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农安宝塔的早上中午晚上都是什么样的
早晨有扭秧歌的,中午晚上有唱二人转的。介绍农安宝塔的早上中午晚上:早晨有扭秧歌的,中午晚上有唱二人转的,一直都很热闹。农安古塔坐落在吉林省[1]长春西北六十公里处农安县内农安镇城西门,又“佛塔、辽塔、金塔”。古塔因近千年的风雨侵蚀,损坏严重。解放前此塔已濒临坍塌,1953年国家拨专款全面修缮古塔,后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终使千年古塔恢复了原貌。2013年3月5日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新疆这座另类的古建筑,曾耗资7000两白银打造,堪称新疆第一古塔
相信大部分自由行的朋友来到新疆吐鲁番旅行,往往行程中都会关注到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葡萄沟以及吐峪沟等,然而地处市郊的苏公塔或许因为规模不大,似乎并没有像其他景点那么深受游客的喜欢。
不过对于喜欢人文和古建筑爱好者的马且停来说,这座有着200多年 历史 的古塔同样成为我的惊喜之地。翻开苏公塔的 历史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座始建于1777年的古塔,如今更是成为了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堪称新疆第一塔。
那么为什么在吐鲁番会出现这座如此精美且古老的塔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清代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在他晚年的时期自己筹备了白银7000两建造了这座塔,因此苏公塔也被叫做额敏塔。
当然苏公塔的建造并非仅仅只是一己私欲,而是额敏和卓一方面为了表达对于清王朝的恩遇,另一方面证明自己对真主的虔诚,以及将自己的一生功绩传扬后世。
苏公塔地处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外的木纳尔村,我比较喜欢从沿着郊区的乡间小道一路步行前往苏公塔,沿途可以看到浓郁的吐鲁番民居以及葡萄藤。
大概行走30分钟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一座土黄色的古塔屹立在眼前,苏公塔有别于曾经看过的古塔,整座塔带着浓郁的邦克楼建筑。
其实整个苏公塔景区不仅仅只有塔,而是由礼拜寺大殿和苏公塔组成,这种塔建于寺前右隅的布局,和泉州的清净寺很是相似,并且塔和大殿相连。据说这种古建筑属于早期清真寺建筑的制度,和我在埃及开罗老城区内看到的清真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来看看右侧的古塔,整座塔有非常多的特色之处,第一个特点在于塔身浑圆采用砖砌的方式建造,内部设有螺旋形蹬道,可以直达塔的顶部。第二个特点在于整座塔从下而上逐层收窄,远远看去仿佛就像是堆形的圆形巨塔。第三个特点在于其表面的花纹,从塔身的三分之一处开始往上均用各种花纹装饰。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团花纹等,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中间部分的团花组合花纹。
从这些花纹的精致度就可以体现出工匠的技艺,若不是成熟的工匠一定是做不成这种工艺,体现出了维吾尔族先民的高超技艺。
在古塔的旁边就是礼拜大殿,和精美的苏公塔相比,大殿的建筑看起来简练了很多。第一个简练体现来建筑布局,礼拜堂、进厅、休息室、门厅全部集中在大殿之内,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空余房间;第二个简练就是礼拜大殿中部高起呈圆拱形状,圆拱也保持了土黄色,和古塔融为一体。
第三个简练就是礼拜大厅,虽然比起很多中东地区清真寺的奢华相比,这个清真寺看起来有些简陋,不过穹形的拱顶、马蹄形券顶以及壁龛等同样非常精致,处处彰显着宗教气息。
可以说百年过去如今的吐鲁番和伊犁相比低调了很多,然而屹立在城郊的苏公塔却依然屹立,见证着郡王额敏和卓的丰功伟绩,也守护着这片大地。(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3. 中国神奇的千年古塔,为何只用一个晚上就建成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改朝换代都是很正常的历史发展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唯有那些饱受风霜摧残及战火洗礼的古建筑,艰难的保存下来,供后人观赏及研究。迄今为止还有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遗留至今其形式很不容乐观,或将随时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相传这座丹山白塔有“二郎担山赶太阳”的这个传说,据说当时丹山白塔是给二郎抓去了塔顶。据了解,实际上建造这座宝塔当时只花费了一晚上时间建成的。但目前丹山白塔似乎没以前那样名气高了,周围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关于丹山白塔的传说,还有一个版本流传的家喻户晓,说是姑嫂二人修塔,而这就更为神奇了也鲜为人知。但最为神奇的是,整座丹山白塔居然没有塔顶,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匪夷所思。就现如今我们撇开各种传说不谈,修建这样一座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肯定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
4. 兴圣教寺塔的古塔风貌
兴圣教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南侧方塔园内。此塔建造于公元1068~1094年间(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以后历代均有修葺。
仰观塔身外形,古朴秀美,高耸入云。顶部由复盆、相轮、宝瓶等组成高达8米的塔刹。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计有36只。风吹铜铃,叮当声,悦耳动听,响彻方圆数里。登高九层外廊,凭栏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塔的形制结构继承了唐代砖塔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楼阁式,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称“方塔”。塔总高42.5米 (一说为42.65米 ),共9层,底层每边宽6米,向上逐层收缩,层高也随之降低,塔内各层有木梯。塔身各面均有砖砌圆形壁柱,柱上装有木制斗拱来承托木构的瓦屋檐。砖身外壁每面建砖制柱划分为3间,正间设壸(kǔn)门,入内为方室。砖身各层外均有腰檐、平座、栏干,底层在围廊中置扶梯,穿过砖身中的踏步进入第二层,其余各层皆在方室内置楼板和木梯。第八层设横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长13米,穿出顶层8.20米,套上铁制的塔刹,以覆盆、露盘、相轮、宝瓶等组成。塔上的木构件多为宋代原物,第七、八、九层则是清代改砌的,形制与下面几层不同。在塔基下还发现有地宫一座,安放有石匣1个,银盒石匣2个,匣内藏有宋代钱币42枚、铜菩萨坐像和卧像各1尊。
兴圣教寺塔是江南地区造型最美的古塔之一,为人们了解唐代佛塔的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册来源: ;名片图片来源: 。)
5. 古塔怎么画漂亮又简单
古塔漂亮又简单的画法:
1、首先画出塔的外形轮廓。
2、再将塔体补充完整。
3、然后将塔座补充完整。
4、最后涂上合适的颜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