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看图片 »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图片
扩展阅读
美女健身跳河视频 2023-08-31 22:08:21
西方贵族美女照片真人 2023-08-31 22:08:15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3-07 21:49:02

Ⅰ 在家灌肠的方法步骤

(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盘。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

(2)治疗盘外备卫生纸,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便盘,便盘巾,输液架,水温计,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ml~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1]

2.病人准备 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Ⅱ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Ⅲ 女性灌肠做法大全,有哪些步骤和过程

灌肠是将肛管经肛门口插入并注入温水、温盐水或甘油等,从而引起排便的一种方法。
灌肠液:可用温盐水2000-3000毫升;或温水500-1000毫升;或液体肥皂水75毫升加温开水至1000毫升。
栓剂:如甘油、开塞露。既可软化粪块,又可刺激直肠黏膜张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简易导便法:用咸菜条或肥皂条1根,长约3-5厘米,插入肛门,保留片刻,即可通便。 据说张仲景琢磨了一个利用蜂蜜给病人通大便的办法。
女性灌肠做法大全,有哪些步骤和过程
用蜂蜜放到铜碗里边,然后放到火上,慢慢地熬,一边熬一边搅,把蜂蜜熬稠了,稍微让它冷一冷,就形成一个固体的东西,然后他把一头弄尖了,顺着这个尖头塞到病人的肛门里,过了一会,随着病人的体温,蜂蜜的蜜碇就开始软化,结果在局部产生润滑作用,使得病人就排除了大量干结恶臭的大便,病人马上就好了一大半。 病人的病治好了,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蜜煎导方”这种新的治病方式也流传了下来。
女性灌肠做法大全,有哪些步骤和过程
只不过现在使用的药物又增加了补充营养的药液和清热解毒以及消炎的药物,虽然两种方法所用的器具不一样,但是机理是一致的

Ⅳ 灌肠的做法有几种

灌肠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做法,像广东流行的就是腊肠,也有很多地方兴起的就是那种香肠,每个地方做长做灌肠的方法都不太一样,小编最喜欢的是那种肉丁的广东式腊肠,广东腊肠,会给你那种肥肉不腻,瘦肉不柴的感觉,就是越嚼越香,整个肉都是成一种肉干的状态,它并不是像我们平常吃那种已经被做成肉沫,然后加上五香粉,加上等等一系列的调料灌进这个肠衣里面的,它是那种直接将肉丁用红酒五香粉花椒大料等等一系列腌制好之后,灌到肠衣里面,这种肠就会特别香。

其实香肠,真的是不宜多吃,不论是我们在外面买的香肠,还是在这个自己家灌的香肠,都不如吃新鲜的肉健康,因为不论是腌好的东西,还是在外面买来的香肠,它里面都有一定的防腐剂,对身体都并不是特别的好,而且香肠普遍都特别的咸,让你吃起来的味道就特别的重,所以,就是大家还是吃新鲜的肉比较好。

Ⅳ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

(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盘。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

(2)治疗盘外备卫生纸,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便盘,便盘巾,输液架,水温计,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ml~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1]

2.病人准备 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2]

Ⅵ 请告诉我灌肠的基本步骤。谢谢!

灌肠,一般是针对便秘人士的,如果有便秘现像又实拉不出来,可以到医院采取这种方法来达到能便效果.
灌肠是将定量容液通过肛门自肛管经直肠灌入结肠,来帮助患者排使,去除积气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使粪便软化,又可促进排便和润滑粪块,是一种有效的通便方法。灌肠法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通便时多选用不保留灌肠法。按其灌入液体量的不同又分为大剂量灌肠和小剂量灌肠。

步骤:
大剂量不保留灌肠是用生理盐水或0.1%-0.5%肥皂水500-1000毫升(儿童酌减)放入灌肠筒内,用橡皮管将灌肠筒与肛管相连接。病人取侧卧位,屈膝,暴露肛门。肛管头部用软膏润滑后轻轻插入肛门内10-15厘米,一手固定肛管,一手抬高灌肠筒使之距病人臀部45-60厘米,利用液体的压力使溶液缓缓灌入肠内。如发现溶液流入不畅时,可将肛管稍稍移动即可。如病人腹胀不适时应适当放低灌肠筒,减低压力,并嘱病人作深呼吸后即可缓解。灌肠完毕后应仰卧床上休息5-10分钟后再去排便。灌肠液的温度一般在39-40℃之间较为适宜,水太烫会烫伤粘膜,水太冷可引起腹痛不适。
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是用10%高渗盐水200毫升,甘油与水各30毫升,植物油120-180毫升;l:2:3灌肠液(50%硫酸镁30毫升、甘油60毫升、水90毫升)任选一种吸入甘油灌肠器内,接上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肛内10-15厘米,缓慢推入全部溶液后拔出导尿管,静卧5-10分钟后即可排便。灌肠液的温度在37-38℃较为适宜

Ⅶ 灌肠的制作方法

原料:猪肉10斤,瘦肉与肥肉的比例是9:1,因为瘦肉风干后收缩比肥肉厉害,所以一点点肥肉就足够了。精盐:110克,白酒:350毫升,白糖:300克,鲜姜末:100克,陈皮粉(桔子皮粉):25克,味精:50克,辣椒粉:25克(一般辣度,喜欢吃辣的可以酌加,不过,也不要加太多了),麻椒粉(绝非花椒粉):25克(同样的,一般麻度,好这个口味也可以酌加)。做法:瘦肉切蚕豆粒大小的块,肥肉切花生米大小的块,这是因为肥肉的总量比较少、而且风干后体积不会缩小很多,最好能保证每节肠里都有一定的肥肉,这样做出的腊肠就不至于太材,切肉是一个很累人的活。切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然后把上述配料放在一个大碗里,先在碗肉搅均再倒进盛肉的盆里,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粉末状的调料比较多,如果直接放肉里容易结小块,这样味道就不一致了。放好调料后,要多搅拌一会儿比较好。下一步就是灌制,可以用漏斗,用矿泉水瓶也是可以的,就找了一个瓶子,剪掉了一半,倒立过来就是一个很好用的漏斗的代替品(而且比漏斗还好用),将洗好的肠衣一点一点全部套在瓶口,用筷子把肉料放进去,找一个比矿泉水瓶的直径略细的杯子,拿一个食品袋将杯子套好,用瓶底压进矿泉水瓶漏斗里,这样就象一个注射器一样,肉料很容易地灌进肠衣里,这时最好两个人一起配合,一个压,另一个用手将肠衣里的肉挤紧、压实,到适当的长度,用棉线打个结就行了。做好的腊肠就针在有空气的地方适当扎孔把空气排掉。做好的腊肠吊在阴凉通风处,一个星期就可以吃了,蒸和煮都可以,如果想要更硬一些就多凉两天,如果家里有老年人就不要把腊肠风雨得太厉害,储存在冰箱冷冻室就可以。还有一些注意事项:1、鲜姜去皮切成末就行,如果擦成末的话,就会有很长的姜的纤维出现,如果用干姜粉,就要减少用量。2、陈皮粉:用晾干的桔子皮磨细就行。3、辣椒粉:如果想吃特别辣的,就在辣椒粉的基础上再加些干辣椒丝,先用开水将辣椒丝充分泡开,控净水再加进去,这样成品就会特别辣!
http://www.zgghmh.com/articlelist/1412504/1.html

Ⅷ 你好,请教灌肠的方法和步骤。谢谢!

灌肠分以下几种情况,供你参考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一)不保留灌肠法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目的①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2)用物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肛管,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

(3)常用溶液生理盐水,1%肥皂水。

(4)液量及温度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老年人用量为500-800ml,小儿用量为200-500ml.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温度28-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

(5)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其说明目的,消除顾虑,以取得合作,嘱其排尿,大病室用屏风遮挡病人。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与灌肠筒上的玻璃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门,嘱其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按解剖特点插管,即先向前,再右后,轻轻插入直肠10-15cm,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使溶液缓缓流入④观察内液面下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若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并嘱病人深呼吸,减轻腹压。⑤待溶液将流尽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排便,以利粪便软化。⑥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在病人易取处。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盆、橡胶单和治疗巾。帮助病人洗手,整理床铺,开窗通风。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录。

(6)注意事项①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②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③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④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⑤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各种严重疾病晚期病人。

2.小量不保留灌肠

(1)目的①软化粪便。为保胎孕妇、病重、年老体弱、小儿等病人解除便秘。②排出积气。为腹部及盆腔手术后肠胀气病人排除肠道积存气体,减轻腹胀。

(2)用物治疗盘内备注洗器,药杯或量杯盛指定溶液,肛管,温开水5-10ml,弯盘,卫生纸,橡胶布和治疗巾,润滑油,止血钳,便盆,屏风。

(3)常用溶液①“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②油剂,即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多用于老年、体弱、小儿和孕妇。

(4)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其它准备工作同大量不保留灌肠。②润滑肛管前端,用注洗器吸取溶液,连接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内10-15cm,松开止血钳,将溶液缓缓注入,灌毕,将肛管末端抬高,使溶液全部注入,然后反折肛管,轻轻拔出,放于弯盘内

③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分钟后排便。

3.清洁灌肠

(1)目的①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内的粪便,为直肠、结肠检查和术前做准备。②稀释肠内毒素,促其排出。③物理降温。

(2)用物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3)常用溶液1%肥皂液,等渗盐水。

(4)操作方法反复多次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第一次用肥皂水灌肠,排便后,再用生理盐水灌肠,至排出液清洁无粪块为止,注意灌肠时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40cm)。灌肠应在检查或手术前1小时完成,禁用清水反复多次灌洗,以防水与电解质紊乱。

(二)保留灌肠

1.目的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应用肠道杀菌剂等。

2.常用溶液

(1)镇静、催眠用10%水化氯醛,剂量遵医嘱加等量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2)肠道杀菌剂用2%黄连素,0.5%~1%新霉素及其它抗生素等,剂量遵医嘱,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

(3)肠道营养剂用10%葡萄糖溶液或牛奶等。

3.用物同小量不保留灌肠,选择较细肛管。

4.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保留灌肠前嘱病人排便或给予排便性灌肠一次,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

(3)肠道病患者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灌肠时臀部应抬高10cm,利于药液保留,卧位根据病变部位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故采用左侧卧位为宜,阿米巴痢疾病变多见于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4)其它操作同小量不保留灌肠,但入肛管要深,约15-20cm,溶液流速宜慢,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以便于药液保留。

(5)折管拔出后,以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以利药物吸收,并做好记录。

5.注意事项

(1)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2)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

(3)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作保留灌肠。