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马齿苋
1.别名
马菜、马子菜、马马菜、马蛇子菜、酱瓣头草、猪长草、马齿菜、蚂蚁菜。
2.幼苗特征
种子出土萌发。子叶椭圆形或卵形,长3.5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圆,叶基阔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稍肥厚,带红色,具短柄。下胚轴不发达,上胚轴较发达,均带红色。初生叶2片,对生,单叶,倒卵形,边缘有波状红色狭边,叶基楔形,仅有1条中脉,有短柄。幼苗全株光滑,并稍带肉质。
3.成株特征
一年生肉质草本,通常匍匐,肉质,无毛,茎带紫色。叶互生或假对生,柄极短或近无柄,叶柄倒卵形或楔状长圆形,全缘。花3~5朵生枝顶端,无梗;苞片4~5,膜质,萼片2;花瓣5,黄色;雄蕊10~12,花柱顶端4~5裂,线形,伸出雄蕊之上。蒴果圆锥形,盖裂;种子肾状卵形,扁,黑褐色,有小瘤状突起。
4.识别提示
①初生叶对生,稍带肉质,幼苗体内多汁液,掐断茎、叶易溢出。②茎带紫色,叶倒卵形或楔状长圆形。③子房半下位,蒴果盖裂。
5.本草概述
生于耕地、田边、路旁、沟边、堆肥场或垃圾场、村落或房屋周围隙地。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是世界恶性杂草。混生在各种作物中。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薯类、花生、甜菜、薄荷、蔬菜等作物,也是棉蚜、甘薯虫病的传染媒介。
6.防除指南
在合理轮作和秋深耕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特别要注意早期清理田旁隙地、房屋和周围隙地。敏感除草剂有甲草胺、2甲4氯、2,4-D、敌稗、敌草胺、伏草隆、灭草敌、甲羧除草醚、嗪草酮、扑草净、乳氟禾草灵、噻吩磺隆、灭草松、恶草酮、百草枯、都阿混剂等。
‘贰’ 马菜又叫什么菜
马菜学名马兰头,又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浙江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马兰头适应性广,喜温也较耐阴,抗寒耐热力很强,对光照要求不严,在32℃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10℃ 以下能安全越冬,当地温回升到10~12℃,气温在10~15℃时,嫩叶嫩茎就开始迅速生长。种子发芽温度在20℃左右,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
1播种与分根繁殖
播种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基肥,在立春后播种,一般采用散播,力求种子播得均匀,不宜过密。生产上农户多采用分根繁殖,每年入冬前,挖掘马兰头根,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质好的田块,每667m2施有机肥2500kg、复合肥50kg,全耕层深施,整地筑成深沟高畦,畦宽130~150cm,在畦面上横开浅沟,沟距20~30cm,沟深15cm左右,将马兰头根切断平铺在沟底,覆土后削平踏实,并浇足水,5~ 7d即活棵。
2肥水管理
播种后15d左右出苗,播后如遇干旱,要经常喷水,保持畦面湿润,直至出苗。分根繁殖的马兰头,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促使植株健壮,加速地下根茎生长。当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可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第2次追肥宜在采收前1周施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施肥量不宜过重,以氮肥(尿素)为主,配施磷钾肥。
3中耕除草间苗
马兰头植株幼小,易与杂草混生,需及时除草。当幼苗有5~8片真叶时,开始经常清除田间杂草,并及时追施肥水,促使植株生长发育。
4病虫害防治
野生马兰头很少发生病虫危害,一般不需喷药。人工栽培的,注意对白粉病的防治。
‘叁’ 马齿菜是什么样子的
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概述图片来源:[1])
中文学名
马齿苋(蜀本草)
拉丁学名
Portulaca oleracea L.
别称
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蚂蚱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美食不可负之2月时蔬
形态特征 听语音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肆’ 马丝菜是什么样
马丝菜就是马齿苋,马齿菜只是其多种叫法之一。
马齿苋,又名马生菜、马丝菜、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蚂蚱菜。
长在地里是这个样子的
顺便普及一下知识:
马齿苋,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人和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伍’ 蔬菜图片大全及名称
‘陆’ 马子见是什么菜
马子菜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全国范围都有种植,在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马马菜、常明才、保健菜等;它的味道比较偏甜和偏酸。马子菜因为具有很多药用功效,通常在医学上被添加或合成在其他药品中。它的主要功效作用有:消除水肿、排除人体肠胃湿毒、疏通肠胃、杀菌消炎,还有在心脏病上可以达到预防的作用。
【别名】长命菜、长寿菜、五行草、马蜂菜、马马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主要功能有
1.利水消肿,降低血压马齿苋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钾离子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上,使血管壁扩张,阻止动脉管壁增厚,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消除尘毒,防治溃疡马齿苋能消除尘毒,防止吞噬细胞变性和坏死,还可以防止淋巴管发炎和阻止纤维性变化,杜绝矽结节形成,对白癜风也有一定的疗效;马齿苋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能促进溃疡病的愈合。
3.杀菌消炎,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4.防治心脏病马齿苋中含有一种丰富的Y-3脂肪酸,它能抑制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酸的生成,帮助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多,抑制血小板形成血栓素A2,使血液粘度下降,促使血管扩张,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心脏病的作用。这种蔬菜没有防治癌症的功能,但是多吃还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柒’ 马笕菜的马齿苋是什么
马笕菜的别名是马齿苋,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下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均产。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为石竹目、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花无梗,午时盛开。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
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7)马什么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宜在各种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其发芽温度为18℃,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20℃时,可分期播种,陆续上市。
马齿苋商品菜采收标准为开花前10-15厘米长的嫩枝。如采收过迟,不仅嫩枝变老、食用价值差,而且影响下一次分枝的抽生和全年产量。采收一次后隔15-20天又可采收。
‘捌’ 马蛇菜的功效
马蛇菜又名马齿苋。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此外,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等。
马齿苋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铜、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
(8)马什么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
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二、生长习性:
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宜在各种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
其发芽温度为18℃,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20℃时,可分期播种,陆续上市。保护地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
‘玖’ 马齿苋是什么菜,有图最好。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此外,马齿苋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等。
图片见:http://ke..com/view/20331.htm
‘拾’ 马食菜如何食用
马食菜又叫马齿苋
我老家都是蒸菜馒头
食用方法
马齿苋的吃法很多,除去根部并洗净后,可以直接炒着吃;也可以将它投入沸水中,焯几分钟后,切碎拌菜吃,还可以做汤、饺子馅、和在面里烙饼吃。
图为马齿笕
马齿苋也可以这样吃,晒干后,和扣肉蒸着吃,也可以和别的什么菜炒着吃。以前,在农村,一到有马齿苋的季节,村民们会把马齿苋挖回家,洗干净,晒干,密封起来,等到冬天菜少的时候拿出来做菜。由于现在科技发达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同季节的菜,生活条件变好了,人也变懒了,就很少有人再吃马齿苋了。倒是在城镇,马齿苋还是属于比较少有的菜,因此,在农村随地可见且无人问津的马齿苋在城镇价钱比一般的青菜还高,而且还挺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