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没有可爱的小动物图片
介绍你去一个图片素材网站 千图网
② 这是什么动物啊
这是吐绶鸡,就是火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火鸡属。
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
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体羽从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闪耀多种颜色的金属光泽。雄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火鸡在南美洲首先被驯化成为家禽,于十五世纪末输入到欧洲,引入中国的时间更晚。
火鸡现在北美洲的南部还有野生的。
吐绶鸡
③ 请问这是什么动物呢
白额高脚蛛
你的图片和我找到图片是一样的,这个蜘蛛是白额高脚蛛。它的别名有:脚蜘蛛、大蜘蛛、旯犽、拉牙、喇牙、壁蟹、地虎。
再说一点别的,白额高脚蛛的生活习性:
白额高脚蛛头胸部前后缘各有一条黄白色横带,一般体型约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于橱柜缝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在台湾通常俗称旯犽(ㄌㄚˊ ㄧㄚˊ )。在大陆潮汕地区称为马龙骑(广东汕头称“喇牙”)。在广东省广府地区一般称为“禽罗”。(广东汕尾海陆丰也称旯犽)夜行性动物,喜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
④ 大家,我想问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这是中美貘。
中美貘(拉丁学名:Tapirus rdii),又名拜氏貘,自墨西哥南部至哥伦比亚和厄瓜多爾尔尔的安第斯山以西都有分布,在南美西北部它与南美貘一同出没。
貘多的地区,甚至有它们踏出从栖息地到水源的路。栖息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白天在林中休息,夜间到附近丛林中觅食。吃水生植物、树叶、细树枝、嫩芽与低矮植物上的果子。有时也损坏庄稼,在墨西哥和中美尤甚。喜欢在泥中跋涉、水中嬉戏。
中美貘为一夫一妻制,共同守卫领土。可以在一年的任何时间繁殖,但育种经常是在雨季来临之前。妊娠期是390到400天,孕期13~13.5个月,每胎一只,繁殖成活率只有0.7。
幼崽刚出生时平均体重为9.4千克,毛发为红褐色,带有白色的斑点和条纹,这些印记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褪去。一年后断奶,1~2年后独立,3~5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物种现状
由于人类的狩猎及居住地的扩张,导致中美貘的栖息地逐渐减少且被分割开来,物种交流变得困难,中美貘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详见 网络
⑤ 请问这是什么动物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黄鼬 (哺乳纲、鼬科小型哺乳动物
黄鼬:是哺乳纲、鼬科的小型的食肉动物。俗名黄鼠狼。体长28-40厘米,尾长12-25厘米,体重210-1200克。雌性小于雄性1/2-1/3。头骨为狭长形,顶部较平。体形中等,身体细长。头细,颈较长。耳壳短而宽,稍突出于毛丛
。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散开。四肢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锐,趾间有很小的皮膜。肛门腺发达。雄兽的阴茎骨基部膨大成结节状,端部呈钩状。周身皮毛棕黄或橙黄色。
⑥ 四不像动物被发现,它究竟长什么样
四不像的外观,很难用言语去形容,我完全没看到过类似的动物。现在科学家们,把它叫做章氏麒麟虾,是一种来自于五亿多年前的虾状动物化石。它的身体有很多动物的特征,可是又跟那些动物完全不同。既有真节肢动物祖先的特征,也有节肢动物祖先的特征,这种生物在以前并没有出现过。
生物进化看似已经研究透彻,实际上还有很多东西,是科学家们不了解的。章氏麒麟虾的出现,可能会解开节肢动物的起源。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发现的化石共有六只,我们看到的是在博物馆被收藏的。现在相关的研究还在进行,化石的发现可能会解开很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