言自语的叙了,(有时候白天你看它眼睛闭着在那里打瞌睡但喉咙在波动,声音不高但能听见),这时可以让雏鸟听其他鸟的鸣叫让它学习,这样到换毛后,你养的麻雀叫口一定不错。当然我发现麻雀学习硬食鸟(芙蓉,黄雀。。)百灵类和绣眼的叫口都可以,但想让它学靛颏这样的鸟叫就不太现实了。

每天抽一定的时间与幼鸟接触,用手喂食,喂虫,让小鸟养成亲人的习惯,小鸟在自己吃食后逐渐减少喂虫的数量和次数,有空多带鸟出去溜遛,主要是为了让它适应外面的环境,培养其爱热闹,见“怪”不乱的习惯。不然你的鸟在家里肯定叫的不错,出去就。

如果有可能,我会尽量的选择笼养,因为笼养鸟没有束缚,到上性的时候可以在台上尽情展示舞鸣,而架养的虽然也能跳舞,但所受限制较多,持续的时间总不长。鸟市上见到架养的麻雀也大多是因为笼养时出了问题才改为架养的。

2.原毛的饲养

刚进笼的鸟野性大,可以多喂几天谷子,营养成分

C. 请问这个鸟叫什么名字属于什么种类的,什么科

黄雀(学名:Carelisspinus)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雄鸟头顶与颏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分布于南欧至埃及、东至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秋季和冬季多见于平原地区或山脚林带避风处。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中文学名:黄雀拉丁

学名:Carelisspinus

别称:黄鸟、金雀、芦花黄雀

二名法:C.spinus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目:雀形目

科:雀科

属:金翅雀属命名

时间:1758年

命名人:Linnaeus

D. 像麻雀的小鸟,羽毛是黄绿色的,请问是什么品种

黄雀。

黄雀(学名:Spinus spinus):为雀科金翅雀属的鸟类。体重9.5-16克;体长106-122毫米。雄鸟头顶与颏黑色,上体黄绿色,腰黄色,两翅和尾黑色,翼斑和尾基两侧鲜黄色;雌鸟头顶与颏无黑色,具浓重的灰绿色斑纹;上体赤绿色具暗色纵纹,下体暗淡黄,有浅黑色斑纹;雄鸟飞翔时可显示出鲜黄的翼斑、腰和尾基两侧。虹膜近黑色;嘴暗褐色,下嘴较淡;腿和脚暗褐色。

黄雀生活习性:

除繁殖期成对生活外,常集结成几十只的群,春秋季迁徙时见有集成大群的现象。性不大怯疑,但在繁殖期非常隐蔽。平常游荡时喜落于茂密的树顶上,常一鸟先飞,而后群体跟着前往。飞行快速,直线前进。

歌声是更多的金属声、颤音相混杂的旋律,同时缀以喘息音调。雄鸟在其领地内,总是站在高的有利之点或缓慢鼓翼像蝙蝠样炫耀飞翔时进行鸣唱的;在冬末到回迁之前,它经常以短促的爆破音或亚歌形式进行鸣唱。黄雀最典型的叫声是一种“toolee”和“tsuu-ee”声,还有一种纯的 “tet"或“tet-tet”声;飞翔时发出一种“twillit”的颤音。

黄雀的食物一般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春季在中国东北吃嫩芽、野生植物种子、裸子植物种子和鞘翅目小昆虫;夏季以多种昆虫喂雏,尤以蚜虫为主;而秋季则食浆果、草子、稗、粟等。在中国河北则食大量种子、浆果和昆虫。春、秋季旅经中国河南时,以各种植物种子为主,兼食少量蚜虫。在越冬区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中国贵州12月剖检5只鸟胃,其中树果占55.6%,草子22.2 %,稻谷22.2%。

E. 如何区别黄雀与金丝鸟

图片里的是麻雀,毛是褐色的

金丝鸟的毛一般是黄色的有点橘黄的样子

F. 这是黄雀吗还是什么鸟

不是黄雀,翅膀上有黄色的斑块,这是金翅雀。黄雀为下图

G. 有认识这鸟的吗

图片上的鸟是黄雀,这是我关于黄雀的一段记忆。

光阴苒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玩鸟就是从黄雀儿开始的,如今又把黄雀收入笼中。

黄雀小巧玲珑,性格温顺,好喂易训,特别受北京人喜欢,称之为“黄巧儿”,现在想起,怕是能记事的时候就玩黄雀儿,大人们玩公的叫巧儿,孩子们玩母的叫麻儿,都是架养,很少进笼的,一般有个三五天便能飞食、叫远,及至叨个小玩艺,胡同的孩子们凑在一块就是玩这个,比较大众化的还有朱点,档次高点的玩个什么交嘴,蜡嘴一类的。

七十年代落脚太原,成家之后又养开了鸟,就是黄雀儿,那时家里从北京带回的小京笼,就是为黄雀准备的,八十年代后逐渐有了珍珠、玉鸟一类的繁殖鸟,直至后来冒出了五彩一类的笼养鸟儿,什么牧师、绵花儿那些羽毛靓丽,小巧可人的鸟儿,便放弃了黄雀,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再没碰过黄雀儿。

今年黄雀特别多,早在八、九月份,市面就见了,黄雀稚儿,买的人也不少,卖鸟的忽悠玩黄雀就是玩这个,小麻鸟儿,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一换毛可能跟您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这话您跟人说没人信,那卖鸟的大言不愧的说:“不懂吧,没玩过吧”,这话不可气可笑,转眼到了秋凉,大量黄雀上市,越卖越便宜,人们手里攥着的,笼里提着的净是黄雀,真是遭灾了,那黄雀遭罪了,十块钱价,碰上了有给仨的,有个卖黄雀的算是熟脸,见我过来弯腰看地上的鸟笼,便说“您抓俩吧,白送”,那笼里有四五十只,乱成一团,我摇摇头走了,到了中午正准备回家又碰上了,这时笼里剩下六、七只了,一看有只麻雀还是只棍尾,便临时动了心思,弄只玩玩吧。这两年退休在家有功夫遛鸟了,便把些笼子提溜出来,也常有非议,早先买了对大漆笼,提溜着遛红子,有人说牛,有人说把好东西糟踏啦,总之那大漆笼怎么能笼红子哪,这不玩黄雀就合适了。其实,那大漆笼买来就是养红子的,那红子怎么能全敲坏大漆笼呢,那大漆硬着哪,且有韧性,甭管怎么说我就是这么用的,遇着这个,我也没话说,或是用不着多费话,保不准您那红子嘴软,敲不动,要真的谁听了这话出点什么毛病负的了责吗,所以也用不着较真。物有其用,那就玩个黄雀儿吧,不曾想这鸟一露面,使招来非议,都说老汉不懂鸟,弄了母的,厚道点的说:“这是母鸟,找他换吧”,像是我让人蒙了,尖刻点的说:“呦,您这是准备孵鸟吧,还得配个公的“,有热心的说,我去给您换去,弄的我哭笑不得。

我反复的解释那是只麻雀,多数人哼哼哈哈,到有位记住了,一天跟我说,谁谁那有只麻雀,要1000元,有人出300没卖,你能给个四、五百就能拿,我说不要,这麻雀儿不麻雀儿的没那个价,这时旁边有人说话啦,“他不懂,不懂……”我真的无语了,不懂就不懂,您留着,等着懂的吧,逮几个可怜鸟,换几个可怜钱,这话说大啦。北京人玩麻雀,都是在母鸟里边找,凭的是眼力,公鸟里挑,那是喜好,花大钱那是傻瓜。说到底玩黄雀,就是听叫,外形上鸟儿差别不大,据说毛分青、黄、灰三色,灰的少见。青黄也分个人喜好,要说挑也说是挑个麻头麻脸,尾上有点讲究,一般喜欢棍尾,这种鸟精神,其实尾巴把的紧,身上羽毛必紧,其次是剑尾、燕尾,遇上扫帚尾,没人要,其实这笼养鸟特别是小型鸟选择上,尾羽是重要一条,再说叫,黄雀冲穷之大口,喜鹊、红子、油葫芦,说起容易,做到难,那显功夫,首要是工夫—时间,说到底抓个黄雀自己玩自乐就挺好,爱就要有爱的理由,也得能道出个子丑寅卯,这就是自圆其说,自己的玩艺,怎么也得有几条爱的理由,这玩儿,就得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波逐流,得有自己的主意,你跟别人说,能理解、淡定,不理解,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