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看图片 » 怎么样做手工灯笼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怎么样做手工灯笼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1-21 05:16:26

Ⅰ 怎样做灯笼简单做法 儿童手工

儿童灯笼的做法如下:

1、准备12英寸x12英寸的彩纸(一张就可以做一个灯笼)、尺子、切割垫、剪刀、美工刀、胶水、铅笔等。

2、拿出一张彩纸,把颜色面朝下,水平线标记出1.5、4.5、6、7.5和10.5英寸的记号,接着每隔1/2英寸标记垂直线。

3、画出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横线,距离上下边都是3英寸,把这两条线中间的最左边画线部分剪去,同时把两条线中间的其余竖线都用刀裁开。

4、剪去部分保留好,然后把距离上下边1.5英寸处折一下。

5、涂胶水,卷起来粘贴好,做成一个圆柱体,在顶部和底部边缘做一个1/2英寸的切口,这有助于将它们折叠起来。

6、把顶部和底部剪开口子的部分折进去,同时上下挤压,做出灯笼形状。

7、拿出前面剪出来的纸条,对折一下,打开。

8、然后把左右边向中间折痕折过去,并涂胶粘贴。

9、将把手安装在灯笼边缘内侧的一半处。

Ⅱ 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

灯笼手工制作如下:

工具/原料:红色卡纸、黄色卡纸、小刀、双面胶。

1、将红色卡纸对折,沿着折痕割开。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着名。灯笼与中国人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Ⅲ 灯笼制作手工简单又漂亮

简单又漂亮的手工灯笼如下:

需要材料:美工刀、卡纸、胶纸。

1、取一张正方形粉色卡纸,如下图所示:

Ⅳ 怎样做手工灯笼最简单又漂亮

手工灯笼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和工具:塑料的杯子、棉绳、剪刀、颜料和打孔器

10、接着将其缠绕到灯笼线绳的下方,灯笼就完成了。

Ⅳ 手工灯笼怎么制作

灯笼的做法如下:

材料工具:红色、黄色画纸各1张、安全剪刀1把、订书机1个、白乳胶或胶棒1个。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Ⅵ 如何做灯笼手工

1、剪刀裁剪出一张比正方形稍微长点的纸张,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如图中1。

正方形的纸,长边的两边用尺子量出1cm宽的距离,用笔做出记号。我没有尺子,用的宝爷爷的钢尺如图中

2、然后,用没有刀刃的刀子(也可以用笔),比着尺子刻画出横线,最开始,我原想两边都留下1cm的边,就用的小刀,可是小刀很不乐观,一是时间长,二是小刀拉出来的不美观。我就改用了剪刀,把一边剪断,留一边。

Ⅶ 手工灯笼怎么做

一、

准备材料:红色、黄色画纸各1张,安全剪刀1把,订书机1个,白乳胶或胶棒、红色毛根各1个。

1、制作步骤:将红纸横向对折,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

2、将黄色画纸横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剩下的画纸沿长边卷起,老师或家长用订书机固定开口处。为便于幼儿操作,也可将这一步的订书机替换成白乳胶或者胶棒。

3、将剪裁好的红色画纸两长边涂上白乳胶,按下图所示围着黄色直筒卷起来。

4、粘贴细长红纸条做灯笼提手,彩纸灯笼制作完成。

二、卡纸灯笼

准备材料:红色卡纸4张(稍硬),安全剪刀1把,订书机1个,毛根1根,白乳胶或胶棒1个。

1、制作步骤:将每张红色卡纸平均裁剪成三个小长方形,4张卡纸共裁成12个小长方形。

2、将小长方形卡纸沿横向和纵向对折。

3、沿对折线折叠小长方形卡纸四个角。

4、按照步骤2和步骤3折叠6个小长方形卡纸。取两个折好的卡纸,教师或家长协助幼儿将向上的两角用订书机沿折痕处钉起,按同样的方法依次钉起这6个小长方形卡纸。

5、将同一个小长方卡纸的两角用白乳胶固定,再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其它五个卡纸,灯笼的一半制作完成。

6、取剩下6个小长方形卡纸,按步骤1至步骤5所示制作灯笼的另一半。

7、取灯笼的两部分,如图将小长方形卡纸向内折的两角用白乳胶粘起来,灯笼主体制作完成。

8、将毛根安插在灯笼的一端,为防止毛根滑落,可将灯笼内部的毛根弯曲成团,灯笼制作完成。

Ⅷ 小孩手工制作做一个小红灯笼怎么做

工具:两张纸、双面胶、小刀

1.准备一张30×21cm的纸,将其对折。

图片来源:爱奇艺—手工制作红灯笼

Ⅸ 灯笼怎么做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灯笼的方法如下:

1、将红纸横向对折,用安全剪刀由折叠处等距离裁剪红纸。

元宵节挂灯笼:

逢年过节挂灯笼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充满节日的氛围。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

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