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的国徽是什么样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1)国辉长什么样国徽的图片扩展阅读
1950年6月1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这7个方案进行了讨论,决定采用天安门城楼图案。
6月11日,国徽小组会议讨论了前一天政协对国徽采用天安门图案的决定,梁思成在会上表达了反对意见,但有意见认为天安门代表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故会议原则上通过天安门图案。
6月15日,全委会第二次会议国徽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梁思成设计组可将其方案外圈与天安门图案合并,张仃当日提供了其方案天安门的正立面彩色修改稿。
6月17日,梁思成、林徽因带领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提交了第二稿设计方案,将金色五星、天安门作为主体图案,选择红、黄两色为国徽的基本色彩。
1950年6月20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国徽审查会议对两设计组提供的候选方案进行审议,多数代表赞同清华大学小组的设计,并决定以该方案为基础制成国徽 。清华大学设计组后将此方案放大,提交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审议。
1950年6月23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报送的清华大学设计组国徽方案。
1950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徽图案通过后,由梁思成推荐,清华大学建筑系高庄规范并简化了国徽的几何设计图稿,于当年8月最终完成。
1950年8月18日在政务院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国徽使用、国旗悬挂、国歌奏唱办法及审查国徽图案座谈会上,高庄的修正方案被最终采用。修正后的图案在绸带、稻粒和形状上有所变更。会后高庄和徐沛真对国徽进行定型,绘制了墨线图和剖面图上报中央政府。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将这一设计定为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业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特公布之。
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❷ 国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每部分象征着什么
我国的国徽,是由五星、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组成,其中五星和背景红代表国旗,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而谷穗象征农民阶级,整体合并起来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徽是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早期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都提交设计方案,但是经过讨论两家都没有“独自胜出”,后来参考多方意见,才最终定型国徽设计方案,所以说国徽是由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图案,并不完全正确,最起码梁思成是不赞成国徽中有天安门图案的。
❸ 国徽的组成及意义
构成部分
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 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象征意义
(1)国旗和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
(2)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3.国徽图片
❹ 国徽的象征意义
中国国徽象征的意义:
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
最简单国徽
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被广为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而使用。
在日本天皇及皇室使用的器具上经常出现这个徽记。由16瓣匀称花瓣组成的金黄色菊花,质朴 典雅,庄重大方,蕴蓄着东方传统文化精神。另外,日本内阁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梧桐花纹”,也常在国际场合及政府文件作为国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许可贴纸的底纹。
❺ 国辉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辉中间是
国辉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如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❻ 林徽因七十年前带病设计出的四个国辉分别是什么样子
中国的国徽以中国红为底色,国旗上有金色的符号,工人的齿轮和农民的耳朵上有天安门,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象征着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侵犯。你知道国徽是怎么设计的吗?事实上,1949年6月,在中国,开国大典前夕,中国国徽图案的收集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直到8月20日,国会有900多份草图,近112份意见书,其中清华大学建设厅提交了10份建议书,中央美院等不愿意陆续提交设计稿。
准确地说,我们国徽的设计。不是一家之言,而是所有人的智慧。设计庄严而艺术的国徽。但是,国徽的前几版都很精致漂亮。
❼ 国徽是什么样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主要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在色彩上国徽选定的是玉、金、红三色,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其蕴含的深刻内容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
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7)国辉长什么样国徽的图片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确定
1949年6月,距离开国大典仅剩3个多月,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共和国的标志却尚未确定。16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分设6个小组,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其中第六组担负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重任。
第六小组组长是博学多才的马叙伦,副组长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不久,因叶剑英工作忙,又增加沈雁冰(茅盾)任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成员都是中国当时最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
7月4日下午3点,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召集人叶剑英主持召开了第六小组第一次会议。以何种方式为新生的共和国确定标志,叶剑英提议,是不是可以用筹备会的名义,公开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根据这一提议,7月1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事》,其中对“国徽”的征集要求有三条:(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
征求作品的截止日期为8月2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应征来稿总量高达数千。但相比国旗和国歌,国徽的应征作品只有112件,不仅数量少,而且几乎都不能令专家满意。
1949年9月26日,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发布第一次会议报告,其中第三项对国徽作出这样的决定:“根据国徽图案参考资料,邀请专家另行拟制。
10月23日,梁思成所在的清华大学设计组拿出初稿。这个设计团队堪称超一流,除梁思成外,参与的同志还有梁思成的夫人、清华大学雕饰系教授林徽因、雕饰系教授莫宗江、雕塑教授高庄、美术史教授邓以蛰、工艺史教授王逊。
1950年6月20日,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审定了国徽方案,由组长马叙伦、副组长沈雁冰向政协全体大会提出了审查报告。
同年6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意马叙伦委员代表国徽审查组的报告,通过了国徽审查组所拟定的国徽图案,并提请中央人民政府核准公布。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
❽ 中国的国徽是什么
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8)国辉长什么样国徽的图片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与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
1950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第二次会议,毛泽东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国徽图案通过后,由梁思成推荐,清华大学建筑系高庄规范并简化了国徽的几何设计图稿,于当年8月最终完成。
1950年8月18日在政务院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国徽使用、国旗悬挂、国歌奏唱办法及审查国徽图案座谈会上,高庄的修正方案被最终采用。修正后的图案在绸带、稻粒和形状上有所变更。会后高庄和徐沛真对国徽进行定型,绘制了墨线图和剖面图上报中央政府。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国徽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集会的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
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❾ 国徽上有什么图案分别代表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悬挂国徽的场所
1、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3、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
4、宪法宣誓场所;
5、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❿ 国徽的图片
鼠标在图片上->鼠标右键选择【在新标签页面上打开图片】查看大图
请及时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