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你好
心肌炎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还有细菌性心肌炎,寄生虫性心肌炎
,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
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
附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对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劳,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须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卫生。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三.适当休息: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至3个月。严重心肌炎伴心界扩大者,应休息6至12个月,直到症状消失,心界恢复正常。心肌炎后遗症者,可尽量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工作甚至熬夜。
四.饮食调摄: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五.体育锻炼:在恢复期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参加适当的锻炼,如散步、保健操、气功等,可早日康复及避免后遗症。心肌炎后遗症只要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可参加一般性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舞、鹤翔庄气功、太极拳等,持之以恒,对疾病的康复肯定是有利的。
㈡ 心肌炎症状有哪些
病情分析: 你好,心肌炎种类很多.主要症状有胸闷,心慌,气短,周身无力,室性心律不齐或过速.病毒性感冒是引起心肌炎的主要原因。
意见建议:你好,心电图检查可见心率增快(100次以上)伴随有ST-T的改变,心肌酶高等.一旦患有此病要注意休息,吃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果糖等,平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的发生。
㈢ 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休息,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参考资料: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临床表现】
1、 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体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杂音改变,心律失常。
【用药】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3、 促进心肌代谢
(1) 维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2) 能量合剂:ATP20mg+辅酶A100u+细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环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8u,15%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
(6) 免疫抑制剂:用于慢性、迁延型病例。糖皮质激素:一般发病10~14天内不主张应用,但如有高热、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强地松40~60mg,每日顿服,或氢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月26周后停药。
【预防】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着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㈣ 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在治疗期间需要好好的休息,不能做激烈的运动,而且要定期复查以便随时了解心脏的情况。
㈤ 心肌炎有啥症状
青壮年发病较多 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 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 咽痛 咳嗽 呕吐 腹泻 肌肉酸痛等 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 出现心肌炎的症状 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 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 胸闷 胸痛 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 严重者心功能不全 常见体征 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 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 心界扩大者占1/3-1/2 见于重症心肌炎 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 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 可闻舒张期奔马律 第一心音减弱 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
轻者可完全无症状 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 表现悬殊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六个类型:①无症状型:感染后1-4周心电图出现S-T改变 无症状 ②心律失常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 ③心力衰竭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④心肌坏死型: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塞 ⑤心脏增大型:心脏扩大 二尖瓣及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⑥猝死型:无先兆 突然死亡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感染或原发病的全身症状 如困乏 发热 上呼吸道感染等 与心肌炎本身有关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 症状的轻重变异很大 轻者可仅出现ST-T改变 无症状 重者在短期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并可能有晕厥或发展至心源性昏厥 甚至可猝死 有症状者可主诉胸闷 心前区隐痛 心悸 乏力 气急 腹痛 恶心 呕吐 头痛 头晕 肌痛 关节痛 尿少 尿闭等 部分病人可有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心肌炎患者则除常见心律失常外 多数呈进行性心力衰竭
心肌炎的治疗
(一)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细菌 真菌 原虫感染性心肌炎 应采用抗细菌 抗真菌 抗原虫药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动物实验证明 病毒是在细胞内破坏心肌细胞 心肌中病毒存在不超过18天 至感染第21天已不能从心肌中分离出病毒 因此 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一般抗病毒药不能进入细胞 因而无效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ribavirin)通过阻断病毒一些酶的活性 以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 而阻断其复制 经动物试验表明该药治疗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疗效 但临床效果尚不肯定 临床用量每天为10~15mg/kg 分两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缓注 也有人提出应用干扰素及转移因子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但临床价值尚未肯定 病毒性心肌炎在急性发病后多伴有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当出现反复感染时 可选用细胞免疫增强剂胸腺素 0.1mg/kg 每周肌内注射2~3次 30次为1疗程 完成疗程后 作用可维持1~2年 或在前臂皮肤接种死卡介苗以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方法是在前臂滴药处皮上划痕1~1.5cm长 两划 隔天1次 4周后改为每周2次 共30次 作用可维持年余
2.休息 心肌炎活动期应完全休息 重症心肌炎应严格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消除 心电图及X线变化恢复至正常再逐步起床活动 充分休息有助于使心脏缩小 心功能改善 过早恢复体力劳动可推迟病变恢复 甚至使病情加重 有主张在恢复期从运动试验观察心电图有无缺血改变或再度出现心律失常作为可否恢复工作的参考指标
3.心力衰竭的治疗 如有心力衰竭应及时控制 应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须谨慎 因此时心肌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较易发生毒性反应 故宜先从小剂量开始 逐步增加 亦可加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物 心肌炎伴有持久心力衰竭者易有栓塞性并发症 可考虑采用抗凝治疗
4.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 对不同心律失常应给予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发作的患者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可有效控制发作 增加存活率
㈥ 心肌炎是什么症状
心肌炎症状包括胸闷、心慌、气短、无力、心律不齐等,这些症状通常表现的很明显,病人的外观也是呈急性病容,绝不像人们常说的“有一点心慌,,,,”。
㈦ 心肌炎都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心肌炎都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既往一个月内出现了发烧、感冒等上呼吸道的症状或者有腹泻等肠道感染的病史,随后又出现心慌、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做心电图,有一些心电图的改变。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提示有心肌的损伤。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如果确诊心肌炎,需要能查病原学的标本,只有通过病原学诊断最终才能确诊是不是心肌炎。
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心肌炎的症状有很多,而且每个人的症状都具有不同的区别,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是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有些患者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
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心肌炎的症状表现一般会出现身体有重度乏力或者是心悸的现象,便捷会出现胸闷以及胸口疼痛,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会在一天到三天以内出现明显加重的现象,在病情出现加重以后,可能会导致出现性功能衰竭,比如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下肢水肿,或者是导致出现昏厥以及猝死。
:心肌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症状和大多叔的心血管疾病有着相似的地方,心肌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对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
㈧ 心肌炎是什么有什么症状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㈨ 心肌炎的症状有哪些
心肌炎的症状有:1、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倦怠和发热等症状,心肌炎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轻者通常没有不适症状,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情况。2、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心悸、胸痛等症状。
祝你有一个愉悦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