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国画颜料调出粉红色
藤黄色,锌钛白,曙红色,这三种颜色能够调制出粉红色。
做法步骤:
1、首先,需要准备国画颜料藤黄色、锌钛白、曙红色这三种颜色。
B. 工笔画怎么上色 简单的方法哦
1、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分碟调出二至三种图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为同类色或类似色,分几枝笔将各色铺于纸上,迅速以偏干的清水笔将各色接起刷匀。
10、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经过反面上色,使其正面色彩更为厚重,均匀,造成丰富的层次感。
(2)国画染色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工笔画平涂法上色时应注意的事项:
1、笔上含水、含色要适度,含水、含色少则易燥,容易出现飞白或“睁眼”现象,含水、含色多则干后容易出现淤积的水渍花斑。
2、要处理好下一笔与上一笔颜色的接茬处,不要出现明显的接痕与笔触。可以利用线描将大面积色,化整为零。将色块的衔接处在有线描处,即是每蘸一笔颜色,先沿一条线涂起,到邻近的一条线结束。
3、再蘸取颜色从上一笔颜色结束的那一条线接染,再到下一条线处结束,这样,便会看不出接茬。如果实在没有线条可利用,或两条线之间面积太大,则要注意虚起虚收,防止接色处颜色堆积过厚。
4、涂色可采用走十字法,即将颜色先横排一遍,干后再竖排一遍,每一遍颜色都相对薄些;亦可用较饱和的颜色横排一遍,趁湿再用不蘸取颜色的干净笔竖排一遍,也会匀净。前一种适用于涂大面积色,后一种走十字法适用于涂小面积色。
C. 国画基础讲堂|牡丹“状元红”工笔染色过程
状元红:牡丹中的一个传统品种,花开紫红色,盛开端部粉白色,外瓣质硬,基部具紫红色晕。内瓣质硬,褶叠,稀疏,端部常残留花药;瓣间亦杂有少量雄蕊;雌蕊退化变小或稍瓣化。叶繁盛;花蕾小,圆尖形;花梗细硬而短,花朵直上或侧开。中花品种,株型中高,半开展。枝粗壮,一年生枝长,节间较短;鳞芽圆形,端部易开裂。
朱砂红是中国画固有的传统用色,它象征喜庆吉祥。墨叶与红牡丹搭配用色,对比强烈,色调和谐稳重,花更显得艳丽,使人看着舒服而不火气。因此,本幅状元红牡丹采用墨色染叶。
步骤一:画好底稿后用墨勾勒线条。因花头为红色,勾勒花头时可采用重墨。
以重墨勾叶子。
以中等墨色勾勒花萼、花梗和叶柄。
注意线条要勾得爽快,笔意连贯,一气呵成。
牡丹的枝干老干用枯笔中等墨色来勾勒。
步骤二:调淡朱磦,平涂花头。
用淡墨分染叶,要留出白线。注意要染出叶子的前后、深浅变化。
牡丹老干用中等墨色皴擦。
步骤三:用朱磦分染花头,正瓣颜色深,反瓣颜色略浅,要染出正反瓣深浅变化。同时也要注意花瓣边缘颜色浅,花瓣根部颜色深,中间过渡要自然。
调淡墨再次分染叶子,染出层次感。
调草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墨皴擦老干后,调赭墨提染。
步骤四:用曙红+胭脂调和,从花瓣的根部向花瓣边缘分染,用色要薄,可多分染几次,直至颜色达到预期效果。
画面干后,用胭脂+曙红分染花心。
用四绿分染花萼、花梗、反叶和叶柄。
用胭脂染苞壳,提染叶柄槽。
用赭石、胭脂分染部分叶尖。
花心处干后,用白粉勾花丝,然后用藤黄+白粉点花蕊。
步骤五:用重墨提染老干苔点,然后罩染石绿。
整理画面,题款、钤印。
D. 国画技法:什么是统染,分染,提染和罩染
统染
叶子最后整体罩染薄翠绿色(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翡翠绿)统一叶子的整体色调,同时正叶勾勒叶脉、反叶复勒淡胭脂等,让画面显得精致、湿润。
E. 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步骤如下:
1、起铅笔稿的时候,应该避免直接在云母熟宣上起稿子。通常应在草稿子上起好草稿,待线条定下来后,再拓印到云母熟宣上。
拓印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是直接把云母熟宣覆盖在你的草稿上,用铅笔把线稿蒙着描下来。如果你有拷贝台,则比较好描线条。
(2)是把草稿背面用2B铅笔全部涂黑,然后把草稿覆盖在云母熟宣上,用笔使劲在草稿上走一遍线条,这样当你把草稿纸移开以后,云母熟宣上就留有铅笔稿的痕迹了。
(5)国画染色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工笔画的材料
1、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兼毫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排笔、联笔。
4、熟宣或熟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笔画
F. 工笔芭蕉叶的染色方法
工笔芭蕉叶的染色方法方法如下:
所需工具:笔、颜料、宣纸。
1、白描勾线,淡墨勾花, 重墨勾芭蕉叶子及干。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G. 工笔画上色的步骤
鸟类着色法(八哥、山雀)
步骤一:
浓墨勾轮廓。
(7)国画染色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历史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开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清 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 马振 ,近时画家之着名也,善工笔。
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 马振 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 明 画之工笔者,必称 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笔画
H. 国画山水画怎样着色
最简便的着色方法是使用浅绛着色法。绛为红色,浅绛山水原是指以淡赭色为主调的传统山水画,后泛指在水墨的基础上浅着色的一种画法。皴、擦、点、染、勾、勒,上色时注意不要平涂,不要盖墨线,色彩要有变化。根绝结构,不要盲目的画。要有节奏,不能乱章。
当写生画墨稿完成以后,感到意犹不足,即可在其上着色来丰富画面的效果。写生画对色彩的要求,不强调景物条件色的变化,而以大面积平涂的装饰色为主,注重景物固有色,如树干用赭色,树叶用汁绿,石根用淡赭,石面即涂上墨青或汁绿、花青等。
所使用的原料不外乎赭石、花青、藤黄、朱磦、曙红等,且以前三种色最为常用,一般若备上三四种色就够了。
(8)国画染色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国画其他上色技法
中国写意画上色技法主要有:填色法、染色法、罩色法、破色法、泼彩法、烘托法、反衬法等。
1、填色法
也称勾线填彩法、勾填法、勾勒法。首先用墨线勾完对象的轮廓,然后用颜色在勾好墨线的范围内填满颜色,要填的平整均匀,因此也称单线平涂。
2、染色法
有淡彩晕染、重彩晕染、接染、托染、点染等等,写意画渲染的要求是: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大面积染色则用大笔甚至用底纹笔染,力求有质量感、空间感、忌脏、腻、灰。
3、罩色法
在写意画中,在墨色画了之后,为加强这一部分的色调。再用石色罩一层,使这部分物象更醒目、厚实。
4、泼彩法
主要用在写意画中,在大块泼墨的基础上,将饱满、淋漓的石色(有覆盖力)泼在画上,使重色与墨色相结合,从而使物象的色感和体积感更加突出厚重。
5、彩墨法
即色中蘸墨。以色为为主,或是墨中蘸色。以墨为主,进行着色、如画麻雀。先用淡墨着色。再蘸赭石画羽毛,画绿叶。先蘸汁绿。再蘸墨。一笔下去,自然表现出绿叶的浓淡深浅。
6、破色法
有水破色、墨破色、浓色破淡色、淡色破浓色、石色破草色、石色破墨色等等、如画花卉叶片,可在叶片颜色快干时,用重墨勾叶筋,又如在一片淡红的芙蓉花色快干时,用胭脂线勾出花瓣筋络,从而时画面的质感和韵律更加真实夺目。
7、烘托法
笔画中运用较多,写意画中也常采用,如画近处芭蕉时。正面用浓淡墨线勾出芭蕉叶脉,反面用石绿衬托等。
I. 谁能讲一下仿古国画中做旧底色的方法和步骤谢谢!
仿古国画中做旧底色的方法和步骤:
1、直染法
将被染的对象平铺在台面上,然后用排笔直接依次从右至左上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吸水性强,薄质纸类。
(9)国画染色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仿古国画中旧色的颜料调制
做旧色常用的颜料是以国画颜料为主。如藤黄、花青、储石、胭脂、三青等等,其形制有管状、块状、粉末状。其特点是透明亲水、不洇色,染出来的色泽比较耐久。
其次是化工颜料,一般用得较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其特点染出来的颜色比较新,容易泛色。
另外,还有用一些土方法,如烟薰,日晒。用黄蘖、烟叶、茶叶、桅子,橡碗子等煮汁后直接染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仿古画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苏州“国宝守护人”: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正面临失传
J. 我想问一下用绢画国画的步骤是怎样的详细点,拜托了
1、绷绢后用中墨勾近处的叶子与花梗,然后加适当的水勾上面的叶子和蝴蝶。淡墨勾整个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