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牛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图片简单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牛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图片简单

发布时间: 2022-05-13 20:20:41

1. 牛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四胃助食的牛

中国人向来把牛作为吃苦耐劳的象征。民谚有“牛耕田,马吃草”的说法,鲁迅先生把自己比作牛,“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牛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把吃进去的草料再吐回嘴内重新咀嚼一遍,动物学上称它为反刍动物。反刍是一种奇特复杂的消化方式。牛有四个胃,吃草时不经细嚼就吞人瘤胃,再进网胃,在休息时又呕回口腔,重新细嚼,混上唾液,然后咽人瓣胃或皱胃,完成整个消化过程。

2. 牛的胃有什么功能

牛作为反刍动物,共有4个胃,前3个胃均为食道变异,分别是瘤胃、网胃和瓣胃,只有最后一个皱胃才是真胃。或许不少养牛户知道牛有4个胃,但却不知道每个胃都有什么功能,更不知道每个胃容易发生哪些疾病,今天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瘤胃
瘤胃是牛4个胃中的第一胃,亦称为“草肚”,对纤维物质具有非常强的降解能力,其大部分位于腹腔左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腹腔,少部分位于腹腔右侧。瘤胃作为牛及其他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其消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其特性及功能才能把牛养好。
牛犊出生后瘤胃体积很小,其体积连4个胃的1/4都占不到,不过随着牛犊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开始吃草后,瘤胃体积也会快速发育,到18月龄时瘤胃体积便会占到4个胃的85%以上,基本上达到成年牛水平。

瘤胃可谓一个天然的发酵罐,里面有细菌、产甲烷菌、真菌、原虫及少量纤毛虫等微生物。牛采食饲料后第一站便会进入到瘤胃中,里面的微生物群会对其进行初步分解消化,加之反刍咀嚼磨碎,当饲料成为食糜状后便会进入下面的消化器官。
瘤胃里面的微生物群还可以将非蛋白氮(也就是尿素)转化为菌体蛋白供牛吸收,但尿素在喂牛的过程中有诸多限制和注意,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使牛出现中毒,因此豆粕、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尿素喂牛。

瘤胃微生物群虽然数量众多功能强大,但也十分的脆弱,断奶牛经口喂服抗生素药物便会对瘤胃微生物群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其消化功能。另外由于牛瘤胃微生物数量众多,当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草或饲料长期滞留在瘤胃内时,便会异常发酵产气,使其出现瘤胃胀气,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造成牛死亡,对于瘤胃胀气可以采取缓泻、止酵、防腐、放气等对症治疗方案。
可以在日粮中添加优兰宝-丝兰提取物,可以提高尿素的营养值,降低氨的毒性,提高营养的利用率。还能降低瘤胃氨气浓度,保护瘤胃乳突,改善瘤胃效率,减少瘤胃胀气,保护牛群健康。

2、 网胃
网胃也称“蜂巢胃”或“金钱肚”等,其位于瘤胃前部,实际上瘤胃和网胃并不完全分开,因此饲料(特别是颗粒饲料或其他较硬的饲料)可以自由的在两者之间进行移动。网胃上有蜂窝状组织,其功能就像筛子一样,牛吃进的重物,例如石子、钉子、铁丝等便会存在里面。
存在网胃中的重物长且尖锐,便有可能刺破网胃,并诱发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饲喂干净、无异物的饲料可以较大程度避免本病症的发生。

3、 瓣胃
瓣胃也称“重瓣胃”或“百叶”,是牛的第三个胃,位于腹腔前部右侧,前通网胃,后接皱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瓣胃表面黏膜面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叶瓣,其主要功能是阻留食物中的粗糙部分继续加以磨碎,并将较稀的部分输送到皱胃,同时吸收大量水分和酸。
瓣胃特别容易出现阻塞,又称为“百叶干”,冬春季节发病率往往较高,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长期饲喂粉状饲料、劣质饲料,饲料中含有大量泥沙,或饮水不足等有关。

4、 皱胃
皱胃通常被称为“真胃”,是牛的第四个胃,也是唯一具有消化腺体,可分泌消化酶的胃,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皱胃可以消化吸收部分蛋白质,但基本上不消化吸收脂肪、纤维素及淀粉。
皱胃较容易出现溃疡,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饲料酸性过大、自体消化障碍或其他原因长期刺激皱胃有关。成年牛和牛犊均可发生本病,其症状表现为厌食、腹痛、粪便发黑及消化机能障碍等,严重时则会出现皱胃穿孔或出血性贫血。减少青贮、酒糟及精料等酸性较大的饲料喂量,可以有效防止皱胃溃疡的出现,当需要饲喂酸性较大的饲料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中和酸性。对于患牛应加强护理,减少酸性大的饲料喂量,多喂一些柔软易消化的饲草饲料,同时采取抗酸止酵、消炎止血的对症治疗方案。

3. 原来牛胃构造是这样的,牛为什么一直在嚼东西

因为牛有四个胃,它一直嚼东西是在反刍,每个胃都会反刍重新消化一遍,所以才会一直在嚼东西。

4. 牛的胃是怎么运作的

牛的胃由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饲料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一)瘤胃 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积可达151升,能存136千克内容物。瘤胃的功能有:1.暂时贮存饲料 牛采食时把大量饲料贮存在瘤胃内,休息时将大的饲料颗粒反刍入口腔内,慢慢嚼碎,嚼碎后的饲料迅速通过瘤胃,为再吃饲料提供空间。 2.微生物发酵 饲料不断进入和流出瘤胃,唾液也很稳定地进入瘤胃,调控酸碱度。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虫根据饲料类型进行不同的发酵,发酵终产物被牛经瘤胃壁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可以消化粗纤维,分解糖、淀粉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功能和合成B族维生素及蛋白质,瘤胄细菌和原虫需要不断从日粮中获得营养物质,包括:(1)能量 除粗纤维等缓慢释放的能量外,牛还需要一定量的快速释放能量,如糖、糖蜜或淀粉。牛在饲养中必须考虑适当的精粗比来配合日粮,才能使饲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值。 (2)氮源 分为降解速度快的氮源<如尿素)和降解速度;慢的氮源(如豆饼)。两者比例合适才能使微生物生长速度最快。生产中一般要求前者占25%,后者占75%。(3)无机盐 以钠、钾和磷为最重要,如果饲料中使用尿素,也须考虑硫和镁。对微生物生长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钴,因为钴不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还是合成维生素B12的原料。(4)未知因子 也叫生长因子。对于牛,有两个重要的未知因子来源,一是苜蓿,一是酒糟,两者都能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但具体是什么物质起作用,目前还不知道。瘤胃微生物发酵饲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甲烷和氨,还有少量的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正常情况下,这些气体经呼吸道排出,有时牛不能及时排出气体,就会发生瘤胃臌胀病。 (二)网胃 网胃位于瘤胃前部,实际上这两个胃并不完全分开,因此饲料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者之间移动。网胃内皮有蜂窝状组织,故网胃俗称蜂窝胃。网胃的主要功能如同筛子,随着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和铁丝,都存在其中,因此,美国的牛仔都称网胃为“硬胃”。(三)瓣胃 瓣胃是第三个胃,其内表面排列有组织状的皱褶。对瓣胃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和挤压磨碎饲料。(四)皱胃 牛的皱胃也称为真胃。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真胃的消化液内含有酶,能消化部分蛋白质,基本上不消化脂肪、纤维素或淀粉。饲料离开真胃时呈水状,然后到达小肠,进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质经大肠排出体外。

5. 牛的消化过程。

因为牛、羊等为反刍动物。它们的特殊消化过程很特殊,它们先把吃的食物存放在一个叫“瘤胃”的地方。等闲下来了或它们认为很安全的时候,把包括已在瘤胃经过初步微生物消化后的食物逆呕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一反刍过程。偶蹄目反刍亚目动物(牛、羊、鹿等)的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只有皱胃是分泌胃液的部分。牛瘤胃的容积为100~300升,约占四部分胃的80%。瘤胃内有大量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纤毛虫为主)和细菌。瘤胃本身并不分泌酶,所有瘤胃内的酶全是由微生物产生。草料中的纤维质在这些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下发酵分解,所形成的低级脂肪酸,大部分即被瘤胃壁所吸收。网胃在瘤胃前方,抵着横隔和肝。网胃内壁呈蜂窝状,网胃内同样进行着微生物消化。食物在瘤胃内经过初步微生物消化后,可以逆呕经食管再返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一过程称为反刍(俗称倒嚼)。反刍途径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经口腔中颊齿的细致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再从瘤胃经网胃而入瓣胃。瓣胃近球形,内壁有许多平行的叶片(故俗称百叶)。瓣胃的叶片提供广大的面积,食糜在叶片间受到压挤,使成更细碎的食糜,同时,瓣胃也吸收一部分水和低级脂肪酸。皱胃是唯一分泌消化液的部分,相当于其它兽类的胃本体,胃腺的分泌物中含有胃蛋白酶和盐酸。

6. 牛胃结构图

牛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为制食道变异,即瘤胃(草肚)、网胃(蜂巢胃、麻肚)、瓣胃(重瓣胃、百叶),最后一个才是真胃(皱胃)。


牛是反刍动物,与其他的家畜不同,最大的特点是有四个胃。前3个胃里面没有胃腺,不分泌胃液,统称为前胃。第四个胃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与猪和人的胃类似,所以也叫真胃。


牛所食入的粗饲料主要靠瘤胃内的微生物发酵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6)牛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图片简单扩展阅读


牛吃下食草后首先到达瘤胃,瘤胃呈囊状,内壁长有很多乳头状的“肉瘤”,牛将食草吞下后在这里储存起来。网胃呈网状,其内壁突起,食草碾碎后在这里与内壁摩擦后,再上升回到瘤胃,刺激瘤胃产生呕吐反射,食草便会重回口中,牛便开始进一步咀嚼,这就是所说的反刍。


接着,碾碎的食浆进入网胃,经过网胃的过滤,又进入重瓣胃,在这里,大量的水分被吸收,从而使食浆变稠,这样不会稀释皱胃里的消化液了。最后,这些变稠的食物被运送到皱胃中,皱胃长有消化腺体,可以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对事物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消化,从而为牛全身供应充足的营养。

7. 《在牛肚子里旅行》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设计理念: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课文记叙了两只蟋蟀——青头和红头捉迷藏时,红头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危急关头,青头沉着冷静,运用自己所了解的科学知识帮助红头死里逃生的故事。文章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科学童话题材的特点。

本文主要以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抓住红头和青头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两位主人公身处危急关头时的不同心情。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身临其境地感知人物丰富的形象,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可贵的情谊,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角色朗读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相关科学知识:牛是反刍动物(反刍是指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时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到嘴里,细嚼慢咽。)牛肚子里一共有4个胃,前3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细细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不同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地方,体会它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3.能找到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地点,并借助表示顺序的词语有条理地说清楚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气动作加表情的方法进行分角色对话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置故事悬念

孩子们,你们去旅行过吗?那你们和朋友结伴去哪里旅行过?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旅行?(出示课件:?旅行)(生谈感受)

师出示卡通图片:青头和红头,过渡语:孩子们,青头和红头可羡慕你们的旅行了,小蟋蟀红头也进行了一次旅行,它到哪里旅行了呢?(贴牛图片)哇,红头旅行的地方可真是与众不同呢!让我们齐读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回忆课文开头,了解故事起因

1.回忆课文1—7自然段内容。

师:孩子们,回忆一下,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

2.交流分享:青头和红头正在玩捉迷藏,红头遭遇意外,不小心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移动贴图)

三、演示旅行路线,了解反刍知识

过渡:红头玩得兴致勃勃,可是意外来的这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可怜的红头不得不开始了它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将是一次什么样的旅行呢?(课件:?旅行)

1.打开语文书(出示课件,学习要求:快速浏览课文7——20自然段,用“~~~~”画出红头旅行到过的地方。)

2.(出示课件:文中相应的句子)交流汇报红头旅行到过的地方,并完成板书:(卷)牛嘴,接下来呢?怎么到的牛肚子里?(吞)(点拨:我们吃东西时先是咬还是先吞呢?强调:牛是先吞的,被吞进了肚子)(贴胃图片)进了肚子以后?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回到)牛嘴、(喷)出来。

师相机贴胃图,并板书: 卷 吞 回到 喷

3.你们能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再加上这些动词连贯地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吗?(出示课件:先……接着……然后……最后……)

(1)齐读表示顺序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习说一说。

(3)指名连贯地说话。

(红头先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接着被吞到了肚子里,从第一个胃里到了第二个胃,然后又回到了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4.师小结介绍反刍

师质疑:孩子们,为什么红头会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呢?这里面藏着的科学小知识有谁知道呢?(指名说)

小朋友们,我们来听听大黄牛的自述吧!

(出示课件:用箭头演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配音课件演示: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黄牛。你们知道吗?我一共有四个胃噢!我吃草的方式十分特别,我首先将草卷入嘴里,再匆匆吞进肚子里,送到第一个胃和第二个胃里贮藏起来,休息时将草重新送回嘴里细嚼慢咽,然后将嚼碎的草再次经过第一个胃和第二个胃送到第三个胃贮藏,最后送到第四个胃进行消化,人们把我们这种吃食方式的动物称为“反刍”动物。

8. 牛是怎么消化食物的


牛的消化器官由口腔、胃、小肠和大肠构成。牛的口腔内粘膜呈粉红色,唇短厚,不灵活,鼻镜内有汗腺,经常排出汗液,若无汗液或汗不成珠,即反映代谢机能紊乱。舌表面有圆锥形丝状乳头。齿32枚,无上切齿,下切齿四对。
牛有四个胃,其容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初生时,瘤胃和网胃发育还很差,只及皱胃的一半,以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到了4个月龄时已接近成年牛比例。
牛的肠道较长,为体高的20倍,小肠长35-40米,大肠长8-9米。
消化生理特点
唾液的PH值为8.1,呈碱性,可中和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维持胃内一定PH值。一昼夜约分泌唾液50-60升。牛的瘤胃不分泌消化液,但对已经分解之营养物质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采食后咽下去的食物呈团状,每个食团约100克左右,其中稍重点的食团不经瘤胃直接进入网胃,一般的食团则先经瘤胃再入网胃。网胃将两方面来的食团,经过反刍,将有充分水分的重食团,送到瓣胃、皱胃,而将轻食团重新送回瘤胃,再作进一步消化。瘤胃是饲料的贮藏库,里面有无数细菌和原生虫等微生物,能使饲料发酸,尤其能消化含粗纤维较多的饲料,提高利用率,是饲料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幼龄犊牛初生时,瘤胃和网胃发育还差,结构还不完善,微生物区系还未建立,消化主要靠皱胃和小肠,此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到四月龄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微生物区系,担负起重要的消化任务。为了更快更省地培育犊牛,就应该通过早补干草,少喂牛奶,适量给于精料以及接种瘤胃微生物等办法,促使瘤胃及早发育和起作用。
哺乳牛在消化上还有一个特点,在直接哺乳时,网、瓣胃之间的食管沟闭合成管状,乳和水由食管沟直接进入瓣胃,再经瓣胃沟进入皱胃。但如用桶饮乳,食管沟闭合不完全,一部分乳进入瘤胃,这些乳汁常停留在瘤胃发酵腐败而引起疾病。

9. 牛怎么消化食物

牛的消化器官由口腔、胃、小肠和大肠构成。牛的口腔内粘膜呈粉红色,唇短厚,不灵活,鼻镜内有汗腺,经常排出汗液,若无汗液或汗不成珠,即反映代谢机能紊乱。舌表面有圆锥形丝状乳头。齿32枚,无上切齿,下切齿四对。
牛有四个胃, 其容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初生时,瘤胃和网胃发育还很差,只及皱胃的一半,以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到了4个月龄时已接近成年牛比例。
牛的肠道较长,为体高的20倍,小肠长35-40米,大肠长8-9米。
消化生理特点
唾液的PH值为8.1,呈碱性,可中和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维持胃内一定PH值。一昼夜约分泌唾液50-60升。 牛的瘤胃不分泌消化液,但对已经分解之营养物质有很强的吸收作用。采食后咽下去的食物呈团状,每 个食团约100克左右,其中稍重点的食团不经瘤胃直接进入网胃,一般的食团则先经瘤胃再入网胃。网胃将两方面来的食团,经过反刍,将有充分水分的重食团,送到瓣胃、皱胃,而将轻食团重新送回瘤胃,再作进一步消化。瘤胃是饲料的贮藏库,里面有无数细菌和原生虫等微生物,能使饲料发酸,尤其能消化含粗纤维较多的饲料,提高利用率,是饲料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幼龄犊牛初生时,瘤胃和网胃发育还差,结构还不完善,微生物区系还未建立,消化主要靠皱胃和小肠,此后,瘤胃容积逐渐增大,到四月龄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微生物区系,担负起重要的消化任务。为了更快更省地培育犊牛,就应该通过早补干草,少喂牛奶,适量给于精料以及接种瘤胃微生物等办法,促使瘤胃及早发育和起作用。
哺乳牛在消化上还有一个特点, 在直接哺乳时,网、瓣胃之间的食管沟闭合成管状,乳和水由食管沟直接进入瓣胃, 再经瓣胃沟进入皱胃。但如用桶饮乳,食管沟闭合不完全,一部分乳进入瘤胃,这些乳汁常停留在瘤胃发酵腐败而引起疾病。

10. 牛的胃是如何消化的 在牛的肚子里旅行

中国人向来把牛作为吃苦耐劳的象征。民谚有“牛耕田,马吃草”的说法,鲁迅先生把自己比作牛,“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牛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把吃进去的草料再吐回嘴内重新咀嚼一遍,动物学上称它为反刍动物。反刍是一种奇特复杂的消化方式。牛有四个胃,吃草时不经细嚼就吞人瘤胃,再进网胃,在休息时又呕回口腔,重新细嚼,混上唾液,然后咽人瓣胃或皱胃,完成整个消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