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是怎么种植的
水稻的种植有整地、育苗、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和干燥、筛选这几个步骤。
1、整地
在种植水稻之前,整地是必要环节,以前会采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2、育苗
育苗是水稻生长初期的关键所在,现在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插秧主要有机器和人工两种形式,根据规模和土地的形态进行选择即可。
3、除草除虫
在秧苗成长的过程中,除草除虫是必须进行的。当田间有杂草冒出来时,就要及时去清理干净。
4、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健壮的成长,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5、灌排水
灌排水是水稻比较依赖的环节,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6、干燥、筛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筛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2. 种植水稻中的插秧,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插秧,就是把提前培育好的水稻秧苗移插到大田里,在水稻种植区,插秧是最基本的、人人必须会做的农活。
3. 水稻抛秧、机插以及手工载植,哪一个产量更高
水稻种植户普遍年龄偏大,劳动力紧缺,对于种植大户来说,若采用人工移栽,雇工难,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加上有些承包地块较为偏远,沟渠不配套,生产颇为不便,因而抛秧和直播稻逐渐为种粮大户所接受。
1、优点
①秧苗分布均匀,插秧质量好。
②通风透气好,抗倒伏和病虫害。
③极大地缓解了农忙季节农村人力不足的问题。
④省时省工,缓解农时,可集中用水、节约成本。
⑤劳动强度低,栽插效率高,是人工插秧的8倍以上。
⑥增产增收,与传统水稻插秧相比增产8%左右。
⑦有利于水稻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
2、缺点
受插秧机限制,秧龄较短,不宜培育大苗壮苗,同时存在秧苗返青慢、漏秧、机械损伤、营养生长期延长等问题。
通过比较发现,抛秧和直播之所以为广农户所推崇,因为它们省劳、省力、省心、省成本,被种粮大户叫做轻型技术。依据实践,直播稻丰产必须在选择适宜品种、一播全苗,草害,自生稻问题,安全齐穗灌浆上下功夫。
4. 稻谷的生长过程 越详细越好!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
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4)水稻插秧手工图片扩展阅读: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
稻的生育类型是指水稻分蘖终止期(拔节期)与稻穗开始分化时期之间不同起讫关系水稻开始穗分化与拔节的关系分为三种
1 重叠型: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有部分重叠。作为三熟制栽培的双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属次类型。
2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基本同时进行,也就是分蘖终止期便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与长穗期相衔接。地上部有5个伸长节的中熟品种,生产止促控结合。多是迟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3 分离型:拔节先于穗分化,分蘖终止后10~15天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和长穗期相分离。地上部有6个或6个以上的伸长节属于该类型。由于它营养生偏长,所以在栽培上当控制前期生长,确保安全成熟。大多迟熟的晚稻属次类型。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5. 水稻生产 详细过程
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5)水稻插秧手工图片扩展阅读:
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着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着。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飘走,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
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6. 插秧的步骤顺序
1、分离秧苗:插秧时需要左手拿着全部秧苗,右手分出3-4根秧苗。2、插秧方法:右手食指和中指掐住秧苗,再顺根朝下插入泥土中。3、注意事项:插秧时要插直,且行距和穴距要规整。4、水肥管理:秧苗生长旺季要追施2-3次的氮磷钾肥。
插秧怎么插
1、分离秧苗
人工插秧时,需要左手拿着全部的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分离大约3-4根的秧苗,并且要注意的是在分离的时候不能将秧苗的根系或茎枝弄断,以免存活率下降,而且可以使用专业的分秧器进行分秧。
2、插秧方法
插秧时需要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掐住秧苗的根部,掌心要朝向秧苗,再用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根系直接插入到泥土中,并且在插秧前需要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最好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促进水稻旺盛生长。
3、注意事项
人工插秧时,需要将其插入到泥土的2-3厘米处,有利于秧苗扎根返青,并且插秧时要插直,避免倒伏,而且行距和穴距要规整均匀,在插秧后需要往田地里注入清水,水深不能淹没秧苗。
4、水肥管理
秧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养殖水稻时,需要在其生长旺季追施2-3次的氮磷钾肥料,使秧苗的生长速度加快,并且在水稻生长后期,需要向其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使植株的产量提高。
7. 水稻种植的简单步骤是什么
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最终离不开以下步骤:
1、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多用机器整地了。
2、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3、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4、灌排水: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5、收成: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6、干燥、删选: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管理水分和病害说明
浇水要根据叶片来判断,比如叶片是否有卷曲,或者苗床有发白的现象,来决定浇水的多少,要是把握不好,很有可能出现不好的情况。
幼苗管理的时候,做到在水中长苗,但是发根的话最好能在比较暗的情况,这样长出的根很好。插秧之前的两到三天也不要浇水。
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得稻瘟病,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部位。发生疾病的地方一般是灰黑色,叶子也会发生卷曲。导致这样的现象很有可能是因为肥料不足。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水稻
8. 谁有关于水稻从耕地到变成大米的每一步过程的图片
水稻从耕地到变成大米全过程:
1、整地
(1)、插秧前,农户在稻田撒播有机肥,进行积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