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创设和利用并发挥主题墙最大的教育功能
1.主题墙饰创设要具有情景性
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是小班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我们选择主题活动时最先应该考虑的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主题活动,并设计富有情景性的主题墙饰与幼儿进行互动。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墙饰以小动物摘果子的情景来展现水果的不同特征和多种作用,幼儿可以将制作的水果放在不同的水果树上,也可以放进小动物手里的水果筐里;墙饰上还有小动物围在一起分享水果,品尝用水果制成的不同食物的情景。这些幼儿熟悉易懂的情景,从认知水平上就很容易让幼儿接受,幼儿自然地参与其中,教育目标就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达成。
2.主题墙饰创设要具有趣味性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要特点,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感知体验,所以主题墙饰应该能够让幼儿“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知识经验。例如,《甜甜的糖果》主题活动中,我们将软硬的分类过程赋予了“给小动物盖房子”的趣味情景,将小熊的身体制作成软的,小兔的身体制作成硬的,幼儿通过触摸辨别真实糖果的软与硬后,将相应的糖果作为墙砖贴在小动物的身上,一块一块地给小动物盖上结结实实的房子。这改变了以往的固定分类模式,将墙饰内容设计成趣味的游戏,幼儿在玩中感受了软和硬的明显特征。这一过程顺应了《指南》所提到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
3.主题墙饰创设要具有互动性
《指南》对于“激发小班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也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等多种感官来完成的,所以他们喜欢做游戏,越是感兴趣的内容越是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主题墙饰的创设注重与幼儿有效互动可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并积极地获得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例如《汽车嘟嘟嘟》主题活动中,为了加深幼儿对于车的基本结构的认知,我们会在孩子观察真实的车之后,在主题墙上布置一辆汽车的结构图,上面有放大的车结构照片,一开始孩子们很感兴趣,会去看一看,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们就再也不关注了。
为了保证主题环境与幼儿的持久性互动,我们将静态的展现形式调整为动态的游戏,将汽车的外面制作成可以掀开看一看的形式,这样孩子们经常会“打开看一看”,通过猜测、掀开来增加对于车结构的印象。墙饰上的小小改变有效增加了幼儿与主题墙饰的互动,并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用视觉来看,用肢体来操作,与主题墙饰不断互动,获得成功与快乐,从而建立愉悦的情绪和自信。再如,《汽车嘟嘟嘟》主题墙饰中,我们还创设了消防车的拼图,利用拼图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消防车的基本结构和特殊功能,拼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发展了空间思维。《好吃的水果》主题墙饰中的“摘果子”、《甜甜的糖果》主题墙饰中的“软硬分类”,同样都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特别是肢体的参与,与墙饰主动积极互动的。
4.主题墙饰创设要具有生成性
墙饰创设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应该随着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随时调整,以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所以,我们的墙饰创设中要适当留有孩子们生成主题内容的空间。例如,《好吃的水果》主题中,孩子们发现水果的生长环境是不一样的,于是,我们布置了不同水果树的主题墙饰,孩子们将自己创作的各种水果粘贴在相应的地方,如,西瓜粘贴在地面藤上、葡萄粘贴在架子上等。主题墙饰也同时将“水果长在哪里”与“小动物摘水果”的情景有机结合,随着幼儿兴趣和发现的扩展,主题活动向前延伸的同时,墙饰的情景更加丰富,更加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5.主题墙饰创设要具有艺术性
主题墙是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的一种“活动”墙面环境,我们要赋予其创意的设计、智慧的装扮。
设计初,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班级的主题墙饰创设占活动环境的大部分,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班级整体环境的效果,使得主题环境的创设能够很和谐地融到班级的整体环境中来。采用何种图案、怎样摆放、尺寸大小等,都关系到环境的美观。需要注意的是,小班幼儿的墙饰创设与中大班有很大区别,由于身高的特点,我们要将互动的环境尽量摆放在幼儿能够触摸得到的位置。其次,考虑用色的和谐统一,班级环境创设,颜色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合理运用颜色是关系到环境整体效果的关键,要选好班级环境的主要颜色,注意颜色不要太多。最后,要考虑立体创设主题墙饰。立体的墙饰创设给人的视觉感比平面要更为突出,增强了内容的互动性,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操作兴趣,并能够满足幼儿互动的需求。
总之,幼儿园小班的环境创设应遵循《指南》原则,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围绕主题活动的目标,创设幼儿喜欢的、能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让“墙壁”说话,促进幼儿主动思维、自主发展。
❷ 如何创设班级特色的主题墙使幼儿的学习发挥作用
创设班级特色的主题墙,使幼儿的学习发挥作用,一定要选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觉得感兴趣
❸ 怎样布置中班主题墙图片
主题墙布置是将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因素纳入幼儿园教育之中,使其成为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可从中得到学习信息,同时家长也可得到幼儿园教育信息。
一、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之中,体现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环境创设能将抽象的课程具体化、情绪化,方便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激发幼儿活动动机,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实行良好的师幼互动。所以主题墙的创设要一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因此,我们在课程编制中,将环境创设纳入课程实施过程。例如:在开展“我爱幼儿园”主题教育时,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小班幼儿可以感受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学习的快乐;中班幼儿可以想想自己与幼儿园的联系,感受爱自己的幼儿园;而大班幼儿则可以思考,可以为幼儿园做哪些事情。
二、环境创设体现课程建设的整合性
我们在环境创设是重视从课程整体性考虑。既注意各活动领域本身目标、内容上的系统性、连续性,又注重各活动领域之间的平衡性、渗透性;既注意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得到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也重视环境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既注意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信息刺激和学习的机会,也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个性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主题墙规划则是重点。哪一块是具体知识,可以用图片,简单的文字表示;哪一块是延伸活动;哪一块是家园联系。主题墙的设置也是与家长沟通的一个良好方式。同时,在主题墙中要学习承前启后。要留下一部分回忆以前的知识内容,又不可忽视现在的教学目的。
三、重视环境创设过程,体现课程环境的动态性
课程环境的动态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主题墙的创设不是简单的图片展或是文字展,而是要动静结合。例如,在开展以季节为主题的活动时,除了简单的图片,采集各种叶子粘贴图像,或者收集季节性的特色蔬菜水果等也是一大方式。在进行的同时,又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当然,家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布置主题墙并不是随心所欲,是有一定的布置要求:
主题来源:生活化 卡通化(从图片中体现课程知识)。
主题呈现——网络图呈现(主题标题,内容名字)
相关图片:课前准备 活动中 活动延伸 (一般从这个三个方面收集资料)
主题墙设置的标准高度:60cm——1.6m,方便幼儿观看。
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托小班:可布置全家福 让幼儿熟悉环境,稳定情绪。要求颜色鲜艳,卡通化。
中班:加强知识重点。用图片可呈现。
大班:可把幼小衔接放在主题上体现。
主题墙中叶课包括幼儿对主题简单图示表述,看完主题墙后幼儿语言的记录或者 深化图示表述。而相关实物呈现,活动中图片记录,在复习时可帮助幼儿进行知识梳理的提升。
❹ 幼儿园主题墙贴画怎么布置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题”,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正是由于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 一、环境创设的目标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1.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的规划。 室外环境的变化常常能引起幼儿积极的关注。我们环境中的许多作品,不仅是装饰幼儿园环境的上乘之作,还可为教育教学所用。有了实物的观察,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时间经验,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学习的效率。 还有,我们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不难看出,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活动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尤为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主题情景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因此,我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来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 线索与内容。变以往装饰性的环境为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整个活动环境之中,并根据各个主题的要求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 二、用剪贴画装饰室外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有喷漆的、绘画的、雕刻的、悬挂的。。。。。。由于我园在节假日时期是相对开放的,群众可以自由的在园内活动,立体的、悬挂式的装饰容易招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喷漆画的更新程度慢且价格较贵,一旦日久失修,油漆变淡或剥落,整个幼儿园会随之变得残旧暗淡,根据对种种情况的考虑和分析,我决定采用剪贴画的形式对我园进行室外环境装饰。 1、 选材料 色彩鲜艳的颜色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于是我选择用海绵纸、卡纸来做原材料,用这些材料制作出来的剪贴画更好看也更有灵性。 2、 选主题 针对不同的季节,确定不同的主题。做到每一幅剪贴画都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体验,如:在秋季,我做了一幅小松鼠和小白兔在草丛里玩耍的剪贴画,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色彩搭配的神奇和美丽,也体会到小动物间的友谊。 3、制作 因为是室外环境布置,剪贴画比例不能太小。一般情况下,根据墙壁实际,我选择做长2~3米,宽80~100厘米的剪贴画。在剪贴之前,先选好底色,把做底色的纸铺好,然后选图案,把要剪成图案的海绵纸铺在底纸的上面,目的是定好图片的比例,接着,用牙签等材料作笔,在海绵纸上轻轻勾画图形,根据色彩的需要以及在平面中寻求立体感,我利用不同的色纸对图形进行切割和组拼,接着,用双面胶把裁剪好的纸按一定的先后顺序粘贴到底纸上。 4、 粘贴 一幅完整的剪贴画做好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把它装裱到墙壁上。首先,用一点双面胶把整幅画固定在墙壁上,该怎样做好剪贴画的防雨防晒、防撕毁等工作呢?我利用透明胶把整幅画封起来,就这样,即使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我们贴出去的剪贴画也丝毫未损,色彩鲜艳。 5、 利用 我们花费这么多的心意去装饰幼儿园,目的当然不是仅仅为了美观而美化。环境的布置与装饰目的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对图片的共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做到润物细无声。于是,教师们会带领幼儿去领略画中的意念,让幼儿说说从画中看到的景象,体验画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活泼、乐观、积极向上、豁达的人格魅力。
❺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需要哪些理念与原则
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吸引眼球,图文并茂,首先要设定版块,例如说以父亲节为主题开展,预留位置做标题,大概把墙面分为三个板块,一个版块可以名为“父亲节的由来”,第二个板块就是“父亲节您想对爸爸说什么?”采访幼儿说的话并记录下来,图文并茂,第三个板块是“爸爸的礼物”,幼儿手工为主。以后做主题墙记住分好版块,设立小标题,一定要以孩子为主,孩子的作品装饰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哦
❻ 小班上学期以颜色躲猫猫为主题的主题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