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方的笔顺是什么
横撇/横钩、撇、竖、横撇/横钩、捺。
方字详解:
一、详细信息:
拼音:fāng
部首:方
笔画:4
二、笔顺图:
三、基本释义:
1、正四边 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
2、正直:品行~正。
3、方向;方面:东~。双~。
4、办法:千~百计。领导有~。
5、地点;地区:前~。~言。
6、治病的药单:药~。处~。
(1)方笔怎么写好看图片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西方
[xī fāng]
方位词。西
2、平方
[píng fāng]
也叫二次方。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
3、多方
[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设法。~劝慰。
4、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发现一艘潜艇。
5、双方
[shuāng fāng]
在某一件事情上相对的两个人或集体:男女~。缔约国~。~互不相让。
㈡ 怎样写好书法中的方笔
方笔的书写在书法中大部分是在碑帖中常用,其主要技巧为:逆锋入笔 下压 转笔向右。其中难点就在下压时的轻重把握和转笔的力道,技巧很简单需要多加练习就好,我记得小时候学个走之底,就是那个一波三折的技巧整整练习了数万次,你没有看错,是数万次。方可在现在能轻松做到一挥而就。
㈢ 方字的笔顺怎么写
一、方的笔顺: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方,并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
白话版《说文解字》:方,相并的两只船。字形下部像两个“舟”字省略合并成的样子,字形上部像两只船总缆在一起的样子。
三、相关组词:
1、挖方[wā fāng]
土木工程施工时开挖土石方。
2、方剂[fāng jì]
中医指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当药物及其用量,指明制法和用法的规范化药方。
3、偏方[piān fāng]
民间流传的不见于古典医学着作的中药方。
4、方皇[fāng huáng]
翱翔;遨游。
5、资方[zī fāng]
指私营工商业中占有资本的一方。
㈣ 方笔魏碑应该怎样写
以方笔为主要形态的魏晋书法,正是靠严格的中锋运笔,捻管欹斜转折调锋写出来的。书写时,露锋起笔,落纸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方棱笔画和转折处,靠笔管相应欹斜,配合捻转调锋,最后露锋收笔至笔画端头。笔毫锋尖自始至终都行走在每一点画的中线,是一丝不苟的中锋运笔。
方笔魏碑起笔收笔的瞬间都是露锋,更不回避笔偃。正是靠笔管欹斜配合捻管调锋,确保自始至终严谨的中锋,是方笔魏碑运笔的关键。
(二)魏碑方笔书写示例红色V形标记是提示起笔、收笔的位置和方向,带有箭头的圆形标记是提示转折处笔管欹斜和捻转的方向,相应欹斜捻管调整笔锋,锋尖始终走在点画的中线。1、右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左上端,向右下行笔的同时均匀下按,至右侧转折处笔管向右欹斜,笔腹外侧着纸,随即顺时针捻管转向下行,相应均匀提笔,最后笔的尖锋收于点的下端(左图)。2、左三角点
笔尖着纸于点的右上端,下按行笔至左侧转折处,笔管向左外侧倾斜,笔腹左侧着纸,随即逆时针捻笔调整笔锋向下行笔,逐渐提收到点的下端(左图)。
书法
其他形状的三角点运笔方法雷同,只要选定方便的起笔收笔位置,相应采取捻管及倾斜方向即可。3、正、倒等腰三角形
正等腰三角点从顶端起笔下按,偏右下行,在靠近底边时笔管向右侧欹斜,同时顺时针捻管向左水平方向行笔,渐行渐提至左侧底端收笔(左图)。也可以从底边左角起笔斜向右上,笔管稍向左上欹斜,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右沿底边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下角。倒等腰三角点从左上角起笔斜向右下按,笔管稍向左下欹斜,逆时针捻管调锋沿上底向右渐行渐提,收笔到右上角(右图)。
4、横画
把横画当成联结两端三角点的笔画来处理,左上端起笔,笔管向左倾斜,逆时针捻管后沿横画中线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上倾斜,顺时针捻笔向下收至右下角。(左图)或行笔到接近右端,笔管向下倾斜,逆时针捻管收至右上角(右图)。5、竖画
笔尖从竖画左上角落纸,笔管稍向右上欹斜,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中锋行笔,接近竖画下端时,笔管左倾逆时针捻管逐渐提笔收到右下角(左图)。6、双折
起笔同横画,铺毫行笔至第一转折处笔管向右上微倾并顺时针捻管向右下斜行,至第二转折处笔管再次向右外倾斜同时捻管调锋左行,逐渐提笔收至尖端(右图)。书7、方折
向下方折,按横画运笔至方折处,笔管稍向上欹斜,笔腹外侧着纸,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下铺毫行笔,折笔处外侧方棱,内侧圆弧,形成魏碑特有的外方内圆特征,收笔同竖画(左图)。底边向右方折,按竖画行笔至方折处,笔管向左欹斜,随即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中图)。右图是连续方折的示例。8、左钩
竖画写至折钩处,笔管向右下欹斜,以笔腹右侧着纸写出竖钩尖角,随即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上行笔,同时逐渐提笔收至竖钩的末端(左图)。9、右弯钩、戈钩、心钩
竖笔写至弧转处,逆时针顺势捻管,笔锋始终铺毫行笔在笔画中线,至折钩处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随捻随提,调锋向左上行笔,笔尖收至弯钩的端部(左图)。10、撇、撇钩
起始方笔的撇,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右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左铺毫行笔,渐行渐提至尖端(左图)。尖端起笔的撇钩,笔尖着纸后边行边捻管边轻按,使笔锋保持在中线行走,到撇的折转处笔管向右下倾斜,同时顺时针捻管调锋向上行笔到撇尖收笔(右图)。11、捺
起始方笔的捺,上端落笔后,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稍微捻管调锋向右下铺毫沿笔画中线行笔,到撇脚折笔处笔管向左下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向右调锋渐行渐提,收笔至撇尖(左图)。右边的‘点’和‘捺’之间的‘3’形笔画,横笔落纸之后,须就势连续顺、逆、顺时针捻转笔管,配合欹斜写就(右图)。12、口
四角方折口字,从左边按竖画捻笔写起,第二笔按方折写成,第三笔按横画与两端接合,关键是注意所有接合处都要一丝不苟的按各自起笔行笔收笔方法书写,最后一横向上收笔,形成外方内圆(左图)。13、锐角转折
自上端着笔捻管向左下铺毫行笔,在转折处笔管向左欹斜同时逆时针捻管调锋右行至转折处,按右弯钩写法,笔管向胸前欹斜逆时针捻管向左上行笔到顶部停笔,笔管前后捻转约180度一笔写成(左图)。右图是按撇、横、点三笔写成。14、圆折
左上端着笔如写竖画或横画,随即顺势边行笔边捻管调锋,保持锋尖总在笔画中线,至笔画尽头提笔。15、撇(三)以方笔为主要书风的魏碑大发展时期,如《爨宝子碑》(405年、下图)书法《爨龙颜碑》(458年),《始平公》(498年、下图)
《尉迟造像》(495年)。《杨大眼》、魏灵藏》、《张猛龙》(522年、下图),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方笔书法刻石,被后世统称为魏碑。
方笔魏碑就是在汉隶捻管中锋运写基础上,依靠笔管欹斜转折,突出方峻笔意,创造了方笔中锋运写的成熟笔法。
㈤ 请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一下书法中的方笔和圆笔是什么
方笔指书法上的方形笔画。起笔时利用折锋过渡到中锋行笔,形成了方笔,其特点是俊利挺拔,斩钉折铁。如欧阳询的书法就以方笔为主。
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如篆书、汉隶的《石门颂》等可谓典范。锋芒含蓄而能给人以圆满多姿之感。其方法:藏锋逆入回收,转以成圆,行笔裹锋,速度略慢。
(5)方笔怎么写好看图片扩展阅读:
唐楷中的方折笔多为顿折。比如写一个横折,先写横笔,写到横竖的交界处,把笔锋提起来往右下顿笔,然后调锋下行,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就是到了要折笔的地方写竖的起笔。
魏碑中除了顿折之外,还有一种倒笔折。先写横,到了横与竖交界的地方,把笔杆往右边倒下去,然后顿笔,转锋,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