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看图片 » 灯笼手工制作图片过程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灯笼手工制作图片过程

发布时间: 2022-12-28 09:44:06

㈠ 灯笼怎么制作 步骤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方法及图片欣赏
儿童手工制作灯笼,家长可以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协助孩子,一起手工制作灯笼,完成精美的作品。手工制作灯笼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就能做出与众不同的灯笼来。当然,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动手协调能力,帮助孩子一起手工制作灯笼,如果自己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就可以制作稍微复杂一些的灯笼。
工具/原料:
纸杯
双面胶
剪刀
方法/步骤:
1.先把一次性杯的周围的圆圈用刀割掉
2.然后将纸杯周围划成条状,均匀地分哦!
3.接下来就是给杯子的美化咯,给它弄点尖尖的形状出来。
4.这就是完成的大致外形啦,上面的尖角漂亮吧!
5.然后将准备好的另外一个一次性杯子的底部割下来,如图所示,再用双面胶将底部部分粘贴到上图的尖角方向。
6.粘贴方法,如下图所示:
7.然后再把割了底的杯子的周围剪一圈下来。
8.剪下来的一圈一次性纸杯用双面胶这样粘上灯笼上。
9.手工制作灯笼大致就完成了,有模有样的啦,呵呵,怎么样,这个手工制作灯笼的方法还是蛮简单的吧!
10.手工制作灯笼剩下的几步就相当简单了,这里就不细说了,看图吧!

㈡ 手工制作灯笼步骤

1、先准备好剪刀、红色和粉色卡纸(新手需要多准备几张);

㈢ 怎样做灯笼的手工制作儿童手工简单漂亮

灯笼的手工制作儿童手工步骤如下:


用剪刀把塑料瓶按“3:1”的比例拿成两半,彩色纸横着对折一下。横着对折后,竖着对折一下,一条条均匀的来回折。用剪刀把一条条线剪开,中间部分不要剪掉。


把剪好的纸整个打开,取一边断开的部分,用双面胶胶一下。把用了双面胶的部分,粘在剪好的下部分瓶子上,一圈都粘上即可,多余的剪掉。两边须的中间部分,取四个点,粘在塑料瓶身上固定。固定好后,下半部分为灯笼的须,粘上提的柄,中间放入电子小灯泡即可。

㈣ 灯笼怎么制作 步骤

手工制作灯笼的方法步骤

一、所需材料:
1、灯笼骨架:硬纸板若干(废旧包装箱)、彩色复印纸
2、灯笼外部装饰:红色卡纸若干(越大越好,或者其他红色包装纸)、卡通年画(贴画)3张、贺卡3张、卷纸芯6个、红色春联(对联)若干、钻石贴纸、福字贴画、中国结(购买或自制)等。

3、工具材料:剪刀、裁纸刀、宽胶条、双面胶、胶水、胶棒、绳子等。

二、制作过程:

(一)制作灯笼骨架。

由于是双层六角宫灯,最重要的是搭建骨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1、先做下层灯笼骨架。裁剪12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硬纸板,竖着按图示拼接并粘贴牢固。每块骨架的大小取决于灯笼的大小。我们做的算是大灯笼,下层骨架每块大小约为一张普通贺卡。

2、再做上层灯笼骨架。裁剪12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硬纸板,横着按图示拼接并粘贴牢固。每块骨架的大小要与下层灯笼骨架协调。

(二)上下灯笼外部装饰

1、下层灯笼是主体部分,外部装饰要精美、闪亮。灯笼当然是亮红色的最好看。所以我选择用亮红色硬卡纸将下层的六面包裹粘贴。6个侧面粘贴不同的图案,分别是3个羊年贴画和3个立体花型贺卡。

2、下层灯笼底部装饰:用现成的金色福字贴画封住下层灯笼装饰,然后穿上中国结,作为底部挂饰。

3、上层灯笼外部装饰:分别用硬卡纸打印好吉祥的祝福语和祥云图案,依次粘贴牢固。为了体现孩子也参与的要求,我让安安把灯笼外部贴了好多彩色的亮晶晶的钻石贴。在光线的照耀下,灯笼更加闪亮绚丽。
4、上层灯笼的飞角:我采用及其环保的材料制作——废旧的卷纸芯。幸好我之前有留存,6个卷纸芯修建好大小后,粘贴上红色对联(或其他红纸)。
5、上层灯笼6个飞角装饰:自制红色穗子(流苏),粘贴在飞角下方。
6、上层灯笼顶部装饰:采用红色包装袋(或其他硬质包装纸)蒙住上层灯笼顶部
(三)上下灯笼连接:用彩色或红色粗绳将上下灯笼连接,并将上层灯笼骨架底部与下层灯笼顶部骨架固定好。
这样,一个大红灯笼就做好了。

㈤ 折纸灯笼手工制作步骤

灯笼的折法:

步骤1、按折线将折纸折成8等份。

步骤2、再将折纸折成16等份,以山折、谷折交替折叠做出波浪折痕。

步骤3、右下角折向第二层折痕处。

步骤8、取另一张纸,山谷折交替折出16等份。注意:波浪形折痕和第一张相反,请将本步骤示意图和第2步骤示意图做比较。

步骤9、将折纸边缘粘上双面胶。

步骤10、将两片折纸粘上,组成灯笼,手工折纸灯笼完成。

㈥ 小学生手工灯笼制作大全图片步骤

小学生手工灯笼制作大全图片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纸、胶水、小刀

1、首先准备一张红色卡纸,并且对折成相同等分。



灯笼由来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㈦ 自制花灯笼的做法及图片大全

制作过程为:
(一) 将竹子放在蒸气室内加热的半小时,然后取出,置阴凉处晾干,但不得过分干燥,也不能放在强光下曝晒。
(二)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三) 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这种得依灯笼大小而定。
(四) 编织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灯架。
(五) 灯架中间,扎数圈竹圈于灯壁上亦可。
(六) 糊(裱)灯笼,先裱糊棉纱布,再黏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如没有单光纸,细棉纸亦可。)裱糊棉纱布得先将稀释的浆糊,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再用刷子沾浆糊刷平,这里需要注意,刷平浆糊的刷子必须是干净的刷子方可,否则,灯面将是一片脏乱。同时,裱糊的纸也必须糊的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七) 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八) 彩绘。彩绘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如人物、八仙、花鸟、仕女等。
(九) 彩绘后,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图案完全干后,再上一层桐油,然后待桐油阴干,灯笼就大功告成。
福州式灯笼
福州式灯笼-又称为伞灯。
灯笼
灯笼
桂竹:是台湾种植最普遍的一种竹子。质感坚硬有弹性,适合作钓竿、扫帚等器具。
竹篾:将桂竹劈成竹条,称为“竹篾”。在竹篾上下两端打洞,并用铁丝穿起来。
竹头:在桂竹的竹节上,刻出凹槽,用粗铁丝固定,成为竹灯笼的头部和底部。
作法:
1.将穿好铁丝的竹篾,安装在竹头台座上。
2.一根竹篾安装在一格凹槽上,最后再用铁丝绑竹头,成为竹架。
3.顶住地面,将竹架慢慢往下撑开,直到变成筒型为止。
4.用手压折竹篾,调整灯笼的形状、弯度和竹篾间的距离。
5.在灯笼上端绑上棉线,以固定竹篾。
6.在竹篾上铺白色纱布,用浆糊固定。
7.等纱布干了,再涂上洋菜胶。
8.阴干后,筒型伞灯就成型了。
9.接着描图、上彩。一般而言,字是朱红色,图则是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等吉祥画。
10.最后在竹头上安装底座,修饰一下,就完成了。
1.将特制的钢丝上下两头插入上下两个塑料座多个小孔内,骨架初见雏形。2.将两根铁杆穿入刚做好的骨架上下两个塑料座的两个大孔内,尺寸合适后用气钉枪固定一端的铁杆与塑料座,骨架制作完成。
3.将布料裁剪成类似长椭圆形的布片,将布片绣花、烫金或者彩印出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再将几个片布的边缘用缝纫机扎好,这样灯笼套就完成了。
4.将灯笼套套入骨架,再把骨架向下压,听到“咔”的一声,说明灯座已经被铁杆的铁销卡住了,此时把灯笼套上每片布片拼接起来的缝推到钢丝上,把所有的钢丝按一样的距离拨整齐,宫灯已经初见原型了。
5.把刚支起来的宫灯躺在支架上用手工操作的金条机在布料上每根钢丝上履上带有白乳胶的金条,然后晾干。
6.金条晾干后接着在灯笼的上下座的周围贴上金色祥云图案(当地人俗称云子),然后晾干。
7.灯笼晾干后用钳子将灯杆上的铁销按下,灯笼就合起来了。在灯座与灯笼套交接的地方再缠上一圈金色胶带,灯笼制作完成。
8.做好的灯笼可以直接在下座上粘上黄色排须就是一个较完整的宫灯了,也可在上下的灯座上配上大圈,上圈贴金色镭射胶带,下圈带上一圈绣球,这样做的宫灯更加的美观。
9.最后再把挂灯笼的铁丝按在灯杆的最顶端,一个漂亮的宫灯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