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编竹篮用的竹篾是怎么做出来的
竹篾是竹子用篾刀劈出来的,先把竹子劈开,分成竹篮上用的竹篾那么宽,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劈,可能劈好几层,最外边一层最好叫篾青,做席子,竹篮最结实光滑,其次二,三...最里其本没有用。
② 风筝的简易做法
风筝的简易做法需要准备的材料:
1、竹条(0.6厘米厚,1厘米宽,90厘米长)
2、风筝面材料(纸、塑料等)
3、绳子
4、剪刀
5、木尺
6、浆糊黏条
7、小锯子
8、铅笔、粉笔
9、木胶
制作步骤:
1、用小锯在每根木棒得端口处锯一个缺口。请小心,别使锯对着自己。
5、把绳子拉紧,接着把绳子得两头系成一个结。在木框得四端被绳子缠过得缺口处,每处都再用绳子用力绕几圈后拴紧。
6、把风筝得框架放在一个塑料薄膜上,方便于做出一个样本。横着得木棒必须在下面贴紧塑料面。用粉笔画出样本。要画在沿着风筝框架线附近外2.5厘米处,方便于允许多出得边折过来盖住绳子。沿着画不错得线,小心地剪出样本。然后把多出来得塑料折上包住绳子,用胶条把它们黏紧。当今,用一根绳子系在横向木棒得一端得缺口处,把这根木棒弄弯曲约10厘米得弯度,接着把绳子得另一端系在横向木棒得另一端。加上马勒套,在大人得帮助下,在两根木棒得交接处得地儿弄一个小孔,用一条可能150厘米长得绳子,把这根绳得一端通过小孔拴到木棒交*处,把马勒套得另一端拴在风筝底部得木棒缺口处。把用在放风筝得绳子系在马勒套上,位置在于使之距离风筝底部缺口处约90厘米和距离你所连接得马勒套到小孔处约60厘米处。不断地上下调节这套结,方便于使风筝平稳。
③ 如何做卡纸灯笼
灯笼依其形状,目前分为泉州式和福州式两种。其中以泉州式为中国灯笼的代表。
1.泉州式灯笼
一般编织反州式灯庞都以质地坚韧,有弹性的桂竹及麻篱二种为主要材料。
制作过程为:
(一) 将竹子放在蒸气室内加热的半小时,然后取出,置阴凉处晾干,但不得过份干燥,也不能放在强光下曝晒。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这种得依灯笼大小而定。
(四) 编织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灯架。
(五) 灯架中间,扎数圈竹圈于灯壁上亦可。
(六) 糊(裱)灯笼,先裱糊棉纱布,再黏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如没有单光纸,细棉纸亦可。)裱糊棉纱布得先将稀释的浆糊,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再用刷子沾浆糊刷平,这里需要注意,刷平浆糊的刷子必须是干净的刷子方可,否则,灯面将是一片脏乱。同时,裱糊的纸也必须糊的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八) 彩绘。彩绘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
(九) 彩绘后,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层桐油,然后待桐油阴干,灯笼就大功告成。
2.福州式灯笼-又称为伞灯
桂竹:是台湾种植最普遍的一种竹子。质感坚硬有弹性,适合作钓竿、扫帚等器具。
竹篾:将桂竹劈成竹条,称为“竹篾”。在竹篾上下两端打洞,并用铁丝穿起来。
竹头:在桂竹的竹节上,刻出凹槽,用粗铁丝固定,成为竹灯笼的头部和底部。
作法:
1.将穿好铁丝的竹篾,安装在竹头台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装在一格凹槽上,最后再用铁丝绑竹头,成为竹架。
3.顶住地面,将竹架慢慢往下撑开,直到变成筒型为止。
4.用手压折竹篾,调整灯笼的形状、弯度和竹篾间的距离。
5.在灯笼上端绑上棉线,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铺白色纱布,用浆糊固定。
7.等纱布干了,再涂上洋菜胶。
8.阴干后,筒型伞灯就成型了。
9.接着描图、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红色,图则是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等吉祥画。
10.最后在竹头上安装底座,修饰一下,就完成了。
筒形灯
字姓灯:灯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如姓“谢”是太子少保,姓“郑”是延平邵王等。
吉祥灯:灯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吕洞宾、何仙姑等)、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图案。
一般型:和字型灯、吉祥灯一样,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话,另一面是吉祥图案。
官灯:灯上所绘的字和图,与一般灯相同,不过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到皇帝御赐,才能悬挂这种灯笼
④ 怎么用竹子扎星星
竹制工艺品一般都是先扎骨架,后用竹篾来编,前面类似于风筝的制作过程,只不过风筝是平面的,而你说的星星是立体的。
个人不是很简易未经训练的人尝试编竹制工艺品。竹篾的制作对手指损伤太大,一般的女孩子受不了这种苦的。
大致说说步骤,估计你看完也就消了这心思了。
1、劈竹条做骨架,星星的形状由于相对较直,所以并不需要用烛火将其烤弯。但烘干却是必要的流程。一般个人制作匮乏工具,所以可以采用阴干或风干,另外为了避免生虫,应该将阴干后的竹条浸入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一到两次,或用清漆刷涂后打磨两三遍左右。
2、竹篾的制作需要越薄越好,常见就是利用美工刀刀片进行削劈。而且以竹皮部分制作最为简单,最好的竹篾厚度只有0.1到0.2毫米左右,常见竹篾厚度大多在半毫米左右,超过这个厚度,竹篾很容易在干燥情况下劈裂,所以需要在编制完成后刷涂清漆避免劈裂。
3、骨架连接处应该选用渔线、棉绳、细铁丝等进行固定,视需求和骨架强度而定。
4、竹篾的编制不需要像柳条之类那样需要很好的链接,但细密的接缝却是必须的,所以在编制时,需要是不是用力将竹篾按压一下,这一步很容易让新手的手指拉出血口。
=================================================
个人建议,你可以尝试用竹条编成骨架后,再用宣纸(半熟宣或者叫半生宣)裱糊在骨架上后,涂抹颜色,等纸干燥后就可以用剪刀将多余部分剪掉,再用浆糊收口即可。这个可以参考下风筝的制作工艺,唯一区别仅在于你要考虑制作的立体程度。
另外,如果你想做星星灯,那么最好不要采用瓦数太高的灯泡,而且以节能灯最好,LED灯光源太小,普通白纸灯泡温度又太高。
⑤ 如何编竹篮啊
可以到图书店买一本教编织竹篮的书,最好是每一步骤都有范图示范的,如果有编织功底的话,应该很快就学会!或者你找一下你们家乡的老人,一般都会编织竹蓝的。祝你早日编织出满意的竹篮!
⑥ 胶带编筐的做法
主要材料:
竹条,小木板,塑料蜂窝板,废木尺,绳子,帆布带及配件,手钻,卷尺,木工凿,固定夹,旧皮带( 购买工具的请在主页中回复“工具”即可进入木匠圈微商城) 。
制作步骤:
制作竹篓首先是选竹,竹子不宜太老或者过嫩,要老嫩适中。然后是劈篾,经过师傅手作工序,前后需要经过锯竹—卷节—剖竹—开间—劈篾—劈丝—抽篾—抽丝—刮篾等。说说简单,因为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这不,我直接从篾器厂购买了现成篾丝,以下是编制竹篓的方法。
步骤1:打方底
准备到所需的篾条后,开始编笼底,横5 条,竖11 条。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编好横5 条,竖11 条后就形成竹篮底部。在挑一压一的同时,注意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编成的竹篮底大约18*35cm 。
编织好底部后,再用小木板和塑料蜂窝板用螺丝夹紧固定。一是起到很好的加固底部,二是这样大大降低了编织的难度。最后将篾丝用绳子捆扎在一起,以便下一步笼身的编织。
步骤2:围篓身
竹篓底座做好后,就可以开始纵向收身工序,也就是编竹篓的篓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将篾丝弯起向纵向继续添加篾丝,这时添加的竹篾叫做围篾。方法很简单,有规律的,围好第一圈,再围下一圈,围篓身的时候要掌握篓围的大小。
依次类推,以相同形式使原先平铺那些竹篾向纵向弯起并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竹篓的柱形,并在纵向继续以上述方法添加围篾,直到达到所需的篓身高度。篓身总高度为45cm ,减去篓边高度,这里需要篓身高约42cm 。
步骤3:封篓口
现在用剪刀开始修口,由于篾丝是一圈圈往上围的,就产生了篾丝本身高度的差距,所以要用剪刀修整最后一圈的篾条高度。修好口后,将从底部弯起的外侧篾丝绕过顶部,将竹篾插在篓身上的织口处,形成完整牢固的竹篮身。从底部弯起的内侧的竹篾沿篓口折断,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平整的篓口(如图)。
步骤4:制篮沿
准备二根宽3cm ,厚约0.4cm 的长篾条,用于作竹篓的篓圈。把二根长篾条用夹子固定在篓圈上面,固定好后,在用手钻钻二个用于固定竹篓手提的圆孔,再用小螺丝固定就旧皮带(竹篓提手)。最后,把竹篓内侧夹在木板上面塑形,由于夹子和木板的作用,使竹篓变成了一个猪腰形。
接来下,用绳子再次固定篓口。先将绳子沿篓围口绕一圈,再用胶带胶好绳头,绳头穿过篓身,形成了前斜捆绑篓口(如图)。一圈绑好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回绑,最后再用夹子对竹篓再次塑形。
步骤5:上背带
先把帆布带绕过竹篓底部,然后固定在篓围上面,形成一个背包带的固定方式。再用细线把帆布带固定在竹篓上面,这样竹篓就可以像背包一样可以背在身上,也可以用手提提起来。
步骤6:完工了!
到这里竹篓已经做好了,竹篓本身带有很多水分,为了做到近一步防虫防霉防潮的效果,则必须进行自然晾干,如果有条件晾干后可以上些桐油之类的保护漆。爱好者在制作竹器的时候,最好结合篾条加工机,用机器做篾条,手工编织竹器。这样能大大降低制作难度,让更多爱好者也能很好地制作出心仪的作品。
⑦ 竹蓝销口怎么编
用麻绳,十字交叉,系牢固,上下穿叉。需要选择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编成的竹篮底部的镂空大小,也可以使两片竹篾紧紧靠在一起,就形成孔隙很小的类似密封的底部。
当经纬向添加竹篾达到所需竹篮底部大小时,停止增加竹篾,此时进行纵向收身工序,也就是编竹篮的篮身。
将一侧的竹篾弯起向纵向继续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竹篾,这时添加的竹篾叫做围篾,一根长长为围篾在将一侧的那些竹篾全向纵向挑一压一过一次后转向相邻一侧继续以相同形式。
使原先平铺在地的那些竹篾向纵向弯起并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竹篮的雏形,并在纵向继续以上述方法添加围篾,直到达到所需的篮身高度。
将从底部弯起的竹篾缠绕在一个圆形的竹圈上,再用口篾沿着竹圈以螺旋形式将从底部弯起的竹篾紧紧固定在竹圈上形成完整牢固的竹篮身,接下来就是用较粗的竹片完成所需的弧度固定在篮身上成为完整的竹篮。
利用一个压一个的方式编出10x10的方形底。再将每条边10根带子分成两组,一组4根另一组6根。压一挑一互编。
即第4条和第5、6、7、8、9、10条互编,第3条和第5、6、7、8、9、10条互编,第2条和第5、6、7、8、9、10条互编,第1条和第5、6、7、8、9、10条互编。
然后开始收口,将多余的长条都塞进篮子外端。最后,在将一些多余的剪掉,篮子就编织好啦。
⑧ 怎样做风筝哨
方法/步骤:
1、首先准备工具:竹篾或者其它长而又细的木条、棉线、水粉颜料、小刀、画笔。
⑨ 怎样将竹子开成编织用的竹蔑 有视频教程吗
竹篾是竹子用篾刀劈出来的,先把竹子劈开,分成竹篮上用的竹篾那么宽,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劈,可能劈好几层,最外边一层最好叫篾青,做席子,竹篮最结实光滑,其次二,三...最里其本没有用。
竹篾:
剖削成一定规格的竹皮;成条的薄竹片。
《元史·天文志一》:“月行白道,出入不常,用竹篾均分天
度,考验黄道所交,随时迁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 潘 ﹞乃注水于盆,取竹篾编小舟如掌大,系以线而引之。” 老舍
《民主世界》:“凭他的势力与关系,他才在一个大杂院里找了两间竹篾为墙,茅草盖顶,冬寒夏热,有雨必漏,遇风则摇的房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t7DCjOMZm0/
⑩ 如何编织竹篮
传统手编竹篮的一大特点就是编制工艺为经纬交叉型,需要准备竹篾多条、铁丝两根、装饰类的丝带两条。最典型的编制方法是:
1、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添加竹篾达到向四周展开的目的形成竹篮底部,在挑一压一的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以达到编成的竹篮底部的镂空大小;
当然,还有很多的编制方法,也可以编成很多种形状,但其本质都离不开经纬交叉和纵向收身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