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刮痧一般刮什么地方
把问题表述清楚。如果问刮痧的场所,那就到具有刮痧资格证书的刮痧店去;如果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刮痧,那就是人体的大部分部位都可以刮。
❷ 刮痧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刮哪些部位
刮痧作用于肌表,经常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刮痧可用的工具较多,如瓷勺、铜钱、硬币、刮痧板等都能用于刮痧。适合刮痧的部位有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等。
❸ 感冒喉咙痛刮痧应该刮哪里
喉咙痛,如果要刮痧的话多是刮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例如手肘内侧曲池,尺泽穴周围,背部的肺腧,脾腧,胃腧穴周围等等。刮痧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缓解咽喉疼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刮痧对于喉咙痛只是起一个辅助保健的作用,不能替代其它治疗,咽喉疼痛厉害的话还是需要正规质量,例如口服一些药物,如复方瓜子金胶囊,复方硼砂口服液,四季青片等。嗓子疼的刮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这样有的放矢,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点,风热引起的嗓子疼痛可以考虑刮痧的部位是少商穴、商阳穴、尺泽穴、合谷穴、天突穴等。第二点,实热所导致的咽喉疼痛可以考虑刮痧的部位是丰隆穴、支沟穴、天枢穴等。第三点,肺肾阴虚所导致的嗓子疼痛,可以考虑刮痧的部位是大椎穴、人迎穴、曲池穴、合谷穴、太溪穴、鱼际穴等。刮痧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对于特殊的部位进行刮痧,反复摩擦以至于出痧为好,对于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对于疏通经络,治疗嗓子疼痛有很大的益处。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根据目前你提供的症状,可能只是上火了,适当吃些下火的药就可以了,如黄连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或者可以选择金嗓子喉片含用。刮痧拔罐可选择背部的膀胱经,但是此操作都带有一定专业性。如果此前没有学过,建议寻找专业医师帮助。注意休息,多饮水。必要时医院就诊。
❹ 刮痧一般刮哪几个部位
常见刮痧部位有头部、面部、眼部、背部、腿部等。人体各部位特点不同,对砭石刮拭时的手法和力度的要求也不同。如面部刮痧手法易轻柔,且不要求出痧。背部刮痧则可用大力,且要求出痧。腿部刮痧一般按照从上向下顺序刮拭,不建议来回往复刮拭。
❺ 发烧刮痧刮哪里图
用砭石刮痧板取少许刮痧油或清水,沿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轻者,每天l次;重者,每天2次。刮痧后最好饮温开水,以助发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望能采纳!
❻ 请问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刮痧(图)
首先准备一枚光滑的物品,如汤匙或骨梳,再拿一个小碗放些麻油(沙拉油或茶油、清水亦可),这样就可以开始进行刮痧了。
刮痧方法:
用汤匙在病儿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复地刮,直至被刮痧的皮肤出?深?色的红斑为止。刮砂时的顺序一般由上而下,由中间刮向两侧,刮时应取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每次大约刮二十下左右。
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内侧和腿弯内侧。
一、头部的刮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
循行路线: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
(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
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证。
二、面部
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一次。
循行路线:
(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等。
适应症: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主治颜面五官的病证。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三、颈部刮法
颈后高骨为大椎穴,用力要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些,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髃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一般用平补平泻手法。
循行路线:
(1)刮督脉颈项部分,从哑门穴刮到大椎穴。
(2)刮拭颈部两侧到肩,从风池穴开始经肩井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适应症:人体颈部有六条阳经通过,其中精髓直接通过督脉灌输于脑,颈部是必经之路,所以经常刮拭颈部,具有育阴潜阳,补益人体正气,防治疾病的作用,可主治颈、项病变,如颈椎病、感冒、头痛、近视、咽炎等证。
四、背部刮法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循行路线: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适应症:刮拭背部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如刮拭胆俞可治疗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肠俞可治疗肠鸣、泄泻、便秘、脱肛、痢疾、肠痈等。背部刮痧还有助于诊断疾病。如刮拭心俞部位出现压痛或明显出痧斑时,即表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即将出现问题,其他穴位类推。
五、胸部的刮拭
刮拭胸部正中线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大。宜用平补平泻法。用刮板棱角沿胁间隙刮拭。乳头处禁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2)刮拭胸部两侧,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胁骨走向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适应症:胸部主要有心肺二脏。故刮拭胸部,主治心、肺疾患。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外可预防和治疗妇女乳腺炎、乳腺癌等。
六、腹部刮痧
空腹或饱餐后禁刮,急腹症忌刮,神阙穴禁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腹部正中线,从鸠尾穴经中脘穴、关元穴刮至曲骨穴。
(2)刮拭腹部两侧,从幽门穴刮至日月穴。
适应症:腹部有肝胆、脾胃、膀胱、肾、大肠、小肠等脏腑。故刮拭腹部可治疗以上脏腑病变。如胆囊炎、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呕吐、胃痛、慢性肾炎、前列腺炎、便秘、泄泻、月经不调、不孕证等。
七、四肢的刮法
刮拭四肢时,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对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应从下向上刮拭。皮肤如有感染、破溃、痣瘤等,刮拭时应避开。如急性骨关节创伤、挫伤之处不宜刮痧,但在康复阶段做保健刮痧可提前康复。
循行路线:
(1)刮拭上肢内侧部,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2)刮拭上肢外侧部,由上向下刮,在肘关节处可作停顿,或分段刮至外关穴。
(3)刮拭下肢内侧,从上向下刮,经承扶穴至委中穴,由委中穴至跗阳穴,委中穴可重刮。
(4)刮拭下肢外侧部,从上向下刮,从环跳穴至膝阳关穴,由阳陵泉穴至悬钟穴。
适应症:四肢刮痧可主治全身病症。如手少阴心经主治心脏疾病。足阳明胃经主治消化系统症症。四肢肘膝以下五输穴可主治全身疾病。
八、膝关节的刮法
膝关节结构复杂,刮痧时宜用刮板棱角刮拭,以便掌握刮痧正确的部位、方向,而不致损伤关节。刮拭关节动作应轻柔。膝关节内积水者,局部不宜刮,可取远端穴位刮拭。膝关节后方及下端刮痧时易起痧疱,疱起时宜轻刮或遇曲张静脉可改变方向,由下向上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棱角点按膝眼。
(2)刮拭膝关节前部,膝关节以上部分从伏兔穴刮至梁丘穴,膝关节以下部分从犊鼻穴刮至足三里穴。
(3)刮拭膝关节内侧部,从血海穴刮至阴陵泉穴。
(4)刮拭膝关节外侧部,从膝阳关穴刮至阳陵泉穴。
(5)刮拭膝关节后部,委中穴可重刮。
适应症:主治膝关节的病变,如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肌腱劳损等。另外对腰背部疾病、胃肠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挑痧法的常用部位
1、头颈项部:从印堂穴起,沿太阳穴、颈部两侧和项部两侧各有1个痧痕点。
2、胸腹部:从华盖穴开始沿肋间左右各有2个痧痕点;中脘穴、肚脐两侧,关元穴左右各有1个痧痕点。
三、放痧法的常用部位
(1)上肢:曲池穴、十宣穴、少商穴、尺泽穴。
(2)头面颈项:大椎穴、百会穴、太阳穴、人中穴、金津穴、玉液穴。
(3)下肢:委中穴。
四、刮痧的整体顺序
整体刮拭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先头部、颈、背、腰部或腹部,后四肢、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据病情决定刮拭的先后顺序。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再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
❼ 刮痧排毒刮哪里怎么刮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
1.刮痧板
(1)牛角类①特点与功效牛角类刮痧板临床上尤以使用水牛角为多。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消肿;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且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原料丰富、加工简便;②注意事项忌热水长时间浸泡、火烤或电烤;刮痧后需立即把刮板擦干,涂上橄榄油,并存放于刮板套内。
(2)玉石类①特点与功效玉石具有润肤生肌、清热解毒、镇静安神、辟邪散浊等作用。其质地温润光滑,便于持握,因其触感舒适,适宜面部刮痧;②注意事项用完后要注意清洁;避免碰撞;避免与化学试剂接触。
(3)砭石类①特点与功效砭石采用的材质是泗滨浮石,这种石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红外辐射频带极宽,可以疏通经络、清热排毒、软坚散结,并能使人体局部皮肤增温,用于刮痧的贬石刮痧板边厚小于3mm;②注意事项因砭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购买时需认真辨别真伪,购买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不含有害物质的砭石。
刮痧工具的材质不固定,形式多样,许多日常用具均可以作为刮痧工具使用:如铜钱、银元、瓷汤勺、嫩竹板、棉纱线、蚌壳等,现在还有了树脂、硅胶等现代材料所制成的刮痧工具。
2.刮痧油
(1)液体类①特点与功效主要有凉开水、植物油(如芝麻油、茶籽油、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药油(如红花油、跌打损伤油、风湿油)等,不仅可防止刮痧板划伤皮肤,还可起到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行气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草药,煎成药液,根据病情选用;②注意事项刮痧油宜避火使用和保存;皮肤过敏者禁用,外伤、溃疡、瘢痕、恶性肿瘤局部禁用。
(2)乳膏类①特点与功效选用质地细腻的膏状物质,如凡士林、润肤霜、蛇油、扶他林乳膏等。亦可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芳香开窍等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成乳膏剂使用;②注意事项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宜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刮痧介质,如扶他林乳膏有镇痛、抗炎作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疾病疗效较好。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1.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作者用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2.黄褐斑刮痧疗法
先清洁皮肤,再均匀涂抹润肤乳,按照额头、眼周、面颊、口周、鼻部、下颌的顺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从面部中间向两侧沿肌肉纹理走向或顺应骨骼形态单方向刮拭,在色斑、痛点处采用压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阳、印堂、迎香、颧髎、承泣、四白、承浆、大迎、颊车及黄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缓慢柔和,力度均匀平稳,以皮肤潮红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为一疗程。
❽ 经常觉得累乏,刮痧刮哪几个部位
刮痧、按摩,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运动,当刮痧板、罐子、按摩师的手,作用于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他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着。充分利用刮痧的诊断作用和防病作用,坚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严重的脏腑功能失调、骨关节明显变形等病症刮痧起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按照刮痧教材中各种病症的提示部位去刮拭,前提是明确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刮拭效果不明显时,要请医生诊断清楚,再刮痧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刮痧后很累是怎么回事也都一目了然了。刮痧的时候全身需要放松,将体内的毒素、湿气或是寒气等,都驱除体外之后,才能真正的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而且对理疗之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如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还是要认真对待的。
真心帮助望采纳
❾ 刮痧刮哪些部位
首先准备一枚光滑的物品,如汤匙或骨梳,再拿一个小碗放些麻油(沙拉油或茶油、清水亦可),这样就可以开始进行刮痧了。
刮痧方法:
用汤匙在病儿身体一定的部位上反复地刮,直至被刮痧的皮肤出?深?色的红斑为止。刮砂时的顺序一般由上而下,由中间刮向两侧,刮时应取单一方向,不宜来回刮,每次大约刮二十下左右。
刮痧的部位:
1.通常在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
2.在结喉的两侧和胸部进行。
3.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
4.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
5.若病儿情绪不佳,可刮臂弯内侧和腿弯内侧。
一、头部的刮法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发皮发热为宜。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部,以保持头部稳定。
循行路线:
(1)刮拭头部两侧,从头部两侧太阳穴开始至风池穴,经过穴位为头维穴、颔厌穴等。
(2)刮拭前头部,从百会穴经囟会穴、前顶穴、通天穴、上星穴至头临泣穴。
(3)刮拭后头部,从百会穴经后顶穴、脑户穴、风府穴至哑门穴。
(4)刮拭全头部,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全头发际处刮拭。经过全头穴位和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等。
适应症: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身阳气之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头痛、脱发、失眠、感冒等病证。
二、面部
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一次。
循行路线:
(1)刮拭前额部,从前额正中线分开,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朝两侧刮拭。
(2)刮拭两颧部,由内侧经承泣穴、四白穴、下关穴、听宫穴、耳门穴等。
(3)刮拭下颌部,以承浆穴为中心,经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等。
适应症:有养颜祛斑美容的功效。主治颜面五官的病证。如眼病、鼻病、耳病、面瘫、雀斑、痤疮等。
❿ 刮痧具体刮哪些部位
刮痧是流传很久的一种民间治疗方法,看病症选用应刮的部位和穴位,其实全身都可以刮的,不过我们常用的是后背,因为后背脊柱两侧是膀胱经,上面有背俞穴,膀胱经为太阳,主人体卫外功能,一旦受邪首先是膀胱经受邪,背俞穴为五脏六腑经气输注之所,刺激它可加强脏腑功能,起到强建身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