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什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法。称取、剪碎5g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5mL丙酮。快速、充分研磨。
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若用95%的酒精作溶剂,则应向色素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碳酸钠,除去色素提取液中的水分。
若用丙酮作溶剂,则用量不宜过多,以2~5mL为宜,过多会影响色素浓度,过少不易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备用。
2、分离:制备滤纸条,将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6cm×lcm的条,一端剪去两角,距该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条极细的横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待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次数越多色素越多)。
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95%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来溶解色素,从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色素提取也可用水浴加热法,即把叶片剪碎后放在95%的乙醇中,进行隔水加热来提取。一般地说,叶片加热到变成黄白色,叶片中的色素基本上被提取出来了。
2、色素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比较快,反之则比较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开来。
2. 叶子中的色素怎样提取
叶子中的色素,即提取叶子中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子中的色素提取可以用分离色素(纸层析法):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绿叶中的色素是有机物,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也是有机溶剂,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进行分离。
(2)绿叶中色素提取圆形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取叶要新鲜,滤液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研磨要迅速充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同时可以得到色素浓度较大的滤液; 画滤液细线要重复2-3次,以便色素带清晰; 滤液细线要细、直; 滤液细线勿浸入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层析时,烧杯要加盖,避免苯等有毒物质挥发; 实验结束,要用肥皂洗手,因为实验中可能接触了苯等有毒物质; 滤纸条要避光保存,防止褪色。
3. 高中生物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往95%乙醇中加无水碳酸钠是如何除水的呢还有下面这图看下
因为无水碳酸钠在水分很少的时候无法溶解,所以会吸水,形成碳酸钠晶体,从而去除水分。
在圆形纸片上层析的时候,在纸片中心打孔,将棉绳穿过,挂入层析液中,完成层析操作。
4. 提取叶绿素的四条色素带
分离色素的实验结果:
据图分析,色素带的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则表示叶绿素的是③④.
故选:B.
5. 色素提取实验
1、选取叶子。此实验必须选择绿色且容易研磨的叶子,所以一般选择鲜嫩的菠菜叶,而且量不宜过多但也不能过少。过多不易研磨,过少则色素量太少。
2、研磨。研磨时注意先将叶子剪碎放入研磨,研磨前还必须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乙醇和碳酸钙。此过程中三种物质必须先加,研磨要迅速,否者色素容易挥发,研磨完毕要保存好。
3、过滤。过滤选择的是单层尼龙布,不能是滤纸。因为滤纸孔特别小,而且吸附能力特别强,所以需要用纱布较好。
4、制作滤纸条。制作滤纸条时必须剪去一端的两个角,并且在靠近剪去角的一端画铅笔细线,注意此细线必须细而且直。
5、画滤液细线。化滤液细线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毛细吸管一滴滴沿着滤纸条上的细线来画,必须保证滤液不扩散。在画细线的时候要先干燥之后再画一次,目的是有更多的色素。另一种方法是用盖玻片沾一下滤液,再像印章一样印在滤液细线上。
6、分离色素。将刚才画好的滤纸条放入到层析液中。此过程必须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淹没,而且需要盖好盖子,因为层析液有毒而且易挥发。
7、干燥滤纸条。一段时间后取出滤纸条,可以用嘴巴吹干,也可以用风扇加速干燥,一段时间就能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
6. 求叶绿素的提取具体操作步骤
提取:(1) 取菠菜或其他植物新鲜叶片4-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2) 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加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15ml 95%乙醇,离心35min,提取上清液过滤于三角瓶中,残渣用10ml 95%乙醇冲洗,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3) 如无新鲜叶片,也可用事先制好的叶干粉提取。取新鲜叶片(以菠菜叶最好),先用105℃杀青,再在80℃下烘干,研成粉末,密闭储存。用时称叶粉2g放入小烧杯中,加95%乙醇20-30ml 浸提,并随时搅动。待乙醇呈深绿色时,滤出浸提液备用。分离:(1) 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11cm),将其剪成滤纸条(9cm×3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纸条的长度方向涂在纸条的一边(距边约1cm),使色素扩散的宽度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2) 在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推动剂,将滤纸条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层析缸中,使滤纸条下端浸入推动剂中。迅速盖好层析缸盖。此时,推动剂借毛细管引力顺滤纸条向上扩散,并把叶绿体色素向上推动,不久即可看到各种色素的条带。(3) 当推动剂前沿接近滤纸边缘时,取出滤纸,风干,即可看到分离的各种色素: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叶黄素为鲜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用铅笔标出各种色素的位置和名称。
7. 高中生物实验 绿叶色素的提取
叶绿素提取的准备工作是在一个半暗的房间里,室温保持在25℃。
提取步骤如下:
(1) 取1000克新鲜的绿叶,在韦氏搅切器中粉碎。
(2)将粉碎的1000克绿叶放进加有少量的碳酸钙的丙酮中(温度20℃)进行萃取,直到过滤、清洗后的叶子碎片为无色。
(3)将过滤后的丙酮提取液放到盛有1升石油醚和100ml丙酮的漏斗中,然后轻轻地旋转,同时加放蒸馏水直到分层为止。水层的大部分丙酮和水溶杂质被丢弃,只剩石油醚溶液。
(4)将石油醚溶液用蒸馏水再次净化后,用含有石油醚和0.01克草酸的200ml80%的甲醇溶液清洗5次以上,最后得到黄绿色悬浮液。
(5)用无水硫酸钠对悬浮液进行干燥,并将其渗入到3cm厚的蔗糖粉末制成柱中,然后用石油醚清洗沉淀的色素去掉类胡萝卜素,使之只含有天然的叶绿素。
(6)含有天然叶绿素的蔗糖柱分两层,绿层有4-10mm的叶绿素b层,另一蓝层为2-6mm的叶绿素a层。
(7)将位于蓝层正中的部分(约占蓝层的一半) 放入醚中,对此悬浮液进行过滤、洗提,用蒸馏水清洗,用硫酸钠干燥,再用器皿进行过滤后,得到叶绿素a。
(8)将(6)中的绿层中间部分移出,迅速放入醚中过滤、洗提,制成叶绿素b醚溶液。
(7)绿叶中色素提取圆形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叶绿素的分离
色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分离纯化、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微量分析中应用的更是广泛。果蔬中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
在提取实验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把水溶性的花青素滤掉,继而可以利用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叶绿素进行分离。
由于这三种色素的极性依次减弱,可以适当地选择单一的有机溶剂或者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和洗脱剂,确定最佳的优化分离条件。
叶绿素-网络
8.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
1、分离原理
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提取原理
用有机溶剂浸提,然后再经过滤、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精制等工艺过程得到最终产品。提取色素所用的溶剂根据色素的性质、所用原料等情况有不同的选择,常用的有水、酸碱溶液、有机溶液,如乙醇、丙酮、烷烯烃、苯等,油脂类及二氧化碳等。
色素扩散速度不同,所以会分成有间隔的色素带。
(8)绿叶中色素提取圆形步骤图片扩展阅读
理论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点样后的滤纸一端浸没于流动相液面之下,由于毛细作用,有机相即流动相开始从滤纸的一端向另一端渗透扩展。
当流动相(有机相)沿滤纸经点样处时,样品点上的溶质在水和有机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一部分样品离开原点随流动相移动,进入无溶质区,此时又重新分配,一部分溶质由流动相进入固定相(水相)。
随着流动相的不断移动,因样品中各种不同的溶质组分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移动速率也不一样,所以各种不同的部分按其各自的分配系数不断进行分配,并沿着流动相流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样品中各组分得到分离和纯化。
纸层析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发生两种作用:
1、溶质在结合于纤维上的水与流过滤纸的有机相进行分配(即液—液分离);
2、滤纸纤维对溶质的吸附及溶质溶解于流动相的不同分配比进行分配(即固—液分配)。虽然混合物的彼此分离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9. 如图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
(1)研磨时需要加入3种物质:10 mL的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加入少许碳酸钙中和有机酸.
(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不能用滤纸,因为色素可吸附在滤纸上.一般用一层尼龙布过滤.
(3)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防止色素带重叠.
(4)层析时的关键技术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4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异,造成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由于层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色素带的宽度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带最宽.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在色素带的最上层.
(5)叶绿素不稳定,易分解,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较稳定.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
(2)尼龙布
(3)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细、齐、直
(4)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
(5)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0. 叶绿体色素实验方法是怎么样的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了解一下叶绿体色素的种类。
叶绿体中一般含有绿色素(叶绿素a和b)和黄色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常用酒精或丙酮来提取。
色素分离方法很多,纸层析是最简便的一种。当溶剂不断地从滤纸上流过时,由于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便可将混合取液中的各种色素分离开。
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菠菜叶片(或其他新鲜绿叶)、一台天平、研钵、量筒、漏斗、试管、试管架、色层分析滤纸、细玻棒、大培养皿两个(底和盖直径相等)、95%酒精、碳酸钙、汽油(纯净无色的)、小酒杯(或平底短玻管)1个、剪刀、滴管。
实验步骤如下:
1.选取鲜绿的菠菜叶片,擦净、剪碎后称取3克鲜叶,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碳酸钙(可中和细胞中的有机酸,避免形成去镁叶绿素)和5毫升酒精,研磨成糨糊状。再加酒精5毫升,研匀后用漏斗过滤,滤液即为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2.取色层分析滤纸,剪成圆形,其直径应略大于培养皿的直径(如无层析滤纸,也可用圆形定性或定量滤纸)。在滤纸圆心戳一圆形小孔。另取同样的滤纸,剪成长5厘米、宽1.5厘米的窄条,用细玻棒沿长度方向卷成1.5厘米长的纸捻,抽出玻棒后再进一步搓成均匀、紧密的纸捻。
3.用细口滴管吸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滴在纸捻的一端,风干(或用电吹风吹干),再滴,再风干,如此重复3~5次。
4.将滴有色素的纸捻端插入圆形滤纸中心小孔中,使纸捻与圆形滤纸紧密接触,且与纸面平齐,切勿高出纸面。
5.取两个直径相等的干燥培养皿,在一个培养皿内放一小酒杯(或平底短玻管),杯内加入适量的汽油(或石油醚)作为扩散剂。把插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使纸捻下端浸入汽油中,迅速盖上另一培养皿,两培养皿周边对齐。
6.小杯内的汽油沿纸捻扩散到圆形滤纸上,并推动叶绿体色素也向滤纸四周扩散。待汽油扩散到培养皿边缘时。取出滤纸,即可看到四种色素分离成四个同心圆环。用铅笔标出各种色素的位置和名称。
知识延伸:
由于各种色素在扩散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滤纸对各色素的吸附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其次是叶黄素,为鲜黄色;再次是叶绿素a,为蓝绿色;扩散最慢的是叶绿素b,为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