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已经有23个回答了。看了一下这么多答案,基本上都是把“霜降”作为一个“节气”来回答的。
这样回答当然不能说答错了,但总觉得不够那么到位,至少是不够全面。因为这个提问者问的是“霜降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像“霜降的来历是什么”“霜降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那样明显是问节气的。
此外,像白居易的“霜降山水清”、常建的“霜降夕流清”,也是表现了霜降时节的另一种景象,那就是“山清水秀”。此时天空明朗,水色清秀,一派怡人的深秋之景。
好了,以上是围绕“霜降”的“意思”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多是个人看法。你有什么看法呢?请下方分享!
‘贰’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霜降是24四个节气当中的倒数第六个节气,“霜降”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要开始逐渐变冷,冬天快要来临,大家要注意添衣,并且做好防寒措施。那么霜降来临我们要如何健康地进入冬季,我认为我们只要做好以下几点,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防止湿气过重。
秋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雨水比较多,特别是夏天到秋天的过渡时期,是人体非常容易沾染湿气的时间,湿气入体会导致人的身体产生各种不适,比如水肿、腹泻、慢性气管炎等病症,在秋季属于高发病,所以秋季养生防湿非常重要。在秋季我们可以多食用一些冬瓜、山药、莲子、薏米等除湿化滞的食物。
所以霜降这个节气是对人们对于季节的一种提示,也是对人们健康的提示,霜降这个节气意义重大,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秋季最后的节气“霜降”,它意味着什么?你还有补充的吗?欢迎评论区一起探讨。
‘叁’ 霜降的习俗有哪些
霜降习俗有吃柿子、赏菊花、送芋鬼等等。
吃柿子
在广东高明一带,霜降时节有“送芋鬼”的习俗。人们会用瓦片或土块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放柴点燃,等到瓦片烧红后,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熟芋头或红薯,叫做“打芋煲”。
最后将瓦片或土块丢到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这样的方式,辟凶纳吉。
‘肆’ 二十四个节气的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伍’ 霜降节气北方有什么民间习俗
霜降时节的风俗活动
贺冬
霜降与春分、小暑、寒露统称四立,“立”是创建、开始的意思。霜降做为“四立”之一的关键节令,是在我国民俗十分重视的时节连接点之一,也是享有大丰收、轻徭薄赋的季节,根据冬天的疗养,希望明年的昌盛吉祥如意。霜降不但是冬天的第一个时节,在中国的许多 地区也被作为关键的传统节日来庆贺。
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
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为避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寒衣节这天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夹有棉花的五色(红、黄、蓝、白、黑)纸,并且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陆’ 霜降的来历和风俗
霜降来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降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霜降习俗:
霜降之后,菊花盛开,正式赏菊的好时机,在我国古代,这段时间人们会登高山、赏菊花,也是文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雅事,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霜降之后都有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的风俗。
在我国闽南、台湾等地区,霜降这一天还要吃食物进补,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贴秋膘”,每到这个时候,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得十分火爆,适当的使用对身体也有很大好处。
而在我国广西玉林一带,人们习惯在霜降的时候吃牛肉,一日三餐变着法吃,例如早餐的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炖牛腩煲进补等,认为这样会让身体更为强健,以抵御严寒的冬天。
霜降时节的养生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霜降
‘柒’ 霜降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霜降代表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
(7)24节气霜降手工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捌’ 在霜降来临时,该注意些什么
在霜降来临时,该注意些什么?
一、霜降是什么节气?霜降一般在每年的10月23号左右,它是24个节气当中的一个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之后冬天就开始了,很多地方在霜降过后就会慢慢的出现双地表的植物上,在早上经常会发现白色的霜,这说明天气越来越寒冷了。
‘玖’ 幼儿园24节气环创精华版,赶紧收藏
作者 | 稚悦儿童
来源 | 稚悦设计(ID:hb_sjty)
如今在幼儿园里,以国学教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正悄然走红,老师们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们欣赏千年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在区角、主题墙等环境中,创造一幅幅精美的国学主题作品,帮助孩子们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生活启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每个季节,大自然都会有不同的景色变化。
聪明的古人,把一年化为 二十四个“节气” ,与自然相呼应,与感知相契合,四季流转,周而复始。那么在幼儿园里如何展示它们呢?
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01
立春节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到了立春就是春天了,因此,在讲究传统文化的人家又有在立春这天迎春、接春的传统习俗,以彰显对春天到来的欢迎。
民间习俗: 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
此时迎春花开、莺飞草长,老师可以 以节气作为环境特色,以春天的绿叶、花朵作为环创主基调,融入节气特色习俗。
02
雨水节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歌谣:
雨丝轻轻飘, 飘上柳树梢, 它为柳枝枝, 绣出芽苞苞。
雨水意味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桃花盛开。宜用蓝色做背景,用白瓜子代表雨滴。家园联系栏可以用纸箱麻绳,小树桩做边框,与雨水节气相结合,在边框上贴上手工桃花。
03
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 可以根据节气特点设计种子的旅行的主题,运用种子和瓦楞纸来制作边框。
04
春分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昼夜平分。
歌谣:
到了春分忙备耕, 马拉大车去送粪, 果农剪枝勤浇水, 家家户户无闲人。
春分嫩芽开始出来,边宽采用萌芽,人们可以去郊游,踏青。利用这些传统活动集合春分节气人们放风筝的习俗来进行创。
05
清明节气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歌谣:
清明节,雨纷纷, 家家忙着去上坟, 祭先烈,祭亲人, 从小就要懂孝顺。
06
谷雨节气
谷雨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之间,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歌谣:
三月雨,赛黄金, 淅沥淅沥下不停, 布谷鸟儿催布谷, 田里忙着播种人。
07
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歌谣:
立夏了,立夏了, 绿色舞台真热闹, 蝴蝶绕着花儿飞, 云儿绕着小树飘, 大肚蝈蝈唱小曲, 螳螂大哥耍大刀, 太阳公公在天上, 捋着胡子眯眼瞧。
立夏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插入了麦穗,可结合主题好吃的食物做一些假象食物创设主题墙。用纸板剪出谷仓的样子,并在下面用麻绳粘贴,并将五谷粘贴在谷仓上,增加情景感。
08
小满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此时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歌谣:
小满太阳暖烘烘, 田里禾苗绿茸茸, 一天蹿长一寸高, 秋后粮仓满盈盈。
小满节气小麦还未成熟, 可以乳白色的小麦为主基调 ,整个画面呈现的效果是一个孩子在麦田里玩玩具。
09
芒种节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歌谣:
种完五谷种白菜, 过了芒种别强种, 谁要误了播种期, 一年收成准落空。
芒种有夏收、夏种的特点。 所以在设计版面时可以在簸箕里装着是芒种节气的各种种子,布织布老爷爷撒豆豆,底下呈现幼儿们参与制作的麦穗。稻草房旁边是小朋友提着篮子去看爷爷,在旁边看书。
10
夏至节气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白天最长。
歌谣:
大树小树擎绿伞, 伞下蝉儿唱得欢。唱的啥?你听吧:“今年又是丰收年。”
11
小暑节气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此时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的最热时期。
歌谣:
一伏热似火, 二伏烧开锅, 小狗伸舌头, 树下打磨磨; 大人和小孩, 跳进海里躲。
12
大暑节气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歌谣: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大人和小孩, 不停摇小扇。
大暑节气, 在家园联系栏可以创设竹树,还有冰饭等元素 。冰饭可以让人感觉凉爽,之后再延伸到主题墙,主题墙也有竹树,树下有一把摇椅,摇椅上有一把蒲扇,可以说是在竹树下的摇椅上乘凉。
13
立秋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秋天的开始。
歌谣:
立了秋,别欢喜, 还有半月热天气, 太阳最后一把火, 晒你身上掉层皮。立了秋,欢欢喜, 田里庄稼长籽粒, 不用再等一个月, 金缎银缎铺满地。
14
处暑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中第十四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歌谣:
处暑天气渐渐凉, 不用摇扇也清爽。一天之中温差大, 早晚注意加衣裳。
15
白露节气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此时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歌谣:
白露一过,磨刀霍霍, 披星戴月,忙着收割, 收山大车,来往穿梭, 拉回粮山,一座一座。
16
秋分节气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歌谣:
到了秋分,田里干净。家家储菜,准备过冬。辣椒串串,挂上门庭。农家日子,火红火红。
17
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歌谣:
过了寒露要降温, 狗熊冬眠躲进洞, 青蛙蜥蜴钻地底, 一觉睡到来年春。
18
霜降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歌谣:
清早起,出门看, 大路小路白一片, 树叶变成黄蝴蝶, 翩翩起舞真好看。小草穿上黄衣服, 霜降为它绣银边。
19
立冬节气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歌谣:
立冬了,冬天到, 北风呜呜大声叫:“小朋友,快穿棉, 注意身体别感冒。”
20
小雪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到0 以下,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歌谣:
小雪花,轻轻飘, 飘到小树藏猫猫, 跳到地上打个滚, 一会工夫不见了, 孩子伸出小手接, 雪花变成水泡泡。
21
大雪节气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歌谣:
雪花姐姐心肠好, 送来片片白鹅毛, 给麦苗,盖棉被, 给小树,穿棉袄。别让他们冻坏了, 暖暖乎乎睡个觉。
22
冬至节气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此时黑夜最长。
歌谣:
冬至开始交“一九”, 北风呜呜使劲吼。小孩子,不怕冷, 坐着雪橇冰上走; 踢毽子,打雪仗, 热得浑身汗水流。
23
小寒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歌谣:
小寒交“三九”, “三九冻死狗”。地闲人不闲, 农民田间走。积肥修田兴水利, 明年再夺大丰收。
24
大寒节气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四个节气,也是最后一个节气。
歌谣:
大寒正值“四、五九”, 屋里火炕暖悠悠, 一家人,坐一起, 一口饽饽一口肉, 谈今年,谈来年, 越谈越觉有奔头。
‘拾’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10)24节气霜降手工图片扩展阅读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讲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