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静夜思》古诗图画。
1.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注释:
(1)举:抬。
(2)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3)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4)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5)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3.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⑵ 静夜思古诗词配图
【诗歌原文】《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怎么下载夜思图片扩展阅读
1、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2、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⑶ 静夜思古诗图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⑷ 谁有静夜思的图片啊~~~~~~~~
静夜思课件背景图片800x600
静夜思源文件__psd分层素材_ps|732x1024
静夜思设计图_插画四季——秋|851x1024
音乐交友社区- 静夜思雨空间|344x480
《静夜思》_《静夜思》图片_图227x152
静夜思 李白图片下载425x567
静夜思源文件_幼儿园_psd分层1024x574
静夜思 诗词 仿古背景 花边源1024x597
《静夜思》_《静夜思》图片_图|320x229
color="#808000">静夜思 /font|300x250
静夜思课件背景图片300x250
静夜思矢量图__其他设计_广告|1024x481
静夜思 李白矢量图__其他设计|770x1024
静夜思设计图_古诗 宋词配图|870x1024
静夜思源文件__psd分层素材_ps|1024x731
《凤凰台上忆吹箫.静夜思》240x180
唐诗 静夜思源文件_唐诗_psd分|1024x640
⑸ 静夜思拼音版图片
静(jìng) 夜(yè) 思(sī)
唐(táng) 代(dài):李(lǐ) 白(bái)
床(chuáng) 前(qián) 明(míng) 月(yuè) 光(guāng),
疑(yí) 是(shì) 地(dì) 上(shàng) 霜(shuāng)。
举(jǔ) 头(tóu) 望(wàng) 明(míng) 月(yuè),
低(dī) 头(tóu) 思(sī) 故(gù) 乡(xiāng)。
⑹ 静夜思的图
1
⑺ 静夜思图片
什么呀?
⑻ 静夜思诗配画图片谁能找来给米啊!
点进去
⑼ 李白《静夜思》的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