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女信息 » 德宏州梁河县哪里有美女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德宏州梁河县哪里有美女

发布时间: 2022-11-12 05:53:39

Ⅰ 德宏州梁河县有那些乡镇

2006年,梁河县辖3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遮岛镇、芒东镇、勐养镇、平山乡、小厂乡、大厂乡、九保阿昌族乡、曩宋阿昌族乡、河西乡

Ⅱ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晨阳水漆专卖店地址在哪里

就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好人家时代广场36号,我知道那边有一个晨阳水漆专卖店,应该就是你要找的,我们小区好多人都是在那家店买的涂料。

Ⅲ 云南梁河县锡业有限公司位于那河西乡有孔雀吗

有。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种类,也是我国野生雉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分布于云南省境内,种群数量555只至600只,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锡业集团梁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04月26日,注册地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吴家地,有孔雀的分布,政府号主群众保护珍稀动物,切勿伤害。

Ⅳ 梁河县属于哪个市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德宏州市。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潞西、陇川市县毗连,西与盈江县为邻,县城遮岛镇距省会昆明690公里,距州府芒市114公里。县域南北纵距49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5公里,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梁河县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54175人。境内生活汉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
梁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是中国葫芦丝的故乡。2006年,云南省梁河县申报的“遮帕麻和遮咪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Ⅳ 梁河,瑶浴堂在什么地点

摘要 这位用户您好,您所查找的地址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遮岛镇勐底社区龙兴路22-6号二楼

Ⅵ 云南德宏州有哪些县

德宏州辖2个县级市、3个县。 德宏州面积11526平方千米,人口105万(2003年)。州人民政府驻潞西市。 潞西市面积298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678400。市人民政府驻芒市镇。 瑞丽市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678600。市人民政府驻勐卯镇。 陇川县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678700。县人民政府驻章凤镇。 梁河县面积115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679200。县人民政府驻遮岛镇。 盈江县面积442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679300。县人民政府驻平原镇。 德宏州辖2个县级市、3个县。 德宏州面积11526平方千米,人口105万(2003年)。 潞西市面积298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邮政编码678400。 瑞丽市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678600。 梁河县面积115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679200。县人民政府驻遮岛镇。 盈江县面积442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679300。县人民政府驻平原镇。

Ⅶ 梁河芒东小寨子杨叶秋她在哪里,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诉我吗,谢谢

小寨子村隶属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镇,地处芒东镇东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9.3公里,据小寨子张氏族谱载:张氏祖居小云南乌撒卫十字街大槐树底下

Ⅷ 云南葫芦丝的云南梁河县:葫芦丝吉祥发源地

为追溯葫芦丝的历史源头。最近,记者在云南民族地区调研后发现: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葫芦丝是梁河傣、德昂、阿昌人民从古至今使用的一种舌簧乐器,它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特点,吹奏方法是用自然换气法或用循环换气法。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惟妙惟俏。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葫芦丝傣语名筚朗道(德昂语称筚格宝,阿昌语称拍勒翁),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译成汉语,曾名为葫芦笙、葫芦箫。由于它既区别于哈尼族的芦笙,又区别于箫(箫无簧),故文艺工作者将它定名为葫芦丝。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解放初,一些文艺工作者下乡体验生活,听傣族讲不太准确的汉语,将笙误听为丝。有关专家曾考证,称为葫芦箫,但不普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龚全国、哏德全等专业人才的推介,葫芦丝的名称约定俗成,得到广泛认可。
葫芦丝的主要功能为男青年向女青年传情达意,倾吐爱慕之情。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文革前,葫丝芦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媒介,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文革后,用葫芦丝串姑娘的方式逐渐被其他方式所代替。由于专业人才的努力,葫芦丝开始走上专业舞台。80年代以后,梁河傣家乐坛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龚全国、哏德全、龚家铭等梁籍专业人才。在演奏方面,傣族青年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在80年代脱颖而出,以出手不凡的力作将葫芦丝艺术首先搬上舞台。龚家铭亦在葫芦丝的制作、谱曲等方面做出贡献。全国着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糜大江南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起之秀的葫芦丝王子哏德全在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乐坛尽现风采。
梁河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乐器葫芦丝,在以傣族为主要居民的勐养、芒东河西、遮岛等地的傣族、德昂族民间艺人制作葫芦丝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勐养镇芒蚌村的沙永兴、沙永明两兄弟及其父亲,硝塘的景岩礼,芒彦的莫安荣,帮盖的冯绍兴,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杨德先、杨忠平父子等颇有名气的民间艺人都说,葫芦丝演奏和制作的技艺是其祖父就是祖传了,他们制作的葫芦丝曾销往潞西、瑞丽、陇川、盈江等周边县市,受到傣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群众的欢迎,而用葫芦丝与陇川户撒阿昌族匠人交换户撒刀的尤为普遍。
德宏,源于傣语,因地理方位而得名,意为“怒江下游的地方”。德宏,是贝叶经记载的“勐卯古国”,是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是《马克·波罗游记》中的“金齿国”。大江南北传唱的着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所赞颂的就是德宏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片蓄势待发的热土。德宏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集边境、口岸、民族、热区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坝子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边贸活跃,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歌舞之乡”。
德宏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茂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一直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定居的家园,是绿孔雀的原产地。德宏各民族都喜爱孔雀,认同孔雀。在古代,德宏先民将孔雀作为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11世纪中叶后,傣族、德昂族和陇川的阿昌族先后信仰佛教。孔雀在佛经中被视为吉祥鸟、神鸟,是佛的化身。佛寺建筑上雕塑了各种孔雀造型,佛龛、佛座、壁画、彩联上也刻绘着孔雀,供桌上插着孔雀翎,摆着千姿百态的孔雀工艺品。同时,孔雀还走出佛寺,进入了民间日常生活:德宏傣家奘房的栏杆上雕刻的是孔雀,门上贴的是孔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牛车上插的是孔雀的模型。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德宏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孔雀文化。傣族先民羡慕飞禽,模仿孔雀舞动开屏、展翅翱翔而创造了孔雀舞,并为后人世代喜爱,历久不衰。每逢节日,各族群众翩翩起舞,自娱自乐。由此,孔雀舞蔚然成风,名声鹊起,饮誉中外。景颇族目瑙纵歌舞场上,瑙双瑙巴的头饰用孔雀翎装点。据说,景颇挎包上的银泡和女人身上的银泡都是从孔雀身上学来的,甩银泡舞就是模仿孔雀开屏。
孔雀文化是许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包容了傣族的“果占壁文化”、景颇族的“目瑙纵歌文化”、阿昌族的“阿露窝罗文化”、德昂族的“哀牢文化”、僳僳族的“阔时文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所有记录德宏的文章中,“孔雀之乡”出现的频率最高,这充分说明德宏人心目中早已在打“孔雀”这张牌,而且逐渐被外界所认同。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7月23日,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德宏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联邦北部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106.78万人,以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7%。全州辖潞西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两市三县。州府设在潞西市芒市镇,陆地距省会昆明649公里,空距427公里。
德宏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区位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德宏最突出的特点,浓缩地体现在“边、情、绿、宝”四个字上。 “边”,指的是德宏边境线长,中缅边境德宏段是全国有名的和平边境、商贸边境、奇特边境。德宏,不仅是历史上着名的南方古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主要出口和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的交汇点,至今仍然是我国大西南面对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地口岸,也是云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在503.8公里的国境线上,分布着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有中国惟一实施“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模式的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在28处渡口、64条通道中,有9条公路与缅甸境内的史迪威公路相连接,内陆商品不需绕道马六甲海峡,即可经八莫水路、密支那水路、铁路,运抵仰光出印度洋;或从史迪威公路北上,沿印巴铁路直接进入中东,走向世界,是我国通往缅甸、印度和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国际陆路大通道。全州有26个乡镇与缅甸毗邻,国境线两侧,同一民族跨境而居,村寨相连,阡陌相通,互市通婚,同赶一条街,共饮一江水,有“一井两国”、“一院两国”、“一寨两国”甚至“一坝两国三城”的边境奇观。“情”,即德宏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僳僳族的阔时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各民族能歌善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中缅两国人民睦邻友好,“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到处洋溢着中缅人民深厚的胞波情、丰富的民族情、独特的宗教情、秀丽的山水情。陈毅元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的着名诗篇,正是中缅友好的传神写照。“绿”,即德宏属亚热带地区,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7℃─20.3℃,年均降雨1400毫米—17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果结终年。全州森林覆盖率61.2%,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放眼望去,宛如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只要来到德宏,就能呼吸到绿色空气、品尝到绿色食品、享受到绿色心情,在绿色的大自然体验和谐。可以说,德宏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宝”,即德宏紧邻世界着名珠宝玉石产地缅甸,与“翡翠之乡”缅甸克钦邦毗邻,各种红、蓝宝石,翡翠、玛瑙,特别是亿万年的树化石、树化玉等稀世珍宝惟德宏特有,“东方珠宝城”——德宏瑞丽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珠宝翡翠交易市场和集散地。
云南葫芦丝主要起源于云南德宏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
这种乐器用天然葫芦作为吹气壶,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紫竹管或者凤尾竹并排插在葫芦的下端,中间较长的一根叫主管开七孔。旁边的两根称为副管,一支为高音,一支为低音。有梅花扣型和推来型。葫芦的上端称为吹嘴,指按中间主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葫芦丝王子:哏德全老师的不停努力和国家的大力的支持下,现在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傣族汉子哏德全招牌形象是那一脸大胡子,用他的话讲他长得“特别原生态”,土得掉渣,做人低调的他名声在外,去年初在春城昆明,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为他伴奏,演绎了一场云南民乐与西洋乐交融的新年音乐会,这些年来,他还先后应官方文化部门邀请,赴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进行文化交流。哏德全出生于梁河县勐养镇邦盖村一个傣族农民家庭。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葫芦丝,十个勐养人,九个会吹道(傣族称葫芦丝等吹奏类乐器为“道”),哏德全的爷爷、外公、舅舅是勐养的葫芦丝名师,母亲是有名的民歌手,出身“葫芦丝世家”的他,从小随父亲和舅舅学习葫芦丝、巴乌演奏及制作,在家乡放马的岁月里,他在马背上吹了9年的葫芦丝。16岁后,又拜会李仲培等当地名师和文化人学习音乐理论及民族吹管乐,学习专业化、规范化演奏技巧,在演奏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得天独厚的传承,加上超人的勤奋和努力,磨炼出他扎实的功底和灵活多变的技巧。他说:“作为一个音乐人,仅有刻苦是不够的,要用心,要耐得住寂寞,要用真情和真心去感受、发掘音乐的精髓。”1989年,哏德全老师出版了第一张葫芦丝音乐专辑,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发行葫芦丝音乐专辑的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专辑被人们称为美妙绝伦的天籁之音,一版再版仍供不应求,创下了中国和世界葫芦丝音像作品的发行量之最,专辑销售到欧洲,葫芦丝被称作东方萨克斯。在继承前人的精华中,哏德全在葫芦丝演奏和制作中不断创新。他将传统葫芦丝的7个孔改为9个孔,提高了演奏难度,但音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通过气息和指法控制,吹出小于半度的升降音。中国民族吹管大师俞逊发先生称,哏德全的演奏韵味是独一无二的,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无与伦比。多年来,哏德全肩负葫芦丝文化传播交流的重任,将德宏的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传播到海内外,他也因此被称为国内外传播葫芦丝文化的使者。哏德全的家乡梁河县现正在申报“葫芦丝之乡”,有人说,这是用他的葫芦丝吹出来的。哏德全1958年5月生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他从小酷爱音乐,10岁就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哏德全在梁河糖厂参加工作,曾在该厂水泵房当工人,他通过自己对葫芦丝的热爱和多年的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了很高的造诣,成了当代民族乐坛上着名的葫芦丝制作者和葫芦丝演奏专辑最多、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当今葫芦丝演奏的一代宗师、葫芦丝王。这20多年来他除了致力于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外,还着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瑰宝、民族艺术飘洋过海,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得到广泛的流传。几年来,一直被云南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特邀演奏录制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先后担任舞剧《泼水节》,第一届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江之吟》等节目的葫芦丝演奏和领唱,云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专辑《多情的葫芦丝》等多盒录音带。该社又推出了他和杨志宇、李春华共同编着的国内第一套葫芦丝、巴乌有声教程及配套VCD光盘《傣风神韵》。哏德老师全曾对电台记者说:“以前的葫芦丝很民间,只是能多出来吹响,不能跟乐队、钢琴这些乐器合乐。真正把葫芦丝的调规范,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吹出《月光下的凤尾竹》创作的歌曲很快、很容易,象你我保你三天能学会两首,但要学好太难。我有个好朋友是笛子演奏家,他20年前接触过葫芦丝,笛子和葫芦丝是相通的,他摸一个小时就可以和乐队和。他说这个太简单了。但他玩了20多年,一天在街上见到我说德全,太难了,我吹20年永远达不到你那种感觉。”哏德全老师制作的葫芦丝销路很俏,撒切尔夫人来中国时,很喜欢葫芦丝,哏德全送给了她两个。为了把葫芦丝之乡的名气打响,他把工作室从昆明又搬回家乡,鼓励乡亲们多种葫芦,销路由他包了。2003年8月,哏德全老师为回报家乡父老,借返家之机,在梁河举行“故乡情”葫芦丝演奏音乐会,这反映出了民间艺术家植根于家乡的一份深情,他为世人了解傣族,了解葫芦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8年5月生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勐养江畔的一个寨子里。从小酷爱音乐,10岁就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演奏与制作。这20多年来他一直艰苦耕坛,努力探索,在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上有很高的造诣。目前他除了致力于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外,还着重教学;传授葫芦丝演奏知识与技巧,跟随他学习葫芦丝演奏的除了中国学生外,还有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的留学生,使葫芦丝这一民族艺术飘洋过海,得到更广泛的流传。几年来,一直被云南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特邀演奏录制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先后担任舞剧《泼水节》,第一届国际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晚会《江之吟》等节目的葫芦丝演奏和领唱,云南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专辑《多情的葫芦丝》录音带。该社又推出了他和杨志宇、李春华共同编着的国内第一套葫芦丝、巴乌有声教程及配套VCD光盘《傣风神韵》。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葫芦丝王子---哏德全老师,出身于傣族家庭。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葫芦丝作为乐器),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云南十九怪:葫芦可以制作成为乐器卖,还可以吹出音乐来。

Ⅸ 梁河县的行政区划

沿革
1952年,梁河县各族各界民主联合政府成立,属保山专署,1953年改隶德宏自治州。
1958年,撤销梁河县,分别并入腾冲、盈江、陇川、潞西等县。
1961年,恢复梁河县建制。1961年4月设全县辖7区、1镇、61个乡。1969年4月,改区乡为公社、大队,辖7个公社、43个大队。
1984年4月设区建乡体制改革结束后,辖1个县辖镇、9个区、9个乡级镇、52个乡(含7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
1988年1月,撤区建乡体制改革结束后,辖9乡(含两个民族乡)1镇。
2000年,梁河县村级体制改革结束后,63个行政村、办事处改为63个村委会。辖1个镇、9个乡。
2001年,梁河县辖9乡(含2个阿昌族乡)、1镇、63个村委会、381个自然村、601个村民小组、672个合作社。
2002年,省政府批准勐养、芒东2个乡撤乡设镇。至此,梁河县辖7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3个村委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遮岛镇、勐养镇、芒东镇、九保乡、小厂乡、大厂乡、曩宋阿昌族乡、河西乡、九保阿昌族乡、杞木寨乡。
2003年,梁河县辖7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3个村民委员会、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
2004年,梁河县辖7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6个村民委员会(其中社区4个),381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
2005年,梁河县撤销杞木寨乡。
2006年,梁河县辖3个镇、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河西乡。66个村民委员会(其中社区4个)、397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
2008年,梁河县辖6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6个村委会(含社区4个)、397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
区划
2013年,梁河县下辖乡镇:遮岛镇、芒东镇、勐养镇、平山乡、小厂乡、大厂乡、九保阿昌族乡、曩宋阿昌族乡、河西乡。

Ⅹ 云南德宏州有哪些县

截至2019年6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辖3个县、2个县级市,分别是:陇川县、梁河县、盈江县、瑞丽市、芒市。

1、陇川县

傣语称“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隶属云南省德宏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阡陌相连,国境线长50.899公里。截至2019年6月,陇川县辖4个镇(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4个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1个民族乡(户撒阿昌族乡),1个农场(陇川农场)。

2、梁河县

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西麓坡阶地中的峡谷地带,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潞西市、陇川县毗连,西与盈江县为邻。县城遮岛镇距省会昆明690千米;距州府芒市,经潞盈公路114千米。

截至2019年6月,梁河县辖3个镇(遮岛镇、芒东镇、勐养镇),6个乡(平山乡、小厂乡、大厂乡、九保阿昌族乡、曩宋阿昌族乡、河西乡),62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397个自然村,672个村民小组。

3、盈江县

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其东北面与腾冲县接壤,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接壤,西面、西北、西南面与缅甸为界,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8.4%。

截至2019年6月,盈江县辖8个镇(平原镇、太平镇、旧城镇、弄璋镇、昔马镇、那邦镇、卡场镇、盏西镇),7个乡(铜壁关乡、油松岭乡、新城乡、芒章乡、支那乡、勐弄乡、苏典傈僳族乡),兼辖1个农场(下设4个分场)。政府驻平原镇。

4、芒市

位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东、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通往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的交通枢纽。

截至2019年6月,芒市辖1个街道(勐焕街道),5个镇(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5个乡(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五岔路乡),1个民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

5、瑞丽市

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南。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毗邻。地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余脉的向南延伸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公里,距州府芒市103公里,为东起上海西达瑞丽的320国道终点。

截至2019年6月,瑞丽市辖3个镇(勐卯镇、畹町镇、弄岛镇),3个乡(姐相乡、勐秀乡、户育乡),11个居民委员会,29个村民委员会,229个村民小组,283个自然村;兼辖2个国营农场(瑞丽农场、畹町农场);有姐告边境贸易区、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等经济开发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