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资讯 » 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1 16:24:28

1. 在家饲养田螺用哪些方法饲养呢

现在人工养殖田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如何养好田螺,让田螺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效益呢 ?小编现在给大家提供一套田螺饲养管理方法 ,见如下:

5、观察田螺的生长和繁殖。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田螺的生长情况,如果生长速度缓慢就要及时从投喂饵料的方法、质量、数量和水环境、 病害等多方面查找原因,同时改进。发现池塘中有仔螺出生,就要添加一些营养价值更高的饵料投喂。

6、越冬管理。除入冬前要强化培育使田螺体质健壮外,入冬后必须加深池水保温,注意水质状况,防止缺氧。

2. 田螺买回家不急着吃,怎样养不会死

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在池塘里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平时注意检查田基有无漏水或老鼠洞,严禁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污水直接排入池塘。由于田螺喜欢攀爬,在田基上用细网制作反向的防逃网。

日常的饲料投喂可投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等,也可以投喂新鲜的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2~3d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田螺的快速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年的5-9月生长发育最快,产量也最高。

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可加深水位至40~50cm。当池水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田螺会钻入稀泥冬眠,此时池塘也必须保持10~15cm的水深,可定期换水,每10~15d换水一次,在池塘中2/3的位置铺上一层薄一点的稻草起到保温的作用,有利于田螺安全越冬。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cm,一般7~10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并向水体撒一写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2)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扩展阅读

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

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3. 田螺买回来要怎么养才会干净

1、把买来的田螺放入盆里,先简单的用清水洗几遍,然后重新换上清水,再加入足量的食盐(感觉水咸即可),田螺泡在盐水里,由于盐份的刺激,会拼命的吸水、吐水,加快脏物的吐出。


(3)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扩展阅读:

在清洗田螺的过程中要注意挑出死掉的田螺,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注意观察它会不会伸头出来,能伸头出来的当然是活的。或者可以用手按一下它的盖子,盖子能再次弹起来就是活的。

1、炒田螺时要加紫苏叶,可除去田螺泥腥味。或者先用油捞一下,再下紫苏叶炒,这样更能带出田螺的鲜味。

2、煮田螺的时候千万不要煮的太久,因为煮太久就把田螺肉煮老了,这样的田螺肉吃到嘴里就像在吃皮筋。

4. 田螺 在家的鱼缸里怎么饲养

首先,鱼缸里除了田螺不宜放其它鱼类。其次,鱼缸需要适当的进行清理。最后,可在鱼缸里准备一些水生植物的茎叶和有机碎屑等食物给田螺,切记水的温度保持在20℃-28℃最佳。

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在池塘里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人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

日常的饲料投喂可投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等,也可以投喂新鲜的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



(4)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扩展阅读:

繁殖特点

田螺雌雄异体,两性异形,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有触角形态雌性田螺两个触角左右对称同形;雄性田螺两个触角不对称,右触角短而粗,向有内弯曲特化成交配器官(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自然水域一般雌多雄少。

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初生仔螺壳高4~7毫米,生长一年后,性腺发育成熟。在生殖期,雌螺子宫中常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仔螺。

5. 想在家饲养田螺,需要怎么饲养

田螺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炒好的田螺不仅肉质十分鲜美,而且还酸辣爽口,所以田螺现在在市面上很受欢迎。但是野生的田螺本身是带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吃的健康,最好还是吃家养的田螺。如果我们在家养田螺也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如果掌握好养田螺的技巧,其实田螺也很容易饲养。

首先我们要知道田螺所喜欢栖息的习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小溪流和土质松软的地方有田螺,所以田螺喜欢在冬暖夏凉、水流动的地方。而且田螺喜欢在晚上出来觅食,最喜欢的食物是水生物和有机碎屑。我们饲养田螺时也需要注意田螺生存环境的温度,最适合田螺生存的温度是二十摄氏度到二十七摄氏度。我们要注意的是,田螺即使家养,也是带有细菌的,所以不能和其他鱼类一起饲养,避免出现其他鱼类死去的现象,造成损失。

田螺的生存习惯、饮食习惯和繁殖习惯都了解到,并且会时刻注意,田螺就不难饲养。

6. 想在家饲养田螺,应该怎么饲养

表格环境安全干净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田螺的生长。准备深度为10-15厘米的深盆或泡沫盒,在地上铺上泥,将田螺放入内,然后倒入深度为5厘米左右的清水。水质清洁养殖田螺时不能使用自来水,可以使用干净的水、河水和池水。提供食物田螺可以提供蔬菜、小菜、米糠等食物,如果有体积较大的食物,应先把食物切碎喂田螺。注意事项田螺适合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生长,装有田螺的容器可以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光线太强的话,容器上可以用遮阳篷或纱布覆盖。

田螺属于腹足类软体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溪流、池塘、沼泽、田地和流水缓慢的小沟里,土质柔软、潮湿、食物丰富,冬天温暖、夏天喜欢生活在凉爽的环境中。旱季时,将身体的柔软部分塞进外壳,减少水分蒸发。冬天不钻到土里吃不喝冬眠。田螺的繁殖习性田螺是卵胎生,从4月开始繁殖,到9月结束,7~8月达到了繁殖的旺盛时期。1~2岁的雌性一次可以生产20~30条田螺,4岁以上的雌性可以生产40~50条田螺。小田螺出生后生长速度很快,一年性成熟,可以再次产仔。

7. 我想知道小田螺怎么养

1.养殖场地 田螺生活力强,疾病少,对养殖场地要求不严,凡有活水源的平坦沟渠、 水田泽地、休耕田、菜园沟、果园沟、缓流溪滩、水池鱼塘等均可放养。人工养殖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新鲜清洁的地方建地。可挖土池,也可建水泥池。面积依养殖规模而定。商品螺池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苗种池一般以40平方米较好。池深一般70~80厘米,水深40~50厘米。池底铺垫20厘米肥活泥土,池的两端分别设进水口和出水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
2.种螺来源 每年6~9月是田螺大量产卵繁殖期。种苗可从池塘、沟渠、水田等分布地人工拣拾,也可到市场购买商品成螺,从中挑选体重为15~20克,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雌螺作为种螺。雌螺个体较大,螺身稍偏圆,面壳凹平;雄螺个体较小,螺身较长,面壳凸起。养殖商品螺可挑选雌螺直接放养,若是养殖种螺供繁殖用,则应按雌雄2:1的比例搭配放养。
3.种螺投放 田螺喜栖息在池塘、沟渠、水田等浅水中,善于钻泥。水温20~25℃时摄食旺盛,生长最快;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停止摄食;水温降至10℃以下入土冬虐,翌年水温升到15℃以上才恢复觅食。我国大部分省区3~11月均可投放养殖。种螺在自然区域内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投入10个产卵雌螺即可,若为未成熟的小幼螺,宜按1:1或2:1的雌雄比投放。幼螺长成大螺,交配产卵,又孵化出小田螺,便可将它们养成商品螺。若专门繁殖种苗,每平方米可投放产卵雌螺100~150个,未成熟的幼螺,雌雄比例则按2:1或3:1投放,一般4龄以上的亲螺可产40~50个幼螺,产后2~3周仔重0.025克,开始摄食,饲养一年后又可繁殖后代。
4.饲养管理 种螺池应先进行清理和消毒,池底铺20厘米厚肥泥。然后注入新鲜水,培肥水质。水面可放养水浮莲、红绿苹等,以便于种螺取食,还可防寒避暑。池塘中插上小竹竿或小木条,供田螺栖息和产卵。田螺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和植物及藻类等都是天然饵料。幼螺长大后还要添喂米糠、麦麸、豆渣、红薯、昆虫、鱼吓以及动物内脏、下脚料等,有 条件的还可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螺体重的1%~3%,每天上午8~9时喂1次。粗饲料应切细后才投放。对肥沃水田以及鱼螺混养和水生植物多的池塘,可少投或不投饲料。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夏季当水温超过30℃时,需经常注入新水,并加深水层,以便降低水温;冬季可采用夜补、白排的管水办法,调节水层,也可施些猪粪、牛粪等厩肥,既能提温,又能培肥水质。
5.注意事项: (1)田螺对农药、除草剂、石油类和工业污水很敏感,应做好防避工作。含氯的自来水 亦不宜用来养殖。(2)田螺系卵胎生动物,每年6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是繁殖产卵的高峰期,收获时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繁殖,增加产量。最好避开繁殖高峰期进行收捞。

8. 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田螺放养有哪些技巧

怎么对于养殖螺类能够保持良好的环境呢?其实很多人都想在家养这个田螺或者石螺再或者螺丝之类的产品。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养殖,我们就给大家来讲解讲解如何去养殖这个产品。属于特种产品的养殖,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水温不可太高。

对于养殖螺类这个产品。首先可以确定它的水温要求不会太高的,一般而言它会比较喜欢躲在阴凉的水域里面。所以我们做人工养殖进行模拟养殖的时候也要模拟出来它的环境要求,不能够对于这个环境,过于太大的改变和变动。

一般而言这些水温温度不会超过15度,也不可以低于5度左右。因为水温太低的时候,它就会进入冬眠的状态。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我们觉得首先是水温的问题。

9. 养田螺怎样养

田螺的养殖方法有很多,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田螺的养殖方法吧!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农村许多沟渠、水田,池塘都可放养,若是开阔的池塘,水面上可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遮荫,池中插上竹竿、木条等供田螺栖息,既可收水上绿肥做饲料,又可饲养田螺增加收入。

二、饲养的水温环境

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时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便入土冬眠。

三、喂养的饲料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四、饲养期间的疾病防治

养殖的场地中农药的使用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即使用也应采用低毒农药,而且应晴天用,宜在稻田一半一半用。在生长旺季可定期使用有机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不宜一次施肥过多。

五、田螺的繁殖与管理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到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一般需要14到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田螺重量大约在0.5到1.5克左右。

六、田螺的捕捞与收获

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丛间,必须于早晨、傍晚去收获,也可排水后在进行捕捞。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田螺养殖所叙述的养殖方法。

10. 在家怎样养田螺

田螺养殖技术:

1、养殖场所: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

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

2、饲养投放: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

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

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整: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10)小小的田螺在家里怎么养图片扩展阅读

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它含蛋白质达10.3%、脂肪1.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

1、田螺养殖成本

由于田螺养殖不需要投喂很多饵料,其饵料的成本也很低。因此,基本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要你家里有田,那剩下的就是田螺苗了。

养殖田螺效益比较显着。专养田螺,667m2可产400kg,目前市场价格为3~4元/kg,以3.5元/kg计,667m2产值可达1400元。

另外田螺池还可混养少量草鱼,增加螺池单位面积效益。由于田螺养殖不需要投喂很多饵料,其饵料的成本也很低。因此,田螺养殖的纯利润大约有1000元/667m2左右,效益较为可观。

2、田螺的营养价值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富含铁,铁是造血的必要成分,适宜缺铁性贫血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