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芒编是什么
芒编采用野生植物纯手工编织而成,芒编工艺品经过造模、编织、抽黄、消毒、防虫防霉、上油等工艺流程编制而成。
芒编产品花样繁多,款式新颖别致,不必担心芒编工艺品无处安放,因为它既可作为温馨家室的点缀之物。
作用:
芒编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芒箕凉席,是一种受欢迎的产品。夏天,人们睡到这种席,顿觉异常凉爽。
芒编产品最大的特点是经久耐用,久用如新,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和防潮性,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却又蕴涵现代的时尚感,是居家装饰、盛物的最佳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芒编
② 桂林有什么特产
桂林特产: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桂林辣椒酱、永福罗汉果、桂林米粉
③ 桂林有哪些人文特色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漓江的“清水石”
漓江的“清水石”产于桂林境内的漓江中,石形以小、巧、奇、美为主要特征;自古奇石“生于山”,而“成于水”;桂林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所以桂林的漓江清水石不仅“奇”,而且“美”,“美”是漓江清水白石的天然标签;最具代表的石种是在漓江中发现的“清水石”,其石体上均匀以点状形式遍布闪闪发光的微晶体,石体上的微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发出“金色”光芒,观赏时如钻石般闪耀。因民间流传的关于玉帝天象和普贤白象的传说,故,被称此石为漓江“清水石”。
桂林有很多名产:桂林柚果大形美;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葡萄,味美甘甜水分足;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禾花鱼、腐竹、灵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优土特产。桂林辣椒酱、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西瓜霜、桂林腐竹、荔浦芋、阳朔金橘、永福罗汉果、全州湘山酒、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平乐沙田柚、灌阳红薯粉、灌阳红薯酒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美术陶瓷
各类作品,构思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制作技术精湛,色彩古朴典雅,又富现代生活情趣。山羊壶、大琵琶瓶、象山壶、山水画瓶系列等数十个品种先后获自治区、轻工部奖励,并在法国、西班牙、西德和日本等国展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欧、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发的新产品——仿古兵马俑,专销美国。
玉石、竹木雕刻、瓷刻
桂林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以陆川石、东兴石、虽腊石、岫岩玉石、龙胜滑石等为材料,雕工精美,造型新颖颇具魅力,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出口东南亚、西欧地区。竹木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运用线雕、浮雕、镂空雕并借鉴中国画技法,表现各种题材,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镶嵌壁挂等。瓷刻是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始于明代,有白坯和彩釉两种,作品构图请新,线条流畅,刻画的人物神态生动,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金银首饰
生产头饰、项饰、手饰、服饰、挂件等5大类约500个品种,年产50万件。工艺先进,做工精巧,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品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石工艺画
广西宝石研究所开发生产。是宝石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器。以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为原料,切割抛光,显现其原有色泽,运用中国画、西洋画技巧,根据宝石的形态,表现山川景观、花鸟人物、民俗风情。
大理石制品
由桂林大理石厂等近10家企业生产。以本地出产的大理石为原料,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台板,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工艺品。其产品花纹美观,色调雅致,光洁度高,质量稳定。
芒编工艺品
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编织而成,有近千个花色品种,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现代家庭及宾馆饭店的实用佳品。
阳朔画扇
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画面内容多样,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画扇以此而名。
壮锦
壮锦是桂林壮族妇女用各种颜色的丝绒和细纱精心织造的着名的手工艺品。壮锦多以壮族地区的动物图形为图案,线条简练而明快,且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桂林的旅游纪念品,除上述代表性精品外,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针织装饰物等。
④ 桂林特产有哪些啊进来说下
桂林着名的土特产很多,主要分为桂林特产水果、桂林特产零食、桂林茶叶、桂林民族饰品、桂林工艺品这些类型,当然还有“桂林三宝”,这是桂林有名的特产。
桂林三宝
桂花酒:酿造历史悠久,现有桂林牌和吴刚牌两种。常饮可健脾胃,助消化,活血益气。因在摇动酒瓶时,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入坛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又名为“三花酒”。
桂林豆腐乳: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乳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
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佐餐,还可作调味用。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还可作调味用。
桂林水果
沙田柚:俗称金钱兜,有“天然罐头”的美称。桂林乡产的一种地方特产柚子,与一般柚子不同,它果肉水分足、果皮可制蜜饯,可加工乘菜肴成。
马蹄:又称荸荠。市区卫家渡、王家村、东山和窑头出产的最着名。桂林马蹄皮薄、肉厚、色鲜、味甜、清脆、渣少。
罗汉果:其块根形似佛肚。瓜果椭圆形或球形,表面生有淡黄色柔毛,桂林永福和临桂两县所产最为着名。
夏橙:夏橙是阳朔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春夏熟水果之一,抗逆性、挂果能力强,果实均匀,橙黄色,果肉香甜,酸甜适中,化渣,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碰柑:阳朔县碰柑果实高扁园形或园锥形,单果重120-150g,可溶性固形物12-15%,果皮橙黄色或橙红色,果面有光泽,果皮松,易剥离,中心柱大而空,汁胞肥大,质地脆嫩,汁多化渣,酸甜适度,且耐贮藏,品质上乘,有“桔中之王”美誉。
金橘:金桔是兴坪乃至阳朔县传统名优水果,已有二百多年栽培历史,素以“皮薄、色黄、味美”着称。因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阳朔金橘果大、色泽金黄、质脆味浓、清香甘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痰化气,止咳润肺之功效,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成蜜饯、果脯。农历的霜降后采收。分鲜果与保鲜果两种,可用竹筐、纸箱、塑料框包装。主要产于阳朔兴坪镇大坪村委境内。
桂林糖果
南糖:它是桂林酥糖、桂花寸金糖、桂花芝麻片、花生酥、花生糖的总称。是桂林人春节必备的传统年货和待客佳品。
桂林茶叶
桂花茶:生产历史悠久,加工工艺精细,技术要求严格。是桂花茶一大特色。
毛尖茶:采用所载培的优良茶树品种、清明前后采摘的细嫩芽叶精制而成。
桂林饰品
桂林饰品以民族特色为主,主要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等。
桂林镇纸
是风靡全国的装饰艺术品。是用阳朔当地产理石制成,上面写有各种各种名言、警句。造型美观高雅。
桂林画扇:桂林阳朔的工艺画扇在西街随处可见,多以桂林山水为主题,颇有纪念意义。扇面图案为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绘制,内容多为桂林山水、花鸟虫鱼、田园风光、古典仕女、奔马猛兽和诗书篆刻等题材,且大小均有,小者盈尺,大者1-2米不等。
桂林阳朔文化衫:在纯棉的文化衫画上阳朔风景或用中文、英文写上人们喜欢的词句,是阳朔工艺品市场始终畅销不衰的特色产品,是阳朔传统工艺品。
桂林工艺品
玉石雕刻:桂林玉石雕刻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因材施艺、雕工精美,造型新颖颇具魅力。
竹木雕刻艺术品: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等。
瓷刻:用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有白坯和彩釉两种,雕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
芒编工艺品: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编织而成。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⑤ 顿谷镇的概况
顿谷镇位于博白县西南部,距博白县城27公里,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万人。 顿谷镇自然景色秀丽,镇域内南流江两岸,秀峰群山,山奇水碧,着名的宴石寺、亚洲第一长石桥的宴石仙人桥等多处胜景均在其间。1986年,博白县人民政府确定宴石寺一带共20平方公里范围为“宴石山风景区”,该风景区古迹胜景较多, 有“博白小阳朔”之称。宴石寺景点已进入新一轮规划开发。
顿谷镇乡镇企业有较好的基础,以芒竹编工艺品为支柱产业,芒料、竹料、藤料、柳条、铁线、渡金、乡花、绘画等1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花色的手工艺精品深受外商青睐,产品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使芒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芒编城”,1999年开始投入使用,商品贸易十分活跃,推动了该镇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8000万元,财政总收入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8元。农业方面,主要有优质谷、八角、黄榄、黑榄等特色产品。
顿谷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职教师106人,在校学生2100人;小学31所,在职教师430人,在校小学生5900人。
⑥ 玉林那里有手工活拿回家做的告诉我下谢谢!
玉林那里有手工活拿回家做的告诉我下谢谢!
应该博白县多一些,芒编之类的。在陆川县温泉镇中屯村我看到也有手工串珠的。
应该博白县多一些,芒编之类的。在陆川县温泉镇中屯村我看到也有手工串珠的。
应该博白县多一些,芒编之类的。在陆川县温泉镇中屯村我看到也有手工串珠的。
应该博白县多一些,芒编之类的。在陆川县温泉镇中屯村我看到也有手工串珠的。
⑦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选择其中两个民族说说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
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当西藏人见面打招呼时,他们点点头,表示亲切的问候。接受者应该微笑和点头。一个客人来拜访,西藏人在账户外等着欢迎客人。
当西藏人看到老人或受人尊敬的客人时,他们必须脱下帽子,45度脱帽。帽子放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看到平代,头略低。帽子放在胸前以示礼貌。男人和女人坐在一起,习惯了男人坐在左边,女人坐在右边。
藏族人有礼貌地向客人提供奶茶、黄油茶和大麦酒。客人到了藏族人家的客人,主人要喝三杯大麦酒,客人若不喝,就要用无名指蘸。
如果客人不喝酒或不玩耍,主持人会立即拿起酒,唱歌、跳去劝酒。如果客人的酒量小,你可以喝一小口,然后把酒加进去。喝了两杯后,主人把杯子装满,客人们喝了起来。
这样,客人们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根据西藏的习俗,主人提供的是酥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有三碗是醉的。你喝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受欢迎。
黄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西藏桌旁,女主人在客人面前放一个有银边的小木碗,然后带一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一碗黄油茶。主人和客人开始聊天;
当女主人再次举起壶时,客人可以拿起碗,轻轻吹一圈,再喝一口,然后说些赞美茶的好话;当女主人第三次举起壶时,客人又喝了一口酒;客人们准备走了,可以再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的底部必须留下一些酥脆的底部。
藏人最忌讳的是人们用手触摸佛像、经、珠、护身符等圣物。他们认为自己违反了禁令,对人类和动物都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
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注意卫生,经常在水龙头下洗手和洗脸。对于维吾尔族家庭的客人,进门前和饭前,女主人必须用水壶洗手,一般要洗手3次。习惯为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不更换。当第一次到茶杯时,在我面前,用之前给茶杯消毒。
当你坐在房子里,你必须坐在你的膝盖上,避免伸展你的腿和面对别人。当老人吃完后被引导做“杜瓦”时,避免环顾四周或站起来。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和吃馕。我喜欢吃拉面和馒头,还有“炖羊”、“羊肉”、“羊肉串”、“牛羊锅贴”。烧烤是全国最有名的小吃。禁忌吃猪肉、狗肉和桑肉。
衣服短,上衣一般在膝盖以上,裤子到脚,多数避免户外穿短裤。肉节、海鸥节是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四石小花。他们最喜欢的运动技巧是在高空走长绳。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4、回族
回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 。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放猪皮、猪鬃等制品。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
禁止一切供人饮用的井、泉、牲畜用水,不准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服。喝水前先洗手。容器里的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人的日常饮食很卫生。在有条件的地方,他们必须在饭前和饭后用流水洗手。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子、马、猫,以及所有被非穆斯林屠杀的猛兽、死畜、牲畜,禁止吸烟和饮酒,并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你不能用禁忌作为比喻(例如,你不能说某物像血一样红),等等。即使在谈话中,你也不能使用“猪”或谐音;
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他人、议论他人的缺点、放高利贷、赌博等。异族通婚一般在家庭内实行,但与兄弟姐妹的婚姻有限。茶和红糖是回族的节日产品。
5、壮族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
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不爱吃胡萝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
壮族人禁止带着水桶和锄头或其他农具进入自己的家。火塘和炉塘是壮族最神圣的地方。禁止踩在火塘上的三脚架和炉台上。壮青年结婚,禁忌孕妇参加,孕妇尤其不能见新娘。孕妇不能进入产院。
如果你有母亲,在门上挂上袖子或插刀以示禁忌。不小心进入母体的人,必须给婴儿起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教父和教母。
壮族是水稻农业民族,非常喜爱青蛙。在一些地方,壮族有一种特殊的“青蛙乐器”。因此,在壮族地区,禁止杀蛙和不吃蛙肉。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表示亲昵。
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节日气氛。
它们以米粉为主食。肉以猪肉为主,常以白色烹调,如满清名菜“白肉血肠”。在寒冷的冬天,没有新鲜蔬菜,酸菜(即酸菜)往往是主要的蔬菜。用酸菜煮白肉,粉是满族人冬天后常吃的一道菜。
在节日期间,吃“艾吉哥贝”(饺子),而在农历新年前夕,则吃手工采摘的肉。他们还保留着少数民族的食物,如面包、汤和萨奇马。
满族人接待客人,不回避内部事务。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可以参加为客人准备的祝酒词和其他活动。成对地招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客人一旦接受了女人的祝酒词,就必须把它喝干。曼氏人最显着的禁忌是不允许杀狗,禁止吃狗肉,禁止戴有狗皮的帽子。
满族信仰萨满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时,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杀了,俗称“领牲”。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处处受到尊重。孙辈和孙辈都以照顾祖父母为荣。年青一代不能在长者面前饮酒或吸烟;吸烟时,年青人不得向长者借火,也不能接火,否则被视为不敬行为;和老人一起旅行时,年轻人必须跟在老人后面。
如果有紧急情况必须提前,他们必须恭敬地向老人解释原因;在路上,当老人们面对面时,年轻人应该恭敬地站在路边要求和让步;年轻一代要对长辈讲敬语,第一次见面时也要用敬语。
喜欢吃米饭,擅长做米饭,水、火都很讲究。以米面制作的各种糕点、散饼、发饼、蛋糕、凉面等也是朝鲜人民的日常主食。香菜是不可或缺的日常菜肴。朝鲜泡菜做工精细,享有很高的声誉。一种自酿的米酒,叫做“麦格力”,常用来招待客人。
在桌子上,汤匙和米汤有固定的位置。例如,汤匙应放在食客的右侧,米饭在餐桌左侧,汤碗在右侧,汤菜在左侧,菜肴在第二位,香料在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