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观察法实施的步骤
1、观察法准备阶段
1)检查文件,形成工作的总体概念:工作的使命、主要职责和任务、工作流程。
2)准备一个初步的观察任务清单,作为观察的框架。3)为数据收集过程中涉及的还不清楚的主要项目做一个注释。
2、进行观察
1)在部门主管的协助下,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观察。
2)在观察中,要适时地做记录。
3、进行面谈
1)根据观察情况,最好再选择一个主管或有经验的员工进行面谈,因为他们了解工作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项工作任务是如何配合起来的。
2)确保所选择的面谈对象具有代表性。
4、合并工作信息
1)检查最初的任务或问题清单,确保每一项都已经被除数回答或确认。
2)进行信息的合并:把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合并为一个综合的工作描述,这些信息包括:主管、工作者、现场观察者、有关工作的书面材料。
3)在合并阶段,工作分析人员应该随时获得补充材料。
5、核实工作描述
1)把工作描述分发给主管和工作的承担者,并附上反馈意见表。
2)根据反馈意见有,逐步逐句地检查整个工作描述,并在遗漏和含糊地方做出标记。
3)召集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面谈,补充工作描述的遗漏和明确其含糊的地方。
4)形成完整和精确的工作描述。
(1)观察的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全方位原则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尽量以多方面、多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搜集资料。
2、求实原则观察者必须注意下列要求:
第一,密切注意各种细节,详细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确定范围,不遗漏偶然事件;
第三,积极开动脑筋,加强与理论的联系;
3、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原则。
‘贰’ 小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小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如下:
那天,我去实验田里观察我可爱的小番茄。
小番茄种下去时,不是种子,而是8株翠绿的小苗。小苗不高,只有15厘米,叶子也不多,但很密,一片接一片,没有留下一丁点的空隙。最近,小苗的颜色加深了,叶子也更多更密了。小小的叶子上透出几条暗暗的花纹。
叶子呈下宽上窄,周围有一圈大齿轮,看上去很锋利,摸上去却又软又滑。小苗长得好快,几天时间,已经有40厘米高了,叶子越来越多,数也数不清。
小苗有很多分枝,左一条、右一条,每一条分枝上全是又多又密的新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惊喜地发现番茄开花了,在浓密的绿叶中,露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每朵小花有6片花瓣,如指甲盖大小。
这几天小番茄长高了许多,茎上还长了许多小小的细细的毛,叶子也肥大了许多。它的旁边又长出了一个小番茄的嫩芽,它们成天依偎在一起,像一对好姐妹。离它们不远处的另一株小苗上结了一颗小番茄,它的身子有些倾斜,好像在向另一株上的番茄姐妹挥手问好。
果子越来越多,它们青中带着透明,小巧玲珑,表面覆盖了细细的茸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好似一颗颗小太阳。番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把绿枝都给压弯了。怪不得我每天测量时,都短了几厘米呢!
小番茄虽然又大又多,却怎么也不红。我盼望着它们快快成熟。
‘叁’ 显微镜的观察方法和步骤概括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
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
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
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肆’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伍’ 如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为了保持细胞的形状,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清水中,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生理盐水中.
(2)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③表示染色的步骤.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观察经过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各部分结构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所以如果所用显微镜的目镜放大5倍,物镜放大10倍,那么所看到的物象放大了5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视野变亮.所以如果把物镜变成40倍,则看到的视野光线变暗.
(4)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在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即当玻片位于视野的右边时,只有向右移动玻片时,物像正好向左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所以⑤图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只有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才能使得物像到达⑥的效果.
故答案为:
(1)清水;生理盐水;
(2)A;气泡;
(3)③;碘液;细胞核;50;暗;
(4)右下方.
‘陆’ 一次完整的观察,一般应包括哪些主要步骤
一次完整的观察,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确定观察的目的和选定观察的对象;
(2)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观察工具,设计、印制观察记录表等;
(3)进入观察场所,获得被观察对象的信赖;
(4)进行观察并作记录;
(5)整理观察结果;
(6)分析资料并撰写观察报告。
‘柒’ (综合社会实践)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一、明确问题,选择观察对象
明确问题即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当然,在选定参与观察的研究问题的同时,也基本上确定了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因为问题的选择和确立必须考虑到在某一特定的情境里观察者是否能进行自然观察。例如,要研究“教师期望对师生交往的影响”,就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学生、在哪个年级的班进行,观察者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观察技能。
二、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观察的次数,每次观察的时间、采用的仪器、制订哪些表格以及填写的要求等等。
三、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 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只有周密的观察准备,才有可能准确地收集观察材料。观察准备的主要工作有:
1.确定观察的项目和指标
根据课题和研究计划的要求,将要观察的方面具体化和指标化。具体化就是将要观察的方面具体成几个可以加以观察的项目。指标化就是给需要观察的项目选定一个可以评价记录并显示出不同程序与水平的指标体系。
‘捌’ 常见观察法的步骤
小学生常用的观察方法:
(一)、顺序观察法。就是让学生有顺序的进行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身体》一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们身体的外部形态教学时一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有顺序的观察。《蜗牛》、《蚂蚁》的教学也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去观察蜗牛、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逐渐使学生形成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比较观察法。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课都运用了比较的观察方法。如《大米的观察》、《不同用途的纸》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的不断使用,逐步让学生明白在观察二种或二种以上同类物体时,都可以用对比观察,如《一杯水的观察》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及水的基本性质,我让学生亲自尝试通过眼看、鼻闻、舌尝等了解水的形态及颜色。用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让学生得出结论: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再用一杯白酒进行比较,明确水是没有气味的。最后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一杯牛奶或(植物油)来观察,得出水的特征和性质。再和沙进行比较观察,得出水是一种液体的概念,观察比较是科学课中一种常用的观察方法。
(三)、实践操作观察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边操作边观察,在自己的亲身活动中感知观察现象。如教学〈〈气温的变化〉〉一课,可先让学生事先连续几天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察、测出不同环境的气温,并做好记录。教学时先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针对学生观察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纠正讲解,引导学生悟出怎样观察天气的变化,以及气温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课外活动时让学生再观察一周的天气变化,学生就能达到观察的要求了。
‘玖’ 如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甲图所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甲图所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正确顺序为:③⑤①⑦⑥②④.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和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显微镜的视野中,细胞不在视野的中央,应向细胞所在位置移动,方可移到视野的中央.即把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的A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如果放大观察A细胞,应选择高倍物镜,然后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最后旋转细准焦螺旋,使模糊的图象变清晰.
故答案为:
(1)③⑤①⑦⑥②④
(2)右上方;大;凹;细准焦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