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穿佛珠
用一根鱼线对折贯穿三通的两个孔,用勾针勾住佛珠的松紧绳封口处,再将松紧绳套入封口端,用力拉紧,这样三通就穿好了。
将一根鱼线对折,随便选择三通侧面的一个孔穿入,再从顶部的三个孔穿出。将两头鱼线拉紧对齐,从鱼线封口的一端勾针,再用勾针勾住之前串好佛珠松紧绳封口的一头。将三通穿入松紧绳子中,再将松紧绳开口一端的其中一根绳套入封口端。
将松紧口绳开口的一端的两根绳套入鱼线中,用力拉鱼线开口的一端。适当调整拉动封口端的松紧绳,将松紧绳拉出来,三通基本就串好了。将佛珠一颗颗的往三通方向移,调整到自己想要的松紧度就可以了。
佛珠穿好后,我们可以将佛塔先穿进去。左手食指抵住松紧绳子下端用大拇指按住,右手将绳子用食指绕上,再用左手大拇指按住,打开两个“小耳朵”。将下面开口端的松紧绳绕左手中指提上来,打一个中国结,就完成了。
‘贰’ 正规108佛珠的穿法图解
可以利用三通串法来将108颗佛珠串在一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串佛珠之前,首先要将弹力线、剪刀、打火机、佛珠、细铜丝这些操作工具准备好。
‘叁’ 串三通小窍门
佛珠也叫念珠,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由母珠,子珠,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穿佛珠也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三通穿法!今天这里,小编就先为大家来介绍下佛珠的“三通穿法”。
1、 准备好弹力线、剪刀、打火机、钢丝线(细鱼线或细铁丝都可以)。
2、 先将珠子串在绳子上,建议双线穿绳结实点。
3、 然后将钢丝线的头部稍微折弯曲点,按下图的箭头方向穿入珠孔里。
4、 将钢丝线弯成弧状从三通珠子上边孔穿下来。
5、 把三通珠子穿在整串珠子上边,把弹力线的另一端穿过弹力线另一端再穿过钢丝线的中间。
6、 回抽弹力线让几个接触点拉到三通珠中间然后拉三通珠上边的钢丝
7、 三通穿好后,然后盖上佛塔即可
以上内容即为佛珠三通穿法的基本步骤。
‘肆’ 佛珠108颗怎么串图解
1,首先你要找一根穿佛珠的素线,依次将佛珠穿入其中。
108 颗佛珠—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佛珠—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佛珠—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佛珠—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佛珠—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佛珠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伍’ 如何给佛珠穿线
佛珠穿线方法如图:
‘陆’ 108颗佛珠的穿法
可以利用三通串法来将108颗佛珠串在一起,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串佛珠之前,首先要将弹力线、剪刀、打火机、佛珠、细铜丝这些操作工具准备好。
(6)穿佛珠图片步骤扩展阅读:
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随着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道教的念珠,有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颗,是用来念诵《圣母玫瑰经》,伊斯兰教的念珠,有33颗,转三圈正好是99,是用来念诵“安拉真主”的九十九个名字。
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柒’ 佛珠手链最后一颗三个眼怎么穿的
佛珠接头三通的穿法如下:
1、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弹力线、剪刀、打火机、三通珠子、细铜丝(细铜丝可用细鱼线或者细铁丝等比较结实又比较细的容易穿过的物品来替代);
‘捌’ 佛珠的穿法图解
1、先将珠子串在绳子上,建议双线穿绳结实点,准备好珠子的相关配件。
‘玖’ 佛珠上的绳子怎么穿怎么打结中国结
方法步骤如下:
1、先将珠子串在绳子上,建议双线穿绳结实点,准备好珠子的相关配件及2条钢丝线。
(9)穿佛珠图片步骤扩展阅读:
编
根据结式和配饰,选定质地与色彩适宜的线以后,就可以开始编了。初学者不易把握编每一种结大约需要多长 的线,就不妨截取一段较长的线来编。 如果结式要配个饰物作坠子,开始编时就要先把饰物穿在线的正中央,然后依照图解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去编 。
线路较为复杂的结式,常令初学者眼花缭乱,可以借重图钉,逐步把线固定在硬纸盒上慢慢编。盒子颜色宜浅才不费眼力。编时一面要注意线路走向,辨清线与线的关系,一面要留意线的纹路是否平整,尽量不要扭折。线与线之间的空间不妨留得宽一点,线路穿越会比较容易 。
编到后来,线条太密时,可以借用粗钩针或镊子帮住线头穿越,钩针不可太尖锐,以免把线钩伤,产生起毛或出絮现象,影响整个结的美观。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结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