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海的颜色都有哪些
1、蔚蓝的大海
2、澎湃的大海
3、平静的大海
4、湛蓝的大海
5、恬静的大海
6、美丽的大海
7、宽阔的大海
8、浩瀚的大海
9、波涛汹涌的大海
10、波澜壮阔的大海
11、广阔无垠的大海
12、一望无际的大海
13、一望无垠的大海
14、波涛汹涌的大海
15、波澜壮阔的大海
16、汹涌澎湃的大海

解释:
1、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意思是: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自明朝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释义:一眼望不到边际,好像有千里那么遥远。
2、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
意思是: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释义:冬天的时候魏文帝到达广陵,亲临江边阅兵,魏文帝看见波浪又大又急,感叹说:“唉!原来这是天下分隔南北的原因啊。
❷ 大海是什么颜色的
干净的海水本身是无色的,大海是随着水的深度,阳光的角度反射阳光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蓝的,绿的。 当然,有时候如果海底有别的生物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如珊瑚礁等。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
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着。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着,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

(2)大海的颜色和味道的图片扩展阅读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做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❸ 真实点的大海图片 不要太蓝的
大海图片: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份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
(3)大海的颜色和味道的图片扩展阅读
连绵不绝的咸水水域,分布于地表的巨大盆地中。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哩),近地球表面积的71%。
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三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被看作是大西洋延伸出去的一部分),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三大洋在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即南极海(又称南部海〔Southern Ocean〕)大片相连。传统上,南极海也被分为三部分,分别隶属三大洋。
将南极海的相应部分包含在内,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水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弧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亚洲的地中海(介于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加勒比海及其附近水域、地中海(欧洲)、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海洋平均深度约为3.7公里(2.3哩)。从一般深100~200米的大陆棚坡折开始,大陆坡一路降为广阔的深海平原。约有75%的海床深度在3~6公里间,只有约1%的深度更深。最深的水域分布在较窄的海沟中,其中大部分与太平洋岛弧有关,目前已知最深的是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的11,034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