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乌木有什么用途和价值
乌木可以制作成家具、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等。
乌木的主要价值:
一、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乌木解毒,主治霍乱吐痢、风湿、感冒等疾病。民间有“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的说法。所以乌木有做药的用途,药用价值极高。
二、艺术价值。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更因为她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手工艺术品的极佳材料。
三、制作家具。乌木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等材料。乌木制成的家具,乌黑发亮,古朴深沉,木质优良,不易生虫,不发霉,不腐烂。
四、乌木的科研价值。乌木作为自然产物,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时期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对当地植物物种的鉴定都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1)红椿木手工作品图片扩展阅读:
乌木家具的保养方法:
一、保持湿润
乌木家具因为材质的缘故,过度的阳光照射或者潮湿都会损害乌木家具的材质,这样很容易造成木材的龟裂或酥脆易折,因此要保证乌木家具不遭受阳光的过度照射,保持干燥,在南方由于气候比较潮湿,让乌木家具丝毫无损。
二、禁忌湿布
很多人以为既然是木头家具,当然可以用湿布来擦。但其实乌木是特例。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灰砂混合后会形成颗粒状,一经摩擦乌木家具表面,就容易对其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人们通常忽略这一点。最好用质地细密且柔软的毛刷,先将灰尘轻轻拂去,再用棉麻布料的干布缓缓擦拭。
三、上蜡保养
在给乌木家具上蜡时要在完全清除灰尘之后才能进行,否则会形成蜡斑,或造成磨损,产生刮痕。蜡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的喷蜡、水蜡、亮光蜡都可以,但是切勿使用汽车蜡。上蜡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原则,循序渐进,均匀上蜡。
四、谨慎搬运
在搬运乌木家具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将其抬离地面,轻抬轻放,绝对不能在地面上拖拉,以避免对乌木家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脱漆、刮伤、磨损等等。最好是先用布或者报纸之类将腿脚和重要的边角部位包裹好再搬运,防止伤害的发生。
⑵ 彝族有哪些特色
一、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是一种彝族民房建筑,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
二、彝族文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三、木制高脚酒杯
彝家人喜欢饮洒,对盛酒器皿更是讲究。盛酒多用牛皮口袋,饮酒多用木制高脚酒杯。这种高脚杯是用木质最好的红椿木旋车而成,用生漆漆好后,再在押上用红、黄、白等色画上彝家古老一丰富多彩的图案,颜色绚丽,小巧玲线,惹人喜爱。
四、烟盒舞
烟盒舞主要流传于石屏、建水、蒙自、开远、元江等县。跳舞时每人两手各拿一只竹皮或水冬瓜本薄片制作成的烟盒。用手指弹响烟盒底,控制舞蹈时的动作节奏。因而取名烟盒舞。烟盒舞又称“跳弦”、“跳罗”、“跳三步弦”。
五、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隆重节日,除富宁县木央一带白倮人外,境内各地彝族均隆重庆祝,以至传至汉族。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指定场地,斗牛、赛马、赛歌舞;晚上举着点燃的火把,男女互相追逐嬉戏,以表示亲切和吉祥,也表示用火烧去相互身上的邪魔。
六、秆秆酒
彝家人饮酒,常常是“有酒便是宴”,还有“饮酒不用菜”的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圆圈,一端着酒讯依次轮流饮着,所以彝家人又叫饮“秆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