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贵州绣娘绘制百米“千鸟图”为党庆生,这幅“千鸟图”绣制的有多绝
贵州绣娘绘制百米“千鸟图”为党庆生,这幅“千鸟图”绣制的栩栩如生,要多秀丽就多么的秀丽,堪称是一绝。苗族的同胞给党献上了最用心的礼物,最有民族特色的礼物,这一份用心,这一份恢弘大气,让网友们纷纷表示苗族的画娘和绣娘们真的是太心灵手巧了。
要知道这些都是细致精致的活,没有十几年的功力是绣不出这样的画卷的,要知道这个一百米的土布上可是有着1018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鸟,若是没有上佳的洞察力,若是没有上佳的绣工,若是没有日以夜继,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副绣卷的。这一副千鸟图,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一千多只鸟的幸福都被绣娘们刻画得栩栩如生,要知道鸟可是苗族同胞的精神符号。
贵州绣娘绘制百米“千鸟图”为党庆生,这幅“千鸟图”绣制的要多绝就有多绝。
‘贰’ 苗族的特色刺绣、图案有哪些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有12类,即平绣、挑花、堆绣、锁绣、贴布绣、打籽绣、破线绣、钉线绣、绉绣、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
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满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为苗族绣品的传统典型纹样。
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凤凰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
苗族刺绣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挑花也称数纱绣,是苗族特有的技艺,不事先取样,利用布的经纬线挑绣,反挑正取,形成各种几何纹样。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规则几何纹样的搭配,形成多视角的图案,从而达到“则看成岭近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蝴蝶、龙、飞鸟、鱼、圆点花、浮萍花等图案都是《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
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黔中地带喜欢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古藏衣上刺绣的蝴蝶纹,是苗族纹饰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装饰文化,除了蝴蝶纹绚丽的因素外,还与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相关。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妈妈、大宇鹡鸟是苗族的始祖,是创业者,把这些蝴蝶、鸟纹绣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崇拜。这些图案还有明显的阴阳结合、创造生命的寓意。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
台江苗族刺绣
台江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门艺术,堪称"无字史书",其蕴含的文化内含可折射出苗族的历史和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文化品味。由于受到不同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们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各异,因而制作的刺绣造型风格也各异。就服饰而言(服饰不同,其刺绣纹案也各异)台江苗族服饰可划分为方你型、方纠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个不同类别。
刺绣手法主要有平绣、给练、辩绣、缠绣、破线绣、锁绣、绞绣、马尾绣等多种。有的凭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虽起草,信手绣出;有的在布面上画好图案再绣;有的用剪纸粘贴进行刺绣。刺绣纹样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其中以龙、鱼、蝴蝶、蜈蚣、蝙蝠等图案最为广泛。
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以构图的美观和夸张;造型的独特和丰富的色彩而民名于世。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作一套嫁妆。从绣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的完成,无不渗透姑娘的心血。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们的赞许、爱慕和追求。
‘叁’ 苗族刺绣和湘绣、蜀绣、苏绣不同,苗族刺绣的起源和特点是什么呢
苗族刺绣花色纹案对比鲜明,造型夸张,富有民俗特点。苗族刺绣的绣法上以”叠绣“”破线绣“出名。破线绣是指将丝绒破成六到十根进行刺绣,每一根细如发丝,能够用这么细的绒线刺绣其技法精度可想而知。非手工是不可实现秀出的。苗族刺绣产品如绸缎般丝滑光亮,工艺刺绣时间也会更长,绣出的产品精细,非常珍贵。苗绣的图案有植物、花卉、蝴蝶、鱼、花鸟、花瓶、水果等,每一幅图案都有深刻的意义,这些图案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每一幅图案都是描述的苗族人民平时的生活画面,或者是节庆的场景图案,画面生动。
湘西苗绣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纹身。苗族的刺绣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或更早的河姆渡和半坡母系氏族时期,濮人后裔南蛮发明了桑蚕之术,蛮氏苴人织出了苴布”卡绨“,雕题纹身便成了描在布上的艺术。后来随着时代发展演变为绣花。到周代有了铁针后,绣花技艺得到飞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蛮绣,随着苗族的历史地位确定后,它被称为苗绣。
‘肆’ 苗族的姑娘人人都会苗绣吗她们是从几岁开始学习苗绣的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集中展示。苗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刺绣,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伍’ 苗族的服饰特色是什么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
(5)苗族手工绣花图片欣赏扩展阅读
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艺的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苗族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