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粟怎样读栗怎么读
粟
读音:sù ,声母是s,韵母是ù 。
部首:米
笔画:12
五笔:SOU
基本解释
1、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2、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农贵粟。
4、姓。
栗
读音:lì,声母是l;韵母是ì。
部首:木
笔画:10
五笔:SSU
基本解释
1、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
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 。
3、 坚实 。
4、姓。
(1)栗怎么读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地理分布
小米的主产区在中国,占全世界产量的80%,其次是印度,中国有23个省区种植谷子,其中冀、鲁、豫三省占全国产量64.3%
小米生育期仅 80 d 到130 d 之间,具有耐旱、贫瘠土壤和耐储藏的优势,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㈡ 栗姓氏怎么读
栗 读lì 发第四声
关于栗姓①风俗通:古栗陆氏之后。望出长女。
②路史:战国时有燕国战将栗腹。
③中国姓氏集:清时有栗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风俗通义:古栗陆氏之后,汉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庆举人栗应宏。
栗姓的由来
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娲氏以至神农氏,天下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皞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
㈢ 粟和栗是怎么读,怎么组词
读音:【sù】 【lì】
粟:
1、罂粟[ yīng sù ]
一种直立的一年生罂粟属草本植物
2、粟米[ sù mǐ ]
粟米,原意泛指粮食,也指小米、稞子、黏米。
3、寒粟[ hán sù ]
亦作“ 寒粟子 ”。因受冷或惊恐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
4、请粟[ qǐng sù ]
请求给与粮食。
栗:
1、栗子[ lì zi ]
由任何一种栗属灌木或乔木产生的可食的甜味坚果
2、颤栗[ zhàn lì ]
颤抖哆嗦
3、栗色[ lì sè ]
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4、惴栗[ zhuì lì ]
恐惧而战栗。
㈣ “栗”字做姓氏的话怎么读
“栗”字做姓氏读音是lì。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数是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现意思有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坚实;也可作为一个姓氏。
相关组词有战栗、颤栗、醋栗、惴栗、栗色、栗凿、栗暴、嘉栗、栗栗、橡栗。
(4)栗怎么读扩展阅读:
一、字形演变
二、词语解析
1、战栗[zhàn lì]
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发抖、哆嗦。
2、颤栗[zhàn lì]
颤: 物体振动,栗: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颤栗”解释为发抖,打哆嗦。3、醋栗[cù lì]
醋栗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浆果球形,径7~9毫米,红色,果期7~8月,采取成熟果实,晒干。
4、惴栗[zhuì lì]
解释为恐惧而战栗。
5、栗色[lì sè]
指栗壳的颜色,即深棕色,像熟了栗子壳那样的颜色。
㈤ 粟姓氏怎么读 “粟”在姓氏中读什么音
粟在姓氏中读作:sù,第四声。
粟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陆氏,伏羲后人。 汉有粟融,字客卿。 清有嘉庆举人粟应宏。 中国姓氏集:清时有粟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杀改为粟姓。 此外,满族中有粟姓。
粟姓来源:
1、改姓: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2、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史之误,望出江陵。
3、魏志:有魏郡太守粟举。
4、中国姓氏集:宋时有粟大用,字行之,武宣人,仕至南雄太守。
(5)栗怎么读扩展阅读:
粟姓名人:
1、粟寒生
粟寒生(1947年-2018年9月6日),开国大将粟裕次子,男,侗族,湖南会同人。受父亲影响,1968年初参加解放军,从事海上舰艇作业,曾在海军服役多年,后转业至交通部、中国远洋公司,曾任远洋公司副经理。
2、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㈥ “栗”字做姓氏的话怎么读
读音是:lì
释义:
词组:
1、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
2、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栗。
3、坚实:“缜密以栗”。
4、姓。
1、火中取栗: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 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造句:你替他去做这件事,尤如火中取栗,到头来吃亏的是你。
2、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
解释: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造句:他的诈伪终于图穷匕见,大家不禁因此不寒而栗。
3、栗色:lì sè
释义: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造句:那匹栗色马将要退休了。
㈦ 栗怎么读
一、栗的声母l,韵母i,音调 lì
二、释义: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2、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3、坚实:“缜密以~”。
三、部首:木
四、笔画:
(7)栗怎么读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颤栗
[zhàn lì]
发抖,打哆嗦。
2、战栗
[zhàn lì]
也作颤栗。发抖。
3、醋栗
[cù lì]
落叶灌木,茎丛生,有刺,叶子略呈圆形,花白色。果实亦称醋栗,是球形的浆果,黄绿色或红色,味酸,可以制果酱。
4、栗色
[lì sè]
像栗子皮那样的颜色。
5、惴栗
[zhuì lì]
恐惧战栗。
6、栗暴
[lì bào]
把手指弯曲起来打人头顶叫凿栗暴或打栗暴:头上挨了几个~。也说栗凿。
㈧ “栗”字怎么读
“栗”字读音:lì
㈨ 栗怎么读
栗,读音:[lì]
释义:1.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 2.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 3.坚实。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