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坐船游漓江一路有什么景点可看
半边渡
在漓江两岸距桂林市约43千米处,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头山屹立江边,绝壁拦截南流的江,激起汹涌的浪花。山的两侧有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被高山阻隔,要靠渡船交通。这两村的渡头是近在咫尺的同一岸边,故称半边。此地江山成一绝,削壁垂河渡半边。
杨堤
在漓江西岸的鸳鸯滩下,村后有一山,它的两个山峰像一对倒挂的羊蹄,杨堤谐音,用作村名。杨堤两岸翠竹成林,连成十里的绿色翠屏,摇曳在青山、秀水、飞瀑、浅滩之间,给人以清幽、宁静、详和、致远之感。
浪石
两岸奇峰挺秀,水碧山青,茂林修竹,一派葱翠。在漓江的整个游程中,这里算得是观景高潮的“序幕”。但见两岸疏林如画,山村炊烟处处,风景宜人。倒影江中的疏林、群峰、远山,有如淡墨浑挥,化入天际,沉入水中。船浪过处,又如卷动的山水画卷。
九马画山
高宽百余米的石壁上,众彩纷呈,斑驳有致,宛如一幅神骏图,因有九马画山之名。九马神态各异,或饮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民谣说:“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
黄布滩
一块黄色的岩石宽数丈,像一块黄布平铺江底,为此,滩名叫黄布。黄布滩两旁,有7座大小不一的山峰,宛如7位浴水而出的少女,人称“七仙下凡”。相传天上的仙女,被秀丽漓江风光所迷恋,不愿回到天宫去而长留在这里。黄布滩是观看群峰倒影的最佳处。
兴坪
是古代漓江沿岸最大的城镇,有1300年历史。漓江流经兴坪,有个河湾,叫镰刀湾,是漓江风光荟萃之地。东有朝笏、狮子诸山;北有寿星、骆驼山;西有笔架、美女山;西南有螺蛳、鲤鱼山。景点密集,兼有奇、险、秀、美、趣的特点,历来有“阳朔风景在兴坪”的说法。
碧莲峰
状如莲花,亭亭玉立,终年青绿,而周围诸峰,宛如莲瓣,环例左右,故而得名。山麓临江有迎江阁,山道旁石刻甚多,最着名者为清道光阳朔知县王元仁草书“带”字,字径3米,面江而镌,内含“一带山河,少年努力”八字笔意。
大榕树
位于阳朔县城南7.5公里,据传为晋代所植。树高17米,树围7.05米,远望似一绿色巨伞撑立地上。隔河有穿岩,组成'穿岩古榕'景点。
月亮山
位于阳朔县城南8.5公里公路旁,顶部石壁如屏,一洞中穿,形如明月。洞内有石似玉兔、嫦娥、吴刚,天成'月宫',建有登山道、亭、阁等。
Ⅱ 惠州淡水最出名的景点在哪里
惠州境内有山、林、海、岛、湖、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丰富,古村落、海湾、海岛分布在惠州境内,除市区内景点外,很多景点多集中在惠东县、龙门县和博罗县。玉塔微澜、留丹点翠、冲虚古韵、白莲翠影、石洞奇观、天赐白堤等都是当地着名景点。巽寮湾后三角岛是由三座相连的小山组成的小岛,岛上海水清澈,沙质柔软,峰奇石怪。海岸线很长,延绵20多公里,分布着很多海湾,沙滩中有公共沙滩。您可以沿着白色沙滩漫步,体会悠闲的心情;可以在沙滩上捡贝壳、晒太阳;还可以参与特色的出海捕鱼。
Ⅲ 沿长江坐船旅行 能游览的景点
小三峡是大宁河流经巫山县大昌古镇以后,穿过滴翠峡、巴雾峡、龙门峡三个峡谷的总称,全长约50公里。大宁河河道较窄,水比较浅,水流湍急,除非刚下过雨,否则清澈见底。滴翠峡是小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峡中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玲珑剔透的小景。20公里长的峡谷显得幽深、秀丽。峡内群峰竞秀,绝壁连绵,无咎不苍,有水皆飞泉,游人深感起名"滴翠",甚为贴切。主要景观有水帘洞、仙蕉林、摩崖佛像、天泉飞雨、罗家寨、绵羊崖、赤壁摩天、悬棺、双鹰戏屏、飞云洞等。小三峡的美景在滴翠峡中体现得最分。那"赤壁摩天"是一片高达数百米的峭壁,如刀削一般,直插云天,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真是名副其实的赤壁。马雾峡长约10公里,峡内山高谷深,山的形状景色颇像天然雕塑,有的像猴,有的像马,因此有命名为猴子捞月、马归山、龙进虎出、回龙洞、观音坐莲台、白蛇出洞等景观。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的总称。三峡的第一个峡叫瞿塘峡,又叫夔峡。长江到了这里骤然变窄,最狭的地方只有100多米。两岸峭崖壁立,山势险峻,滚滚江水倾入峡谷,浪涛翻卷,奔腾咆哮。峡口有夔门,人们称"夔门天下雄",意思是说,天下最雄伟的地方莫过于夔门了。瞿塘峡全长只有8公里,人在船上,抽两支烟的工夫,就经过了。这8公里是三峡最险峻的地方,江水的最大流速达到每秒8米,每小时20多公里。在这样的峡谷里航行,峭壁参天,江涛拍岸,使人惊心动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这样描写:"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扁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quot;峡中值得观赏的风光名胜比比皆是,如孟良梯与倒吊和尚、盔甲洞、犀年望月、风箱峡等。瞿塘峡内,以前有一场巨大的礁石,叫滟预堆。船进峡的时候掌握不稳,会被汹涌的急流冲到滟预堆上,撞得粉碎。解放后,人民政府疏通河道,把滟预堆炸了,过往的旅客不用再为葬身鱼腹而提心吊胆了。 过了瞿塘峡就进入巫峡。巫峡自四川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约40公里。这里水道曲折迂回,两岸奇峰耸立。船在江中行驶,好像处处被大山挡住去路,但是驶到跟前,峰回路转,前面又展现出一段水道。两岸都是奇丽的山峰,形状变幻无穷,这就是着名的"巫山十二峰
Ⅳ 三里洋渡风景区的旅游景点
汇水河、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观
流经景区的汇水河,由四条二级支流(江垌河、上布河、文柏河、大龙洞河等)汇集而成,在澄泰乡洋渡村附近注入清水河。景区汇水河、清水河十多公里沿岸山清水秀,奇峰竞姿,可与桂林山水媲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年(1637年)在三里洋渡一带考察游览,在其《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对汇水河、清水河美景作了记述:“……五里,北至杨渡(今作洋渡),一大溪(今汇水河)西由上林崇山中东流至此,直逼北面石山下,又有一溪北由三里山峡中南向入之,二流合而其溪即清水江(今清水河)愈大,循石山而东,抵迁江入都泥焉。方舟渡北山下,有卖饭者当道,渡者屡屡不绝,遂由其东溯南来溪西岸入峡。其峡或束或开,高盘曲峙,左右俱有村落。十里,峡复大开,四山围绕,中成大坞。有一峰当坞起平畴中,四旁无倚,极似桂林之独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主要景点有:
三岐山景点。景点在澄泰乡塘来村的田峒中。山体分东、中、西三岐。《徐霞客游记》记载:“……又西北行十里至开笼山(一名鸡笼),已直逼北界石山下。由岐北入石山夹中,其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山虽小而变态特甚。(有分三岐者,东岐大而高,中次之,西岐特锐,细若竹枝,诡态尤甚……)。”
籫笔山景点。景点在澄泰乡下江村香潭庄旁,山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其形状各异:从东边看,象一支擎天大柱,从香潭村口叉路看,则更象女人头发上的一支籫。《徐霞客游记》记载:“有耸立众峰间,卓如籫笔者……”。在籫笔山旁边,是情侣山。之所以叫情侣山,是因为从弯弯曲曲的清水河中漂流的时候,这山就象一对深深相爱的情侣相互依偎,如果坐船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从不同的角度看,这对情侣会从浅吻到深吻再到分开渐渐变化。
青狮潭景点。景点在澄泰乡下金村,这一带的清水河,徐霞客称为青狮潭。《徐霞客游记》记载:“青狮潭者,即洋渡之下流也,江潭深汇,为群鱼之宫,乃参府之禁沼罟网也,网所不敢入者。其北崖亦多穹门,与南洞隔江相对。余雨中过此,不及旁搜。又西为青狮庙。危峰西南来,抵水而尽。洋渡之水从西,三里之水从北,至此合流而东,峰截其湾,愈为屼嵲险峻高耸,庙倚其下,遂极幽閟焉。”
洋渡景点。洋渡景点包括澄泰乡洋渡村周边的白崖堡和白崖堡岩洞以及洋渡村一带清水河沿岸山水景观。在明代,白崖堡是三里参府的一个哨所,当时哨官姓秦,直属于三里参府陆万里参将管辖。白崖堡哨所在阳山庄后的悬崖顶上,2010年初考察,还保留有四根石柱子。白崖堡南洞、白崖堡北洞、白崖堡南下洞等岩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深入考察。
独山景点。独山景点位于三里镇王马村前面。山体独立,与周围田园自然风光配合,形成独特景观。《徐霞客游记》记载:“……有一峰当坞起平畴中,四旁无倚,极似桂林之独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 徐霞客对独山的南洞、北洞和西洞,都有详实记载。其《徐霞客游记》记载:“南门高迸如裂阙,其前有巨石,自岩顶分跨而下,界为两门,正门在东,偏门在西南,皆有古木虬藤倒挂其上,轻风飘曳,漾翠飞香,甚异也。”独山有一岩洞,叫独山岩。岩洞东西宽5米,南北长18米。1989年2月南宁地区文物复查队复查时认定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这里曾发现经人工加工的新石器时代螺壳,堆积层有10厘米厚。独山,也叫清秀山。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太平府通判郑策到过此山,并在清秀山东南边的崖壁上题名“清秀山”和七律诗一首:“高插云霄一股山,烟霞堆满翠微间,清风透引岩头冷,明日移来树下闲,古木盘根如虎踞,老藤绕树似龙攀,天边风景真堪画,惹得游人自往还。”
汇水河景点。汇水河源于上林县西燕乡覃浪村弄荒庄附近,流经西燕、三里、澄泰三个乡镇,在澄泰乡洋渡村注入清水河,全长36.3公里,河面平均宽17米。河上有两座桥:朔思桥(在三里镇水管所附近)、汇水桥(在“千军镇”旁)。《徐霞客游记》记载:“由岩(独山岩)北三里为桂(汇)水桥,溪水自西漱崖,而南崖瞰溪临桥”。汇水河沿岸风景秀美。汇水河畔的船山,有三块较大的摩崖石刻。一个是《千军镇》摩崖石刻。这一块石刻和忻城县古蓬镇周安《千军镇》摩崖石刻一南一北同出一辙。石刻和明代镇压八寨起义有关。明洪武九年(1376年),忻城县、上林县一带爆发八寨起义,历经200多年朝庭都镇压不下。1528年,王守仁军队攻进八寨地区,占领了八寨总部周安。八寨农民军利用地形山势,并用各种植物毒素投毒,王守仁军队无法在周安长期占领,就把总部从周安迁到三里。嘉庆二十三年(1543年),前来镇压八寨起义军的钦差饬兵备副使郑登高在三里镇汇水河畔刻上《千军镇》三个大字。在旁边刻上《千古伟绩》四个大字。在汇水河畔南边,刻有《汇水桥畔》,系清代光绪(1871—1908年)年间上林县知县王方田所书。
岩溶洞穴景观
三里洋渡风景区内岩溶洞穴较多,主要的有:
明镜岩。旧称韦龟岩(洞),位于三里镇黄楚村岜学山。岩洞有上下两层,宽敞平坦,约3000平方米。洞内有天然水潭。1637年12月28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韦龟岩。称赞韦龟岩(洞):“三里虽岩谷绝盛,固当以是岩冠”。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覃乃夫游览此洞,在潭边镌刻“明镜岩”三字。《徐霞客游记》记载:“韦龟洞,在城西十里韦龟村(今作韦归)。韦龟之山自东南中悬,北向而对之,函盖独成,山水皆逆,真世外丹丘也。数十家倚山北麓,以造纸为业,栖舍累累,或高或下,层嵌石隙,望之已飘然欲仙。其西即洞门,门亦北向。初入甚隘而黑,西南下数步,透出石隙,忽穹然高盘,划然内朗。其四际甚拓,而顶有悬空之穴,天光倒映,正坠其中。北向跻石而上,乳柱前排,内环平台,可布几席;南向拾级而下,碧黛中汇,源泉不竭,村人之取汲者,咸取给焉。平台之前,右多森列之柱,幢盖骈错,纹理明莹;左多层叠之块,狮象交踞,形影磊落。其内左右又可深入焉。秉炬由右西向入,渐下渐岐,而南可半里,又开一壑而出。秉炬由左东向入,渐跻渐逾而北,可半里,又转一窦而还。闻由右壑梯险而上,其入甚深;然觅导不得,惟能言之,不能前也。是岩外密中宽,上有通天之影可以内照,下有逢源之窍不待外求,一丸塞口,千古长春。〔三里虽岩谷绝盛,固当以是岩冠。〕况其外村居,又擅桃源、谷口之胜乎?”
琴水岩。位于三里镇东3公里,旧琴水桥北。岩洞在山腰,洞口向南,内有平台,阔约十多米。《徐霞客游记》记载:“琴水岩,在城东六里琴水桥之北,中支土山东南尽处也。东溪自北环山之东。土山既尽,独露石山一拳,其石参差层沓。山南亦有数家之村。洞在村西山半,其门南向。初入洼而下,甚欹侧;北进数丈,秉炬逾一隘,转而西,始穹然中高,西透明穴,北有暗窍;当明处有平石阔三丈,卧洞底如坠,可攀而憩焉。秉炬穷暗窍,数丈而隘,跻其上,亦不能深入。乃仍出至平石,跻西穴而出,则山之西面也。下山,仍转山前,骑而周周游玩之。洞前稍下,其东亦开一岩,门亦南向,外高而中浅,村人积薪于中焉。其北又开两岩,一上一下,上者在重崖,无路;下者多潴水,然亦不能与前通也。”
佛子岭北岩。位于三里镇西3.5公里。洞口向北,甚豁,中回环成潭,潭水澄碧,深不可测。《徐霞客游记》记载:“佛子岭北岩,在城西七里汛塘村之西。佛子岭者,石山自西分支而东,东为汛塘、仙庙诸峰,而岭界其间,石骨嶙嶙。逾岭而北下,则韦龟村西坞之水,南流而抵其麓,倾入洞焉。洞门北向甚豁,中回环成潭,潭中潴水渊澄,深不可测,潭四周皆石壁无隙。闻其南有隙在水下,大潦雨水从北捣下,洞满不能容,则跃而出于山南之崖。盖南崖较高,水涸则潴于北而不泄,中满则内激而反射于外,其交关之隙,则中伏云。门右穿旁窦,南抵潭东涯上。其上有石高蛩潭旁,上与洞顶不即不离,各悬尺许,如鹊桥然。坐桥下而瞰深潭,更悠然也。”
佛子岭南岩。位于三里镇佛子岭之南,洞口向南。有石涧,干涸无水,可循涧入洞。《徐霞客游记》记载:“佛子岭南岩,在佛子岭之南。其门南向,前有石涧天成若槽,有桥横其上。时涧中无水,即由涧入洞。洞外高岩层穹侧裂,不能宏拓。北入洞,止容一人,渐入渐黑,而光滑如琢磨者;其入颇深,即北洞泄水之道也。盖水大时北洞中满,水从下反溢而出此,激涌势壮,故洞与涧皆若磨砺以成云。”
佛子岭西北岩。位于三里镇佛子岭西北2公里。有一小溪流至洞前地穴,洞口高阔向东,居溪上。洞南有一隙,渐下渐深,尚未弄清其去向。《徐霞客游记》记载:“佛子岭西北岩,在佛子岭西北一里,其门东向。韦(龟)村西坞之水自北来,又分流一涧,西抵此洞前,忽穴地下坠。洞临其上,外门高朗,西入三、四丈即止。洞南有一隙,亦倾侧而下,渐下渐黑,转向西南,无炬而出。闻下与水遇,循水西南行,即透出后山。乃知此村水坠穴,山透腹,亦与向武(百感)一辙也。”
独山岩。又名砥柱岩,位于三里镇南2公里,岩如合掌而起,高10多米,阔5米。《徐霞客游记》记载:“独山岩,今名砥柱岩,在城南四里。此地有三独山,皆以旁无附丽得名:一在溪东岸,与东界石山近,其山小而更峭;一在此山南五里,障溪而东环之,其山突而无奇;独此山既高而正当其中,与向武之琅山岩相似,省中之独秀无此峭拔,亦无此透漏也。其岩当山之腹,南北直透。南门高迸如裂阙,其前有巨石,自岩顶分跨而下,界为两门,正门在东,偏门在西南,皆有古木虬藤倒挂其上,轻风飘曳,漾翠飞香,甚异也。岩中如合掌而起,高数丈,〔阔一丈五尺,〕平通山后〔者五、六丈。〕上有飞崖外覆,下有涌石如栏,南北遥望,众山排闼,无不罗列献于前。岩之中分窍西透,亦转而北,又通一门,其内架阁两重,皆上穿圆窍,人下窍行,又若透桥而出者。此一洞四门相通,山甚小而中甚幻也。惟东向不通。其崖外又有一门东向,而西入深亦数丈,是又各分门立户者。”
小独山岩。位于三里镇东南2.5公里,与砥柱岩东西相对,洞口向南,甚深。《徐霞客游记》记载:“小独山岩,在城东南五里,与砥柱东西相向,夹小江而立。自砥柱东望,似此山偏与东界近;自此山西望,又似砥柱偏与西界近;自其中望之,其实两山之去东西两界各悬绝等也。山小于砥柱,而尖锐亦甚,极似一浮屠中立者。下亦通一门,有石跨其外而不甚高。西透小隙而上,悬崖之侧,有石平峙为台。其上悬绝处,有洞南向甚深,若能梯阶而升,亦异境也。”
白岩堡南岩。位于三里镇南8公里,洞在南山之上。洞口向北,洞内分三层,甚宽。《徐霞客游记》记载:“白崖堡南岩,在城南十六里。由洋渡北岸溯江西行,转入山坞则堡在其中。盖其山南北回合,又成一洞天矣,洞在南山之上,重门北向,高缀万仞之壁,自堡中望之,即在举首间,而无从着足。岩下石脚外插,亦开裂成纹。初开捱数隙,如升层楼,而不知去洞犹甚远;复出重之,而后觉枪榆枋者榆树和檀木挺立,无及于垂天之翼也。既而土人秦余至,为秉炬前导,仍从山口出,循南山之东而转其南始拾级上,得一门东南向,是为后洞,〔正对卓笔、青狮岩诸峰。〕由洞中东北上跻,乃暗而需炬,更转而北,其上甚峻,遥望天光中透矣,益攀跃以升,得一隙仅如掌,瞰其外辟巨门焉,则上洞之下层也。隙隘不容侧身向外,只可俯眺而已。从其内更上跻,透隘而出,则洞门岍然,北临无地,向之仰眺而莫可及者,今忽身跻其上矣。此洞甚高,呼吸可通帝座,其前夹崖下陷,以木横架而补其阙,即堪憩托,然止可凭揽诸峰,非久栖地也。仍从内隘下,再窥其外第二层洞,亦以为不可到矣。姑以杖从隙中投之,再由故道俯级直坠,抵前遥望天光处,明炬遍烛,于洞北崖下得一穴焉。其口甚隘,亟引炬蛇行而入,其中渐高而成峡,其底甚平,数丈后宛转东折,又数丈而北透,则其门北向高裂,有巨树盘根洞中,偃仰卧出洞外,是为第三层洞。洞前平石如掌,上下皆危崖峭壁,轰悬无级。回首上眺,则层门重叠,出数十仞之巅者,即上洞与第二层洞也。稍悬平石而东,峡壁间有藤树虬络,乃猱升猿引以登。半晌,遂历第二层外洞,前所投杖俨然在也。其洞深三丈,高五丈,嵌上下两洞之间,而独不中通,反由外跻。因为吟句曰:“洞门千古无人到,古干虬藤独为谁?投杖此中还得杖,三生长与菖坡通”。乃仍挂枝下,循平石篝火穿第三层洞入,再抵前遥望天光处,则仍还后洞腹中矣。盖是洞如蹲虎,中空如腹,而上洞则其口也。第二层洞在其喉管之外,向从隙外窥处则喉管也。人从喉管上透,出其口,由喉管下坠,抵腹中。第三层洞为其脐之所通,故在腹之前。后洞乃其尾闾门边,故在腹之下云。”
青狮南岩。位于三里镇南10公里, 洋渡村东南2公里。石峰卓立,洞在山下,有东西二洞口。东洞口平坦,高、宽各约10米,上覆石幔,间有石柱例垂,洞内多穴。《徐霞客游记》记载:“青狮南洞,在城南二十里,西南与上林分界处,路由杨渡过江,东南四里乃至。其山石峰卓立,洞在山之下,开东西二门。东门坦下,门高数丈,阔亦数丈,直透山西者约三十丈,平拓修整,下壁如砥,上覆如幔,间有石柱倒垂幔下。洞之西垂,又有石柱一队,外自洞口排列,抵洞后西界,别成长榭;从榭中瞩外洞,疏楞绮牖,牵幕披云,又恍然分境也。西门崇峻,下有巨石盘叠为台,上忽中盘高穹。从台内眺,已不见前洞之顶,只见高盘之上,四面层回叠绕,如云气融结,皆有窍穴钩连,窗楞罗列,而空悬无上处。从台外眺,则西面三岐之峰,卓笔之岫,近当洞门中央,若设之供者。由台北下,奥窟中复开平洞一围,外峙巨石为障,下透中虚,〔若桥之度空。〕从此秉炬北入东转,其穴大而易穷;东从腋隘直入,其窍狭而甚远。计其止处,当〔不下十五丈,〕已逾外洞之半。此下洞之最奥处也。出小穴,复酌于西门之台,仰视上层云气叠绕处,冀一登,不可得。忽见其北有光逗影,知其外通,陆公令健而捷者从山外攀崖索之。久之,其人已穿入其上,从下眺,真若乘云朵而卷雾叶也。既而其人呼曰:“速携炬至,尚可深入。”余从之。乃从西门下,循山麓转其北,复南向攀崖跻。山之半,有门北向。穿石窦入,则其内下陷通明,俯见诸君群酌台上,又若登月窟、扪天门而俯瞩尘界矣。其上有石砥平庋,石端悬空处,复有石柱外列,分窗界户,故自下望之,不一其窦,而内实旁通也。于是秉炬东入,愈入愈深窅,然中辟亦几二十丈焉。东入既穷,复转西北,得一窦。攀而北上,忽倒影遥透,有峡纵横,高深骈沓。攀其东北,有穴高悬,内峡既峻,外壁更加削,只纳接受光晖,无从升降。更从奥窟披其西北,穿腋上透,又得一门,平整明拓。其门北向,其处愈高,吐纳风云,驾驭日月,非复凡境。其北腋尚有余奥,然所入已不甚遥。由其门出,欲缘石觅磴而下,其下皆削立之壁,悬突之崖,无从着足。乃复从洞中故道,降出至悬台下瞰处。诸君自下呼噪,人人以为仙,即余亦自以为仙也。倏明倏暗,倏隔倏通,倏上倏下,倏凡倏仙,此洞之灵,抑人之灵也?非陆公之力,何以得此!”
此外,尚有青狮北洞(岩),堡北岩,独山村西北水岩,砥柱岩西峰水岩,后营东山洞(岩)等岩溶洞穴景观 。
农业田园山水景观
汇水河、清水河流经三里洋渡风景区,全长10多公里,特别是在澄泰乡下江、洋渡等村一带,沿河两岸形成了平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四季变化与四周秀美山水和谐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特别每年11—12月油葵花盛开季节,田园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Ⅳ 山西省可以坐船的景点有哪些
山西省可以坐船的景点多的去了。
山西虽然没有大江大河像南方一样水道纵横。,可以通船,但是山西有不少的公园都有湖泊(包括人造湖)还有不少的水库。以省会太原为例,可以坐船的景点不限十几处。
1,汾河公园景区
2,迎泽公园。
3,玉门河公园。
4,儿童公园。
5,晋阳湖。
6汾河二库。
7,森林公园。
8,学府公园。
这还是太原市市区脑袋中有印象的。要是算,上县区应该更多。
Ⅵ 桐庐坐船进洞的景点是什么
法国课题虚拟机豆腐干预计
Ⅶ 现在深圳哪个旅游景点有坐船的
有水的地方就有船咯,很多公园都是可以划船的啊,海边也有啊,不过那些公园的湖水都不深,划起来也没啥意思
Ⅷ 下枧河要门票吗旅游在哪里坐船
河池下鉴河是不需要门票的,但是如果你要到一些农庄里面去的话,是需要买门票的,而且坐船也是要买是要买门票的。
Ⅸ 请问重庆周边有哪些景点可以坐船游的(只有2日)
丰都鬼城、大足石刻、三峡等都是沿江的!
Ⅹ 据说桂林有一个红溪景区,是不是一条有着红色溪水的景区
简介 :
红溪位于桂林西郊40公里临桂县中庸乡,因溪石多为紫砂岩石,水中阳光下鲜红而得名。红溪池潭清澈碧绿,部分蜡黄溪石呈金黄色,因此又称“彩溪”。
红溪拥有近万亩亚热带原始林,其间古老藤林茂密,藤妖、牵手、挽手、第三者等奇藤怪树自然浪漫;仙龟迎客、山蛙祝福、金元宝、红溪舞狮、红溪老人、红溪游轮等奇石吉祥生动多趣;还有桂林精典瀑布群--红溪幽瀑、红溪长瀑、红溪银瀑、龙宫瀑布、鸳鸯瀑布、仙梯瀑布等,其中红溪银瀑,高33米,宽50余米,上有长寿红溪老人为您祝福,下有舞狮热情相迎,岩石千层,青苔绝壁,彩虹飞舞,雨季气势磅礴、恢弘壮观,旱季如众多美女身着白裙飘然下凡.....是唯一拥有“红溪”商标的彩溪,也是桂林山水旅游景观中独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瀑布景区。
景区不但是桂林摄影家协会和桂林艺术摄影学会指定的摄影创作基地,也是桂林坐标户外运动溪降瀑降、溜索、野战、拓展、定向的集训基地;她是桂林原生态山水风光的典范,被誉为桂林的“九寨沟”,和漓江、阳朔、龙脊一样,都是桂林必游的景点。
红溪休闲(避暑)山庄在天然氧吧中,夏夜仅22-25度,目前有餐厅、游泳池、烧烤箱、清水鱼塘、标间客房等,并可提供羽毛球、气排球、拔河、长板鞋等活动器材,是您避暑养生、休闲聚会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