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技能培养——实训十八 钻孔柱状图、探槽素描图的绘制
一、实训目的
1)学会使用MAPGIS绘制钻孔柱状图。
2)熟悉探槽素描图的绘制。
二、实训素材
本实训素材数据保存于文件夹“jnsx-18”中。
三、实训步骤与内容
将实训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
1)将地质实习的野外探槽素描图进行数字化(图7-1-1,图7-1-2),操作步骤参见实训十四信手剖面图的绘制。
2)利用Section工具系统绘制钻孔柱状图(图SX18-1)。操作步骤参见学习情境六任务一中的“使用Section绘制柱状图”的内容。
3)使用MAPGIS,结合Excel制作钻孔柱状图,原始数据见表7-2-1和表7-2-2,操作步骤参见本学习情境任务二的相应内容。
4)使用MAPGIS绘制钻孔柱状图(图SX18-1),参考以下操作步骤:
a.建立工作文件夹。在桌面上新建一个名为“钻孔柱状图”的文件夹,在“钻孔柱状图”文件夹中新建名为“工作目录”和“临时工作目录”两个文件夹。
b.设置工作环境。打开MAPGIS,在MAPGIS主菜单中选择左下角的“设置”,弹出“MAPGIS环境设置”对话框,依次单击工作目录→矢量字库目录→系统库目录→系统临时目录进行设置路径。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
c.新建工程。在MAPGIS主菜单中选择图形处理→输入编辑,在弹出的“MAPGIS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确定】,随后弹出“设置工程的地图参数”对话框,选择【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定制新建项目内容”对话框中选择【确定】按钮。
d.新建点线区。在工作台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根据作图需要可选择“新建点”“新建线”“新建区”,在弹出的“输入新建项目文件名”中输入“钻孔柱状图点”“钻孔柱状图线”“钻孔柱状图区”,选择【创建】。点的拓展名为“.WT”,线的拓展名为“.WL”,区的拓展名为“.WP”。
e.制作钻孔柱状图表头及框架的步骤如下:
将“钻孔柱状图点”“钻孔柱状图线”“钻孔柱状图区”前的方框点上“√”。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K,出现“点坐标输入”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依次输入(X,Y)的坐标:(0,0),(310,0),(310,40),(0,40),(0,0)绘制图头外框。每输入一次坐标都需要点击【下一点】,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坐标点的输入。在输入最后一个坐标点后,选择【完成】按钮,可完成图头外框(图SX18-2)。
选择工具栏中的“剪断线”命令。用鼠标选中图头外框的左上角,单击鼠标左键,进行剪断(图SX18-3)。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A,选择图框左边框(图SX18-4),弹出“阵列拷贝”对话框,将“阵列行数”改为“0”“阵列列数”改为“32”“行间间距”改为“0”“列间间距”改为“10”(图SX18-5),选择【OK】命令,完成后如图SX18-6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线”命令,将第7,8,12~20,27~31条线删除(图SX18-7)。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K,输入坐标(200,30),(310,30),点击【完成】,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K,输入坐标(210,20),(240,20),点击【完成】(图SX18-8)。
执行T其他→自动剪断线U命令,再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线”命令,将多余的线删掉(图SX18-9)。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单元命令,弹出“输入点图形”对话框,将“注释高度”和“注释宽度”都改成“4”,排列为“横排”,单击【确定】按钮,在图头相应位置输入相应横排文字(图SX18-10)。
图SX18-1 钻孔柱状图
图SX18-2 图头外框
图SX18-3 图头外框的左上角剪断线
图SX18-4 图框左边框
图SX18-5 阵列拷贝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单元命令,将排列改为“竖排”,单击【确定】按钮,在图头相应位置输入相应竖排文字(图SX18-11)。
图SX18-6 阵列拷贝结果
图SX18-7 删除多余的线结果
图SX18-8 输入横线
图SX18-9 删除多余线的结果
图SX18-10 输入相应横排文字
图SX18-11 输入相应竖排文字
执行工具栏中的“修改点参数”命令,选择图头“黄金矿区ZK520 钻孔柱状图”,弹出“点参数”对话框,将“注释高度”“注释宽度”“注释间隔”都改为“10”,单击【确定】。
执行工具栏中“移动点”命令,将图头及图头内文字移动到适当位置(图SX18-12)。
图SX18-12 图头及图头内文字移动到适当位置
执行N点编辑→对齐坐标U命令,选择图头内相应文字,弹出“点对齐信息”对话框,选择“水平方向对齐”,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13所示。
图SX18-13 完成图头相应文字对齐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图头中需要的文字进行“对齐坐标”进行垂直对齐。
执行工具栏中“修改点参数”命令,选择“地层时代”“换层深度”,弹出“操作信息”对话框,单击【是】,弹出“注释参数”对话框,调整“注释间隔”(图SX18-14),单击【确定】,完成后如图SX18-15所示。对剩下的文字修改“注释间隔”,达到美观的效果。
图SX18-14 调整注释间隔
图SX18-15 完成调整注释间隔
执行【工具栏】中“拷贝点”,将图中的“(米)”,“(%)”,“1∶100”拷贝到相应位置。
通过执行上述命令,完成“图头”的制作(图SX18-16)。
图SX18-16 完成图头
6)制作钻孔柱状图外框及输入钻孔柱状图内数据。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K。根据表SX18-1 中数据,输入坐标(0,0),(0,-200),画出一条竖直的线(图SX18-17)。
表SX18-1 钻孔数据记录表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阵列复制所画的直线,“阵列拷贝”框内信息如图SX18-18所示,绘制结果如图SX18-19所示。
图SX18-17 画一竖线
图SX18-18 设置阵列拷贝参数
执行工具栏中“删除线”,将不需要的线删除(图SX18-20)。
图SX18-19 阵列复制结果
图SX18-20 删除多余线
执行L线编辑→联接线,将如图SX18-21所示线段进行联接。
图SX18-21 将所示线段进行联接
对联接好的线段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阵列拷贝]信息如图SX18-22 所示(“行间间距”为“换层深度”*10),对所联接的线进行阵列复制,完成后如图SX18-23所示。
图SX18-22 阵列拷贝
图SX18-23 阵列复制结果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单元,在“输入点单元”对话框中,“输入类型”选择“注释”“注释高度”“注释宽度”改为“4”,排列方式为“横排”,在图中相应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弹出“注释编辑”对话框,输入相应文字(如5.55),执行工具栏中“拷贝点”命令,将所输入文字拷贝到相应位置(图SX18-24),执行N点编辑→对齐坐标,选择所拷贝的一列文字,在弹出的“点对齐信息”对话框中选择“垂直方向左对齐”,单击【OK】。
执行命令N点编辑→阵列复制点,将所对齐的一列文字进行阵列复制。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阵列行数”改为“0”,“阵列列数”改为“9”,“行间间距”改为“0”,“列间间距”改为“10”,单击【OK】(图SX18-25)。
图SX18-24 输入文字
图SX18-25 对齐坐标
执行工具栏中“删除点”命令,将多余的点进行删除,删除后如图SX18-26所示。
图SX18-26 删除多余的点
执行工具栏中“修改文本”命令,选择修改后的文字,弹出“注释修改”对话框,根据表格内数据,对柱状图内的文字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如图SX18-27所示。
图SX18-27 修改文本
执行L 线编辑→阵列复制命令,选择“岩心描述”做边框线,弹出“阵列拷贝”对话框,将对话框内数据进行如图SX18-28 的设置,单击【OK】后如图SX18-29所示。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单元,在弹出的“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输入类型”选择“版面”。在岩心描述空白处反复点击鼠标左键,弹出“排版编辑窗”对话框,在“排版编辑窗”内输入少量文字。
执行工具栏中“修改点参数”,选择刚才输入的“版面”,弹出“点参数”对话框,将“点参数”中的内容做如图SX18-30 的修改,修改完成后如图SX18-31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拷贝点”命令,将所输入的“版面”,根据需要进行复制到相应的位置(图SX18-32)。
执行工具栏中“修改文本”,选择所输入“版面”,弹出“排版编辑窗”,对所有的版面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执行工具栏中“移动点”命令,将“版面”移动到合理的位置,修改完成后如图SX18-33所示。
图SX18-28 阵列拷贝参数
图SX18-29 阵列拷贝结果
图SX18-30 修改点参数
执行N点编辑→对齐坐标U命令,选择所有“版面”,弹出“点对齐信息”对话框,选择“垂直方向左对齐”,单击【OK】。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输入线E命令,弹出“造线信息”对话框,单击【确定】。
在每个版面的间隔部分画一条横线(图SX18-34)。
执行L线编辑→复制线命令,将所画线段进行复制(图SX18-35)。
执行 L 线编辑→延长缩短线→靠近线命令,先选择所要被靠近的线段,如图SX18-36右侧绿色线段,在选择需要执行靠近命令的线段,如图SX18-36 中鼠标大十字光标所在的线段。将线段两端分别靠近左右两端的线段,完成后如图SX18-37所示。
图SX18-31 修改点参数结果
图SX18-32 拷贝点
执行L线编辑→联接线命令,将岩心描述左边的线段与岩心描述中的相应线段进行联接,每联接一条线,需单击鼠标右键后,才能进行下两条线段的联接,联接后如图SX18-38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线”命令,将“岩心描述”中之前所阵列复制的线进行删除,如图SX18-39所示线段,删除后如图SX18-40所示。
执行L线编辑→联接线命令,将“采样情况”中的线段进行联接(图SX18-41)。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命令,根据表SX18-1所示数据,对所联接的线进行阵列复制(图SX18-42),阵列复制后如图SX18-43所示。
图SX18-33 修改文本
图SX18-34 在版面的间隔画一条横线
图SX18-35 复制线
图SX18-36 靠近线
图SX18-37 靠近线结果
图SX18-38 联接线
图SX18-39 删除线
图SX18-40 删除线结果
表SX18-2 数据
图SX18-41 联接线
图SX18-42 阵列复制
图SX18-43 阵列复制结果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单元命令,弹出“输入点图形”对话框,在对话框内进行如图SX18-44的设置,单击【确定】。
在图中相应位置输入“H1”,然后执行工具栏中的“复制点”,将其复制到相应位置(图SX18-45)。
执行N点编辑→对齐坐标,选择所复制的点,在“点信息对齐”对话框中选择“垂直方向左对齐”命令,单击【OK】。
执行N点编辑→阵列复制点A命令,选择对齐坐标后的点,在“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46的设置,拷贝完成后如图SX18-47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修改文本”命令。选择所需要修改的所有文字,根据已选定的文字在“注释修改”中依次进行修改,修改完后,执行工具栏中“移动点”命令,将文字移动至适当的位置。
7)制作图例及责任框。
执行N 点编辑→输入点图元命令。在弹出的“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48的设置后,单击【确定】。在图中适当位置点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注释编辑”对话框中输入“图例”,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49所示。
图SX18-44 输入点图形参数设置
图SX18-45 复制点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 K,在“坐标输入”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50~图SX18-54 的操作,最后一点需先选择【下一点】,再选择【完成】按钮,完成后如图SX18-55 所示。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线命令,选择所画图例框,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56的操作,完成后如图SX18-57所示。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图元,在弹出的“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58的操作,单击【确定】。
在图中相应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注释编辑”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文字。如“灰岩”单击【OK】。执行N点编辑→阵列复制点命令。选择所输入的文字,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59的操作,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60所示。
图SX18-46 “阵列拷贝”对话框
图SX18-47 修改调整文本
图SX18-48 【输入点图形】对话框图
图SX18-49 注释编辑后结果
图SX18-50 坐标输入-1
图SX18-51 坐标输入-2
图SX18-52 坐标输入-3
图SX18-53 坐标输入-4
图SX18-54 坐标输入-5
图SX18-55 坐标输入结果
图SX18-56 阵列拷贝参数
图SX18-57 阵列拷贝结果
图SX18-58 【输入点图形】对话框
图SX18-59 【阵列拷贝】对话框
图SX18-60 阵列拷贝后结果
图SX18-61 岩心描述修改后结果
执行工具栏中的“修改文本”命令,根据“岩心描述”中的岩性对所阵列复制的文字进行修改,修改后如图SX18-61所示。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键盘输入线命令,在弹出的“坐标输入”对话框中依次输入X,Y的值为(0,0)、(50,0)、(50,50)、(0,50),(0,0),接着先选择【下一点】命令后再选择【完成命令】,完成后绘制出一个50*50 的方框,如图SX18-62所示。
图SX18-62 完成后结果
执行L线编辑→移动线B→移动线命令,如图SX18-63所示,选择所绘制的方框,移动至如图SX18-64所示位置。
图SX18-63 移动线
图SX18-64 移动线位置
执行工具栏中“剪断线”命令(图SX18-65,图SX18-66),将所移动的方框左上角与右上角进行剪断操作。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A命令,选择方框上面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输入阵列行数5,列数1,行间距-10,列间距0,点击【OK】。选择方框左边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输入阵列行数0,列数2,行间距0,列间距30,点击【OK】。
图SX18-65 剪断方框左上角的线
图SX18-66 剪断方框右上角的线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图元命令,将对应的文字输入至责任框内,通过“移动点”“修改点参数”等命令将所输入文字进行调整,调整至如图SX18-67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剪断线”命令,将灰岩的图例框进行剪断(图SX18-68)。
图SX18-67 在责任框中输入文字
图SX18-68 剪断图例框的线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命令,选择图例框上面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69所示的操作。
执行工具栏中“剪断线”命令,将图例框左边的线段进行如图SX18-70剪断。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A命令,选择图例框左边所剪断的线,进行如图SX18-71所示操作,完成后如图SX18-72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线”命令,根据灰岩的图例,将多余的线进行删除命令,完成后如图SX18-73所示。
图SX18-69 阵列复制参数
图SX18-70 剪断图例框左边的线段
图SX18-71 阵列拷贝参数
图SX18-72 阵列复制图例线段结果
图SX18-73 删除多余的线完成“灰岩”图例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图元I命令,在弹出的“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输入类型”选择“子图”,单击“子图号”,在弹出的“选择子图”对话框中,找到需要的子图,单击【确定】,在“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对“子图高度”、“子图宽度”进行如图SX18-74的调整,单击【确定】。若子图过大或过小,执行工具栏中“修改点参数”命令,在弹出的“点参数”对话框中,对“子图高度”、“子图宽度”进行适当调整(图SX18-75)。
图SX18-74 输入点图形参数
图SX18-75 修改点参数
执行N点编辑→阵列复制点A命令,选择所绘制的子图,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0,列数4,行间距0,列间距5。单击【OK】后如图SX18-76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拷贝点”命令,对所阵列复制的子图进行统一的复制,复制至如图SX18-77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点”命令,将图中多余的点进行删除命令,完成后如图SX18-78所示。
图SX18-76 阵列复制一行点
图SX18-77 阵列复制的子图
图SX18-78 删除多余的子图
根据上述步骤,结合各岩性图例,完成剩下的图例(图SX18-79)所示。
8)制作表中柱状图栏的岩性花纹。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A命令,选择柱状图左边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1,列数2,行间距0,列间距5。单击【OK】后如图SX18-80所示。
图SX18-79 完成的图例
图SX18-80 阵列复制柱状图左边的线段
选择所阵列复制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1,列数2,行间距0,列间距20,单击【OK】。
执行L线编辑→复制线G命令,选择图例中灰岩的图例(图SX18-81),将图例复制到柱状图相应位置(图SX18-82)。
图SX18-81 灰岩图例
执行L 线编辑→阵列复制命令,选择所复制的图例,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6,列数2,行间距-6.66,列间距0,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83所示。
根据上述方法,将柱状图中的其他图例进行补充完整,如图SX18-84所示。
9)图形造区。
执行工具栏中的“剪断线”命令,将所矿化部分的柱状图外框进行剪断操作(图SX18-85,图SX18-86)。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A命令,选择所剪断的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0,列数2,行间距0,列间距3,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87所示。
图SX18-82 图例复制到柱状图相应位置
图SX18-83 阵列复制灰岩图例
图SX18-84 阵列复制其他的图例
执行工具栏中的“剪断线”命令。将如图SX18-88所示线段上下进行剪断。
执行L线编辑→阵列复制命令,选择所剪断的最上面的小线段,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3,列数1,行间距-10,列间距0,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89所示。
执行T其他→自动剪断线U命令,执行R区编辑→区编辑…R→图形造区命令,选择如图SX18-90 所示的小方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区参数”对话框中(图SX18-91)。单击“区参数”中的“填充颜色”命令,在弹出的“选择颜色”对话框中选择“黑色”,单击【确定】,根据上述方法,将剩下的小方框进行图形造区,绘制成黑白相间的区(图SX18-92)。
图SX18-85 剪断矿化部分的柱状图外框—1
图SX18-86 剪断矿化部分的柱状图外框—2
图SX18-87 阵列复制线
图SX18-88 剪断上下线段
图SX18-89 阵列拷贝后的结果
图SX18-90 小方块
图SX18-91 【区参数】对话框
图SX18-92 图形造区结果
执行R区编辑→区编辑…R→阵列复制区P命令,选择所造出的黑白相间的区,在弹出的“阵列拷贝”对话框中设置阵列行数0,列数2,行间距0,列间距10,单击【OK】,完成后如图SX18-93所示。
图SX18-93 阵列复制区
图SX18-94 删除区
执行R区编辑→区编辑…R→删除区F命令,删除后如图SX18-94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删除线”命令,将之前所绘制的线段进行删除,完成后如图SX18-95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修改文本”命令,将图例中一个多余的图例进行修改,绘制成如图SX18-96所示。
执行L线编辑→输入线→输入线E命令,在采样位置图例框中,绘制如图SX18-97的图形,并执行T其他→自动剪断线命令。
图SX18-95 删除线
图SX18-96 修改多余的图例
执行R区编辑→区编辑…R→图形造区命令,将采样位置中的线段进行图形造区,绘制成如图SX18-98所示。
图SX18-97 采样位置图例框绘制图形
图SX18-98 图形造区
执行N点编辑→输入点图元I命令,在弹出的“输入点图形”对话框中进行如图SX18-99所示的设置,单击【确定】。在图中相应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在弹出的“注释编辑”对话框中输入“H1”,并通过工具栏中的“修改点参数”,“移动点”命令,绘制成如图SX18-101所示。
执行工具栏中的“拷贝点”命令,将“采样位置”中的“H1”复制到柱状图中如图SX18-101所示位置。
执行工具栏中的“修改文本”命令,将图中的采样位置进行修改。
10)工程输出。
执行“工程输出”命令。
执行F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在弹出的“工程输出编辑”对话框中的“页面设置”中选择“系统自动检测幅面”命令,单击【确定】。
执行R光栅输出→生成JPEG图像命令,在弹出的“设置输出位图的分辨率”对话框(分辨率为300)中单击【确定】。
图SX18-99 【输入点图形】对话框设置参数
图SX18-100 输入移动H1 点
图SX18-101 “H1”复制到柱状图中
执行“C返回编辑”命令,关闭MAPGIS,弹出“MAPGIS编辑系统”对话框,选择【是】。在弹出的“MAPGIS”对话框中,进行点线区的保存,选择【是】。在弹出的保存界面中,选择自己的目录,修改文件名进行保存。
四、提交实训成果
提交电子作业和打印纸质作业,删除工作目录下带扩展名“~”的文件,将所有文件打包为.rar格式提交到教师计算机。
五、思考与讨论
讨论交流实测地质剖面图的方法和技巧。
Ⅱ 柱状图怎么做
excel做柱状图方法:
1、打开excel,选取所需要的内容。
2、选择所需要的柱形图点击插入,下拉柱形图标,选择所需要的柱形图。
3、更改颜色选择数据调整,选择更改颜色选择数据调整等即可。
MicrosoftOfficeExcel是Microsoft为使用Windows和Apple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电脑编写的一款电子表格软件。
该软件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场营销,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在1993年,作为MicrosoftOffice的组件发布了5.0版之后,Excel就开始成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电子制表软件的霸主。
Ⅲ excel柱状图制作教程
在 Excel 中最能体现出数据的直观性就只有图表功能了,其中图表功能里的柱状图就能直观的反应出数据的高低,或许有的朋友并不知道柱状图该如何制作,如果不懂的朋友欢迎一起来学习探讨一番吧。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excel柱状图制作教程,供大家参考。
excel柱状图制作教程:
柱状图制作步骤1:首先自然是打开制作软件了,电脑在安装 操作系统 的时候应该都会默认集成安装Microsoft office三件套,我们不必在去下了,当然版本很可能是2003的,如果你想使用2007或者是2010的还需要自行下载安装。
柱状图制作步骤2:为了便于测试和理解,我就没有使用已有数据的工作表,而是新建了一个空白的工作表,然后再在里面输入测试的数据,既然是测试数据,我就没有书写那么多了,而是写了一个五行五列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柱状图制作步骤3:然后我们点击插入菜单,找到图表选项,其中第一个选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柱状图。但是柱状图也分为了很多种,例如簇状柱形图,堆积柱形图等等,我们可以点击“按下不放可查看示例”来看看效果,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柱形图点击下一步。
柱状图制作步骤4:接着我们就来到了数据区域选择界面了,默认的会选择你填写的所有数据(由于我的数据量很小,所以无法确认默认的范围真的是全部),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范围,可以点击数据区域右边的编辑按钮(下图1红线标注处),然后填写自己的需要的范围,点击返回按钮即可(下图二红线标注处)。
柱状图制作步骤5:完成了数据区域的编辑,我们还需要对系列进行修改,我们点击系列选项卡。默认的是系列1,系列2等(如果是纯数据的话是如此),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对它进行更改。当然如果你创建的数据并非纯数字,还有用于标识的文字的话,这里就不用修改了,因为系统会自动把它们当成是系列的名称。
柱状图制作步骤6:完成以上操作后我们点击下一步,这次我们便来到了图表选项,我认为这里重要的东西并不多,主要也就是填写一下图表的标题,改动一下图例位置, 如果想要更清楚的表达图表,还可以为X轴和Y轴做下注释,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进行改动。
柱状图制作步骤7:当我们点击下一步的时候就会来到最后的操作步骤了。此时我们需要选择插入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对象插入,一种是作为新的工作表插入,如果选择对象插入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这一步的操作,在上步骤就可以点击完成。
Ⅳ excel表格生成柱状图的教程步骤图
在日常办工中,有时候需要对比一组相关的数据,这时候柱状图就有了优势。下面是由我分享的excel表格生成柱状图的教程,以供大家阅读和学习。
excel表格生成柱状图的教程
生成柱状图步骤1:图一展示的是要绘图的数据。画柱状图首先选中要画图的区域,然后点击插入菜单,见图2,点击图二所示的柱状图选项,会弹出图三所示的选项。这里我选择的是第一个柱状图样例。

excel表格生成柱状图的教程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