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图片 » 帅哥美女京剧唱得好好听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帅哥美女京剧唱得好好听

发布时间: 2023-01-18 00:14:30

① 如何赞美一个人戏曲唱得好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2、戏曲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视觉效果。

3、戏曲糅合了雕塑、绘画、工艺、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这是由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情节的需要,也带给人们它独有的美的享受。

4、戏曲是写意的,因为它需要在小小的舞台上再现不同的场景,展现或恢弘、或清幽的意境。这像极了中国的水墨画,在一方宣纸上,用寥寥的几笔勾勒出山水,刻画出鸟兽;用浓的、淡的、浅的、深的墨色去表现大千世界里的种种色彩。

5、在戏曲的舞台上,视觉始终是最直接的感官,带给人们最强烈冲击。而戏曲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遗余力。

② 京剧最经典唱段

京剧经典唱段列举如下:

1、杨宝森的《文昭关》二黄慢板及原板。该唱段唱腔流畅舒展、浓郁圆润、苍凉悲切,没邪音、没怪味。行腔既有力度,又饱满充沛,虽高音稍嫌欠缺,但中、低音音质浑厚宽展,音量充足。对于长拖腔,杨先生行腔连绵自然,不赶不拖、抑扬顿挫、连贯均匀、自然圆活。对于后面的快原板,杨先生唱得更是流畅舒展、自如自然、以字行腔、妙腔不断、嗽音巧施、疾如风雨、一气呵成,令人叫绝。总之,杨先生这段唱不以高、奇见长,而以韵味见长,堪称京剧老生唱段之经典。

2、马连良的《借东风》二黄导板、原板。该唱段是京剧马派代表唱段之一,也是戏迷非常爱听的京剧唱段之一。个人总结,马先生这段唱的特点为:宽亮飘逸、舒展大气、韵味悠长、神完气足,很具有马派特色,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诱惑力,也很好的展现了诸葛亮满腹韬略、仙骨道风、镇定自信的非凡气质。

3、马连良的《甘露寺》选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该唱段是马派经典唱段之一,虽然不长,但艺术感染力颇高,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京剧唱段之一。个人总结,该唱段的特点:一是俏,二是洒脱,真正体现了京剧的唱就是说的特点。演唱亦庄亦谐、亦说亦唱、连贯流畅、层层递进、步步加码、一气呵成,颇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4、谭福英的《桑园寄子》:叹兄弟遭不幸一旦丧命。该唱段是主人公邓伯道悲叹弟弟早亡,自己携带子侄一路逃亡,来到弟弟坟前凄惨哭诉的一段唱。该唱段,谭富英先生唱得悲凉高亢、如泣如诉、圆润脆亮,神完气足,颇具谭派特色,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京剧新谭派代表作之一。

③ 描写唱腔好的词语

描写唱腔好的词语
1.形容唱腔的成语尹派:深沉隽永,缠绵柔和。
张派:张云霞创立。(旦角)曲调细腻婉转,深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
袁派: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
徐派: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
王派: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的风格。
戚派: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
吕派: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
陆派: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
金派:高雅得体。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
毕派: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范派: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
傅派: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
2.形容唱腔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唱腔的成语有以下三个:
1、有板有眼
【拼音】:yǒubǎnyǒuyǎn
【解释】: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出处】:杨匡满郭宝臣《命运》十:“她的嗓子还不错,唱出的歌有板有眼,又洪亮又圆润。”
2、声情并茂
【拼音】:shēngqíngbìngmào
【解释】: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张玉秀》:“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3、怪声怪气
【拼音】:guàishēngguàiqì
【解释】: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出处】:鲁迅《二心集·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3.描写个唱歌好的的成语有哪些【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金徽玉轸】:徽:系琴弦的丝线;轸:转动琴弦的轴。高贵、雅致的琴徽和琴轴。形容流畅悦耳的琴声。也比喻超凡脱俗的雅调。
【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4.形容京剧唱得好的成语可以形容京剧唱得好的成语有:
1.有板有眼: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用法: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
2.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3.一唱三叹:多用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
4.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5.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3)帅哥美女京剧唱得好好听扩展阅读
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
清代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京剧

④ 娱乐界有很多美人,但是在京剧界堪称“第一美人”的演员是谁

她是京剧界的“第一美人”,53岁的她依旧美若天仙,颇得梅派神韵。

如今53岁的她依然美若天仙,颇得梅派神韵,被人们誉为京剧界“第一美人”,我觉得她当之无愧,大家喜欢李胜素的戏吗?

⑤ 怎样形容一个人(男的)唱京剧唱的好

有板有眼,一板一眼,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紧拉慢唱,京腔京味,清新优雅,耐人寻味,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内涵深邃、个性鲜明。

⑥ 在京剧界堪称“第一美人”的演员是谁

京剧界“第一美人”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经典,有着百余年的发展 历史 ,在鼎盛时期,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已经称为了一种“流行”。随着 科技 的发展,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但还是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享有一定的名誉。 在京剧的各个发展过程中,不同的 历史 时期,出现了很多名角儿。 其中,谁能堪称“京剧界第一美人”呢? 京剧是融演唱、表演为一体综合类型的剧种。既然要在京剧界中选出“第一美人”,既要有好嗓子,也要有丰富的演唱技巧,最重要的就是有好扮相。 京剧旦行美女如云,入选旦行演员先决条件就是颜值,身段,嗓音,不具备这些先天优势入选不了旦行。而具备这些条件的京剧名角儿有:李维康、李胜素、张火丁。 李维康、李胜素二人都是梅派的传人,说她们为“京剧界美人”也不为过;而张火丁,则是程派的传人,也可称为“京剧界美人”了。 “京剧美人” ●李维康

着名京剧演员; 工青衣 家喻户晓的京剧界泰斗级别的人物; 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 1966年,毕业 曾任中国戏曲学校的教授; 首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 1985年,全国现代戏汇演主演一等奖; 首都京剧振新杯最佳演员; 1986年,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9年,首届“金唱片”奖 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得主 扮相端庄 台风大方 嗓音宽亮、甜美 行腔富有创新 熔梅、程、张等流派与一炉 借鉴地方戏曲与歌曲 根据自身条件 兼收并蓄 以情带唱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着名京剧旦角; 工青衣、花衫; 京剧界领军当活名角; 10岁学戏; 1986年,毕业于 河北艺校 1987年,首届 CCTV全国青京赛 获得优秀奖项; 1991年,全国京剧 演员电视剧大奖赛最佳 表演得主; 1996年,第十三届中国 戏曲梅花奖的得主; 1997年,获得古巴第十四 届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 1998年,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深造; 2001年,毕业; 不仅在内地享有名气,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非常受欢迎,多次率团在国内外演出; 首次将京剧唱响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2017年,获得中国金唱片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 2014年,首度将京剧旋律唱响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凭借清亮含蓄 华丽温婉的嗓音 征服了海内外的观众 为传扬和传播京剧文化做出了卓约的成绩 “京剧美人”

李胜素

张火丁

国家一级演员; 1989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 1989年,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 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 原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 曾成立张火丁京剧艺术工作室; 着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 1991年,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将; 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表演奖; 1994年,成功举办了首次个人专场演出; 1996年,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 1999年,举办了接连三场个人专场演出; 2001年,获文化部青年京剧展演荣誉奖; 继承了赵荣琛的精湛演技,高超的技术; 演出后,获得了多家报刊的高度赞扬与希望的文章; 极佳的天赋,很快成为了程派的佼佼者; 音色纯正优美 行腔低回婉转 表演节奏鲜明 身段丰富多彩 有不少戏迷认为,李胜素是“京剧界第一美人”,从艺几十年,身为梅派青衣,通过多年的表演积累,获得了不少戏迷,表演过英气勃发的女将军“穆桂英”;有贵气逼人的贵妃娘娘“杨玉怀”等。 演绎了不少青衣角色,而青衣有一大特点就是“美”。能驾驭不同风格的青衣人物,这已经不仅是“功夫扎实”,其中长相也有着一定的优势,而李胜素也是京剧公认的第一美人。

京剧是国粹,百余年的发展史,使这个剧种不但深受国人的喜爱,而且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声誉。在京剧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 历史 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名角儿。

谁可堪称京剧界第一大美人?我认为,应该有年龄段和年代的划分。如果按照这个划分法,目前仍活跃在京剧舞台的,年长的当属李维康,中年的应该是李胜素,年轻的当属丁晓君。

京剧,是融演唱、表演为一体的一个综合类剧种。既要有天赋的好嗓子,又要有丰富的演唱技巧,还需要有好的扮相。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李维康、李胜素、丁晓君,堪称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典型人物,说他们是京剧界的第一大美女,实不为过。

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梅派的传人。而在京剧的四大流派中,喜欢梅派的人更多一些。梅派的经典剧目《贵妃醉酒》中“海岛冰轮初转腾”为广大京剧爱好者所熟知。只要你分别听一听上述三人的演唱,便会为她们的唱功与扮相而叹为观止。还有《坐宫》中的选段,三人的演唱都是上乘的。还有《梨花颂》最近很是流行,李胜素的演唱更是夺人眼目。

京剧流派艺术讲究传承关系,青年京剧演员丁晓君,师承杜近芳。她在京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清华,演唱和扮相都很受大家的喜爱,成为青年经济演员中的姣姣者,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你好,我是伊家,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我说是一个85后的小戏迷,对传统艺术很是喜爱,尤其是是京剧!我最喜欢的京剧选段有三出,《坐宫》,《四郎探母》,《智斗》因为在这三处戏了里面都有我最喜欢的李胜素老师,如果说京剧第一美人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胜素,非她莫属!

其实关于李胜素这个京剧界“第一美人”的头衔,并不是我认为的,她从艺几十年,身为梅派青衣的一个大角儿,这么多年的表演和舞台经验的积累,也是坐拥很大批“粉丝”的。她的相貌大气端庄,舞台上以青衣为主,没一点内涵的人,怎么可能在舞台上站的稳呢?

盘点一下李胜素老师在舞台上演过的角色,有英气飒爽的女将军“穆桂英”,有贵气伶人的贵妃娘娘“杨玉环”,有缠绵婉转的红颜知己“虞姬”等等。她舞台上表演了这么多年,完美诠释了很多的青衣人物,而青衣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美”。李胜素能将各种风格的青衣人物都驾驭的几乎完美,这不仅是因为“功夫扎实”,也得归功于李胜素容貌优势。

李胜素

着名京剧旦角;工青衣、花衫;京剧界领军当活名角;

10岁学戏;1986年,毕业于河北艺校

1987年,首届CCTV全国青京赛获得优秀奖项;

1991年,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剧大奖赛最佳表演得主;

1996年,第十三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

1997年,获得古巴第十四届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

1998年,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深造;

2001年,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

不仅在内地享有名气,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非常受欢迎,多次率团在国内外演出;

首次将京剧唱响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2017年,获得中国金唱片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

2014年,首度将京剧旋律唱响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凭借清亮含蓄,华丽温婉的嗓音,征服了海内外的观众

为传扬和传播京剧文化做出了卓约的成绩。

我最喜欢的京剧选段《四郎探母》,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李胜素.于魁智 版)

(公主)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日才吐真言.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 我这里走上前再把礼见…..

(白)驸马!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早晚间休怪我言语怠慢,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宽.

(杨白)公主啊![快板] 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义太谦,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誓不忘贤公主恩重如山.

(公主)说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因何故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杨) 非是我终日里愁眉难展,有一桩心腹事不敢明言,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老娘亲押粮草来到北番.贤公主若得我母子相见, 待来生做牛马结草衔环 .

(公主)你那里休的要巧语来辩,你要拜高堂母我就不阻拦.

(杨) 公主虽然不阻挡,无有令箭怎过关.

(公主)有心赠你金批箭,怕你一去就不回还.

(杨) 公主赐我的金枇箭,见母一面即刻还 .

(公主)宋营离此路途远,一夜之间你怎能够还

(杨) 宋营间隔路途远,快马加鞭一夜还.

(公主)适才教咱盟誓言,你也天就表一番.

(杨)公主教我盟誓愿,屈膝跪在地平川.我若探母不回转......

(公主白)怎么样啊 (杨白)哎呀![摇板]黄沙盖脸尸骨不全

(公主白)严重了

(公主)一见驸马盟誓言,咱家才把心放宽去到后宫巧改扮,盗来令箭你好出关.

(公主白)你等着 (杨)公主去盗金批箭,本宫才把心放宽.扭转头来叫小番,备爷的战马扣连环,爷好过关.

当鼓点一响,李胜素立马就进入了状态。那个音色纯正优美、行腔低回婉转

表演节奏鲜明、身段丰富多彩,举手投足之间方显端庄大气,绝对的大家风范。

我看过一段专业人士对李胜素的点评,说她扮相端庄、台风大方、嗓音华丽温婉、清亮含蓄,为传扬和传播京剧文化做出了卓约的成绩,是梅派后学者中的翘楚。

京剧界第一美人李胜素当之无愧!李胜素也是京剧公认的第一美人!

李胜素

李胜素,1966年2月16日出生在河北柏乡,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87年,凭京剧《廉锦枫》,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凭京剧《红线盗盒》,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凭京剧《孟丽君》,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演员表演奖。1996年,获第十三届戏剧梅花奖。1997年,获古巴第十四届“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2001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荣誉奖。2004年,唱响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为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2017年12月29日,凭《交响京剧——杨门女将》,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 2018年10月30-31日,主演的国家京剧院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在剧中饰演宋美龄。

中文名

李胜素

星座

水瓶座

出生地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16日(正月二十七)

性别



民族

汉族

代表作品

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四郎探母、霸王别姬、二进宫、凤还巢、大登殿等

职业

京剧演员

毕业院校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第二届)

主要成就

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等

属相



供职单位

国家京剧院

艺术流派

梅派(青衣)

恩师

梅葆玖

国家京剧院:

京剧是表演艺术,不是竞技 体育 。百花园里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只能是见仁见智。“谁堪称第一美女”?这同样是个伪戏迷的问题。

她是京剧界的“第一美人”,53岁的她依旧美若天仙,颇得梅派神韵。

说到京剧,人们往往会想到李胜素,不错,她被人们誉为京剧界演员“第一美人”,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是当今京剧界的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成功的秘诀,是在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力,而且能帮忙你迅速地成功。——劳伦斯

2. 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这些话语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学习真的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学习也确实可以致富。

3.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4.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5.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那不断的努力而梦想永远是无法实现。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6.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地快乐。

7. 我承认,我不算完美,但是,我很真。

8. 早晨的霞光灿烂无比,早晨的露珠晶莹无比,早晨的鲜花美丽无比,早晨的空气新鲜无比,早晨的情绪舒畅无比,祝你早安!

9. 早安!天上的云好洁白,希望你的心情也如白云一般

10.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11. 大海若没有千尺深度,哪有如山浪头。

12. 你还要长大 几经苦苦挣扎几度重新站立绝不服输。

13. 无所畏惧,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14. 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15. 我们要怀有一种 健康 而活泼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要用自己的。

16. 每个人都在人海茫茫中,学会了思考人生。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

17. 格脾气相似的人啊,适合在一起闹腾,反之互补的人则适合在一起变老。

18. 往前走就是牛逼闪闪的未来。

19. 世人皆知,为你不知。

20. 珍惜我们美好的明天,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大家也许想问,李胜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凭什么称她为京剧第一美女?下面我就来详细八卦一下她的身世背景与她的亲身经历。

11. 大海若没有千尺深度,哪有如山浪头。

12. 你还要长大 几经苦苦挣扎几度重新站立绝不服输。

13. 无所畏惧,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14. 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15. 我们要怀有一种 健康 而活泼的心情,善待自己的生命!要用自己的。

16. 每个人都在人海茫茫中,学会了思考人生。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

17. 格脾气相似的人啊,适合在一起闹腾,反之互补的人则适合在一起变老。

18. 往前走就是牛逼闪闪的未来。

19. 世人皆知,为你不知。

20. 珍惜我们美好的明天,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1966年,李胜素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母都喜欢唱戏,从小李胜素就特别喜爱唱歌,而且声音特别清脆动听,对唱戏有极高的天赋。在她10岁那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被选中并招进入戏班开始学戏,成为团体中年龄最小也是最有潜力的豫剧弟子,因此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13岁该唱京戏,1986年毕业,分配到正规剧组,唱腔优美,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与支持。1987年,李胜素拜刘秀荣为师,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

我觉得,一个人想要成名,首先是自身的天赋,其次是机遇或者得到贵人相助,三是自身的努力与苦练技能,使得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超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李胜素做到了,所谓的名师出高徒,不过是一个幌子,关键还是靠自己的造化。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她几乎超越了当今所有人,开启了 历史 的先河,她那清亮含蓄、华丽温婉的嗓音,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感染了无数的观众,为中国京剧艺术发扬光大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舞台上的她装扮清秀,楚楚可人,无论是声音,还是动作,都极其传神,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驾驭一切的角色。

如今的53她依然美若天仙,颇得梅派神韵,被人们誉为京剧界“第一美人”,我觉得她当之无愧,大家喜欢李胜素的戏吗

目前中国京剧公认的 第一美女是李胜素 ,李胜素是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

李胜素现在在京剧界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她并非出身世家,而是 出身在一个农村家庭 里,因为父母喜欢唱戏李胜素从小就跟着哼唱,结果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李胜素 其实从小学的是豫剧, 不过因为嗓子条件好被河北省艺术学校破格录取,却不怎么顺利,曾经想改行,后来遇到梅葆玖先生看中她她的天赋,并收她为徒,这是 梅葆玖先生在内地收的第一位弟子。

2004年,她将美妙的京剧旋律唱响 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开 历史 之先河,被誉为“ 当代中国京剧第一人” 。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了,因为这个京剧界“第一美人”的头衔,着实有点重。不过,这个问题对于像我这种对京剧了解的并不多的“90后”来说,反而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因为我最喜欢的京剧选段有三出,《四郎探母》,《坐宫》,《智斗》,并且都是由于魁智和李胜素表演的,所以如果让我来选这个“第一美人”,我一定会选李胜素。

其实关于李胜素这个京剧界“第一美人”的头衔,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她从艺几十年,身为梅派青衣的一个大角儿,通过这么多年的表演积累,也是收获了一大批“粉丝”的。她本身的长相就很大气端庄,而在舞台上的角色,又是以青衣为重,没一点资本的人,怎么可能在舞台上站的住呢?

细数一下李胜素老师在舞台上出演过的角色,有英气勃发的女将军“穆桂英”,有贵气逼人的贵妃娘娘“杨玉环”,有哀怨婉转的红颜知己“虞姬”等等。她舞台上表演了这么多年,完美演绎了很多的青衣人物,而青衣角色的一大特点就是“美”。李胜素能将不同风格的青衣人物都驾驭的很好,这不仅是因为人家的“功夫扎实”,也得益于自己长相优势。

我最喜欢的京剧选段《智斗》,就是由于魁智、李胜素和杨赤三人在不带妆的情况下表演的,虽然整体看上去,他们几个人有种“即兴表演”的感觉,但是当鼓点一响,无论是于魁智扮演的“刁德一”,还是李胜素出演的“阿庆嫂”,立马就进入了状态。细一看李胜素在不带妆表演时,那个身段才是最真实的,举手投足之间方显端庄大气,唱腔甘醇有味,绝对的大家风范。

我看过一段业内人士对于李胜素的评价,说她扮相俊俏,秀丽动人,音色清亮含蓄,华丽婉转,是梅派后学者中的翘楚。甚至有人说,她在同辈京剧演员中,都是属于佼佼者,能达到她那个状态的人,屈指可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力与颜值齐飞的表演艺术家啊。

谢谢题主的提问。说实在的,这个问题提的不太好,或者说不太好评判。所谓“京剧界第一美人”的说法,既不够严谨,也明显缺乏评判标准,完全属于观众的主观印象。

粗略浏览了一下部分答友的回答,几乎百分之百的答案是李胜素老师。对此个人不敢苟同。如果硬要说一个所谓“京剧界第一美人”,个人觉得是迟小秋老师。

个人看来,迟小秋老师的扮相是最美的,没有之一。

迟小秋老师属于公认的、正统的程派传人。明正则言顺,迟小秋老师全面而系统的继承了程派艺术,并有所创新。迟小秋老师虽出身贫寒,但非常努力,十九岁就摘得第二届梅花奖。

关于迟老师的表演艺术,引用一位戏迷的评语就是:“静时如古滕盘树,动时如行云流水,闭口时含苞待放,开口时如鲜花怒放。动静适宜,灵动流畅,更引人的是她用一腔人生 情感 在唱,感人心扉,已入禅境。”

个人觉得,如果一位演员的表演能把你带到情境里面,又觉得合情合理,仿佛她就是戏中人一样,不知不觉间引发了共鸣,那么其功力可见一斑。迟小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京剧演员。

⑦ 赞美美女唱戏好的诗句

1. 关于唱戏的诗句
关于唱戏的诗句 1. 描写“唱戏”的句子
描写“唱戏”的句子

1. 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演员们粉墨登场京剧开始了,我们都喜闻乐见。

2. 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连停下来的姿势都是那样的精美。还有她的眼神,真是传神哪!

3. 穆桂英就属于武旦了,着重于“打”。两个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转身。当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时,都让人产生畏惧感。

4. 一出场,小悟空就是十几个空翻,紧接着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又练起了金鸡独立,站得稳稳的,真是好功夫!

5. 特别是跟罗汉斗的时候,悟空三拳两脚就把罗汉们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极了。轻松胜利的悟空还调皮地抓耳挠腮,显出了猴子的顽皮劲儿。

6. 开始,演员们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他们披着白色的戏服,画着五彩的脸谱,有的舞剑,有的翻跟头,还有的唱戏,表演得非常精彩!

7. 接下来是水袖表演,演员们穿着淡黄色的纱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围在四周,把长长的水袖抛向中间,舞台上好像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莲花!

8. 大幕缓缓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蜘蛛精带领的大小众妖。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多姿。紧接着是唐僧师徒4人,他们精神抖擞,一身正气。

9. 许多的人认为京剧的节奏慢,就像摇篮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实也不错,但这都是根据剧情来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惊人,没有字幕你是听不出他在唱什么。

10. 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

11. 一阵开场锣鼓敲罢,隆花出台了。为了达到对敌人最大的吸引力,不使他们半途走掉一个,她也不管剧情的安排,先拿出她的刀马功夫。

12. 孙悟空师兄弟为了救出师父与蜘蛛精斗智斗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你眼花缭乱;蜘蛛精魔幻般的变脸,让你叹为观止。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你身临其境。

13.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

14. 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

15. 京剧有生旦净丑之分,

(7)帅哥美女京剧唱得好好听扩展阅读

描写“唱戏”的诗文: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2. 描写唱戏的诗句
戏子由

【宋】苏轼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3. 唱戏的句子有哪些
《昭君出塞》,又名《青冢记》,是尚小云先生的经典剧目,唱词如下:

(唱“梧桐雨”)别离调涟涟,怎忍啥汉室家园。今朝单于求姻眷,汉刘主遣奴缔良缘。文官济济来相送,还有那武将森森跪在阶前。惊动了满朝文武官,昭君哪,于心怎安,于心怎安!

(接唱“山坡羊”)王昭君此时心撩乱,手挽着金镶玉嵌琵琶一面。俺这里思刘想汉,眼睁睁盼不到南来雁,南来雁。哎呀,雁儿呀!你与我把书传,再与我去多多拜上刘王天子,道昭君千里去边关,不辜负汉天子嘱托再三,汉与胡世世代代永相安。

(王求唱“竹枝词”)转眼打马奔出了雁门关。罢时间心在南朗身在北番;昭君哪去和番,怀抱琵琶在马上弹。群臣送,珠泪涟,踢破了风头鞋半边。征途上多艰险,望长安,盼长安,要见刘王难上难。

(昭君接唱)要见刘王难上难。

(唱“楚江吟”)汉岭云横雾迷,霎时间朔风吹透征衣。分关已过入胡地,慢说道人有思乡之意。那马呵,都有恋归之心,何况人乎?

(同唱)莫说是个人,就是那马到关前,马到关前也就步懒移。人影儿稀,人影儿稀,只见北雁向南飞。冷凄凄朔风似箭,又只见旷野云低。细雨飘丝;路途遥远多荆棘。再艰难志不移,但能万民欢娱,哪管它,哪管它风霜劳役。

(唱‘牧羊关”)哎呀爹爹呀!孩儿今日别了你,再不知何年何月何时,再得见我那爹爹呀,我只得转眼望家乡,飘渺一似云飞。又只见汉水连天,汉水连天,野花满地。站在雁门关外望长安,纵有巫山十二难寻觅。怀抱琵琶别汉君,西风讽讽走胡尘。六宫粉黛千千万、始信功劳在昭君。云已散,风阵阵。连天芳草鞋如茵。谁言塞北风沙紧,千里花香,蓝天白云,风光似锦。手扶鞍辔放眼看,又只见茫茫草原毡幕现,我与那单于结线,汉与胡水和好成姻眷。只听得金鼓连天震地,人似彪马似龙驹,茫茫草原闪着旌旗。压番兵一列列迎亲队,鼓乐声声,平添喜气。朗汉和亲,征战永息,哎呀,御弟呀,叫他们二个一个,排列到关前去。
4. 描写戏曲的古诗
1、宋·苏轼《戏子由 》

原文选段: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释义:

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2、宋·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原文选段:

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

释义:

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3、唐·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选段: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释义:

曾经弹奏完曲子让老师都佩服,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

4、宋·苏轼 《古意》

原文选段:

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释义:

苏轼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问道:“同为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儿子更贤于您!

5、唐·白居易《长恨歌》

原文选段: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释义:

戏子舞女的鬓发已经白了,宫中的侍女也青春不再。
5. 与戏曲有关的诗句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南昆(昆山腔)、北弋(弋阳腔)、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南麒北马关外唐 不疯魔不成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救场如救火。 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清二混三不见(无根底对付的结果是:第一次尚可,第二次模糊,第三次忘没了)。

饱打(吹)饿唱。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腔好唱,味儿难磨。

字不清,唱不明。 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一我一站,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闪,一 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笑不露齿,行不动裙。

神不到,戏不妙。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忙而不乱,慢而不断。

百艺不如一精。 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闲着练,忙着用。 艺要会,得挨累。

台上一现,台下十年. 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 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慢功出巧匠。

念书要讲,种地要耪,学艺要想。 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后台象绵羊,前台如猛虎。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见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

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先看一步走,后听一张口。

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神在两眼,情在脸面。 站如亭亭玉树,行如风送落叶。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6. 关于“戏剧”的诗句有哪些
1、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唐 杜牧《西江怀古》

【释义】反观历史中,魏国如戏剧一般的战略,更有苻坚投棰这样荒唐的战略。

2、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宋 苏轼 《古意》

【释义】苏轼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问道:“同为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儿子更贤于您!

3、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宋 张籍《酬朱庆余》

【释义】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4、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曾经弹奏完曲子让老师都佩服,(弹得好),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美)

5、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七律·赞京剧》

【释义】在戏曲中停顿抑扬顿挫,唱腔委婉中又透露出坚定。

6、一官聊戏剧,三径肯荒芜。——宋 陈棣《挽江公三首》

【释义】假如一个官开始聊起了戏曲,那么在他管理的地区三径之内肯定是荒芜的。

7、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宋 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释义】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8、全民齐跃进,戏曲奋争先。——现 老舍《《赠河北梆子剧院跃进剧团》

【释义】全民一起加油,那么戏曲就会有大进步。

9、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宋 苏轼《戏子由 》

【释义】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10、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唐 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释义】这样的风格应该是在天上才有的,这种歌声存在世间并不合理。

⑧ 唱京剧的帅哥真多,为什么唱越剧的帅哥这么少

吴凤花,加上唱腔太过尖厉,现在的小生又没有在极高处回旋的功力,但是。一家之言,大家分享我比较喜欢越剧的小生的说,先是扮起来就不如越剧的好看,所以,就表现不出年轻公子或温和,那一份谦谦君子,所以现在的越剧小生比京剧好,温润如玉的模样、或英气的姿态、萧雅,实在是让人喜欢。
京剧的小生当然也不赖了、钱惠丽。
加上现在越剧有几个很好的演员,尤其是越剧的女小生

⑨ 京剧中最经典好听的唱段有哪些

(剧目)
(唱段名)
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在黄罗宝帐领将令;(此为两段)
桑园会-秋胡打马奔家乡,站立在桑园把话答;(此为两段)
珠帘寨-贤弟抬头来观瞧,老虽老孤的须发老(张建国唱),昔日有个三大贤(三个“哗啦啦”,层层高起,很是好听);
打严嵩-(麒派和马派都不错);
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五家坡-苏龙魏虎为媒证(流水对唱);
四郎探母-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流水对唱);
梅龙镇-月儿弯弯照天下(对唱);
淮河营-此时间不可闹笑话(马连良唱);
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历数“刘关张赵诸葛”的流水,有气派);
斩黄袍-天作保来地作保;
秦琼卖马-站立店中用目洒;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余言高马杨奚关派均有此段);
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锁麟囊-耳听得悲声惨(此为“二六板”);
春闺梦-可怜负弩充前阵(此段唱词极为优美,如诗如画);
红娘-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桐县(梅尚程荀张派都有,各有千秋);
牧虎关-高老爷来至在牧虎关;
断密涧-李密闻一言无定准;
双投唐-这时候孤才把这宽心放(邓沐伟,关怀对唱,是净角生角对唱经典)
打龙袍-一见皇儿跪埃尘;
四郎探母-一见娇儿泪满腮;
法门寺-刘公道在大街我珠泪双抛。
以上只是一部分,希望以后君能体味到京剧的真谛。慢慢地品味吧。

⑩ 形容戏曲唱得好的话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忙而不乱,慢而不断。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腔好唱,味儿难磨。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站如亭亭玉树,行如风送落叶。

神在两眼,情在脸面。. 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见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