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电焊 焊接的多种手法 最好带图的 谢谢了
手工电弧焊有许多的焊接方法,具体的手法如下:
1、平焊
平焊需要根据两板的厚薄来调整焊条的角度,然后电弧要偏向厚板一边,以便使两边熔透均匀,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缺陷;
(1)手工仰过焊手法图片扩展阅读:
焊丝的选用方法:
1、根据被焊结构的钢种选择焊丝对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钢,主要是按“等强匹配”的原则,选择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焊丝。
对于耐热钢和耐候钢,主要是侧重考虑焊缝金属与母材化学成分的一致相似,以满足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2、根据被焊部件的质量要求(特别是冲击韧性)选择焊丝,要在确保焊接接头性能的前提下,选择达到最大焊接效率及降低焊接成本的焊接材料。
3、根据现场焊接位置对应于被焊工件的板厚选择所使用的焊丝直径,确定所使用的电流值,参考各生产厂的产品介绍资料及使用经验,选择适合于焊接位置及使用电流的焊丝牌号。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焊接
2. 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领是什么
【基本方法】
1、准备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一层焊锡。
2、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约为1-2秒钟。对于在印制板上焊接元器件来说,要注意使烙铁头同时接触焊盘和元器件的引线。
3、送入焊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注意:不要把焊锡丝送到烙铁头上。
4、移开焊丝: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度方向移开焊丝。
5、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度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
【操作要领】
1、做好焊件表面处理。
2、预焊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焊接前确认电路铁是否在允许使用状态温度,选择恰当的烙铁头和焊点的接触位置,才可能得到良好的焊点)。
3、保持烙铁头的清洁。
4、严格控制烙铁头的温度。
5、严格控制焊接时间。
6、不要用过量的焊剂
3. 电焊(手工焊)有哪几种焊法
常用的焊接方式如下:
1、直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不做横向摆动,沿焊接方向做直线移动。它常用于Ⅰ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2、直线往复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沿焊缝的纵向做来回摆动。它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它适用于薄板和接头间隙较大的多层焊的第一层焊。
3、锯齿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做锯齿形连续摆动及向前移动,并在两边稍停片刻。摆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熔化金属的流动和得到必要的焊缝宽度,以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
这种运条方法在生产中应用较广,多用于厚钢板的焊接,平焊、仰焊、立焊的对接接头和立焊的角接接头。

4、月牙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的末端沿着焊接方向做月牙形的左右摆动。摆动的速度要根据焊缝的位置、接头形式、焊缝宽度和焊接电流值来决定。同时需在接头两边停留片刻,这是为了使焊缝边缘有足够的熔深,防止咬边。
这种运条方法的特点是金属熔化良好,有较长的保温时间,气体容易析出,熔渣也易于浮到焊缝表面上来,焊缝质量较高,但焊出来的焊缝余温较高。这种运条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锯齿形运条法基本相同。
5、三角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做连续三角形运动,并不断向前移动。按照摆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斜三角形和正三角形两种,斜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平焊和仰焊位置的T形接头焊缝和有坡口的横焊缝,其优点是能够借焊条的摆动来控制熔化金属,促使焊缝成形良好。
正三角形运条法只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和T形接头焊缝的立焊,特点是能一次焊出较厚的焊缝断面,焊缝不易产生夹渣等缺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圆圈形运条法。采用这种运条方法焊接时.焊条末端连续做正圆圈或斜圆圈形运动,并不断前移。正圆圈形运条法适用于焊接较厚焊件的平焊缝,其优点是熔池存在时间长,熔池金属温度高,有利于溶解在熔池中的氧、氮等气体的析出,便于熔渣上浮。
斜圆圈形运条法适用于平、仰位置T形接头焊缝和对接接头的横焊缝,其优点是利于控制熔化金属不受重力影响而产生下淌现象,有利于焊缝成形。
4. 如何使用电焊
手工电弧焊焊接手法,各种位置的手弧焊操作技术要掌握好四个动作:A焊条角度,B横摆动作,C稳弧动作,D根据各种焊接位置选用不同横向摆动方法。
5. 手工焊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手工焊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下:
1、准备施焊:焊接之前首先要检查电烙铁,烙铁头要保持清洁,处于带锡状态,即可焊状态。一般左手拿焊锡丝,右手拿电烙铁,将烙铁头和焊锡丝靠近,处于随时可以焊接的状态,同时认准位置。
2、加热焊件:将烙铁头接触待焊元器件的焊点,将上锡的烙铁头沿45°角的方向贴紧被焊元器件引线进行加热,使焊点升温。
4、焊接方法,把焊盘和元件的引脚用细砂纸打磨干净,涂上助焊剂。用烙铁头沾取适量焊锡,接触焊点,待焊点上的焊锡全部熔化并浸没元件引线头后,电烙铁头沿着元器件的引脚轻轻往上一提离开焊点。
5、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烫坏元件,必要时可用镊子夹住管脚帮助散热。
6、焊点应呈正弦波峰形状,表面应光亮圆滑,无锡刺,锡量适中。
7、焊接完成后,要用酒精把线路板上残余的助焊剂清洗干净,以防炭化后的助焊剂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8、集成电路应最后焊接,电烙铁要可靠接地,或断电后利用余热焊接。或者使用集成电路专用插座,焊好插座后再把集成电路插上去。
9、电烙铁应放在烙铁的架上。
6. 手工焊收弧为何有凹陷
手工焊条电弧焊在焊接完成后,如果电流偏大或者收弧时手法应用不当,都会出现弧坑现象。正确的收弧手法如下图表:
7. 电焊焊管子的焊法图解
1、焊接固定管口,先将焊口点焊固定,然后从底部开始,焊条角度如图示变化,焊到最高点;
2、用同样方法焊接另一半。
8. 电焊技术基本手法图
其实很多图你查网络或者网络图片都有,加油吧!
9. 手工电弧焊仰焊怎么焊
1)焊工在仰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即人不要处于焊接点的正上方,以免被掉落的焊渣和铁水烫伤,正确的姿势应为人处在上方偏前,且焊缝偏向焊工的右侧,尽量避开铁水掉落的位置。
2)采用小直径焊条,小电流焊接,一般仰焊的焊接电流在平焊的焊接电流和立焊的焊接电流之间。
3)为防止熔化金属掉落,应尽量采用短弧焊接。
4)焊接时保持适当的焊条角度和正确的运条方式,如下图。对于不开口的对接仰焊,间隙小时应采用直线运条法,间隙大应采用往复直线运条法。
开坡口的对接仰焊应采用多层焊法,第一层焊缝根据坡口间隙大小选用直线往复或直线形运条方式,其余各层均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运条方式。
对于焊角尺寸较小的T形接头,应采用单层焊,选用直线型运条方式。焊角尺寸较大时,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第一层选用直线运条方式,其余各层可采用斜三角形或正三角形运条方式。
5)焊接过程中,熔池温度过高时,可以将电弧稍稍提起,使熔池温度降低,以防焊件烧穿。
6)手工电弧焊仰焊时,由于焊枪和电缆的重力等作用,焊工容易出现持枪不稳等现象,所以建议焊工双手持枪,佩戴头盔式焊帽。
7)采用斜圆圈形运条时应有意识的让焊条先指向上板,使熔滴先与上板熔合,由于运条的作用,部分金属液自然的被拖到立面的钢板上来,这样两边就能均匀融合了。
8) 选用直线运条时应保持0.5——1毫米的短弧焊接,不要将焊条头搭载焊缝上拖着走,以防出现窄而凸的焊缝。
9)保持正确的焊接角度和均匀的焊接速度,保持短弧,向上送进速度要与焊条燃烧速度一致。
10)焊接过程中所看到的熔池表面为平或凹时焊接效果为最佳,焊接电流较高时,熔池会表面外鼓或凸起,严重会产生焊瘤,解决办法为,加快前移的速度和缩短俩侧停留时间,必要时减小焊接电流。
11)起焊和续接在预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熔渣与金属液混在一起的现象,这时应将焊条与上板夹角减小以增大电弧吹力,千万不能灭弧,如果起焊处焊缝过高或产生焊瘤,则应该用电弧将其割掉。
10. 氩弧焊焊接手法与技巧,学电焊工到哪里学最好
氩弧焊焊接操作:
1、焊接前应先备好氩气瓶,瓶上装好氩气流量计,然后用气管与焊机背面板上的进气孔接好,连接处要紧好以防漏气。
2.将氩弧焊枪、气接头、电缆快速接头、控制接头分别与焊机相应插座连接好。工件通过焊接地线与“+”接线栓连接。
3.将焊机的电源线接好,并检查接地是否可靠。
4.接好电源后,根据焊接需要选择交流氩弧焊或直流氩弧焊,并将线路切换开关和控制切换开关搬到交流(AC)档或直流(DC)档。注意:两开关必须同步使用。
5.将焊接方式切换开关置于“氩弧”位置。
6.打开氩气瓶和流量计,将试气开关拔至“试气”位置,此时气体从焊枪中流出,调好气流后,再将试气与焊接开关拔至“焊接”位置。
7.焊接电流的大小,可用电流调节手轮调节,顺时针旋转电流减小,逆时针旋转电流增大。电流调节范围可通过电流大小转换开关来限定。
8.选择合适的钨棒及对应的卡头,再将钨棒磨成合适的锥度,并装在焊枪内,上述工作完成后按动焊枪上开关即可进行焊接了。
当然简易也是与手工焊接是传统的焊接方法基本相似,一般分四步骤进行,如下:
1.准备焊接:清洁被焊元件处的积尘及油污,再将被焊元器件周围的元器件左右掰一掰,让电烙铁头可以触到被焊元器件的焊锡处,以免烙铁头伸向焊接处时烫坏其他元器件。焊接新的元器件时,应对元器件的引线镀锡。
2.加热焊接:将沾有少许焊锡和松香的电烙铁头接触被焊元器件约几秒钟。若是要拆下印刷板上的元器件,则待烙铁头加热后,用手或镊子轻轻拉动元器件,看是否可以取下。
3.清理焊接面:若所焊部位焊锡过多,可将烙铁头上的焊锡甩掉(注意不要烫伤皮肤,也不要甩到印刷电路板上!),用光烙锡头"沾"些焊锡出来。若焊点焊锡过少、不圆滑时,可以用电烙铁头"蘸"些焊锡对焊点进行补焊。
4.检查焊点:看焊点是否圆润、光亮、牢固,是否有与周围元器件连焊的现象。氩弧焊,是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一种焊接技术。又称氩气体保护焊。就是在电弧焊的周围通上氩气保护气体,将空气隔离在焊区之外,防止焊区的氧化。
拓展:
氩弧焊技术是在普通电弧焊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由于在高温熔融焊接中不断送上氩气,使焊材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因此可以焊接不锈钢、铁类五金金属。
前期准备:
1.焊前清理
氩弧焊不仅要求氩气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必须对被被焊工件的接头附近及填充丝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油脂、油漆等物质,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清理的方法因材料而异。
A.机械清理 此法较简单,而且效果较好,对不锈钢可用砂布打磨,铝合金可用钢丝刷或电动钢丝轮及用刮刀刮。用刮刀的方法对清理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是行之有效的,而用锉刀则不能彻底去除氧化膜。机械清理后,可用丙酮去除油污。
B.化学清理 对于铝、钛、镁及其合金,在焊前需进行化学清理。此法对工件及填充焊丝都是适用的。由于化学清理对大工件不太方便,因此,此法大多用于清理填充丝及小工件。
2.焊接参数选择
1. 根据工件材质规格选择焊丝牌号规格和钨极牌号:选用焊丝太细不但生产率低,并且由于比表面积大,相应带入焊缝中的杂质也多。
2. 根据工件特性和焊丝规格确定钨极直径和端部形状:正确选用钨极直径,技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满足工艺上的要求和减少钨极的烧损。钨极直径选用过小则使钨极熔化和蒸发,或引起电弧不稳和焊缝夹钨等现象出现。钨极直径选用过大,在用交流电源焊接时会出现电弧漂移而分散或出现偏弧现象。如果钨极直径选用合适,交流焊接时一般端部会熔成圆球形。钨极直径一般应等于或大于焊丝直径,焊接薄工件或熔点低的铝镁合金时钨极直径略小于焊丝直径,中厚工件钨极直径等于焊丝直径,厚工件钨极直径大于焊丝直径。
3. 焊接电流:是GTAW最重要的参数,取决于钨极种类和规格。电流太小,难以控制焊道成形,容易形成未熔合和未焊透缺陷,同时电流太小造成生产效率降低会浪费氩气。电流太大,容易形成凸瘤和烧穿缺陷,熔池温度过高时,会出现咬边、焊道成形不美观。电流大小要适当,根据经验,电流一般为钨极直径的30-55倍,交流电源选下限,直流正接选上限,当钨极直径小于3mm时,从计算值减去5-10A,当钨极直径大于4mm时,计算值再加10-15A。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电流不能大于钨极的许用电流。
4. 喷嘴直径:气体保护区的大小与喷嘴直径相关的,喷嘴直径过大,散热快,焊缝宽,焊速慢影响视线,在保证保护效果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喷嘴直径增大气体流量也必须增大因而造成氩气浪费;喷嘴直径过小保护效果变差,又容易被烧坏,满足不了大电流焊接要求。喷嘴直径一般为钨极直径的2-3倍加4mm。当然也应该考虑被焊金属的性质。被焊金属的性质活泼也有取系数2.5-3.5的,当钨极直径小于3mm时取3.5,当钨极直径大于4mm时取2.5.
5. 气体流量:在保证保护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气体流量,以降低成本。单流量钛小,喷出来的气流挺度差,轻飘无力,容易受外界气流的干扰,影响保护效果,同时电弧也不能稳定燃烧,焊接中可以看到有氧化物在熔池表面漂移,焊缝发黑而无光亮。流量太大,不但会浪费保护气,还会是焊缝冷却过快,不利于焊缝成形,同时容易形成紊流而卷入空气,破坏保护效果。气体流量Q主要取决于喷嘴直径和保护气体种类,也与被焊金属的性质、焊接速度、坡口形式、钨极外伸长度和电弧长度有关。手工焊时可用经验公式Q=(0.18-1.2)D计算,D为喷嘴直径,单位为mm,Q单位为L/mm。当D≥12mm时系数取1.2,D≤12mm时,系数取0.8,以达到挺度基本一直。
6. 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取决于工件材质和厚度,还应与焊接电流和预热温度相配合,以保证熔深和熔宽。
喷嘴与工件间的距离、钨极外伸和电弧长度:在不影响气体保护效果和便于操作的情况下,这些参数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