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细胞偏高说明什么
你检查出来没问医生吗?以我有限的知识,白细胞可以吃病毒细菌的,体内白细胞偏高,说明身体上有某种疾病,所以,身体就会产生抗体,也就是白细胞增多,去抵御疾病。
‘贰’ 白细胞高 表示什么
白细胞偏高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某个地方有炎症,身体做出的自我保护措施,增加白细胞吞噬有害细菌,所以医学上就用了这个原理来验证身体是不是有发炎或者损伤. 比如感冒,发烧,外伤都是因为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体内的白细胞会急剧增加.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需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历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所以白细胞总数的临床意义主要指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出血严重创伤,血管栓塞等;过敏反应;中毒反应;肿瘤及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均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升高;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降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风疹等.某些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和副伤寒.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理化因素:如放射线,放射性治疗,化学治疗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抗肿瘤类细胞毒性药物等均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3)淋巴细胞变化: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病毒性肝炎及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常升高;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及细胞免疫缺陷病等淋巴细胞常降低. 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 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 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小朋友的血常规编辑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 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流血不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了。
‘叁’ 白细胞升高说明什么
白细胞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升高的临床意义不同.
中性粒细胞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某些传染病.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1感染性疾病2肿瘤性疾病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
单核细胞增多:多见于:1某些感染2某些血液病.
由于主要症状是没感觉,综合上述分析可能只是暂时性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可恢复正常)或肺部感染感染性疾病(常用青霉素治疗).
如有明显症状出现,建议去医院就诊.
‘肆’ 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白细胞高的话,说明有一定的感染的。但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在冬季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之后;饱餐、淋浴后也常有白细胞轻微增高。生理性白细胞增高还见于情绪紧张,饥饿时低血糖等。
如果发现白细胞无故增加,必须去医院检查,查明原因比较好。
‘伍’ 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增高一般最主要的原因常见于感染,如果有肺炎,支气管炎,肠炎,泌尿系统的感染,血液系统的感染都会导致白细胞升高,如果受了外伤或者做了手术等刺激应激性的也会导致白细胞的升高,但是过一段时间白细胞就会恢复正常,如果长期大剂量的激素也会导致白细胞的升高。
‘陆’ 白细胞偏高说明什么问题
身体某处有炎症,白细胞增多了好跟细菌抗争喽
‘柒’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
白细胞高,说明体内有病毒入侵或病变反应,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跟人发烧是身体自我保护的现象是一样的。
‘捌’ 白细胞高说明什么感染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