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鸡豆病是什么症状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鸡豆病是什么症状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26 13:23:29

❶ 鸡为什么长鸡豆

这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发病原因可能是你的饲养出现了问题。这种病发生于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把病鸡隔离分开治疗。没有发病的也不能忽视,应立刻进行药物防疫。其次,加强饲养管理,对鸡舍内的用具进行彻底、定期消毒。

❷ 鸡的眼睛有点肿,睁不开。不怎么吃食。请问是怎么回事

很大可能是长了鸡痘:如果是鸡痘,可以看看以下的方法:

鸡痘是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鸡场内环境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蚊虫叮咬病灶部后携带病毒,又叮咬健康鸡而传染。发病鸡群表现为精神不振、发热、呆立、吃食少或不吃等症状。

一、鸡痘有以下4种情况

皮肤型鸡痘:是在鸡无毛或少毛区如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等部位出现小丘疹型痘痂,雏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蛋鸡表现为产蛋减少。皮肤型鸡痘图片如下:

混合型鸡痘:是兼有皮肤型、黏膜型的病理变化特征,病情较严重,死亡率高。

二、鸡痘如何防治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内清洁、通风工作,可使用“强效熏蒸消毒王”进行消毒,经常喷洒杀蚊蝇剂。做好鸡痘疫苗的接种,增强鸡群抵抗力。

治疗措施—治疗鸡痘特效药:

1.对于发病早期鸡群,应及时隔离病鸡,防止健康鸡群被传染,对病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12小时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独败”饮水,配合抗菌药“肠杆宁”与鸡痘特效药“格斗散”拌料,连用5天。

2.个别病鸡的治疗:

皮肤型鸡痘:在患处涂抹碘甘油。

黏膜型鸡痘:除去假膜后喷消炎药。

眼鼻型鸡痘:舒勇双氧水消毒后滴入氯霉素眼药水。

鸡痘如何防治这一问题可千万不要小看,当鸡痘发生了,对于新养殖户来说千万不要着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选择一款治疗鸡痘特效药,选择一个好的厂家

❸ 我妈妈家的鸡得了鸡豆

鸡痘 ( FOWL POX )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一)干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二)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于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后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 传播途径: 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虽然鸡痘由病毒引起,但传播却相当缓慢。 病 症: (一)干燥型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后期则迅生长变为黄色,最后才转为棕黑色。2 ~ 4 周后,痘泡乾化成痂癣。本病症状于鸡之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但也可出现于腿部、脚部以及身体之其他部位。 (二)潮湿型鸡痘会引起呼吸困难、流鼻涕、眼泪、脸部肿胀、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之溃疮。 解剖病变: 在潮湿型鸡痘中可发现位于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疮现象。这些粘膜上的溃疮很难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遗留出血裂口。溃疮往往成长而形成干酪状伪膜。肺部偶而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 预防措施: 鸡只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法接种。若鸡只处于危险地区,应尽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龄 )。若补充鸡群于二日龄接种温和鸡痘疫苗 ( 小痘 ),则 6 ~ 12 周龄须再次以沙氏鸡痘疫苗 ( 大痘 ) 补强接种。 1、免疫接种痘苗,适用于7日龄以上各种年龄的鸡。用时以重量盐水或冷开水稀释10-50倍,用钢笔尖(或大针尖)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现红肿、起泡,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可免疫5个月。 2、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蠓和鸡虱、鸡螨等。 3、及时隔离病鸡、甚至应淘汰,并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

❹ 鸡豆病症状像什么

像结痂,你可以去东东养殖联盟总群问问,里面都是养殖高手 对鸡病都有一定的见解

❺ 小鸡长鸡豆,应该怎么办

1、鸡痘的治疗可给鸡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防止鸡继发感染,缓解症状,并防止范围扩大。2、病因:由于感染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❻ 鸡痘都有哪些症状

鸡痘一般以下三种状况:

(1)
皮肤型皮肤型鸡痘的特征是在身体无毛或毛稀少的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围、翼下、腹部及腿等处,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逐渐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痂皮可以存留3
至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
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但在严重病鸡中,尤以幼雏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着减少或完全停产。
(2) 黏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眼等黏膜表面,气管黏膜出现痘斑。
初为鼻炎症状,2~3天后先在黏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出于黏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黏膜上面。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疡面。随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障碍,严重时嘴无法闭合,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
(3) 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❼ 鸡豆和喉豆有什么区别

根据临床病理变化的特点不同,可将本病分为喉气管型和结膜型两种。
1、结膜型主要病变虽然发生于眼结膜,但也有的病例常与喉、气管病变合并发生。眼结膜病变主要呈浆液性结膜炎的变化,表现结膜充血、水肿,偶见点状出血,有些病鸡的眼睑,特别是下眼睑发生水肿,而有的则发生纤维素性结膜炎。在结膜囊内沉积纤维素性干酪样物质而使上下眼睑粘连一起,角膜浑浊,严重者发生全眼炎。
2、喉气管型主要病变位于喉和气管。在喉和气管内存有卡他性或卡他出血性渗出物,呈奶酪状或血凝块状堵塞喉和气管。而另一些病例,则于喉和气管内存有纤维素性的干酪样物质。干酪样渗出物从粘膜脱落后,可见粘膜出血,敞在点状或斑点出血,轻度增厚。
鼻腔和眶下窦粘膜也发生卡他性炎喉头粘膜充血和肿胀,出血、充血、坏死,散布小点状出血,偶见鼻腔粘膜有渗出物中带血凝块或呈灰黄色纤维素性干酪样物。口腔粘膜,特别是在舌根、口角、口盖裂隙及咽喉出口处见有易脱的白色薄膜。
此外,其他器官除肠管粘膜呈现轻度出血性卡他性炎外,心内外膜、肝被膜、胰腺及胸腺偶见少数点状出血,各实质器官显示实质变性,肺脏呈现小支气管周围炎,偶见气囊出现白色浑浊或肥厚。
鸡传喉发病症状
一、急性型(喉气管型)。由高致病性的毒株引起。发病初期,感染鸡鼻孔有分泌物,眼流泪,伴有结膜炎。特征性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且其程度比鸡的任何呼吸道传染病都明显而且严重。病鸡可见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蹲伏地面或栖架上。
多数鸡表现精神不好,食欲下降或废绝,鸡群中不断发出咳嗽声,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和喘鸣音,病鸡出现甩头症状。严重的病鸡表现出高度呼吸困难,伴随着剧烈、痉挛性咳嗽,咳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凝块,在病鸡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鸡舍墙壁、垫草、鸡笼、鸡背羽毛或邻近鸡身上可见血痕。当鸡群受到惊扰时,咳嗽更为明显。检查病鸡的口腔,可见喉部有灰黄色或带血的黏液或见干酪样渗出物。
病鸡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排出绿色稀粪,衰竭死亡。本病发生后很快在鸡群中出现死鸡。产蛋鸡群发病可导致产蛋量下降,下降幅度可达35%或停产。
本病的病程大约在15d左右,最急性病例于24h左右死亡,多数5d~10d或更长。发病后约10d鸡只死亡开始减少,鸡群状况开始好转,存活鸡多经8d~10d恢复,有的可成为带毒者。
二、温和型。由低致病性ILTV毒株引起,流行比较缓和,发病率较低,症状轻。病鸡表现为眼结膜充血,眼睑肿胀,1d~2d后流眼泪及鼻液,分泌黏性或干酪样物,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连,眶下窦肿胀,有的病鸡失明;病程较长,长的可达1个月,死亡率低,大约2%,绝大部分鸡可以耐过。如果有继发感染和应激因素存在,死亡率会有所增加。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呼吸道症状较轻。

❽ 混合型鸡痘的症状是什么

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头,呆立,少食或绝食,眼结膜发炎,流眼泪,眼角有较多量粘稠纤维蛋白渗出物或脓性物,严重时将上、下眼睑粘连,眼睑及眼周围肿胀,少数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甚至出现失明而无法觅食。有的病鸡咳嗽甩头,努力把喉头处的阻塞物咳出。打开口腔可看到喉头处有痂膜阻塞。除以上症状之外,另一特征是鸡冠、肉垂、爪、眼皮有数量不等,如绿豆大小的丘疹,有的丘疹表面破溃,有的已结痂。 病鸡中死亡最多的是喉型、眼型和混合型,单纯皮肤型的病鸡一般不易死亡。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粘膜上,病变在嘴和口腔时,采食、饮水会发生障碍。发生在咽喉部时,初为黄白色的小结节,以后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引起呼吸困难,易引起窒息而死。眼型死亡的病鸡,主要是发生在眼结膜,上、下眼睑粘连或眼失明,影响采食而死亡。发病鸡大部分为混合型,仅有鸡冠、肉垂丘疹症状者较少。

❾ 小鸡身上长鸡豆是什么样子

鸡痘的病原是一种比较大的痘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差,从皮肤病灶脱落下来的干痘痂,它的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之久。常用的消毒药物10分钟可以杀死病毒。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因此,多雨的秋季应该注意该病的提前预防。

鸡痘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侵入体内;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传带病毒,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一个重要传染媒介;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的部位,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一般秋季易发生皮肤型,冬季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生成一种疣状的痘子。病鸡最初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并呈黄色,与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结痂,突出在皮肤表面。如果把结痴剥掉,皮肤上就露出一个出血的病灶。结痂的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时候可以满布整个鸡头的无毛部分。结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就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皮肤型鸡痘一般无全身性症状,但在严重的病鸡(尤其是幼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甚至引起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

白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表面,所以称做鸡白喉。如果把这层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个红色的出血溃疡病灶。病鸡的呼吸和吞咽运动都有障碍,往往作张口呼吸,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出现全身生长不良,个别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鸡痘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病鸡的冠、肉髯和其他无毛部位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可*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稀释50倍,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纫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一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利用鸡痘疫苗翼膜刺种。在接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

②同一天免疫所有鸡,若用于紧急接种,应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至发病群;③使用疫苗要充分摇匀,且一次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之际进的雏鸡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

⑤免疫应该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否则容易诱导发病;

⑥工作完成后,要消毒双手并处理(燃烧或煮沸)残液。

治疗: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 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0.2%土霉素,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再撒上少许“喉症散”或“六神丸”粉,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对于痘斑长在眼睑上,造成眼睑粘连,眼睛流泪的鸡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给予个别治疗,用法为:青霉素一支(40万单位),链霉素一支(10万单位),病毒唑一支,地塞米松一支,混匀后肌注,40日龄以下注射10只鸡,40日龄以上注射5-7只鸡。一般连续注射3-5次,即可痊愈。

❿ 得鸡痘得鸡能吃吗

不可以吃
因为那是传染病
带菌物种身上会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
想吃的话那你多备打虫药吧
鸡痘病毒是孢疹病毒,可感染家禽和鸟类等,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砖型,大小为250×354nm,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NA和脂质,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在感染细胞的胞将内装配,感染后24小时-72小时就可查到细胞核内病毒的RNA和DNA,病毒在1%的福尔马林中能活9天,加热50℃30min或60℃8min灭活,在干燥的结痂皮内能存活熟年或数月,对乙醚有抵抗力。

流行特点 气温昼夜温差大的秋季和初春季节,有较大的地方性流行,常经眼、喉、上呼吸道和口腔黏膜吸入含病毒的羽毛及干燥的痂皮形成的气溶胶、或被夏季的昆虫叮咬,机械性地使受伤的皮肤感染。

症状与病变 潜伏期4-10天,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两种混合型三类。

皮肤型病变特征 主要是皮肤及毛囊病变,在上皮组织有增生性病灶,突出高于皮肤,由白色变成黄色形成结痂,发炎出血,经2-3周上皮层退化脱落,结痂部位留有疤痕,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翅下无毛处明显。由于体温升高,影响采食量和产蛋率。

白喉型又称湿豆 在口腔、食道或气管黏膜表层出现急性炎症,并形成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蛋白状奶酪样坏死痂膜,及时拨去痂膜,可见到出血糜烂性炎症,而使鸡生还。若痂膜增大可堵塞咽喉,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死亡,痂膜堵塞食道,影响采食,病程长可引起死亡和产蛋率下降。

混合型 在同一鸡群中有的是全身皮肤的毛囊出现痘疹,有的是喉头出现黏膜痘性结痂,也有的鸡是两种都有,死亡率较高。

诊断 鸡豆病毒的感染,分急性慢性,严重的影响生长,吃料减少,粪便绿色且稀,肉眼就可辨别。

预防 采取接种疫苗是首要的选择,特别是育雏鸡应从母源抗体消失时就接种鸡胚源弱毒疫苗,在开产前1-2周再加强免疫一次效果较好。

疫苗的选择 鸡源苗,毒性比较强,适用于5周日龄大的鸡,鸡源毒苗比较弱,适用于雏鸡的首免。

使用方法刺种法 翅下、腿、头部用针头或接种针蘸上疫苗液后划破皮肤,3-4天划破的部位红肿,出痘5-7天后结痂,当无结痂为免疫失败,应重新接种。

治疗 包疹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防疫、治疗比较简单,当发现一只鸡有痘时,就马上投喂病毒唑、盐酸吗林胍,抑制病毒,投喂速补提高抵抗力,2-3天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