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端午节戴香包,香包是什么做的
端午节戴的香包一般都是小布囊,外表装饰有五色丝线,里面装的则是一些避邪驱瘟的中草药,包括雄黄、白芷、冰片、藿香、砂仁、石菖蒲、苍术、山奈、樟脑和艾叶等。这种香包不仅有驱虫避邪的作用,还会散发出好闻的芳香气味,吸入人体之后感觉神清气爽,能够提神醒脑。
雄黄:雄黄是一种黄色的土,其中含有砷,有一定毒性,具有杀虫解毒、燥湿祛风的作用,农村很多人用来防蛇也有很好的效果。
艾叶:是一种气味芳香,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中草药,在农村的房前屋后、野地里经常可以找到,民间传说艾叶可以驱除邪气、祛毒除瘟。
菖蒲: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草本植物,全身散发出芬芳的气味,叶子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吸入鼻中能够提神醒脑、提神通窍、去除体内的浊气。
白芷:能够消肿止痛和祛风燥湿,是一味具有驱虫从和芳香气味的中药材。
Ⅱ 端午节为什么要做香包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
佩戴寓意: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端午节给孩子系五彩绳戴香包 你知道由来吗?
Ⅲ 民间端午节香草包的做法
端午节香包所放香料:
雄黄
雄黄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雄黄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端午节一早,人们习惯用雄黄在小孩的额头上点上一个“王”字辟邪的习俗已流传数千年。夏天在香包中加入少量雄黄,挂于室内,能有很好的驱蚊除害的效用。但是要注意雄黄有毒性,孩子不要随意服用。
玉兰花
玉兰花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陶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怯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柠檬草
柠檬草又称香茅,一种广谱抗菌的植物,饼又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温暖平静的草本气味也是和协调身体调养,使人感受到单纯而自然的香氛环境,化解纷扰俗事,净化并提振情绪,疏解抑郁的心情。
薰衣草
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叶形花色优美典雅,主要应用于芳香疗法或按摩方面,并能有效改善睡眠。除此之外,薰衣草还具有抑制细菌,平衡油脂分泌,抚慰肌肤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类高档的洁面产品。
艾叶
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可以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
迷迭香
迷迭香拥有令人头脑清醒的香味,所以古人认为它能增强记忆。现在中医也认为,多饮迷迭香茶能帮助学生进行大量记忆,提高学习成绩。目前最公认的药效是抗氧化作用,因此常常被摆放在室内,用来净化空气。
端午节香包制作方法:
端午节香包的制作非常多种,现在市面上也有非常多的手工香包半成品购买,不过要注意购买的香料成分是否为化工香精。想省事的妈妈们可以直接去正宗手工店购买制作出来也非常漂亮。在这里介绍两种香包做法,第一种端午节基本型香包较为简单可以适合亲子一起制作,第二种端午节缠绕型香包则适合有一定手工基础的妈妈们。
1、端午节基本型香包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红色花布、针线、棉花、香药粉。
制作步骤:
第一步:剪好9厘米的正方形布一块。
Ⅳ 端午节如何制作香囊
1、 香囊囊体的制作:香囊囊体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囊体可根据需要作成多种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动物、卡通人物等。
2、 留香缓释剂的充填:囊体缝制好后,即可向里面充填留香缓释剂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普通硅胶和填料配制而成。高分子聚合物可采用丙烯酸聚合物、淀粉聚合物等材料;填料可选用硅藻土、白炭黑等。高分子聚合物和真烊比例为5:1。留香缓释剂的填充量约为囊体体积的1/3,装好留香缓释剂后,将香囊口缝合好,用塑料袋或精美纸盒包装后即为成品。
3、 加香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水,加2倍的清水稀释,再把香囊浸泡在稀释的液体中,待其充分吸收后,取出晾干即可。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在稀释的液体中,待其充分吸收后,取出晾干即可。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后,取出香囊体将香水的原液直接喷洒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后即可。
Ⅳ 端午节香包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有什么含义
做好的香包,可以用来送给你的亲戚朋友们,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
白色是所有颜色的平衡,它是启蒙和精神的颜色,它是以净化和寻求真理来给予治疗的颜色。
黄色是用来增加注意力,创造力和智慧的颜色。对需要专注及幻想力的仪式有益,并对推销自己也有帮助,用它来帮你去说服别人或使别人对你有信心。
红色鼓励热情,力量和勇气。它可以增加意愿的力量和吸引力。
紫色是一个可以吸引高层次影响力的精神颜色。它对安全,经济上的报酬及独立有益。
粉红色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属于慢慢培植的颜色。它可以吸引爱和友谊,它可以帮你有一顿充满了有趣,生动对话的晚餐。
桔黄色对法律或生意上的事项有益。它对野心,职业目标及成功有益。
绿色是自然之母的颜色,它帮助你更加小心谨慎,有目标,增加欲望。它可以吸引爱,愉快的社交活动和增加产量。也对金钱上的成功,生理上的健康和富裕有帮助。
灰色是用来在冥想中深思复杂问题的一个中立的颜色。它也可以用来反抗邪恶和负面力量并中和它们。
金色再仪式上对快速得到金钱和幸运很有益处。
咖啡色是一种代表地球平衡的颜色,再仪式上用作增加实际物质之用。它可以影响友谊,消弱事情的暧昧性和增加专注的力量。也可以用在寻找失物上。
蓝色适用来增进欢笑和快乐的颜色,它是代表忠诚的颜色,用来吸引木星的能量或增强影响力和意愿。它可以带来好运,智慧及开启阻滞的沟通。
黑色吸引土星的能量,且可开放深层的意识。在仪式中通常用来引导深层的默想及驱逐邪恶和负面的能量。
银色象征月亮的色彩,可以达到提升华贵感,有安详、冷艳的感觉,可以用来改善爱情运。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用碎布缝制而成,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香料用川芎、白芷、排草、芩草、甘松等中草药制成。
《岁时杂记》"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日趋讲究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佩香囊有很多讲究。小孩一般喜欢佩形如飞禽走兽的,如虎、豹子。老年人一般喜欢佩菊花、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万事如意。青年人佩香包最讲究,如果在热恋之中,姑娘一定会制作一二个精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情郎。情郎佩上姑娘送给的香包,自然会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Ⅵ 香囊制作方法
简单易学的香包制作!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麻布0.5米、水消笔1、剪刀1、缝纫机、尺子、针线
简单易学的香包制作!步骤图解:
简单易学的香包制作!第1步:
手快的伙伴一下午可以做好几个。
Ⅶ 端午节香包怎么做
针法说明制作香包的工具,它包括了绣花针,剪刀,熨斗,和绣花圈。 ˙平针绣:所绣出来的形状是条虚线,用来固定接合装饰都可以。 ˙回针绣:绣出来的形状是一条实线,比平针绣,绣得更牢也可以用来接合,装饰用。 ˙直线绣:绣出来的形状是一条单独的直线。 ˙轮廓绣:功用是绣出图样的外缘。 ˙锁链绣:所用的绣线比较粗,可以拿来绣成花瓣的形状,可以做成装饰用。 ˙人字绣:多半用做手帕的花边。 ˙十字绣:和人字绣相同,所绣出来的交叉形花纹可作装饰用。同样的也可以做花边用。 ˙扣眼锈:多半用在香包的固定接合缝边。 ˙结粒绣:绣出来的图样是一个小黑点,多半绣成眼睛或是绣成花朵的心等等。 ˙飞行绣:绣出来的形状像英文字母的V字,多半用在人物的嘴形。 ˙扇形绣:和飞行绣不同的是多出中间的一条线,多半绣成小草或是树枝的形状。 ˙贴布绣:通常是用在把一幅已绣好的花样,附贴在另一块较大的布上时,在边缘上做固定用。 知道各种基本针法各它的功用之后,我们不难了解到香包本中国传统手艺,刺绣这项女红的产物,现在我们就可以先试着绣一幅图案。 编辑本段制作过程对针法、材料、工具都有一番了解之后,现在就可以开始制作香包了。首先示范基本型的香包制作。 基本型的香包制作先选择适当的布料,剪裁为基本型,然后根据剪好的布料撰择适合的绣线。将剪好的长方形布料对折面向里,缝合布边以后,再翻面缝边绣合,以平针缝合开口处,缝一圈以后,把线头抽紧,留一小口倒入香末要适量,再塞入棉絮,塞好以后把收口抽紧,再缝边成形,把做好的流苏缝合在香包底端,再用胶把剪好的叶子和丝带黏在香包的顶端,一个鸡心型的基本型香包就完成了。 香包实物造形的香包先是设计图形,然后是描图剪纸衬,裱在布的背面。把布剪下来在上面刺绣图样,然后把正反两块已绣好的布形相互背对开始缝合。缝合时要注意空隙不可太大,缝一半就可塞入香料和棉花。 接着做装饰用的丝带,先接合固定在底端。然后把珠子穿上去,再打一个中国结和接上流苏,一个象征着幸福的香包就做好了。 缠绕型香包的做法另外还有一种缠绕型香包的做法,先用剪刀剪出两块正方形的纸样,再贴上银纸做底色,把两块正方形的银卡纸背胶黏合成八角形,先在线头上沾胶,固定线头在卡纸里,然后开始缠绕,在八角形的每一个棱角上都对绕上线头,然后换绕黄色的线,一个外缘八角形,内呈八卦形的缠绕型的香包就做好了。 中国娃娃香包的制作用一小块丝袜把棉花塞进去,成圆球形,把它捏紧,再用黑线把它绕紧,在它的顶部用签字笔把要做头发的位置用虚线点出来,然后用黑线在打好圆圈的对角在线对角穿缝再预留头发的长度,把它剪断再重复直到够了为止。把头发绕紧再用针线把它固定,或是绑上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接着是做眼睛,用飞行绣做嘴巴,再选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做身体,开始缝边。用剪刀剪一个开口,把做好的头部缝上去,要注意线头不要露出来。再倒入香料,塞入棉花要塞紧。 可以用勾针把四个角的空隙用棉花填紧。再把它缝合,接着再剪一块布当肚兜,可以在布上贴亮片,或是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在背面涂胶黏合,或是用缝的也可以。如果没有棉花和香末,可以用干燥花末及人工香精来代替。[1]
Ⅷ 人们在端午节为什么要做香包
端午节的香包一说是避邪,一说是为讨吉利。传说屈原投江时正值夏天,蚊虫四飞,民众唯恐屈原遗体遭叮咬,纷纷用艾草点燃,以烟熏虫,后有人建义,何不以布包檀香。后来,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以布绳,紧挂颈间,人人一串,蚊虫污物不敢近,相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传统习俗。
农历的五月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过端午节,而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往由于医药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虫菌不来侵扰,这就是香包的起源。
(8)端午节手工香包图片扩展阅读
香包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
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男女都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
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