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刻铜工艺有哪几种,双钩浅刻是怎么样的
刻铜工艺主要以阴文刻、阳文刻及双钩浅刻三种为主要造型手法.
双钩浅刻一般是,字外围以浅阴线纹,苍劲有力,曲折回转,十分流畅。
我只知道这些了,抱歉。
‘贰’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这种作画方式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起源于欧洲的铜版画是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的。铜版画是一种以金属版为画纸的作画方式,因所用金属版之中铜这一材料最为普遍,故而得名“铜版画”。作为铜版画发源地的欧洲,是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发明出这一种作画方式的。这一作画方式后来经由两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在欧洲境内流行开来,其中法国的版画市场尤为繁荣。
后来一直到光绪帝登基之后,中国境内才开始出现第一本专门介绍铜版画技术的着作,即王肇宏的《铜刻小记》。但是由于受众小,再加上无专业教师的原因,铜版画在中国境内的传播速度一直都比较缓慢。不过在陈晓南、洪世清、王维新等前人的努力下,现如今的中国铜版画已成功走向世界。
‘叁’ 刻铜的技法
刻铜技艺非常复杂,对工匠的素养要求特别高。“虽刻犹写”虽然是刻铜的至高境界,但刻工对书画的理解、自身修养、擅长刀法等,都会决定刻铜作品的最终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同一幅书画作品,交由不同的刻工镌刻,其最终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铜刻技术在工艺上吸取了竹木石刻的技法。光是刻法上,就有阴刻、阳刻、深刻、浅刻、麻绳线(表现山石的粗线条)、牛毛线(表现人物须发的细线条)、双钩线(例如空心字的线条)等。其集雕、镂、刻、镶、磨、补(对旧铜器的修补)于一体。刻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还要有精湛的铜刻技艺,融质地、做工、造型、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
‘肆’ 刻铜的介绍
刻铜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的汉族錾铜艺术,用于记录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人物传记等。由于铜器耐氧化,可以上千年不变,所以錾铜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014年11月11日,刻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