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笺怎么读音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笺怎么读音

发布时间: 2022-05-09 11:39:33

⑴ 笺怎么读

jiān。部首:竹。笔画:11。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斜钩、撇、点。
组词:信笺、便笺、笺纸、笺注、花笺、笺谱、笺缯、青笺、诗笺、苔笺、笺刺、贡笺、奏笺、蜡笺、笺纹、麻笺、笺札、擘笺、笺牍、瑶笺、鸾笺、谢笺、进笺、笺书、寸笺、笺释、词笺、笺藤、郑笺、蜀笺、笺修、笺幅、玉笺、上笺。
基础释义:1、注解:笺注。2、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笺。便笺。3、信札:笺札(书信)。
详细释义:〈名〉注释的文字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又如:;笺记(古文体名)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如:奏笺;《答东阿王笺》书信的代称。如:投笺;便笺;手笺名片;名刺亲友投笺互拜。——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⑵ 笺怎么读音是什么

读音:jiān

声母:J

韵母:an

笔划:

意思:

1、注解。

2、写信或题词用的纸。

3、信札。

引证:宋代·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翻译:红线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小字,道尽我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2)笺怎么读音扩展阅读

组词:信笺 、便笺 、笺注 、笺缯 、拜笺、 笺探 、笺檄 、霞笺。

1、信笺[xìn jiān] 信纸。

2、便笺[biàn jiān] 便条。

3、笺注[jiān zhù] 古书的注释。

4、笺缯[jiān zēng] 指书信。

5、笺檄[jiān xí]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6、霞笺[xiá jiān] 彩笺。

7、笺启[jiān qǐ] 下达上的笺记和书启

8、笺素[jiān sù] 纸和白绢。泛指信纸。

9、奏笺[zòu jiān] 汉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牋”。

⑶ “信笺”的“笺”怎么读

“信笺”的“笺”读音:jiān。

笺基本释义

1.注解:~注。

2.写信或题词用的纸:信~。便~。

3.信札:~札(书信)。

信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ìn jiān,通常指信纸,是信纸的古代说法。语出《资治通鉴》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 宜急追信改书。”

(3)笺怎么读音扩展阅读:

蛮笺象管[ mán jiān xiàng guǎn ]高丽或蜀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 泛指名贵的纸笔。 五代 刘兼 《春宴河亭》诗:“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亦作“ 蛮牋象管 ”。

笺草[ jiān cǎo ]文书的草稿。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撰立牋草以诳诱 休 者,如别纸。” 唐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诗:“丁香风里飞牋草,邛竹烟中动酒钩。”

便笺[ biàn jiān ]具有一定质量、尺码或折痕的适宜于笔记、书信及便条用的书写用笺;便条

鱼笺雁书[ yú jiān yàn shū ]泛指书信。

郑笺[ zhèng jiān ]:1.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 2.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⑷ “笺”是什么意思它的读音是什么

也是读jiān

jiān
<动>
⑴(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⑵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⑸ 笺怎么读

“笺”字的读音是【jiān】。

⑹ “笺”的读音是什么

jiān。

⑺ 笺的读音是什么

  • 拼 音

    jiān

  • 部 首竹

  • 笔 画11

  • 五 行木

  • 繁 体笺

  • 五 笔TGR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1.注释:~注。

    2.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3.书信:~札。~牍。华~。

    4.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⑻ “笺”这个字念什么

“笺”读音:【jiān】。

⑼ 笺的读音和什么意思

jiān

1. 注释:~注。

2.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信~。

3. 书信:~札。~牍。华~。

4.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奏~(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康熙字典

笺【未集上】【竹部】 笺

说文解字

笺【卷五】【竹部】笺

表识书也。从竹戋声。则前切

表识书也。郑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诗偁笺。自说甚明。博物志云。毛为北海相。郑是郡人。故称笺以为敬。此泥魏晋时上书偁笺之例。绝非郑意。从竹。戋声。则前切。十四部。

(笺)表识书也。郑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诗偁笺。自说甚明。博物志云。毛为北海相。郑是郡人。故称笺以为敬。此泥魏晋时上书偁笺之例。绝非郑意。从竹。戋声。则前切。十四部。

⑽ “笺”字要怎么拼读


[jiān]
繁体:笺
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后因以称注释古书,以阐明作者之意为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