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晴天拍人像各参数调多少
晴天拍人像各参数调整方法如下:
1、可以把感光度设置为200~400的数值就可以了。不要太高,不然太高了亮度太高。效果就可没有了。而且拍摄照片的时候,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实际上感光度100也就足够了,不过还是选择天气好的时候拍摄照片吧!因为阴天拍摄照片效果多少不如晴天好。
2、在正常测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0.3-0.7的曝光补偿,根据照片的质量来调解曝光补偿,因为光线不同曝光补偿不一样。阴天和晚上使用高速的快门,必须留意光圈和ISO的设定以获得合适的曝光值。如调高ISO到800或1600;或者考虑使用较大光圈如F1.4/F2.8等,但要注意景深。
3、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是最关键的。一般而言:1/20秒,能获得较长的雨条;1/60秒,能拍还没落地的雨条;1/100秒,拍摄到的雨条较短;1/1000秒以上的快门能获得水滴在空中凝固的状态。
4、雨天光线变化很大,有时雨景亮度很高,而乌云密布的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两者之间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测光表测光。
5、为了配合阴沉的气氛,可以调校偏蓝偏灰的色调。可以先于相机调较至会使相片偏蓝的白平衡,大约6500k,然后减2/3至1EV使照片看起来暗一点。注意不是阴天的白平衡,因为阴天的白平衡会让照片黄一点去平衡阴天的蓝,若果相机没有K数调较可以选择钨丝灯白平衡。
若果拍摄RAW档,这些全部可以在后制调校。也可以降低饱和度,甚至调至黑白,看起来效果也不错。
❷ 户外人像照如何拍摄
户外人像摄影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钟爱的一种拍摄题材,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同学、情侣、家人外出旅游,风景,名胜古迹留影;也可是特意安排的肖像拍摄。要想获得商有韵味,神形兼备的户外人像佳作,拍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重把握。
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
如果是拍摄风景、名胜古迹中的人物肖像,就选择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由于景深范围大,可兼顾人物和背景的清晰度。光圈的设定尽量小一些。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注意不要离相机太近,避免人物变形。
如果是拍摄以人物为主的肖像,就以80mm-200mm镜头为宜,此类镜头由于景深范围较小,可续化杂乱的背景,从而突出人物肖像。光圈的设定可尽量大一些。
❸ 给美女拍户外人像,有哪些经典的构图方式
给美女拍户外人像,有哪些经典的构图方式?除了光线、模特的摆姿之外,画面的构图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构图决定了照片的“底子”,对照片最后的呈现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拍户外人像,有哪些经典的构图方式?
▲低角度仰拍,将模特安排在画面的边缘,以此形成一种视觉紧迫感,也是提高构图辨识度的一种方式。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哪种构图方法,都是为主体服务的,只有突出了主体能让观者轻松的看到画面中想要表现的主题才是一个好的构图,否则一切构图法则都只是空谈罢了。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❹ 户外人像与风景摄影的基本技巧
导语 :户外人像与风景摄影有什么的基本技巧需要我们掌握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于晴天:
1.1、晴天户外人像摄影:
阳光明媚的日子是进行户外摄影的好日子,充足的光线、愉悦的心情都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过,并不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都可以随便拍摄出好的人像摄影作品来,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讲究的地方。由于五一假期时值盛夏季节,在晴天的时候阳光直射比较强烈,而在强烈的阳光下面进行人像摄影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时间上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点到11点,或者是晴天的下午3点到5点都不错,因为这两段时间太阳位置比较低,光线不是很强烈,太阳在斜射时亮度适中,不像中午的烈日下容易产生难看的阴影。
另外,柔和的阳光下人物的表现也相对好一些,眼睛也不容易受强光影响,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更自然。在地点的选择方面也比较有讲究,一般在树荫下或者荫凉的地方比较适合拍摄光线柔和的人像摄影作品,而暴露在阳光下面的时候,光线比较强烈,主光光线比较明显,容易利用阳光塑造出比较特别的形象。
太过于强烈的阳光容易造成拍摄对象受光过多而过曝,丧失细节和立体感。
在器材方面,由于晴天的光线比较充足,所以对器材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不过在户外进行人像拍摄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反光板,反光板是比较常用的光线辅助工具,补光、消除阴影、突出眼神等都全靠它的帮助,有了它,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大不相同。
在主光线比较明显的晴天户外进行人像拍摄时,人物轮廓容易因为强烈的光线而产生阴影,这时就要使用反光板进行反射光线或者吸收光线来消除阴影了。另外有些反光板还兼备柔光板的作用,在当柔光板使用时可以将强烈的光线柔散开来,让投射到人物的光线更加柔和。
1.2、晴天户外风景摄影:
晴天应该是最适合进行风景摄影的天气,因为这个时候光线充足、画面通透度高,色彩鲜艳,比较容易出好作品。而在晴天的时候由于光线的方向比较明显,所以在晴天拍摄风景的时候光线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晴天光线一般分为几种,从照相机后面射向拍摄对象的光叫顺光,相反,从拍摄对象的后面射向相机的光线叫逆光。
从相机和拍摄对象的旁边射过来的光线叫做半逆光或斜光。在逆光或半逆光凡的情况下拍摄时,其光与影的对比会使拍摄对象产生一种立体感。而夕阳西下时的光线刚好是半逆光。在顺光时则变成非常平板的风景影像,在逆光或半逆光时画面便会变得很生动。
二、关于阴天:
2.1、阴天户外人像摄影:
对于在室外拍摄人像时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光线,很多人往往选择从身后直接照射过来的明亮阳光,直接照射被摄物的正面光。但很多时候这种直射光线会令被摄对象不得不眯起眼睛。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低,眯眼的脸上的光线是扁平的。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高,那么眼睛和鼻子下面就会产生黑影。不管哪个角度,都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就不要让被摄对象身处直射的阳光下,也就是应置被摄对象于温和的漫射光线中。而这一点的烦恼在阴天就比较容易得到解决了,正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拍摄室外人像,许多行家宁可选择多云的阴天,而不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所以说相对于阳光强烈的夏季晴天而言,阴天也许是比较合适拍摄人像的天气。但是在阴天中拍摄人像,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阴天可以实现比较柔和的光线反射而让拍摄对象的受光程度更加理想,但是有时候阴天的光线不足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这时候对相机的要求就比较高了。首先你的相机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到较高的感光度以获取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但是高感光度又会给画质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尤其严重,这时候你就应该使用一台数码单反相机了,毕竟高感光度在数码单反相机上面对画质的影响比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好多了。
另外是镜头的配置问题,阴天经常显得光线不足,而光线不足的时候除了使用高感光度以获得更稳定的快门速度以外,使用大光圈镜头也是一个获得更快快门速度的方法,不过对于数码单反来说,大光圈镜头一般都是比较昂贵的。在阴天光线不足的时候,三脚架也是较为常用的工具,在光线稍暗,快门较慢的时候,有脚架比没脚架的拍摄成功率要高得多。
2.2、阴天户外风景摄影:
阴天的光线显得比较柔和,没有晴天那样强烈的直射光线,所以比较适合表现一些安详以及宁静的风景主题。有些表现山村的炊烟和农村田野的景象,实际上是阴天拍摄的,很有气氛,也很有情调。在阴天拍摄风景的时候也很容易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而这时三脚架的使用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三、关于雨天:
3.1、户外雨景的摄影:
雨天我们可以拍什么呢?浪漫的斜风细雨、街头湿漉漉的小景、还有那激动人心的闪电。雨天的特点是,水产生反光现象,雨中的景物反光较强,下雨的时候,由于光的漫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呈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色泽。这种光漫射十分神奇地把那些在充足的阳光下常常显得过于艳丽的颜色加以调和冲淡,尤其是拍摄彩照时,人们手中的雨伞因为颜色各异,常会使雨景生色,若能巧妙利用水中的'倒影,更易增添情趣。
如要拍出落下的雨点情景,必须选择暗色调的背景,比较适宜选用侧逆光或逆光。雨天光线较暗,曝光时间往往要长一些。雨天最有特色的景色应该算是闪电了,闪电这种自然现象十分常见,而且拍摄这种图象也和拍摄其他的自然景观一样并不是太难。如果你曾经学过关于闪电的摄影技巧,或者听过那些有经验的摄影师告诉你拍摄闪电的秘诀:“f/8,然后就呆在那等待。”这的确是拍摄闪电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f/8是没错,可是呆在那可不是一个好的建议,小心闪电下一个光顾的就是你哦!所以在拍摄闪电的时候安全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在雨天拍摄闪电的时候最佳的地点就是高层建筑的窗口,这样除了可以获得不错的视野之外,还能保护好自己心爱的摄影器材。
拍摄闪电是需要运气的,也就是要做到一个“等”字,要求拍摄者具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闪电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而且速度非常快。无论你的反应速度有多快,等你看到闪电,按下快门,在光圈打开之前,闪电就已经消失了。 所以一些有经验的摄影师就使用小光圈以在同等曝光情况下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希望在这段曝光时间里面闪电会光顾你的镜头范围之内。
在拍摄时,将相机架在三脚架上,选择一个具有大片开阔天空的前景,如果使用ISO100的感光度,将光圈设置在5.6,将曝光速度选择拨盘拨到“B”或“T”的位置上,释放快门,如果闪电始终在所取景范围之外闪光,一般不会产生曝光过度的现象,可以将快门保持在打开的状态继续曝光,直到闪电出现在取景框所包括的空间后才关闭快门。
如果感觉闪电闪光的位置不够理想,同一张底片也可以按照闪电的亮度不同进行2~4次的重复曝光,只要闪电不在画面中同一区域出现,当然也不会出现曝光过度的困扰了。因此,曝光时间长短的把握,也不是完全取决于光圈的大小,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已经拍摄到闪电。
除了拍摄闪电之外,在雨天值得我们拍摄的东西还很多。比如雨中的倒影,所有景物由一份变为两份,景影相融,如果是晚上,更是灯影迷离,值得一拍;在屋檐下仰望飞溅的雨珠,檐下雨滴,用你的相机来凝固飞溅的水花,或是水滴拍打枝叶的动感,考验你掌握快门速度的技能,是个不小的挑战吧;另外在大雨之前的“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那种气势磅礴的景色,大雨前浓云翻滚重压下的景物让你体验厚重的压抑,风卷飞云让你感受时日飞逝,为什么不拿起相机记录下来呢?
四、关于夜景:
4.1、夜景人像摄影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的影响清晰地留影。的确,这是多数游客在游览夜景的时候遇到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机的自动档拍摄的时候,拍摄时打开了闪光灯,使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绚丽无比的夜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过夜景人像拍摄并不是手动相机的专利,有些高级一点的自动傻瓜数码相机拥有夜景人像这个拍摄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门、强制闪光这个原理来设置的。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因为在对背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保持相机的静止不动,这时三脚架就成为必需品了。
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
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4.2、夜间风景摄影
夜间风景摄影也就是夜景拍摄。愈夜愈美丽这句话对于夜晚的城市而言真是恰如其分的,不眠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色彩、鲜艳的灯光,由此夜景的拍摄成了摄影的一个题材。虽然相机拍夜景有困难,但我们可以靠LCD屏及时检察曝光情况,通过调整色温获得更满意的色彩,这样就为数码相机进行夜景拍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许多中高档数码相机都提供P(自动)、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M(手动)曝光的拍摄模式,此外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场景拍摄模式,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两种,还有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更细致丰富的场景模式,甚至可以获得傍晚、深夜拍摄模式等功能。
通过这类夜景模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新手来说,采取这个方式进行夜景拍摄是最简单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拍摄夜晚的景致,三脚架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当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较慢的速度可以拍摄出汽车灯划出的光际或人群流动的景象。
当然,要想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黄昏后华灯初上时分暮霭余辉能有效地将建筑的轮廓分离出来,显出较好的层次感。追求艺术效果的摄影师会在同一位置采用二次曝光的技法,即黄昏时曝光一次,天黑后各种照明、装饰灯开启后再曝光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法在两次曝光过程中相机不可移动,每次曝光量取应曝光量的一半。
举例来说,第一次曝光时以某一光圈值测得需要1/60秒,则拍摄时用1/30秒,第二次曝光时测得需要1/4秒,拍摄景物时只用1/8秒。另外白平衡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同的白平衡,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调以及所表达的意境。一般来说不要选择自动白平衡,这样会影响到灯光固有的颜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温感觉。如果是拍摄城市夜景的话,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使用Tungsten(钨丝灯)白平衡,因为用这种白平衡比较接近灯光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视乎环境而定。
当然,天有不测风云。既然想在五一玩摄影玩得开心就要做好应付各种天气的准备,否则到时各种怪天气来个突然袭击,打乱我们的摄影计划而白白浪费大好假日时光那简直是太悲哀了。所以在五一之前先准备准备一下,不管什么样的天气,晴空万里还是狂风暴雨,都不能阻止我们按动快门的食指。
❺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
选择用哪种方式进行拍摄的时候,对于拍摄时太阳所处的高度、背景,以及照片想要表现的主题等,诸如此类和拍摄有关的各方面的协调性都有必要进行考虑。以下是我整理的晴天人像摄影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顺光与逆光
顺光指从被摄者正面照射而来的光线。着光面是表现的主体。逆光是从被拍摄者后面照射而来的光线,阴影的部分是表现的主体。对比这两种光线条件后可以发现,在这两种光线下,被摄者、背景的亮度、照片的整体感觉都会有所不同。
首先要观察光,并考虑到光和背景间的协调性
哪怕是在晴天拍摄,也要考虑光线的问题。因为这一点会使画面有很大的差别。
逆光拍摄是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但一味采取逆光未免过于单调。顺光拍摄和逆光拍摄这两种拍摄方法,从照片中阴影的强弱到表现出的效果和氛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不考虑背景因素的前提下,选择用哪 种方式进行拍摄的关键,是摄影师想要在照片中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拍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拍摄现场的光。
当然,在选择用哪种方式进行拍摄的时候,对于拍摄时太阳所处的高度、背景,以及照片想要表现的主题等,诸如此类和拍摄有关的各方面的协调性都有必要进行考虑。如果用逆光拍摄,画面背景的效果就会受 到影响。相反的,背景漂亮的地方光线条件又不好,这些情况是常有的。碰到这种情况时,是在现场随机应变地进行拍摄,还是尽快更换拍摄场地,这种能尽快做出判断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晴天时顺光拍摄
在顺光时拍摄就可以拍出这种清晰鲜明的效果。拍摄时如果太阳的高度太高的话就会很晃眼,而且被摄者的头发帘会在脸上投射出阴影,这样就不利于拍摄了。这张照片是在接近秋分的某天下午两点半之后拍摄的。拍摄时的太阳高度角大约是35°。在这个时间段拍摄起来会很方便。
可以将背景拍得鲜艳生动的顺光
虽然逆光拍摄是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但顺光拍摄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顺光拍摄可以制造出颜色鲜艳,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如果以湛蓝的天空,或者翠绿的草木作为背景拍摄,就可以使照片中的色彩看起来很清晰明艳。因为光量很充足,所以使用自动曝光也没问题。人常说“拍纪念照的时候要顺光拍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可是,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的话,例如,阳光太强烈了所以很难拍到好的表情,或者是脸上的阴影太重了所以拍出来显得不可爱等,就会发现顺光拍摄的很多缺点。所以,如果拍摄的重点是表现被摄者的表情,那顺光拍摄这种方式就不适用了。不过,如果想使背景显得生动,或者想使照片引人注目,使照片整体显得鲜艳生动的话,那就很适合采用顺光拍摄这种方式了。如果光线太强的话,就试着摸索一下如何通过调节相机来减弱光线的影响吧。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晴天时逆光拍摄
逆光拍摄时阴影部分是拍摄者要表现的主体。阴影部分也会被周围反射而来的光所照亮。如果以阴影部分作为主体来确定曝光程度,直接被光线所照射的部分就会变得更为明亮耀眼。
逆光拍摄的魅力,在于柔和的间接光线,以及被摄者的轮廓光
逆光拍摄被称为是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那逆光拍摄究竟都有什么优点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光线柔和。在拍摄时使用的主要的光,是由被阳光所照射的周围的景物上反射而来的反射光。这样,被摄者的脸上既不会产生浓重的阴影,也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柔和的感觉。而且,从被摄者后面照过来的直接投射光所产生的闪闪发亮的效果也十分强烈。被摄者的头发、脸部、身体,还有衣服的边缘等都会闪闪发亮。如果衣服比较轻薄的话,透视的感觉就会增强,可爱和性感的感觉也会增加。不过,此时要 着重注意曝光。如果模特处于逆光状态,那对于拍摄者来说就是处在顺光状态。也就是说阳光会直接照射在相机上。现在市面上的相机虽然大都具有在逆光状态下自动进行曝光补偿的功能,但拍摄出来的照片大多还会 曝光不足。此外,如果拍摄时光线直接照射镜头的话,也会使照片产生如重影或者光斑的问题。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晴天逆光拍摄时使用白色反光板
拍摄时将白色反光板放在被摄者正面靠下的位置使用,可以获得更强的反射光。这样可以对照片层次感不足的问题做到修正。而且可在被摄者的眼睛上会形成光斑,使其表情显得更为生动。
在柔和的逆光光线里,表现出既有层次感又明亮的肌肤
虽然在逆光拍摄时,间接光线较为柔和,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有时会使人感觉照片欠缺一点层次感。这种时候,可在照片中加入适量的光,使照片更具层次感,并且使被摄者肌肤更为明亮。
反光板是能使光发生反射的摄影附件。并不是说它本身会发光,而是因为它的表面通常是白色或者银色的,所以可以反射光源发出的光。在逆光下拍摄时,可以把反光板面向被摄者,利用它来反射阳光。
市面上出售的反光板,以白色和银色两面的比较多。在晴天拍摄时,应该主要使用白色面。和银色面相比,白色面反光能力稍弱,可以使直射光变成柔和的散射光。既可以使被摄者的脸部肌肤明亮,又不会破坏逆光拍摄的氛围。此外,反光板还可以在被摄者的眼睛上制造出闪闪发亮的光斑,实在是在户外摄影中必不可少的摄影附件之一。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晴天时如何使用银色反光板
侧光下,为了把蓝天的颜色拍得更浓重,我采用了以顺光拍摄状态为基准的曝光值进行拍摄。因为侧光会在模特脸上产生阴影,导致曝光不足,所以我使用了银色反光板补光。
因为银色反光板有很强的效果,所以必须注意使用方法
因为反光板的白色面产生的是散射光,所以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但银色面要怎么使用才好呢?就像您看到的那样,银色面的反光能力是很强的,这和银色面使用的材质有关,反射能力强的银色反光板可以接近镜子 的反射效果。
在晴天借用这种反射光进行拍摄时,因为相当于是在顺光状态下拍摄,所以如何消除被摄者头发帘的影子,以及在逆光状态下拍摄时如何有效地使用反射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如果距离被摄者过远,反射光 也同样会减弱,所以在拍摄全身像等这种不能太靠近被摄者的照片时,使用这种反射光也是很方便的。
但是有一点需格外注意,这种反射光是非常强烈的,有的模特对于这种光能适应,但也有些模特会因为太晃眼了所以没法睁开眼,或者表情变得僵硬。在这种情况下请不要勉强使用反光板,因为拍摄到表情好的照 片才是重点。
根据自己的意图,用反光板使照片中出现反光点
使用圆形反光板可在被摄者眼中形成圆形反光点
使用反光板进行拍摄时,被摄者的眼睛会显得闪闪发亮。在眼睛上映出反光点可以给人一种很有灵性的感觉,使被摄者显得更可爱。
关于被摄者眼睛上的这种反光点,如果您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把反光板的样子映照在了眼睛上而已。人的眼睛就像一个凸面镜一样,不光是反光板,周围景物的样子也都会被映照在眼睛上。在这些被中,最显眼的就是反光板所形成的白色斑点。
如果反光板是圆形的话,那么映照出的影子也是圆形的。如果把反光板放在离被摄者更近的位置,或者使用更大的反光板,则形成的反光点也会更大。如果能理解上述所说的话,那么应该就可以做到根据自己的意图使照片中出现反光点了。
因为银色反光板的反射效果更接近于镜面反射,而不是散射,所以反光板本身的形状也难以被原原本本地映照在被摄者的眼睛上。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傍晚顺光取景
黄昏时的阳光不会很刺眼,拍摄者可以拍到被摄者生动自然的表情
黄昏时,太阳的角度会变低,光线也会随之柔和起来。而且光的颜色会变成橘黄色,给人一种很漂亮的感觉。阳光差不多会从和被摄者脸部相同的高度照射过来,这样就不会像在正午进行顺光拍摄时产生那么重的阴影,而且也不会在被摄者脸部产生让人讨厌的阴影。在短暂的黄昏时分,美丽的夕阳很容易 在不经意间就吸引人的注意。夕阳时的这种光线状态,也是练习如何熟练操作顺光摄影的最好时机。
可能有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吧:“黄昏时,因为光线都是橘黄色的,所以和正午时的顺光相比给人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在黄昏时,调节一下白平衡,把色温降低一些进行拍摄的话,就可以拍出和正午感觉相同的照片。不管怎么说,阳光不那么刺眼是黄昏时进行拍摄的最大优点,拍摄者比较容易拍摄到鲜活生动的笑容。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傍晚逆光取景
可以用银色反光板清楚地表现出没有层次感的效果
黄昏时,除了顺光以外,当然也有逆光和侧逆光等可以利用来拍摄的光线状态。这之中最难使用的就是逆光状态。因为在黄昏时逆光拍摄的话,不仅会使被摄者身体周围有很强的闪亮部分,而且也容易使照片有一种很强烈的黄昏的感觉。
虽然难点和正午时的逆光摄影是相同的,但黄昏时光线更容易产生反射光斑。为了避免这一点,拍摄者可以利用景物的影子,或者干脆就把相机放在女孩的影子里进行拍摄,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如此,但从四周照射过来的光线还是容易在镜头上形成光斑。既然这样,那不妨就把这些光斑当作是制造逆光氛围的一种道具吧。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和背景的明亮程度相比,照射在女孩身上的光线是十分弱的,所以就需要进行比较强的补光,如银色反光板。如果在黄昏前使用银色反光板,对被摄者来说可能会很晃眼,但在黄昏时使用的话就会和顺光拍摄时一样,也不会那么晃眼了。同时也能给带有光斑的画面一种清新鲜明的感觉。
晴天人像摄影技巧:侧光 利用斜方向来的顺光曝光取景
拍摄时以顺光部分为基准进行曝光的话,就可以拍到美得令人过目不忘的
侧光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处在顺光和逆光之间的,掺杂着明亮和阴影两部分的,可以表现出多种感觉的很有趣的光线状态。在黄昏时,拍摄者很容易得到侧光。正午太阳很高时,拍摄被摄者站立姿势的照片会很困难。如果改成拍摄躺着的姿势,并且改变一下照射在被摄者脸上的光的角度的话,就可以按照拍斜方向光的方法来进行拍摄了。
在侧光的光线状态下,会出现被阳光照射到的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两个部分。在这两个部分里,应该以哪个部分作为照片要表现的主要部分?又应该以哪个部分为基准进行曝光?这些不同的选择会使照片出现很大的差别。
如果选择被阳光照射到的部分作为照片要表现的主体部分,而且以这部分为曝光基准,会给人留下一种比较“硬”的印象。而阴影部分就会显得更加暗一些。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可给人帅气的感觉。
❻ 怎样拍出好天气下美丽的照片
一般来说,拍摄景物应在晴天时进行,而在阴天时使用单反相机则需要一定的技巧。
调大一档光圈。该照片机有自动调节光线功能。你可以在相机中进行设置,即稍微调大光圈,光圈越大,相机所能容纳的光就越多,这样相机拍出来的景会更亮一些。另外,快门和光圈看取景框里的测光表也可以进行设置。
白平衡一定要选阴天那一档。阴天时色温很高,大概在6000k以上。阴天时拍出来画面会偏蓝也有些偏白,因此为了让画面更加地自然,一定要进行调档。如果会用自定义白平衡就更准确了。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当色温<3000K时(即晴天时)拍出来的画面是带红的白色;当色温为3000-5000K时,画面则为白色;当色温<3000K时(即阴天时)画面则为蓝色。
❼ 请问 单反相机 户外晴天拍摄人像,光圈和快门调什么值好既能突出人物,背景也不会虚得很假~求指点
根据你的要求,建议使用24~85这个焦段的变焦或者定焦镜头。
相机选择光圈优先模式,让相机自动设置快门,测光方式选择点测(主要测人物面部的光线来确定曝光参数)
影响背景虚化效果的参数主要是光圈值、镜头焦距和与被摄人物的距离,光圈越大(比如F1.4 F2.0 F2.8都是大光圈)背景虚化约明显。根据你的虚化要求来设定光圈,然后就是焦距越长画面越干净,主体突出的效果也就越好,还有就是距离人物的远近,你离人物越近,背景虚化也就越厉害,当然这三个条件都会同时影响背景虚化,所以你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慢慢琢磨。
给您一个建议,用50/1.8定焦头拍一段时间,焦段固定了,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光圈和与被摄者的不同距离来体验背景虚化的控制方法(其实专业点说就是景深的控制)。50/1.8不贵 600元左右,但是效果很棒的,拍人像是不错的。
❽ 怎样拍出好看的美女照
在人像拍摄中,美女人像是影友们最热衷的拍摄类别,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美是人之天性。拍摄赏心悦目的美女人像,无论对拍摄者还是被拍者都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情。对于初学摄形的朋友而言,如何利用一些摄形的技法将美女人像拍摄更像是专业所为呢?以下是几个简单可行,但又事半功倍的小技法。
一、选择恰当的服装和造型
在美女人像的拍摄中,人物的服装和造型对于作品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在影视剧的拍摄中,有一个专业词语,称为“上镜”,说一个人很“上镜”,意思是这个人在照片或者视频中的形象很好看,甚至超过真人。奇石服装也有是否“上镜”之说,价格高、质量很好的衣服,表现在作品中,不一定很好看,但一些看似和普通,价格也很便宜的衣服,拍摄出来却很出效果。如果选择更“上镜”、更符合拍摄主题的服装,在人像拍摄的整个流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另外,人物的造型也很关键。同一个模特,选择不同的造型展现在作品中,仿佛是两个人。不同的造型,画面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在美女人像摄影中,选择一个好的造型师非常重要。
模特单腿跃起的动作被摄影师抓拍到,画面动感十足,人物充满活力。
模特双腿跃起,恰当的快门速度将这个瞬间凝固,画面动感强烈且具有一定的趣味。
❾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导语:户外摄影相比于室内摄影拍摄的难度更加大,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方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户外人像摄影有哪些技巧吧!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手动选择对焦点
当选用自动对焦模式来进行拍摄时,是不是也习惯将对焦点的选择权交给相机呢?也许在拍摄一般风景时,这么做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在拍摄人像时,却可能会出现一些抓错焦点的状况。一般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常常会以较近的物体,或明暗对比度较明显的区块判断几个对焦点,再透过拍摄距离平均值的计算,从中选择一点作为对焦点。但它判断出来的对焦点,有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对焦的部分,因此手动选择单点对焦的准确度反而较高。
把对焦点放在眼睛上
在人像拍摄,特别是肖像摄影中,眼神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常常是整张作品的灵魂,能生动传递被摄者内心的情感。此外,眼睛也是人脸上最锐利的元素,对焦判断的辨识度也比较高,且若利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用眼睛为对焦点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浅景深的效果甚至能让被摄者的脸部皮肤达到柔化的妙效。
大光圈镜头拍出唯美浅景深
虽然说,浅景深并不是美的绝对,但无可否认的是,不少拥有浅景深效果的人像普遍受到欢迎,浅景深让被摄者更突出,搭配自然光,有时候常常能制造出清新空气的光感,达到梦幻唯美的效果。不过在是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更要注意对焦点的选择,不然容易出现被摄者眼睛糊掉的失败状况。
不要随便拿广角镜拍人
提到广角镜,印象最深刻的两点,一是能囊括宽广的大景,二是明显的桶状变形。常用在风景拍摄的广角镜头,有的摄影前辈不建议大家用来拍摄人像,因为很少有谁会喜欢人脸变形的效果。通常练习人像拍摄,大多还是选择等效焦距在50mm以上的镜头为佳。尽管等效焦距在70mm以下,周边多少就会有变形的现象产生,但基本维持在50mm以上都不是那么明显。只是,广角镜真的不能拿来拍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大家要掌握诀窍。
用RAW档拍摄
在数位摄影时代,RAW档就好比底片,上面记录着影像未压缩处理过的原始数据讯息,能让使用者在拍摄之后,利用专门的.编修软体一定范围内地调整包括曝光、白平衡等数据,却不会像直接编辑JPEG档那样使影像品质下降。相信不少新手玩家早已知道拍摄RAW档的优势,尽管档案比较大,且需要专门的解读软体才可读取浏览,但这是摄影学习之路中难以逃避的一个选择,尝试后便知道获益无穷啊!如果还不清楚或想复习RAW的好处,可到这里了解。
携带灰卡,校出正常白平衡
一般遇到白平衡的问题,大多数出现在室内拍摄的情况,由于不同灯光的关系,造成画面色温异常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现在不少相机内会有对应的白平衡模式可选择,以缓解色温异常的情况,尽管也不是次次都管用。除此之外,也能在现场找个白色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拍摄RAW档之后在进编修软体,以自订义白平衡的形式,用滴管汲取画面中的白色处来调整,更讲究者则会用上灰卡代替白色物体做为参考。
灰卡灰卡,这么叫起来大家或许都会把它直接想成一张灰色的卡纸,就像黑卡那样。其实一般的灰卡通常采用浓度18%的灰色,比较接近人眼看出去的白色,再加上各种白纸的白色种类不一,有的还可能添加萤光剂之类的影响判断,相比之下18%灰色反而标准。
也许一些摄影朋友会以为户外拍摄不存在白平衡的问题,其实不然,一天内太阳透过不同的照射角度,也会产生色温的变化,认真一点的摄影师,会在每次日光变化时,再拍摄灰卡保证白平衡的准确。
学会处理较强较硬的光线
摄影本身就是光影的艺术,在人像创作当然也是如此,不同的光线能制造不同人像效果。通常外拍人像,多建议大家避免在正午日光强烈的时候进行,不仅又热又晒,强硬的顶光拍出来的效果往往也欠佳。但如果真的不得不在这样的状况下拍摄,也是有相应的对策,可选择在庇荫处拍摄,避免强烈的日光直接照射在被摄者脸上,形成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同时也要注意像树等有缝隙的遮蔽物,是否会在被摄者面上制造奇怪的光斑。更多强光下的人像拍摄方法,可参考这里的一些小技巧。
另外,在万里无云的天气中拍摄人像也要特别小心,最好携带柔光板或反光板,可替代云层来制造柔化日光的作用。
注意被摄者脸上的光影呈现
不喜欢强光下拍人像,正是因为那样强硬的光,所制造的光影效果不够柔美,甚至可能会在被摄者脸上映出不自然的光影。其实,只要在有阳光或其他明显光源的场景下拍摄,一不注意,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例如可能会因为站立的位置、面对的方向不对,而在被摄者一部分脸上留下场景中其他物体,如路灯、树荫、屋檐等的阴影,即便对比度不像强光时那么夸张,但还是会影响视觉美感。
活用手边的材料做反光板或柔光罩
随着人像拍摄水准提升,钻研更加深入后,反光板就会变成拍摄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反光板不一定要买现成的产品,也可利用一些像白色塑胶泡棉板来自己DIY制作。如果在拍摄现场临时需要反光板,却又没有带的话,则可寻找类似白色墙壁、镜子等,为被摄者进行补光。面对头顶上强烈的太阳光,也可尝试用家里旧的白床单(双人加大的Size比较好用),加上晒衣绳和晒衣夹,配合场地中的树、路灯等柱子,DIY搭一个巨大的柔光罩。不过记得要把床单垂坠的边缘固定好,不然风一吹很可能掀掉或飘进画面。
熟记晴天16法则
相信不少朋友都比较喜欢在晴天时外拍,在不用测光表或灰卡测光时,只要记住晴天16法则,也能较好地判断测光状况。还记得晴天16法则是什么吗?在晴天的拍摄环境中,若你将光圈设置为f16,则此时正确曝光需要的快门速度将会是ISO感光度的倒数。好比晴天时,在光圈f16的前提下,将ISO值设定为100,则快门速度就应该是1/100s。如果是阴天拍摄的话,参考光圈值应对应为f8。当然,如果手边有测光表或灰卡的话,判断的曝光效果则会更精确。
留意细节的部分
不管拍摄什么题材,若想要让作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越来越讲究画面的细节。拍摄人像时,注意你画面中主体对象是被摄者,为了要让观赏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拍摄主体,要尽量避开其他可能抢镜其他事物进入画面。有时候面对杂乱的背景,也可采取浅景深的方式将之虚化,以凸显人物。除此之外,对于被摄者身上的细节也要留心,服装是不是有哪里变成一坨、妆容是不是有花掉、头发是不是有点乱等。虽然有些瑕疵到后制时也是能编修调整,但如果能一步到位,何乐不为呢?
❿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
导语:一开始学拍人像时,可能比较多专注于“量”的部分,透过多拍来摸索经验,以累积量而达到质变。当拍了好一阵子后,多多少少都有些进步和收获,不过学无止尽,要不断复习并尝试新挑战才会前进更快。来看看下面这11个 户外人像摄影技巧,你是否也都领会掌握了?如果真的都攻克的话,应该又会有更大的飞跃吧!
手动选择对焦点
当选用自动对焦模式来进行拍摄时,是不是也习惯将对焦点的选择权交给相机呢?也许在拍摄一般风景时,这么做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在拍摄人像时,却可能会出现一些抓错焦点的状况。一般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常常会以较近的物体,或明暗对比度较明显的区块判断几个对焦点,再透过拍摄距离平均值的计算,从中选择一点作为对焦点。但它判断出来的对焦点,有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对焦的部分,因此手动选择单点对焦的准确度反而较高。
把对焦点放在眼睛上
在人像拍摄,特别是肖像摄影中,眼神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常常是整张作品的灵魂,能生动传递被摄者内心的情感。此外,眼睛也是人脸上最锐利的元素,对焦判断的辨识度也比较高,且若利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用眼睛为对焦点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浅景深的效果甚至能让被摄者的脸部皮肤达到柔化的妙效。
大光圈镜头拍出唯美浅景深
虽然说,浅景深并不是美的绝对,但无可否认的是,不少拥有浅景深效果的人像普遍受到欢迎,浅景深让被摄者更突出,搭配自然光,有时候常常能制造出清新空气的光感,达到梦幻唯美的效果。不过在是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时,更要注意对焦点的选择,不然容易出现被摄者眼睛糊掉的失败状况。
不要随便拿广角镜拍人
提到广角镜,印象最深刻的两点,一是能囊括宽广的大景,二是明显的桶状变形。常用在风景拍摄的广角镜头,有的摄影前辈不建议大家用来拍摄人像,因为很少有谁会喜欢人脸变形的效果。通常练习人像拍摄,大多还是选择等效焦距在50mm以上的镜头为佳。尽管等效焦距在70mm以下,周边多少就会有变形的现象产生,但基本维持在50mm以上都不是那么明显。
只是,广角镜真的不能拿来拍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大家要掌握诀窍,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本站编辑部或达人Herman老师的广角人像拍摄分享。
用RAW档拍摄
在数位摄影时代,RAW档就好比底片,上面记录着影像未压缩处理过的原始数据讯息,能让使用者在拍摄之后,利用专门的编修软体一定范围内地调整包括曝光、白平衡等数据,却不会像直接编辑JPEG档那样使影像品质下降。相信不少新手玩家早已知道拍摄RAW档的优势,尽管档案比较大,且需要专门的解读软体才可读取浏览,但这是摄影学习之路中难以逃避的一个选择,尝试后便知道获益无穷啊!如果还不清楚或想复习RAW的好处,可到这里了解。
携带灰卡,校出正常白平衡
一般遇到白平衡的问题,大多数出现在室内拍摄的情况,由于不同灯光的关系,造成画面色温异常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现在不少相机内会有对应的白平衡模式可选择,以缓解色温异常的情况,尽管也不是次次都管用。除此之外,也能在现场找个白色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拍摄RAW档之后在进编修软体,以自订义白平衡的形式,用滴管汲取画面中的白色处来调整,更讲究者则会用上灰卡代替白色物体做为参考。
灰卡灰卡,这么叫起来大家或许都会把它直接想成一张灰色的卡纸,就像黑卡那样。其实一般的灰卡通常采用浓度18%的灰色,比较接近人眼看出去的白色,再加上各种白纸的白色种类不一,有的还可能添加萤光剂之类的影响判断,相比之下18%灰色反而标准。
也许一些摄影朋友会以为户外拍摄不存在白平衡的问题,其实不然,一天内太阳透过不同的照射角度,也会产生色温的变化,认真一点的摄影师,会在每次日光变化时,再拍摄灰卡保证白平衡的准确。
学会处理较强较硬的光线
摄影本身就是光影的艺术,在人像创作当然也是如此,不同的光线能制造不同人像效果。通常外拍人像,多建议大家避免在正午日光强烈的时候进行,不仅又热又晒,强硬的顶光拍出来的效果往往也欠佳。但如果真的不得不在这样的状况下拍摄,也是有相应的对策,可选择在庇荫处拍摄,避免强烈的日光直接照射在被摄者脸上,形成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同时也要注意像树等有缝隙的遮蔽物,是否会在被摄者面上制造奇怪的.光斑。更多强光下的人像拍摄方法,可参考这里的一些小技巧。
另外,在万里无云的天气中拍摄人像也要特别小心,最好携带柔光板或反光板,可替代云层来制造柔化日光的作用。
注意被摄者脸上的光影呈现
不喜欢强光下拍人像,正是因为那样强硬的光,所制造的光影效果不够柔美,甚至可能会在被摄者脸上映出不自然的光影。其实,只要在有阳光或其他明显光源的嘲下拍摄,一不注意,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例如可能会因为站立的位置、面对的方向不对,而在被摄者一部分脸上留下嘲中其他物体,如路灯、树荫、屋檐等的阴影,即便对比度不像强光时那么夸张,但还是会影响视觉美感。(编按:变成黑白脸?)
活用手边的材料做反光板或柔光罩
随着人像拍摄水准提升,钻研更加深入后,反光板就会变成拍摄中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反光板不一定要买现成的产品,也可利用一些像白色塑胶泡棉板来自己DIY制作。如果在拍摄现场临时需要反光板,却又没有带的话,则可寻找类似白色墙壁、镜子等,为被摄者进行补光。面对头顶上强烈的太阳光,也可尝试用家里旧的白床单(双人加大的Size比较好用),加上晒衣绳和晒衣夹,配合场地中的树、路灯等柱子,DIY搭一个巨大的柔光罩。不过记得要把床单垂坠的边缘固定好,不然风一吹很可能掀掉或飘进画面。
熟记晴天16法则
相信不少朋友都比较喜欢在晴天时外拍,在不用测光表或灰卡测光时,只要记住晴天16法则,也能较好地判断测光状况。还记得晴天16法则是什么吗?在晴天的拍摄环境中,若你将光圈设置为f16,则此时正确曝光需要的快门速度将会是ISO感光度的倒数。好比晴天时,在光圈f16的前提下,将ISO值设定为100,则快门速度就应该是1/100s。如果是阴天拍摄的话,参考光圈值应对应为f8。当然,如果手边有测光表或灰卡的话,判断的曝光效果则会更精确。
留意细节的部分
不管拍摄什么题材,若想要让作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越来越讲究画面的细节。拍摄人像时,注意你画面中主体对象是被摄者,为了要让观赏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拍摄主体,要尽量避开其他可能抢镜其他事物进入画面。有时候面对杂乱的背景,也可采取浅景深的方式将之虚化,以凸显人物。除此之外,对于被摄者身上的细节也要留心,服装是不是有哪里变成一坨、妆容是不是有花掉、头发是不是有点乱等。虽然有些瑕疵到后制时也是能编修调整,但如果能一步到位,何乐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